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思想对现代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Research on the Value and Realization Path of Mohist Thought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Modern Enterprise Employees
DOI: 10.12677/mm.2025.154120,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郭素平, 王利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关键词: 墨家思想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路径Mohist Though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Enterprise Employees Value Path
摘要: 在数字经济时代,人才战略已经成为促进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储备具有较大的缺口,因此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两个结合”重大理论命题的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愈益凸显。墨家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构成要件,其蕴含的道德伦理思想对企业员工有着重要的育化作用。因此,本文将系统分析墨家思想融入现代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多重价值,并进一步指出价值实现的可行性路径,助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早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Abstract: In the era of digital economy, talent strateg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nterprises. However, in the highly competitiv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environmen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shortage of high-quality talents with both virtue and ability. Therefor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enterprise employee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With the proposal of the major theoretical proposition of “two combinations”, the value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s a component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he moral and ethical thoughts contained in Mohist thought have an important educational role for enterprise employee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will systematically analyze the multiple values of integrating Mohist thought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modern enterprise employees, and further point out the feasible paths for value realization, to help enterprises develop healthily and sustainably and realize the great dream of the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as soon as possible.
文章引用:郭素平, 王利春. 墨家思想对现代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J]. 现代管理, 2025, 15(4): 370-375. https://doi.org/10.12677/mm.2025.154120

1. 引言

墨家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哲学流派,其产生于中国古代社会大变革时期,核心内容体现在《墨子》的“十论”当中。所谓“十论”指“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喜音沉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则语之兼爱非攻[1]。”简言之就是“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十个论题[2]。论题题旨鲜明,涵义深刻,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然振聋发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在深刻理解十大论题意蕴的基础上,选取了与现代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相契合的思想和观点,探寻其在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价值意蕴及其实现路径。

2. 墨家思想融入现代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

2.1. “兼爱与非攻”的思想引导企业员工树立平等和谐的价值观

“兼爱”与“非攻”是一种具有人本主义倾向的伦理哲学,它与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人本思想相一致。“兼爱”,即“平等的爱所有人”,是墨子的核心思想。在墨子看来,“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3]。”意思是天下人互相爱护就会安定和谐,互相仇恨就会混乱不堪。他认为社会动乱不安的根源是由人们不相爱造成的。因而,他提倡“无差别的爱”。当前,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员工矛盾、部门矛盾甚至是企业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需要新的价值观来引领,平衡利益,解决矛盾。“兼爱”所倡导的合作共赢、平等和谐、反对自私与偏见在解决企业内部矛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核心价值层面,“兼爱”意味着要求企业培养员工的“兼爱”之心,营造“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4]”的企业价值理念,以共同目标为导向构建要一支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员工团队,从而淡化零和博弈的思想。在资源分配方面,墨子主张平等,企业需要在资源分配方面做到公开透明,根据项目所需分配预算和人力。例如,华为采用的“铁三角”模式,让市场、研发、交付部门共享资源目标,是华为从市场的“个人英雄主义”走向“团队协作”的标志性成果。华为用实践告诉我们:“兼爱”并非是要消灭竞争,而是通过它内在的价值意蕴引导企业重构企业伦理理论,将内部的竞争转化员工之间的合作共赢,以增强企业竞争力。

“非攻”,即反对战争,是在“兼爱”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具体实践。墨家是反对战争和暴力,主张和平解决争端的,它的本意是要反对不正义的战争。当前部分企业内部存在竞争过当、劳资关系紧张,部分企业之间存在恶性商业对抗等现象。“非攻”与现代合作管理理论相通,它的本意是强调避免冲突,互利共赢,与兼爱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一样,都致力于追求平等、团结,折射到企业都倡导将员工之间的竞争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础,构建一个利益共同体,促进企团队分工协作,起到化解矛盾的作用。因此,企业可以通过调整组织结构框架、量化项目成果、建立沟通机制等方式遏制内部恶性竞争和外部不正当竞争,鼓励、引导员工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合作、沟通和协商来解决问题,共同遏制企业内外部竞争过度、恶意打压等行为的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员工关系、人资关系以及企业关系,营造和谐的企业氛围,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2. “尚贤与尚同”的思想要求企业员工具备德才兼备的能力

