1. 引言
据命题专家阐述,本届中考英语试卷的命制秉持着“巩固基础,保持稳定,落实双减”的原则。试题内容全面覆盖了英语语言能力的五大基本技能——听、说、读、写、看,同时着重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学生的观察与比较、分析与判断、归纳与建构、批判与创新等阅读思维品质也进行了考查。两江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中小学英语教研员陈宏进一步指出,“今年中考英语命题着重深化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凸显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以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教师教学变革”。新课程标准着重指出,评估在英语课程中的核心地位,强调构建科学的评估体系对于达成课程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中,中考作为关键一环,受到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瞩目。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总结性评估,中考对日常教学实践,特别是课堂教学改革,具有深远的影响。中考不仅直接关系到考生的升学和就业等人生重要阶段,同时也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成果进行精确监督与反馈,对初中英语教学有着正面反馈和导向作用。这种评估方式对于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2. 基本情况
本套中考试题命制以教材为基准,坚持话题、语境、结构、功能四位一体的设计原则,即以话题为核心,语境为纽带,结构为基础,功能为目标。此设计既克服了脱离语境单纯考查语言知识的弊端,同时也避免了忽视语法、过度强调交际的问题。试题内容源自教材,但又超越教材。所有考查的知识点在教材中都有所体现;部分题干则借鉴了《人教版Go for it!》教材中的信息点。在选材过程中,试题充分考虑了所学内容的主题语境、语篇类型以及相关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全面考察学生的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试题文本融入了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的发展等元素。
2023年重庆市中考英语A卷的命题严格遵循《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1],体现“两考合一,教考衔接”的理念,结合初中英语教学和备考实际,试题强调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彰显中考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同时,试题试图引导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同时,注重提升学科关键能力,注重学科融合,引导学生通过听、说、读、看、写等英语学习方式和主题化、任务型、项目式等多种实践活动,加强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不断提高阅读理解、书面表达、用英语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等关键能力。从词汇语法,到单句篇章,到单元主题,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成为学生学习语言的最重要内容。切实落实新课标对主题意义探究的要求,这对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励志报效祖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
从试题结构来看,全卷共82个小题,分第I卷(95分)和第II卷(55分)两部分,第I卷为客观题,第II卷为主观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长为120分钟。从考查内容来看,语言知识与技能部分包括听力理解、语法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以及口语应用,共95分;综合语言能力任务型阅读、完成句子、短文填空以及书面表达,共55分;其中书面表达20分。
3. 试题特点
3.1. 以课标为依据,助力教考衔接
试卷严格依据学业质量标准和课程内容,落实“教–学–评价”一体化,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社会实际。试题所涉及的话题均源自教材,旨在考查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助于引导英语教学立足课堂、回归教材。试题以教材为依托,考查学生在不同年级、模块间的知识融合,以及在特定语境下运用英语完成各项任务的技能。
通过阅读理解题,试卷将教材中的主题进行有机融合,以提升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英语的能力,旨在推动英语教学朝实用、高效的方向发展。试题注重反馈评价对教学的反拨作用,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保持传统教学对语言学习的重视,同时适度拓展教学的宽度及广度,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思结合,用创为本”,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试卷的考查内容和方式力求推动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试题紧扣新课程标准,在规定的词汇和语法范围内,尽量采用地道的语言传递更多、更丰富的信息,选材保留了语篇的完整性和语言的原汁原味。试题任务融合了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考查,对教师日常教学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3.2. 以情境为依托,渗透学科育人
Table 1. The situation of English Reading texts in the Senior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Chongqing in 2023
表1. 2023年重庆市中考英语阅读语篇情况
题型 |
篇目 |
体裁 |
主题语境 |
话题 |
题材 |
语法选择 |
|
记叙文 |
人与社会 |
给笔友写信介绍自己的信息及家人的情况 |
写信交友 |
完形填空 |
|
记叙文 |
人与自我 |
通过Siene的故事告诉我们仅仅学习这些
技能是不够的,还需要梦想 |
梦想 |
阅读理解 |
A |
应用文 |
人与自我 |
酸奶的制作步骤 |
饮食 |
B |
说明文 |
人与自然 |
介绍松鼠的相关知识 |
动物 |
C |
说明文 |
人与社会 |
屏风 |
传统文化 |
D |
记叙文 |
人与社会 |
《凯斯宾王子》节选 |
文学 |
E |
说明文 |
人与社会 |
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用处以及人们的担心 |
人工智能 |
任务型阅读 |
|
应用文 |
人与社会 |
日记中的学校活动 |
校园生活 |
短文填空 |
|
说明文 |
人与自我 |
经常性饮用冷水对身体产生的不良影响 |
健康 |
