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现代汉语存在着这样一种话语标记“奇怪的是”,在句子中表达反预期意义。我们在CCL语料库中发现以下用例。例如:
(1) 这老太已年过八旬,奇怪的是,她仍健步如飞。
(2) 他平时学习非常努力,奇怪的是,这次考试他居然没及格。
(3) 明明天气预报说今天会下雨,奇怪的是,到现在为止天空还是一片晴朗。
例(1)中,“奇怪的是”将断言部分“她仍健步如飞”和上文的“已年过八旬”连接起来,并与形成的预期“年过八旬走不动路”相反,“奇怪的是”标示了断言的反预期义。例(2)中“奇怪的是”后“这次考试他居然没及格”这一事实违背了言者的预期“他平时学习非常努力,因此不会不及格。”话语标记“奇怪的是”具有反预期义。例(3)中,由“奇怪的是”将前小句与断言“天空还是一片晴朗”联系起来,通过“奇怪的是”标示出和预期“天气预报说今天会下雨”相反的情况,具有反预期性。
Heine (1991: 192) [1]提出反预期标记的概念,即语言中用来标示反预期信息的一种语法手段,它表示断言在某种方式上与预期相偏离的情况。我们认为,上述两例中话语标记“奇怪的是”能够表达反预期意义,标示反预期信息,是一个反预期标记。因此我们将这种具有反预期性的话语标记“奇怪的是”定义为反预期话语标记。
本文将从句法表现、语义特征以及语用功能三个方面对反预期话语标记“奇怪的是”进行讨论,本文语料来源于CCL语料库。
2. 反预期话语标记“奇怪的是”的句法表现
2.1. 标记特征
“奇怪的是”有几种同形结构,作为话语标记,是由形容词“奇怪”+“的”构成“的字短语”,再与“是”组合构成话语标记。我们先来看几个同形结构的例子:
(4) 这扇门和其他两个闸门并不相同,和整座塔一样,散发着奇怪的气息。这个闸门分成左右两半,在中间合成一扇。最奇怪的是这扇门中间。
(5) 三是,调查的材料是实的,问题也抓住了要害,奇怪的是,与问题有关的单位和部门都不表态,“皮球”踢来踢去,问题无人解决。
(6) 奇怪的是,福尔摩斯说,“打字也象手书一样表现出一个人的个性。除非打字机是新的,否则两台打字机打出来的字是不会一模一样的。”
(7) 大力治污后,竹口溪的污水消失了,但让人奇怪的是:河水总是清亮不起来。
上述四个例子中,例(4)的句子中间没有停顿;例(5) (6) (7)的句子中有停顿,其中例(5)的停顿在“奇怪的”和“是”之间,整个句子为一个判断句,用“奇怪”对“是”后的内容进行解释和描述;例(6)例(7)中停顿在“是”后,“奇怪的是”是一个整体,具有可删除性,省略后不影响句子的真值。本文讨论的话语标记“奇怪的是”,都是指在“奇怪的是”后有书面或语音停顿的。
根据“奇怪的是”在CCL语料库中出现的形式,我们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2.1.1. “奇怪的是”
这是话语标记“奇怪的是”出现的最基础的形式,前面一般还会有转折连词来加强语气。例如:
(8) 腊月二十八,大寒,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明天除夕,奇怪的是,今年怎么没“大年三十”这一天?