“夫尚贤者,政之本也”[5] (p. 54)。“尚贤”是墨子的用人之道,他认为尊重贤才是国家政治的根本。“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於众贤而已[5] (p. 49)。”正是由于贤能对于一个国家如此重要,所以墨子主张国家治理上要选贤任能,任用能人,提出贤能人才乃“国家之珍,社稷之佐也[5] (p. 50)”,必须“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5] (p. 50)”。“尚贤”思想在今天仍不过时,其对国家、社会、企业的方方面面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当前社会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也逐步意识到人才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未来竞争的关键。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关乎着一个企业的命运,德才兼备的人才储备决定着一个企业能否在当今日益变化的激烈竞争中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以促进企业的稳步发展[6]。在选人方面,墨子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5] (p. 52)”,即使是“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5] (p. 52)”。相反,虽然为“官长”,如其不肖,就应当“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7]”。墨子这一选用人才的观点对现代企业同样具有借鉴意义。一是帮助企业重构人才选拔逻辑。“尚贤”启示企业在选拔人才时,不仅要看应聘者的能力,还要重视应聘者的德行和责任感,但同时也要避免唯道德论或唯能力论,导致陷入片面主义的漩涡。二是帮助企业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导师制的形式及企业职业道德建设专题培训会等方式,提高员工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同时企业也要以“尚贤”思想为引导建立公开透明的多元化晋升机制,让员工有成长进步的空间。总之,一个企业要做到尊重人才、知人善用,不论出身、唯学历,把墨子这种以才举人、以德举人的思想落实到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价值。

“尚同”是墨子提出的一种社会治理思想。墨子认为,当时社会的动乱主要产生于个人意志之间的冲突,如果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统一,则会使天下归于太平,而这个统一要达到“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8] (p. 89)”,要求下位者对上位者的绝对服从,行为上要服从命令和指挥,思想上要“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8] (p. 86)”。根据“尚贤”的逻辑,上位者必是“内圣外王”之人,是百姓的代表,百姓利益的代言,这样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就统一了,自上而下的统一行动体系也就合理了。这一思想应用到现代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引申为强调共同目标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企业中,员工思想文化背景各有不同,要想全体员工认同本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理念,是一个难题。“尚同”在这方面给出了很好的答案。一方面,尚同所强调的“自上而下的统一行动体系”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自上而下的共识机制,培育员工的目标共识,明确企业愿景和使命,统一个人、企业和社会的利益,从而激发企业员工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尚同还能引导企业构建清晰的管理层级和岗位职责体系,避免权利的集中。例如2001年联想集团将核心业务拆分为“联想电脑”与“神州数码”,分别由杨元庆、郭为两位高管独立运营。拆分后两大业务板块在保持集团整体战略统一的基础上,通过明确的权责划分实现集团的专业化快速发展。

2.3. “节用与节葬”的思想引导企业员工养成节俭务实的作风

“节用”是墨子的经济管理思想,核心是反对铺张浪费。墨子认为,“去无用之务”,是“天下之大利”。这一思想源自于对社会腐败的揭露。在墨子看来,社会消费要保障百姓基本生活,能供给民用,反对奢侈浪费[9]。同时,他提出“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10]”,主张以实用为核心,与实用相悖的奢华的修饰,都是对国家财富的浪费。在当今时代,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日益增长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墨子的节用思想对一个企业、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来说都具有重大意义。员工思想政治教育要借“节用”思想,落实好“四种经营理念”,培养员工、管理层的节约精神,塑造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作风,以推进企业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的成本管理,以优化管理流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方式,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节葬,是墨学节用思想的衍生和具体体现,墨子反对过度的丧葬方式,主张一切从简。墨子指出,厚葬,把有用的财富埋在地下,结果必然使人民贫困;久丧,毁坏身体,又使男女隔离,必然使人口减少;居丧期间,贵族不能过问政事,人民不能从事生产,结果使得“国家必贫,人民必寡,刑政必乱[11]”。所以,墨家认为儒家“且夫繁饰礼乐以淫人,久丧伪哀以谩亲,立命缓贫而高浩居,倍本弃事而安怠傲,贪于饮食,惰于作务,陷于饥寒,危于冻馁,无以违之[12]。”的厚葬之风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给民众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而墨子提出了节葬思想。在现代社会,墨子的这一思想启示企业员工,不要以奢华的形式来彰显虚伪的颜面,引导员工形成符合现代社会的绿色环保节约观念,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节俭和时效,避免消耗过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于无用之事上,反对铺张浪费,养成节俭务实的优良作风。

