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主流媒体重大主题报道策划创意分析——以河北日报关于两会的专题报道为例
Creative Analysis of Major Theme Report Planning of Provincial Mainstream Media—Taking Hebei Daily’s Special Report on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and the Chinese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jc.2025.135109, PDF, HTML, XML,   
作者: 王紫萱, 刘 铮: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河北 石家庄
关键词: 重大主题报道地方媒体新闻策划新闻创意Major Theme Reports Local Media News Planning News Creativity
摘要: 重大主题报道是指有鲜明的报道主题,有关国家政府决策部署的新闻宣传活动。进入新媒体时代,对于重大主题报道的要求不断增多,报道的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内容形式上的创意表达也更加突出。对于省级主流媒体来说,做好重大主题报道关乎到自身的发展。本文选取河北日报在两会报道期间的新闻策划,对其进行创意分析,总结地方媒体在重大主题报道上的创意策划经验。
Abstract: Major theme reports refer to news propaganda activities with distinct reporting themes and decisions and arrangements of relevant national governments. In the era of new media,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requirements for major theme reports, and the forms of reports are constantly enriched, and the creative expression in content forms is more prominent. For provincial mainstream media, doing a good job in reporting major themes is related to their own development. This paper selects the news planning of Hebei Daily during the reporting period of the two sessions, analyzes its creativity, and summarizes the creative planning experience of local media in reporting major themes.
文章引用:王紫萱, 刘铮. 省级主流媒体重大主题报道策划创意分析——以河北日报关于两会的专题报道为例[J]. 新闻传播科学, 2025, 13(5): 744-748. https://doi.org/10.12677/jc.2025.135109

1. 引言

重大主题报道,指的是具有鲜明主题思想的新闻宣传形式。其主题紧密围绕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关键部署、核心工作、大型活动,以及社会大众广泛关切的热点话题展开,旨在通过新闻手段,深入、系统地进行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从而有效发挥媒体的社会功能与价值[1]。重大主题报道涉及面广、内容丰富,需要通过新闻策划来明确报道主题,让报道具有针对性和导向性。在传统媒体时代,重大主题报道的策划侧重于纸媒和电视媒体,进入到全媒体时代,媒体宣传的战场开始转移,媒体组织内容和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新闻报道方式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更多创意化的表达形式融入到新闻策划之中,以适应媒体发展的新环境。

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2025年两会期间,各家媒体都纷纷推出独具创意的融媒体产品。对于省级主流媒体来讲,思考怎样使重大主题报道更为契合时代发展之所需,进而施展其作为主力军、主阵地以及主战场的效能,关键在于让重大主题报道具备创新性,易于被受众接纳。以河北日报为例,在2025年全国两会报道,河北日报客户端、纵览新闻等新媒体平台发布报道千余篇,全网总传播量过亿。河北日报运用全新的创意表达,融入新技术,转变传播语态,以“新质”思维探索全国两会故事新讲法,用紧扣主题的立意策划“牵引”,用新风扑面的独家创意“点睛”,用硬核话题的软性语态“共情”,用循新而动的交互体验“圈粉”,找准重大主题与河北元素的“融合点”,从“纸”端到“指”端全面出击,打造原创精品,创新报道范式,用新视角讲好两会故事[2]。总结分析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在两会报道策划中的创意表达以及创意呈现,能为其他地方媒体在重大主题的策划中提供参考和经验。

2. 明确创意主题:以国家政策和本地实际为导向

做好重大主题报道,首先要明确重大主题的关键是“重”和“大”,全国两会事关国计民生、事关百姓根本利益的大事件[3],因此报道的立意要做到高远、内涵深刻,以思想进行引领,体现时代精神。在省级地方媒体两会新闻策划实践中,主题导向与创意呈现的有机融合是提升报道质效的关键路径。作为省级主流媒体矩阵中的重要成员,河北日报在两会报道中必须始终坚持鲜明的时代主题引领的创意策划理念,在确保主题主线清晰的前提下,通过多维度的创意表达构建新型传播范式。