(9) 光州体育场中足足有15,000名中国球迷现场助威,到场的韩国球迷也都站在中国一边,可以说中国队占据着主场之利。但奇怪的是,中国队完全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气势来,甚至在场上给人一种不思进取、缩手缩脚的感觉。
例(8)中“奇怪的是”是由光杆核心词“奇怪”与“的是”组合而成的反预期话语标记,标示后面的反预期信息“今年没有大年三十这一天”;例(9)中“奇怪的是”前有转折连词“但”修饰,更增强了意外、诧异的意味,标示了反预期信息“中国队完全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气势来”。
2.1.2. “奇怪”被程度副词修饰
“奇怪的是”前加上“更”“最”“更加”“颇为”等程度副词,使其反预期的语义更为凸显,标示反预期信息的作用也更强。例如:
(10)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牡丹江市很多小区开始有人“开荒种地”。好像一夜之间,无论是花坛还是房前屋后,只要有土,就有人种地,更加奇怪的是,物业管理人员居然视而不见,听之任之。
(11) 但颇为奇怪的是,这种传播负能量的文学眼下很有市场,甚至被一些作家、批评家追捧,冠之以深刻、真实、现代等溢美之词。而弘扬正能量的作品,反被斥为肤浅、俗套、过时。对于这种趋向,不能不引起重视。
例(10)中的“奇怪的是”前由程度副词“更加”修饰,反预期性质增强,表达言者对“物业管理人员居然视而不见”的意外;例(11)中“奇怪的是”前加上“颇为”,同样增强了断言的反预期性,即“负能量文学很有市场”的现象违反了言者的预期。
2.1.3. “奇怪”作兼语谓语
这一类型主要是在“奇怪的是”前加上“令”“让”“使”“令人”等致使性词语,起到圈定反预期主体的作用。例如:
(12) 令人奇怪的是,这几部电影的口碑普遍不错,但这并没有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票房。
(13) 让笔者奇怪的是,来加拿大两年多,在各大商店和超市中竟从未看见过香烟柜台。
(14) 但让大家奇怪的是,整个屋里面空无一人。
例(12)中“令人奇怪的是”说明了反预期的主体是这里的“人”也即言者自己;例(13)中“让笔者奇怪的是”提示了这里的反预期主体是“笔者”;例(14)中“让大家奇怪的是”,说明这里反预期的主体是“大家”。
2.2. 语篇位置
2.2.1. 句中
反预期话语标记“奇怪的是”一般出现在句中,连接两个分句。例如:
(15) 时下的电视连续剧,每集只有40多分钟,奇怪的是,一集短短的电视剧还分上中下三集,每小集之间是播不完的广告,小集与小集之间又有重复播映,浪费人们的时间。
(16) 你们当记者的不知道,我们在山里什么水都喝,奇怪的是,谁也没得病,也许是随着喝随着出汗就淌出去了。
上述两个例子中“奇怪的是”位于两个分句之间,连接断言和上文,在句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2.2. 句首
少数反预期话语标记“奇怪的是”出现在句首,连接句子和语段。例如:
(17) 奇怪的是,在一些地方,一面是繁文缛礼,而另一面,有些本该讲的礼貌,却不大注意。
(18) 建国以来,中国的科教电影在国际上屡获殊荣,一九九四年十一月,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拍摄的科教片《第十三片绿叶》先后获得第十一届尼特拉国际农业电影节“专家评委奖”和中国第十四届“金鸡奖”最佳科教片奖。然而奇怪的是,中国的科教电影在国际引人瞩目,在国内却面临着消亡的危险。
上述两例中“奇怪的是”位于句子开头位置,连接上下两个句子,开启新的话题。
3. 反预期话语标记“奇怪的是”的语义特征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对话语标记“奇怪的是”的核心词“奇怪”的解释有两个一是“跟平常不一样”,二是“出乎意料,难以理解”。在上文例(4)~例(7)中,我们发现“奇怪的是”在话语中的概念意义逐渐消失,而程序意义不断显现,即反预期义,表明后句所表达的意义与前句的预期相反。王新(2023) [2]提出反预期标记的两个语义特征:层级性和比较性。他认为反预期标记的语义透明度表现出层级性,即反预期义有强弱之分,大多数反预期标记与语境结合度高,容易受到语境制约。但也有一些语义透明度较高的反预期标记,我们认为“奇怪的是”的语义透明度较高,反预期义较强。反预期话语标记“奇怪的是”大致有以下三种语义特征。