2.4. “非乐与非命”的思想引导企业员工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非乐”是墨子思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非乐的理解,存在两种争议。一是从广义上看,它反对一切享受作乐,包括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二是从狭义上看,则是反对音乐。墨子认为“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然即当为之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天下之乱也,将安可得而治与?即我未必然也[13]。”他指出统治者如果为了享乐而耗费大量民财,那么百姓的温饱问题将更加难以解决,社会也将陷入混乱。因此无论是诸侯的“钟鼓之乐”,士大夫的“竽瑟之乐”,农夫的“瓴缶之乐”,都是不允许的。“非乐”非常重要的一点,便是反对铺张浪费,力求一切为民。在当前社会,将这一思想融入到员工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帮助员工抵制金钱至上、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倾向,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重要意义。

墨子既主张“天志”,又主张“非命”,告诫人们不要坐等命运的支配。一个人的贫富贵贱并非由命运支配,而是看个人是否努力;国家的安定,也是看统治者是否努力。因此,墨子认为那种“天命”的言论,是天下最大的祸根。子墨子言曰:“执有命者以杂于民间者众。执有命者之言曰:“命富则富,命贫则贫;命众则众,命寡则寡;命治则治,命乱则乱;命寿则寿,命夭则夭[14]。”墨子批判了命定论的观点,认为人的命运不是天命来决定的。因而“非命”思想反对宿命论,鼓励人们通过努力改变命运。他的这一观点挑战了宿命论,在员工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借鉴这一思想,通过树立榜样人物和营造积极的企业氛围,引导员工摒弃消极思想,积极豁达地面对自己的人生,培养员工自强不息的精神,以构建积极乐观的企业精神,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 墨家思想融入现代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3.1. 融入企业文化建设,构建良好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对员工行为具有引导和约束作用,能够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激发员工的使命感、增强员工的责任感、给予员工荣誉感、实现员工的成就感[15]。“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并促使其自主地接受这种影响,从而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6],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功能、育人内容与育人方法上具有高度契合性,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和指针。企业文化建设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企业文化内容,进而确定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方向[17]。将墨家思想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要遵循这一原则,不能忽视企业的实际情况,要选取与企业文化相契合的价值观念。如在企业价值观方面,“兼爱”的思想可以融入企业核心价值观建构,发挥其对员工的引领作用,培养员工的大爱之心,忠诚企业、服务社会、报效国家;在资源利用方面,“节用”的思想可以培养员工节俭务实的优良作风,为构建节约型社会贡献力量;在员工教育方面,“非命”的思想可以培养员工自强不息、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为企业改革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在人才培养方面,“尚贤”的思想可以激励员工厚德载物、德才兼备的高尚品德,引领社会风尚,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这些企业文化所蕴含的精神能量是一个企业不断创新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3.2. 创建学习型组织,营造良好工作环境

