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进一步明确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格局不断变化,国际竞争日益加剧,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提升国际分工地位,我国迫切需要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此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市场向高端化、个性化发展,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要求。由此可见,经济高质量发展既是抵御外部冲击的需要,也是内部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促进跨境电商发展”,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发布会上,跨境电商也多次出镜,俨然成为当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当前学界已从多个方面研究了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路径。宋培等[1]研究发现国内产业融合互动有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童健等[2]提出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认为“新”基建有更长期的经济刺激效应。而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引起的数字经济变革已经成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关键、更直接的影响因素[3] [4]。现有研究已经从产业互动、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等多个方面分析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但忽视了跨境电商这一外向型经济的影响。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发展良好,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业态、新动能。跨境电商的发展打破了地理空间的界限,降低了贸易成本,极大丰富了国际贸易伙伴[5];此外,跨境电商平台的出现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增加了信息透明度,有利于打破信息壁垒,加快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6]。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简称“综试区”)作为跨境电商发展的先行试点,自2015年首次在杭州设立以来,已累积建成165个综试区,实现了内陆省份全覆盖。综试区在进出口贸易、国内产业集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已被证明[7]-[9],而缺少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主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设立能否显著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否存在区域异质性?第三,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设立主要是通过何种机制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上述问题对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与现有研究相比,本文的边际贡献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同于现有研究立足产业互动、设施建设等实体因素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本文创新性选取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制度作为研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探寻制度变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丰富了相关领域研究。第二,本文实证研究了不同区域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异质性影响,为综试区建设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本文从多个维度探究了综试区设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路径,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本文研究结论为促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功能升级和加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
2. 机制分析和研究假设
2.1. 直接影响机制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是对外开放的制度高地,既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更加强了对外贸经济的有效监管。综试区内长期推行简政放权,充分发挥市场的自我调控能力,提高市场自由度,营造了自由的营商环境,有助于吸引企业集聚,加快产业链形成。一方面,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内施行特殊的通关退税政策,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吸引跨境电商企业入驻,激励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综试区通过搭建电子围网、集聚服务资源,为企业生存发展提供物流、人才、支付等方面的便利,简化了服务流程,便利企业业务开展[7],不断吸引电商企业集聚。金融、物流等企业与电商密切相关,出于降低信息搜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也会向综试区内转移,最终形成新的产业链条。例如杭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凭借“线上综合服务平台 + 线下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吸引了亚马逊等国际主要电商企业入驻,并且带动了物流等行业的壮大,联合当地制造业企业形成了涵盖生产、贸易、物流、金融的完整产业链。另一方面,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实行网购保税进口模式(1210),通过扁平化的交易模式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产品,带动居民消费升级,既满足了消费者高品质的消费需求,也促进了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更培养了一批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10]。需求对生产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随着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综试区内企业面临更多样的产品需求,会不断革新生产方式,加速企业转型升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通过特殊的政策红利不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传统产业变革,扶持新兴产业,带动企业跨越式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设立有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