3.1. 突发性
“奇怪的是”中核心词“奇怪”的概念意义中具有表达意外的语义,意外往往是突然发生的,因此“奇怪的是”最基本的语义特征就是突发性。例如:
(19) 奇怪的是,踏上马克思故居的台阶,并没有一种“朝圣”的感觉,心情平静如水,仿佛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园,回到了祖辈居住过的老屋,故居里的每一种陈设,看上去都那么亲切。
(20) 奇怪的是,再怎么使劲游,都一直无法靠近近在咫尺的螺旋桨,总有一股力量把我往上拽。
例(19)中“奇怪的是”后的“并没有一种‘朝圣’的感觉”,与言者的预期相反,体现了言者在踏上马克思故居台阶的一瞬间,突感意外的心理状态;同样,例(20)中是一个突发状况,“奇怪的是”引出的内容处在一种十分紧急的语境下,“再怎么使劲游”是言者的动作,“无法靠近近在咫尺的螺旋桨”是言者所处的状态,这里的“奇怪的是”在表达上具有突发性的语义。
我们发现,上述例子中的意外伴随着一种突发状态,这里的意外往往出现在没有预设的情况下,因此“奇怪的是”在语义上具有突发性。
3.2. 转折性
“奇怪的是”在句中往往承担着衔接上下分句的角色,我们认为,其在语义上一般具有转折性,作用上相当于一个转折连词。例如:
(21) 在工作和社交场合,人们一般以姓氏加职务相称。一来表示尊重,二来表明身份与职责。奇怪的是,不少人在称呼副职时,特意省去那个“副”字。
(22) 在新闻中又见“低俗歌曲”,不禁让人哑然。不让人“低俗”也罢,但是“低俗等违禁歌曲”名单,却被秘箱暗藏,一旦K歌人判断失误,就会遭遇“红灯闪烁”。奇怪的是,既然“违禁”,为何还能列入曲库;既然“违禁”,为何还能公开发行?
(23) 在国际车市,这两款汽车属于豪华车品牌。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世界各国的车市普遍比较低迷,但奇怪的是,豪华车的销售数量不降反增。
上述三个例子中“奇怪的是”带有明显的转折意味,甚至可以用转折连词进行替换或修饰。如例(21)可以变换为“在工作和社交场合,人们一般以姓氏加职务相称。一来表示尊重,二来表明身份与职责。但是,不少人在称呼副职时,特意省去那个‘副’字。”例(22)可以变换为“在新闻中又见“低俗歌曲”,不禁让人哑然。不让人“低俗”也罢,但是“低俗等违禁歌曲”名单,却被秘箱暗藏,一旦K歌人判断失误,就会遭遇“红灯闪烁”。然而,既然“违禁”,为何还能列入曲库;既然“违禁”,为何还能公开发行?”我们发现,将“奇怪的是”用转折连词“但是”“然后”替换后,句子语义基本保持不变。例(23)中“奇怪的是”的连接断言“豪华车的销量数目不降反增”与上文“世界各国的车市普遍比较低迷”,“奇怪的是”前有转折连词“但”修饰,具有较强的转折意味。
因此我们认为,反预期话语标记“奇怪的是”具有转折性。
3.3. 质疑性
“奇怪的是”在具体的语境中还具有质疑性的特点,言者使用“奇怪的是”时,不仅表达对断言的意外同时还表达出一种隐性的疑问,这一特征主要来源于后面的疑问句。例如:
(24) 那天,木板上恰好挂着齐白石的一幅花草。我感到奇怪的是,他怎么竟把该画倒挂了起来?
(25) 同时公布的数据显示,有四成多受访者认为自己的阅读量太少,对阅读量表示满意的仅有1.7%。奇怪的是,既然认识到自己读书太少,为什么不多读点呢?
例(24)中,在说话人的认知里“画正着挂”才是符合常理的,因此他认为“画倒挂了起来”违反了自己的预期,于是用“奇怪的是”引出疑问句“他怎么竟把该画倒挂了起来?”,“奇怪的是”也隐含着疑问,指向后面的问题。例(25)中,言者认为“既然读书太少就应该多读点书”,“奇怪的是”后用一个反问句来表达言者的疑问态度,“奇怪的是”也具有疑问意味。
同时,“奇怪的是”在语义上的质疑性还能够将陈述句改写成疑问句,例如:
(26) 这道菜看起来色香味俱全,奇怪的是,尝起来却毫无味道。
(26)’ 这道菜看起来色香味俱全,奇怪的是,为什么尝起来却毫无味道呢?