() 紧跟国家政策导向,彰显时代担当

在地方媒体的新闻宣传工作中,重大主题报道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要做好这一工作,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与价值取向,紧紧围绕既定的主题主线,通过精心统筹策划,将目光聚焦于地方发展的关键命题之上,才能有效提升传播效果。同时,省级媒体肩负着向省内民众传达国家政策导向和展示国家发展方向的重要职责,它们是保障省内人民了解政策、行使知情权的关键渠道。全国两会作为国家发展和社会建设中的关键事件,省级媒体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确保相关信息的准确传播。河北日报在全国两会报道策划中,始终将目光聚焦于国家最新政策动态,推出《两会特稿》栏目,将报告中的原文和河北发展的实际案例相结合,呈现出国家发展战略在河北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彰显河北在协同发展浪潮中的奋进之姿,切实肩负起省级主流媒体呼应国家政策、推动区域发展的时代担当。

() 紧扣本地实际,寻找两会融合点

省级媒体的受众大多是省内受众,因此重大主题报道策划要立足本省实际,寻找当地发展与两会之间的融合点。河北日报在今年的两会报道中,通过精准的在地化策略,构建起“国家议题–河北实践”的报道闭环。其创新推出的《两会热点面对面》专栏,重点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冰雪运动、消费场景新变化、AI与城市发展等多项与河北密切相关的国计民生议题,组织省内相关研究专家、行业代表进行深度解读,直击两会热点话题与河北发展,实现了重大主题报道的本地化转译,展现了地方主流媒体在全国范围内报道中的媒体特色和影响力。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省级媒体要在重大主题报道策划中为读者划出“本地重点”,紧扣地域发展脉搏设置议程,才能形成差异化的传播竞争力[2]

3. 丰富内容呈现:创新报道形式

在媒体融合传播时代,两会报道的创新实践始终锚定“内容价值升维”这一核心命题。面对用户信息获取方式向移动化、碎片化深度迁移的传播生态,一方面省级主流媒体坚守内容本位,通过对政策解读的深度开掘形成思想坐标,将宏观叙事转化为具象可感的民生图景;另一方面创新内容呈现视角,运用轻量化传播、可视化叙事、互动问答等适配移动场景的内容形态,实现主题宣传的“硬核软化”,让主题宣传既葆有思想穿透力,又具备传播渗透力,方能在注意力争夺战中彰显主流价值引领。

() 视角创新:常规内容挖掘新视角

全国两会每年都会举办,报道具有周期性的特点,对于省级媒体来说是“命题作文”。因此,河北日报在策划报道两会期间,不断思考如何在报道中能够找到出彩视角,即使内容相似,也能在视角上别出心裁,产生“新瓶装旧酒”的效果[4]。在2025年全国两会报道创新实践中,河北日报联合纵览新闻突破传统时政报道范式,推出《致奋斗·春天里的演讲》主题专栏,开创性地构建“个体叙事–时代图景”的传播模型,以“一人一故事”的独特视角,邀请四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站上演讲台,用真实经历讲述履行职责、参政议政背后的家国情怀。用演讲的全新方式,呈现两会的新视角。

在两会策划中,要让内容既能适应主题,也要让内容深入人心。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坚持“无策划不出手 无创意不传播”,在年复一年的周期性选题中,发现新视角、找到新打法,常规的内容也要发现新视角,让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更能让受众接受[5]

() 形式创新:用小切口讲大事件

在两会期间,省级主流媒体要作为传话筒、大政方针的翻译器,让群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两会精神。河北日报在报道形式上进行创新,用小切口将理性概念转化为饱含情感的故事,突破与群众的交流屏障。河北日报公众号开创的《百姓看日报·全国两会特别版》新板块,采用“文字记者出镜竖视频 + 创意手绘条漫 + 报纸专栏”的融合形式,将那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政治经济内容转换成易于阅读和理解的漫画、视频形式,把复杂的政策和理念转化为通俗易懂、富有故事性的内容,让“热门词汇”背后的意义及其对日常生活和生产的潜在影响为公众所了解,从而使全国两会的报道更加贴近民众,更易于被大众理解和接受,实现全国两会精神传播的“最后一公里”的畅通无阻[2]