试卷语篇(见表1)围绕“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范畴,融入了思想性和教育性,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本套试题在各个语篇板块中,也注重引导学生关注体育锻炼、运动安全、以及良好习惯的培养。
例如,完形填空通过女消防队员的故事,体现了坚持梦想的重要性;阅读理解A篇讲述了制作酸奶的实用生活技能,突出考查了学生用英语解决真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阅读B篇通过松鼠相关知识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和关注动物,进而激发他们对动物的热爱并积极参与动物保护工作;阅读C篇,以兼具装饰与实用功能的中国传统家具屏风为载体,阐述了其背后的美丽传说和象征含义,融合了虚实元素,展示了语言的韵律美、灵动美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蕴美;阅读D篇呈现世界著名英文名著故事,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拓宽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阅读E篇以人工智能发展为题材,体现了科学精神;口语应用以垃圾分类为话题,凸显了青少年的社会责任;短文填空关于冷饮对身体的影响等内容,体现了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在写作方面,题材独具匠心,贴近生活。要求考生以孝敬长辈为主题,强调了孝敬长辈的重要性,传承美德,体现新课标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要求:学思结合,学用结合。
3.3. 以素养为导向,凸显能力考查
Table 2. The examination performance of thinking ability in the Reading of Chongqing Senior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2023
表2. 2023年重庆市中考阅读中对思维能力的考查表现
2023年重庆市中考阅读中对思维能力的考查表现 |
A |
21 |
细节理解题 |
D |
32 |
细节理解题 |
22 |
细节理解题 |
22 |
猜测词义题 |
23 |
细节理解题 |
34 |
推理判断题 |
B |
24 |
细节理解题 |
35 |
推理判断题 |
25 |
细节理解题 |
E |
36 |
推理判断题 |
26 |
细节理解题 |
37 |
推理判断题 |
27 |
推理判断题 |
38 |
主旨大意题 |
C |
28 |
细节理解题 |
39 |
篇章结构题 |
29 |
细节理解题 |
|
|
|
30 |
推理判断题 |
|
|
|
31 |
文章标题 |
|
|
|
试卷全面契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如何在考试评价中落地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实现了素养可测。试题通过听力理解、语法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口语运用、任务型阅读和书面表达等环节,强调了“听、说、读、写、看”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化思维的考查。同时,试题内容广泛涉及中国文化、动物保护、职业选择、科技发展、垃圾分类等多个领域,引领考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培育其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试题紧密贴合时代主题,选材均来源于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课堂以外的世界,致力于提升学生的人文和科学素养。
2023年重庆市中考A卷的阅读理解部分注重对考生思维品质的考查,在具体的内容布局上(见表2),阅读篇章的AB篇以细节理解题为主,共计9道题目。而CDE篇则侧重于高阶思维能力考察,包括推理判断(6题)、文章标题(1题)、猜测词义(1题)、主旨大意(1题)以及篇章结构(1题)。E篇阅读还加强了对考生的语言能力“读”和“看”的融合考查以及对思维品质的考查,将信息进行图文转换。
试卷题型多样,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增加了对高阶思维的考查力度,无论是阅读理解的推断、归纳和概括,还是段落导图分析,试题都致力于引导考生深入思考,全面把握文章内容,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审辨性思维。以A卷任务型阅读68小题为例,考生在充分阅读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故事情节续写故事结尾,这样的开放性创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体现了对学生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的综合性考查。
4. 对教学的启示
4.1. 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
试卷中包含了大量的基础语言知识,如词汇、语法、句型等,这提醒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基础知识的教学,定期回顾和复习已学过的词汇、语法和句型,确保学生对这些基础知识有清晰的认识和记忆。教师需要以模块主题为引领设计并实施词汇复现活动,指向模块任务提高词汇复现频率,创设情境真实的语言输出活动,关联相关主题词汇,进而帮助学生加强词汇积累和运用[3]。通过梳理知识框架,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便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教师还可以将基础知识融入实际语境中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和运用英语。例如,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方式,让学生在模拟的语境中练习和使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同时,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引入趣味元素,如游戏、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