(27) 他平时很慷慨,奇怪的是,这次却对朋友的小请求斤斤计较。
(27)’ 他平时很慷慨,奇怪的是,怎么这次却对朋友的小请求斤斤计较呢?
4. 反预期话语标记“奇怪的是”的语用功能
4.1. 反映认知偏离
周明强[3] (2017)根据说话人的目的来对话语标记“X的是”所提示的语用功能进行分类,其中能表达示奇功能的“X的是”结构中就包括了“奇怪的是”。用来表示对出乎意料的话语内容的提示,其核心词一般具有意外性。“奇怪的是”的示奇功能也反映了它具有表达反预期信息的特点。王新(2024) [4]认为,反预期一定是以预期为前提,是预期与现实之间的一种比较,反预期标记所标引的信息一定与交际主体的预期相反。因此,我们将反预期话语标记“奇怪的是”的反预期功能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4.1.1. 偏离言者的认知
偏离言者的认知,指的是话语中的情况与说话人的实际预期相反,说话人对此表示惊讶或诧异。例如:
(28) 好些中学兴办文学社团,奇怪的是,社团成员作为文学爱好者,也有许多人不读文学名著。
(29) 让笔者奇怪的是,来加拿大两年多,在各大商店和超市中竟从未看见过香烟柜台。
例(28)中“作为文学爱好者,也有许多人不读文学名著”这一现象偏离言者的认知,违反了其预期“文学爱好者应该读文学名著”;例(29)中,“让笔者奇怪的是”实际上就是“让我奇怪的是”即“加拿大的各大商店和超市中没有香烟柜台”偏离言者的认知。
4.1.2. 偏离他者的认知
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文学语体中,作者采用第三人称进行叙述,发生的情况或现象与所记叙的“人”的认知有所偏离。例如:
(30) 何民伟下车,摆渡,到上海的时候,已是华灯初上。奇怪的是,他并没感到上海的繁华,反而,觉出了荒凉。
(31) 小李有点不好意思,但她很快镇定下来,绘声绘色地讲起了课文。奇怪的是,今天孩子们特别乖,几个调皮蛋也不闹了,上黑板板书也认真多了。
(32) 雅晴昏昏沉沉的在床上躺了好几天。她知道自己病了。奇怪的是,从小她就结实而健康,从不知道什么叫晕倒,什么叫休克,连伤风感冒都难得害一次。而现在,病势却来势汹汹。
例(30)中“并没有感到上海的繁华而是荒凉”违背了“他”的预期,例(31)中“今天孩子们特别乖,几个调皮蛋也不闹了”违背了“小李”的预期;例(32)中“病势却来势汹汹”违背了雅晴的预期。上述三例中“何民伟”“小李”“雅晴”都是言者间接描述的人物,即他者。因此,这里“奇怪的是”的反预期功能体现在偏离他者的认知上。
4.1.3. 偏离社会的认知
这里指的是“奇怪的是”所引出的内容与规约性认识相反,即违背了常理。例如:
(33) 第一怪:“农民养猪不在本地卖”。荔浦是养猪大县,可奇怪的是,尽管农民养猪多,但当地人却很难吃到猪肉,只好从外地调进。
(34) 悦来楼在苏州城也算得上是颇有名气的客栈,虽不至于一位难求,也总是高朋满座、远近悦来,人声喧哗的好不热闹。奇怪的是,今日这客栈中竟然门可罗雀,就连平时摊贩聚集的门前大路,竟也是冷冷清清的,连一个人影也没有。
例(33)中“奇怪的是”后的内容与“荔浦市养猪大县”这一客观事实相背离;例(34)中“奇怪的是”后“今日客栈中门可罗雀”与悦来楼往日的繁华场景相偏离。
4.2. 表达言者立场
John W. Du Bios (2007) [5]认为我们使用语言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表达某种立场。立场表达指的是在互动交际中言语活动的主体通过一定的语言形式来合作构建彼此对言谈中的某一事物或某一命题内容的判断、观点、态度和情感倾向等。他从语义表达上将话语立场分为评价立场、认识立场和情感立场三种类型。