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不仅能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还对员工的身心健康和个人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因而企业应加大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建设,发挥其对人的潜移默化作用。在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用墨家核心思想所蕴含的人文关怀理念营造良好企业氛围。在组织内部,领导者应鼓励员工之间相互支持、相互进步,相互尊重,以身示范营造和谐、平等的工作氛围。当出现员工矛盾时,主张以“非攻”解决冲突,建立有效的冲突管理机制,通过协商解决问题。同时,在企业中建立和完善学习机制,不定期的组织企业员工学习有关墨家的相关精神,定制学习小册子供员工学习,组织各种活动、运用多种方式和新旧媒介鼓励员工学习分享成果,形成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风尚,将墨家的核心精神理念落到实处,知行合一,产生效益。

3.3. 开展专题教育培训,塑造正确道德观念

在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中,课程、培训、会议等专题教育活动是一种重要的方式,对员工进行直接灌输教育,实效性更加强。企业通过设计系列墨家思想专题教育活动,如“礼仪与员工职业素养”“墨家思想与员工职业道德建设”“员工关系建设”等活动,将墨家思想融入专题教育之中,结合实际工作开展活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确保活动的有效开展,以增加专题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教育性。华为在这方面就取得了不菲的成就,先后在全国建立了多个培训中心,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企业还可以通过定期的团队建设活动和沟通会议,将墨家的核心价值观念传达给员工,让员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员工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团队协助。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帮助员工塑造正确的道德观念,促进员工职业道德建设。

3.4. 管理者主动践行,强化榜样示范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管理者作为企业领头羊,其在员工中的带头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企业管理层应当以身作则,首先践行墨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在工作中平等民主,与员工和谐相处;遵纪守法,自觉遵守企业规章制度;高标准严要求规范个人行为,坚守诚信,勤俭务实;积极乐观,锐意进取。这样就会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道德品行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和带动员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这样才能上下统一、凝聚共识,带领企业开拓创新,健康持续发展,在国内国际的激烈竞争中越挫越勇,常战常胜,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蓄能发力,提高墨家思想在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效性。

4. 结语

墨家思想为现代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价值准则,成为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头活水。本文阐述了墨家核心思想及其在现代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并探析了墨家思想融入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不仅能够提升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还能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此外,将墨家思想融入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也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不仅创新了文化传承的方式,也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员工的文化自信。因此,将墨家思想融入现代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墨家思想将在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指针的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彰显出更大的价值。

基金项目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基础与前沿》(YKCSZSF2024013)。

参考文献

[1] 墨子∙鲁问[M]. 方勇, 译. 北京: 中华书局, 2015: 459.
[2] 吴晓欣. 20世纪初期的儒墨比较思想之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武汉: 武汉大学, 2017.
[3] 墨子∙兼爱上[M]. 方勇, 译. 北京: 中华书局, 2015: 122.
[4] 墨子∙兼爱中[M]. 方勇, 译. 北京: 中华书局, 2015: 125.
[5] 墨子∙尚贤上[M]. 方勇, 译. 北京: 中华书局, 2015: 49-54.
[6] 陈杰. 墨子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价值分析[J]. 商场现代化, 2008(27): 48-49.
[7] 墨子∙尚贤中[M]. 方勇, 译. 北京: 中华书局, 2015: 56.
[8] 墨子∙尚同上[M]. 方勇, 译. 北京: 中华书局, 2015: 86-89.
[9] 徐耀强. 墨家思想与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中国传统智慧[J]. 当代电力文化, 2018(5): 54-56.
[10] 墨子∙节用上[M]. 方勇, 译. 北京: 中华书局, 2015: 180.
[11] 姚艳. 论墨子节葬思想的当代价值[J]. 法制与社会, 2014(10): 232-233.
[12] 墨子∙非儒下[M]. 方勇, 译. 北京: 中华书局, 2015: 314.
[13] 墨子∙非乐上[M]. 方勇, 译. 北京: 中华书局, 2015: 275.
[14] 墨子∙非命上[M]. 方勇, 译. 北京: 中华书局, 2015: 285.
[15] 章弘, 宋晓华. 企业文化对员工组织认同与工作投入的影响[J]. 经营与管理, 2016(3): 67-68.
[16] 陈万柏, 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4.
[17] 李永晶. 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思考[J]. 智库时代, 2020(12): 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