2.2. 间接影响机制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将互联网与外贸结合,有利于区域数字经济发展,进而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方面,综试区通过线上服务平台和线下园区双平台建设,依托信息技术打造信息共享、智慧物流的现代电商服务体系,借助互联网优势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带动区域数字经济发展。例如汕头跨境电商综试区通过打造跨境供应链数字化平台,以贸易数字化推动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加速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高了区域整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另一方面,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凭借独特的政策红利,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土壤。首先,综试区内实行“免税”政策,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更多资本用于企业转型;其次,综试区凭借优越的制度环境、良好的资源配置吸引大量电商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信息技术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会提高地区整体数字化水平,由此推动数字经济发展[11];最后,跨境电商改变传统贸易形式,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利于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出于抢占市场机会的目的,企业会自发提高数字化水平[12],在综试区内形成良性竞争,带动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加快知识溢出,实现技术共享,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生产方式,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13]。数字经济发展从多个方面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方面,互联网等数字技术的发展降低了信息获取成本和交易成本,加快了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资源浪费,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经济向好发展。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运用直接提高了制造业等传统产业的生产力,智慧农业和工业机器人等数字化发展大幅提高了传统产业生产效率,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通过推动数字经济增长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3. 研究设计
3.1. 模型设计
本文将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设立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设立综试区的城市作为处理组,没有设立综试区的城市作为对照组,考虑到综试区设立的时间不同,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评估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设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模型如下:
(1)
其中,i表示城市,t表示年份。Yit是被解释变量,表示i城市t年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didit是核心解释变量,表示城市i在t年是否设有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若有则赋值为1,否则为0。系数
是本文关注的重点,表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设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的政策效应;Controlsit是一系列可能会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控制变量。λi为城市固定效应,δt为时间固定效应,εit为随机扰动项。
3.2. 变量选取
本文被解释变量是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参考赵涛等[14]的做法,使用熵权法从产业结构、包容性TFP、技术创新、生态环境、居民生活水平等5个方面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标。
本文解释变量为政策变量did,即如果城市i在t年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则核心解释变量值为1,否则为0。
参考现有研究[15],本文选取了一系列可能会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控制变量,包括:(1) 金融发展水平(finance),以城市年末存贷款余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衡量;(2) 产业结构(structure),以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衡量;(3) 政府干预(intervention),以政府财政一般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衡量;(4) 贸易依存度(trade),以进出口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衡量。
参考已有文献[14],本文选取数字普惠金融指数(dif)和数字经济指数(de)作为衡量数字经济的中介变量。
3.3. 样本与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2005年至2021年间中国27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各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其中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由北京大学金融研究中心联合蚂蚁金服集团编制。各变量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
Table 1.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variables
表1. 变量描述性统计
变量 |
变量名称 |
观测值 |
均值 |
标准差 |
最小值 |
最大值 |
y |
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
4692 |
0.3071 |
0.1084 |
0.0511 |
0.8150 |
did |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政策虚拟变量 |
4692 |
0.0624 |
0.2420 |
0.0000 |
1.0000 |
finance |
金融发展水平 |
4692 |
2.2673 |
1.1240 |
0.5081 |
21.3018 |
structure |
产业结构 |
4692 |
0.4692 |
0.1118 |
0.0900 |
0.9097 |
intervention |
政府干预 |
4692 |
0.1791 |
0.1040 |
0.0400 |
1.9400 |
trade |
贸易依存度 |
4692 |
1.7284 |
4.8764 |
0.0000 |
88.5600 |
4. 实证结果分析
4.1. 基准回归结果
表2汇报了基准回归结果。列(1)只加入核心解释变量,结果显示在1%水平上显著。第(2)加入城市和年份固定效应,回归结果仍在1%水平上显著。第(3)列仅加入控制变量,不控制时间和年份固定效应,结果仍显著。列(4)同时加入控制变量和时间、年份固定效应,结果显示,核心被解释变量did的估计系数为0.0123,且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设立显著促进了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加入控制变量后,政策效应有所降低,可能是因为城市金融发展视屏、产业结构等固有特性也会影响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1)至(4)列结果均表明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设立能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证明本文假设1正确。
Table 2. Benchmark regression results
表2. 基准回归结果
变量 |
(1) |
(2) |
(3) |
(4) |
did |
0.1127*** (0.0143) |
0.0151*** (0.0040) |
0.0760*** (0.0111) |
0.0123*** (0.0037) |
控制变量 |
否 |
否 |
是 |
是 |
城市固定效应 |
否 |
是 |
否 |
是 |
年份固定效应 |
否 |
是 |
否 |
是 |
R2 |
0.0633 |
0.9539 |
0.1225 |
0.9548 |
N |
4692 |
4692 |
4692 |
4692 |