王新(2022) [6] (2024) [4]认为反预期范畴的语义功能就是借助反预期标记来实现立场表达,包括认识立场、情感立场和态度立场这三个方面,并将反预期标记的语用特征概括为立场性。用反预期话语标记“奇怪的是”来实现立场表达的功能,具有主观性和互动性,能够体现出说话者对某种情况的惊讶、不解或质疑的情感和态度。例如:
(35) 我本以为他会坚决反对这个提案,奇怪的是,他居然第一个举手赞成。
(36) 在这个繁华的商业区,奇怪的是,竟然找不到一家像样的咖啡馆。
(37) 我以为他会继续坚持自己的原则,奇怪的是,面对压力他竟然选择了妥协。
上述三个例子中,反预期话语标记“奇怪的是”表达了言者不同的立场。例(35)中表达的立场是说话者对“他”态度的转变,言者预期中的反对变成了赞成,因此感到惊讶;例(36)中表达的立场是说话者对商业区设施的不满或失望,在言者的预期中“这个繁华的商业区应该有众多咖啡馆”但实际却缺乏这一设施;例(37)中,“奇怪的是”表达了说话者对某人原则的质疑态度,言者预期中“他会坚持自己的原则”变为了妥协。
因此,我们认为反预期话语标记“奇怪的是”具有立场表达功能。
4.3. 凸显信息焦点
焦点是一个语用概念,句子中的新信息的重点通常被称为焦点,即说话人最想让听话人注意的部分。单威(2017) [7]则认为偏离预期标记具有提示新信息、人际互动和凸显焦点的功能。祁峰(2011) [8]根据“‘是’是学界公认的典型的焦点标记”提出“‘X的是’这一结构整体上可视为焦点标记”,即“X的是”后的内容为该句的焦点。周明强(2017) [3]将话语标记“X的是”定义为强调类话语标记,具有强调评价的用途,用来突显“X的是”后内容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认为反预期话语标记“奇怪的是”具有凸显信息焦点的功能,主要体现在能够标示反预期信息上。例如:
(38) 大家都以为这个项目会很快完成,奇怪的是,进度却一再拖延。
(39) 她看起来很健康,奇怪的是,医生却说她需要好好休息。
例(38)中“奇怪的是”前是背景也是预期,“进度却一再拖延”是句子的焦点,也是违反大家预期的信息,言者用“奇怪的是”衔接,凸显出句子焦点,标示了反预期信息,起到强调的作用,突出信息的重要性;例(39)中“她看起来很健康”是句子中的前景,“医生却说她需要好好休息”是句子的焦点,也是和预期“她身体状况良好”相背离的信息,用“奇怪的是”标示,突出了反预期信息的意外性。
因此,我们认为反预期话语标记“奇怪的是”用于指出与言者或听者预期不符的信息,从而强调这种信息的意外性和重要性,具有凸显信息焦点的功能。
5. 结语
本文对现代汉语中具有反预期意义的话语标记“奇怪的是”进行研究,将其定义为反预期话语标记。分别从句法表现、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三个方面对其展开讨论。我们发现,在句法方面,反预期话语标记“奇怪的是”的停顿位于“是”之后,且有三种表现形式:“奇怪的是”、“程度副词 + 奇怪的是”、“致使性词语 + 奇怪的是”,语篇位置上大多出现在句中或句首;语义特征方面,反预期话语标记“奇怪的是”具有突发性、转折性和质疑性三个特点;语用功能方面,反预期话语标记“奇怪的是”主要具有以下三种功能:反映认知偏离、表达言者立场和凸显信息焦点。其中反预期功能又包含偏离言者认知、偏离他者认知和偏离社会认知三个小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