4.2.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部分是试卷的重点之一,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除了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外,还应培养学生的深层理解和推理判断能力,使学生能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观点和信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首先,阅读速度的提升是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仅仅追求速度而忽视理解的质量。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的阅读训练,如定时阅读文章并回答问题,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同时确保他们理解所读内容。其次,深层理解和推理判断能力的培养是关键。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分析,挖掘作者的意图、观点和论证过程,来帮助他们提高深层理解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设计一些需要推理判断的问题,如根据文章内容推断出某个结论或预测某个事件的发展,来锻炼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最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目标。批判性思维是指对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和评估,以形成独立判断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观点、信息和证据进行质疑、分析和评价,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同时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分析、互助探讨、培养归纳反思的意识[4]。
4.3. 强化任务型阅读训练
任务型阅读题型在试卷中的出现,提示了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重任务型阅读的教学,它要求学生不仅理解文章内容,还需要根据文章的情境和要求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表达。在任务型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的主旨、作者的意图和文章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等。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并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任务要求,掌握解题技巧,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通过任务型阅读,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运用英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加强任务型阅读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各种任务形式的要求和解题技巧,另外,教师也需要充分挖掘学生表现好的方面,应在加强学生强项的前提下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让学生更加能够接受,也防止学生因信心不足而放弃[5]。
4.4. 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试卷中融入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传统家具,提醒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教师应立足学情,把握学生的兴趣点,深入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英语学科的联系,构建生动、有趣的教学模式[6],在教材和课程设计中,加入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如传统节日、历史故事、诗词歌赋、传统艺术等。通过介绍这些文化元素,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能了解和欣赏中国文化。在课堂上创设与中国文化相关的情境,如模拟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角色扮演古代人物等。这样的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同时提高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引入多元文化元素,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并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特点,培养国际视野。
4.5. 拓展教学宽度与广度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保持对语言学习的重视,还要适当拓展教学的宽度及广度。英语教学不应仅局限于语言知识本身,而应融入世界各地的文化元素。教师可以选取不同国家的经典文学作品、电影、音乐、节日等作为教学素材,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不同文化的背景和特点,培养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将英语教学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整合,如历史、地理、科学等。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学生可以在更广泛的领域内运用英语,提高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如互联网、视频、音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英语学习材料。这些资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更直观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生活。
5. 总结
综上所述,2023年重庆英语中考卷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课程标准2022版理念的总目标,全面评估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着重考查综合语言能力,发挥了中考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试题全面而深入地考查了学生的英语能力,还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通过体验、实战、探究等方式,提升语言运用能力。比如,语法选择结合语篇,考查语言知识运用,改变了以往碎片化的语言知识的记忆类考查。试题结构清晰,内容涵盖了听、说、读、写、看五个方面,既有对基础知识的检测,也有对语言应用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在阅读和写作部分,试题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还鼓励他们进行深度思考和表达个人观点,有效锻炼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试题内容广泛,涉及多个领域和话题,包括日常生活、社会现象、科技发展、文化传统等。这种多样性的内容不仅增加了试题的趣味性,也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能够拓宽视野,增强对世界的理解。此外,试题还融入了德育元素,让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感受正能量的熏陶。总体而言,A卷试题设计科学、合理,不仅考查了学生的英语水平,也促进了他们综合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