用河北人民身边的小事讲政策、讲概念,视频生动活泼,条漫幽默有梗,让“高立意”与“身边事”同频共振,群众在具有亲和力的内容中更加深刻理解两会精神[4]。用小切口讲好主题故事,推动线上线下、场内场外同频共振,提升用户获得感、幸福感。

() 语态创新:软化语态让主流价值进人心

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代表的提案等通常涉及各领域专业内容,对于受众来说复杂难懂。因此,面对非专业的客户,两会的内容要注重表达语态,让“硬道理”有“软表达”[2]。河北日报在报道两会的过程中,遵循互联网报道规律,让两会内容立体化呈现,推出了系列报道“两会热点面对面”系列融媒体报道,围绕新质生产力、文旅消费等话题,追求软性表达,避免过硬说教,让记者与代表,群众面对面,把两会提案、两会热点等进行阐释解读,让两会上呈现的新时代发展的理论路线、国家治理的方针政策能够深入群众、深入人心。

同时,在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碎片化趋势迫使新闻生产者不仅要关注“受众是谁”,更要着力解决“如何传达”的问题。在2025年两会河北日报推出了“代表请留步”系列创意短视频中,以“青春心愿捎给代表委员”为主题,在现场外让青年留下“愿望清单”,在两会现场让代表回应青年群体关心的问题,形成“隔空传话”的新场景,缩短了代表委员与年轻人之间的距离。河北报业将宏大主题融入拨人心弦的细节,创造出“青年能懂、青年有感、青年爱看”的融媒产品,以栏目形态、话题传播的年轻化、网感化,探索出链接本地青年的传播之路[5]

4. 技术融入策划:创新场景与互动模式

融媒体策划的创意呈现的技术性特征显著,新兴技术的应用能够提升视听效果、叙事维度,成为媒体链接用户的重要方式。如今AI、VR、AR等技术越来越成熟,也在频繁地应用到融媒体策划之中,技术手段的快速迭代升级,为媒体融合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实践平台,同时也为重大主题报道的创新注入了新的动能。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通过加强技术赋能,构建了从传统纸媒到数字指尖的全方位报道新模式,彰显了媒体深度融合的创新能力和领导力,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使用体验和视觉冲击。

() AIAR技术创新场景叙事

在融合新闻生产的技术迭代中,数字技术正从工具性辅助转向结构性赋能。AIGC技术在融合报道中的运用在帮助媒体机构节省成本、提高效率的同时,还能帮助视听效果提升、叙事维度拓展、调查方法革新等期望,成为新闻策划在媒体融合时期用户的发力点之一[6]。在当今数字化浪潮中,河北日报紧扣技术发展脉搏,将AI、AR技术深度融入两会报道,探索更多新的应用场景、实践场景,从多个维度带给受众虚实相融的沉浸式体验,让新闻产品从“可知”迈向“可感”,增强报道“未来感”、提升读者“在场感”,重塑媒体场景,为受众带来别具一格的两会观感[2]

在2025年全国两会融合报道实践中,河北日报与纵览新闻通过前沿技术赋能构建了智能化内容生产体系。纵览新闻河北日报联合开展“奋进的中国”AI创意大赛,利用AI技术生成海报,紧扣时代发展的主题,用AI展现中国发展生动场景。在两会期间推出的《多模态访谈·新生活答案》节目,聚焦“未来新城”雄安新区的发展,并用AI技术创作了一首《未来之城》歌曲MV。从策划选题、编写脚本,到设计分镜头和制作合成,整个过程都运用了AI绘图、AI视频生成等技术,AI技术创造了全新的新闻生产场景,让新闻策划过程中生成的融媒体产品的内涵更加丰富,更具有吸引力。AR技术则让策划更加生动。创意微视频《中国有好派》,利用AR技术,将圆周率和中国发展取得成就相结合,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展现发展,实现新闻叙事与艺术表达的有机融合。