注:估计系数下括号内值是以城市聚类后得到的稳健标准误,***、**、*分别表示在1%、5%、10%水平上显著,下同。
4.2. 稳健性检验
考虑到基准回归可能存在一定的偶然性,本文采取以下稳健性检验证明基准回归结果可靠。
第一,普通双重差分方法需要平行趋势检验作为前提,即在政策发生前,样本间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以此是政策导致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此,本文选择使用合成双重差分法做稳健性检验。合成双重差分将合成控制法和双重差分法的优点结合,通过对对照组进行适当的个体与时间层面的加权平均使其加权后的时间趋势与处理组保持平行,从而实现估计结果的稳健性,而不需要依赖平行趋势检验。回归结果见表3第(1)、(2)列。可以看出,两种方法下,合成双重差分模型得到的did估计系数都显著为正,证明基准回归结果稳健。
第二,考虑到传统双重差分模型在变量选取中可能存在偏误,使得变量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从而导致估计结果出错。对此,本文采用双重机器学习的方法,将机器学习与双重差分结合,确保回归结果的精确性,估计结果见表3第(3)、(4)列。可以看出,无论是部分线性模型还是交互模型,估计系数都在5%水平上显著,再次证明基准回归结果稳健。
Table 3. Robustness test
表3. 稳健性检验
变量 |
(1) |
(2) |
(3) |
(4) |
合成双重差分检验 |
双重机器学习检验 |
did |
0.0065** (0.0032) |
0.0079** (0.0032) |
0.0088* (0.0053) |
0.0940*** (0.0094) |
控制变量 |
是 |
是 |
是 |
是 |
控制效应 |
是 |
是 |
是 |
是 |
N |
4692 |
4692 |
4692 |
4692 |
4.3. 异质性分析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城市间存在不同的地理区位、资源优势、政策优惠和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都可能会影响综试区设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为了检验城市区位异质性导致的综试区设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差异性影响,本文将样本城市按照是否沿海分为沿海城市和内陆城市两部分。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强调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因此猜测沿海城市由于其区位良好、开放程度更高,与海外市场的联系更密切,综试区带来的政策效应可能会优于内陆城市。
Table 4. Heterogeneity test
表4. 异质性检验
变量 |
内陆 |
沿海 |
did |
0.0084* (0.0047) |
0.0109* (0.0054) |
控制变量 |
是 |
是 |
城市固定效应 |
是 |
是 |
年份固定效应 |
是 |
是 |
R2 |
0.9541 |
0.9342 |
N |
3825 |
850 |
异质性分析回归结果见表4,可以看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设立对内陆和沿海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对沿海城市的促进作用大于内陆城市。这可能是因为自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城市一直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综试区的设立又为沿海城市对外开放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凭借更优秀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基础,吸引高新技术产业入驻,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构现代产业链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4.4. 机制检验
基于前文理论分析,本文进一步研究数字经济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设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中发挥的中介效用。综试区的设立有利于引进数字企业,加速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从而提高城市数字经济水平,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了检验这一假设,本文引入城市数字经济水平和数字普惠金融指数[14]作为中介变量,中介检验结果见表5。可以看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设立能够显著提高城市数字经济水平,进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假设2得以证明。
Table 5. Mechanism inspection
表5. 机制检验
变量 |
数字普惠金融 |
数字经济水平 |
did |
13.5200*** (4.7545) |
0.0088** (0.0037) |
控制变量 |
是 |
是 |
城市固定效应 |
是 |
是 |
年份固定效应 |
是 |
是 |
R2 |
0.9168 |
0.9541 |
N |
4692 |
4692 |
5. 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2005~2021年27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设立能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得到以下结论:第一,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设立能够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且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第二,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设立对内陆和沿海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在沿海城市的促进作用更优。第三,机制检验结果显示,综试区的设立能够通过加快数字经济发展,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持续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跨境电商综试区要不断完善线上线下双平台建设,利用线上平台辐射优势不断扩大线下园区范围,提高综试区影响力。鼓励地方政府结合自身特征,依托自身优势打造特色跨境电商综试区,学习深圳、义乌等综试区,将跨境电商结合电子制造、小商品贸易等自身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发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制度优势,加速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发展,推动对外贸易转型升级,加速实现贸易强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二,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加强沿海地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同时稳步推进内陆地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扩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覆盖范围,提高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水平,打造内陆“新沿海”,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东部沿海地区要充分利用港口优势,发展海上经济;中部地区要抓紧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枢纽等政策红利,转内陆劣势为优势,发展“跨境电商+”经济。
第三,加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数字化建设,健全跨境电商数字化管理机制,打造数字管理体系,充分释放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各地政府要大力引进数字产业,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借助跨境电商平台实现产业数字化与贸易数字化结合,加快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