通过巧妙融合AI、AR技术,河北日报打破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局限,构建起两会报道的多元互动生态。既满足读者对两会深度信息的渴求,又以趣味盎然的形式激发公众参与热情,真正让省级媒体的两会报道成为连接大会与民众的坚实桥梁。

() 创意实现全新互动形式

融媒体时代,重大主题报道要想深入人心,必须与受众建立紧密联系。这种联系的建立,不仅能够提升报道的传播力,还能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变,即从单纯的吸引眼球到持久影响受众。省级媒体作为地方主流媒体,在全国性报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需要充分利用融媒体平台提供的新工具和手段,与受众建立起互动和沟通的桥梁。

借助新型传播技术,让新闻产品能够与受众进行情感式的体验互动,革新互动形式。河北日报在全国两会的报道期间,多个融媒体产品运用了这种形式,让受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内容。纵览新闻推出的H5互动问答《两会热词知多少》,涵盖两会期间的核心热点,让受众在答题过程中了解两会议题、政策方向,SVG游戏《报告速答大闯关!酷炫证书等你拿》,网友通过点击模拟对话中的“关键词”,机器人就能够逐一解答,引导受众“步入”新闻产品,将观众的角色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使严肃话题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传播开来,让融媒体互动触达更广泛的用户,切实提升了用户的参与感和获得感[7]

5. 总结

省级地方媒体在新闻宣传策划领域,凭借对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重要部署、重点工作以及大型活动的深入挖掘与呈现,彰显出独特的优势与专长,这些关键领域构成了重大主题报道策划的核心要素。开展重大主题报道策划时,首要任务是精准锚定报道主题,随后全方位整合各类资源,制定出目标清晰、主题鲜明的报道计划,展开多维度、长视野的集中报道攻势。在此过程中,积极融入创意构思、多元表达、前沿技术、双向互动、多元场景等新媒体时代催生的新元素,全力打造富有内涵且形式丰富新颖的融媒体产品,赢得更广泛受众的关注与认可,更好地顺应全媒体时代的发展潮流,契合受众不断变化的信息需求,稳固并拓展自身的传播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从河北日报全国两会报道实践来看,要想获得有效传播甚至破圈传播,让主流内容能够深入人心,在全媒体时代下的重大主题报道进程中,省级地方媒体应充分利用好新媒体创意方面的独特优势,全力助推新闻生产模式的转型升级,将新兴传播技术创造性地应用到新闻生产的全过程中,强化与读者用户之间的连接与互动,有效提升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开展重大主题报道工作,既是省级媒体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担当,也是展现其权威性和扩大影响力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区别于其他媒体、凸显自身优势的重要领域。

参考文献

[1] 张军兵. 地方党报重大主题报道的创新策略探究[J]. 新闻研究导刊, 2023, 14(8): 90-92.
[2] 庞超, 王成果. 河北报业: 以“新质”思维探索两会故事新讲法[J]. 传媒, 2024(9): 32-33.
[3] 王志明. 重大主题报道的融媒策划与创新表达[J]. 全媒体探索, 2024(3): 61-63.
[4] 吴韬, 王成果. 重大主题报道融创新范式探究——以河北日报报业集团2024年全国两会报道为例[J]. 采写编, 2024(4): 6-7.
[5] 梁昌杰, 张世悬, 杨丽娟, 等. 重大主题报道的年轻态如何炼成——以人民日报新媒体2024年全国两会策划产品为例[J]. 传媒, 2024(9): 14-15+17.
[6] 殷乐, 杨默涵. 创意·边界·方向: 融合新闻发展的思考[J]. 青年记者, 2023(17): 23-26.
[7] 吴少敏. 巧解重大主题推动破壁出圈——从2024年全国两会报道看主流媒体融合发展新趋势[J]. 南方传媒研究, 2024(2): 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