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英语写作中定语从句偏误分析与对策研究
Error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ttributive Clauses in High School Students’ English Writing
DOI: 10.12677/ml.2025.135465, PDF, HTML, XML,   
作者: 丁时美:重庆三峡学院外国语学院,重庆
关键词: 英语写作定语从句偏误分析English Writing Attributive Clauses Error Analysis
摘要: 高中生英语写作中句法知识运用错误的现象较为普遍,定语从句隶属其中。本文聚焦于万州某一中学高三年级某次月考的作文文本,结合具体实例,剖析了造成高中生英语写作中定语从句偏误的两大主要原因:语际迁移与语内迁移。为降低英语写作中定语从句的偏误率,本文对教师提出以下具体建议:教师应当系统讲解句法知识、加强知识运用训练、强化书面表达训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输入与输出相融合,以此夯实学生对定语从句语法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Abstract: It is common for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make mistakes in the use of syntactic knowledge in English writing, and attributive clause is one of them.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a composition text from a monthly exam in the third year of high school in Wanzhou and with specific examples, analyzes the two main reasons for errors of attributive clause in English writing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terlingual transfer and intralingual transfer. In order to reduce the error rate of attributive clauses in English writing,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following specific suggestions for teachers: teachers should systematically explain the syntax knowledge,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knowledge utilization and written expression,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integrating input with output, so as to consolidat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attributive clause grammar knowledge and improve students’ written expression ability.
文章引用:丁时美. 高中生英语写作中定语从句偏误分析与对策研究[J]. 现代语言学, 2025, 13(5): 226-232. https://doi.org/10.12677/ml.2025.135465

1. 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英语课标》)将语言技能划分为理解性技能与表达性技能,而“写”作为关键的表达性技能,被认定为英语教学的重难点[1]。但在高中生英语写作实践中,语法知识的误用现象屡见不鲜,定语从句隶属其中。《英语课标》明确指出语法知识范畴内的句法知识——句子种类的使用直接影响语言表达与理解的准确性、得体性和达意度,并规定:在完成必修课程及选择性必修课程后,学生应当能够在语篇中正确理解和使用由关系代词(如that、which、who)和关系副词 (如when、where、why)引导的限制性定语从句与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因此,深入剖析高中生英语写作中定语从句的偏误类型及其成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有助于深化学生对定语从句的理解与掌握,而且能够有效提升他们书面表达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2. 理论基础

本研究以偏误分析理论为理论基础。偏误分析理论最早是由著名语言教育家Corder (1967)提出来的。他认为,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由于语际迁移、语内迁移等各种原因造成的长期的稳定的错误[2]。该理论强调区分“偏误”(系统性知识缺陷)和“错误”(偶然失误),建立了包括语料收集、偏误识别、分类(如语际偏误和语内偏误)和成因解释(如母语迁移、规则过度泛化等)的分析框架,强调偏误在语言发展中的积极作用。20世纪70年代后,通过与Larry Selinker (1972)的中介语理论相结合,研究者开始将学习者的偏误视为其语言系统动态发展的自然特征,而非简单的错误表现[3]。这一理论转向强调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连续体,偏误反映了其语言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入21世纪后,该理论进一步拓展,Rod Ellis (2008)等学者将认知语言学视角和社会文化理论融入偏误分析,不仅关注语言形式本身,还深入探讨了认知机制和社会环境对语言习得的影响[4]

3. 定语从句偏误类型

本研究聚焦于万州某一中学高三年级某次月考的作文文本(作文主题为The Person I Respect),旨在对其中的定语从句使用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笔者识别出了一定数量的定语从句使用不当现象,对其偏误类型进行了分类,并附有典型实例,偏误类型详见表1

3.1. 关系词使用不当

笔者经过整理发现,高中生英语写作中定语从句偏误主要聚焦于关系词的误用上,这些关系词的使用不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Table 1. Statistical table of types of relative clause errors

1. 定语从句偏误类型统计表

定语从句的偏误类型

关系词使用不当

关系代词误用

关系副词误用

关系词缺失

谓语动词使用错误

谓语动词单复数使用错误

3.1.1. 关系代词误用

误用thatwhich

that和which是引导定语从句的使用频率最高的关系代词,它们通常用来对先行词进行进一步描述或限定,两者时常可以替换使用。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这两者各自具备特定的使用场景和细微的差别。学生由于未能完全理解并掌握它们各自的特殊用法,往往会在英语写作中出现混淆和误用的情况。

例1:I would like to share some information which I know with Confucius.

该句的先行词是 some information,即中心先行词 information 被不定代词some修饰,就只能用that 来引导定语从句,而学生误用为which。

例2:She is the most respected person which I have ever met.

先行词为the most respected person,当中心先行词(此句为person)被形容词最高级(the most)修饰时,关系代词只能用that。

例3:He has written many books, all of that has been read by many people.

先行词为books且关系代词前面有介词of。当关系代词紧跟在介词后面,只能用which。

例4:He is brave and loyal, that makes him respected.

当定语从句为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时,且先行词指物时,只能用which引导。

误用whowhom

当先行词指人时,一般使用who和whom两个关系代词,who一般代替先行词在定语从句中作主语或宾语、而whom一般作宾语。通常来讲,两者可以相互替代,但是某些特殊情况下,只能用whom。

He is the person who I can turn for help.

先行词为the person,而后面求助的短语为“turn to sb. for help.”这里的sb.即the person.补全句子为:turn to the person for help.用在介词(to)后,且指代人的关系代词是介词的宾语时,只能用whom。

as使用不当

关系代词as既可指代物、也可指代人,有时可以和关系代词which互换,但是有的特殊情况下只能用as,不能用which。

例1:Her great achievements, which is said, have always been praised.

当关系代词在定语从句中作主语,且定语从句为被动语态形式时,通常使用as。而学生可能受which引导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将此句的引导词as误用成which。

例2:Which you can see, he is really brilliant.

当定语从句位于主句之前,只能用as不能用which。

3.1.2. 关系副词误用

关系副词when的误用

We will hang out together next Sunday, which the weather may be sunny.

受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影响,且学生并未注意从句中已有一个主语,学生选择了which引导从句。事实上,本题先行词为next Sunday,且从句不缺主谓宾,因此应使用表示时间状语的when。

关系副词where的误用

He was born in Hangzhou, which you can enjoy a beautiful scenery.

同样,当学生看到逗号分割的定语从句,他们一般会直接选择which,并未对句子成分进行分析。从句并未缺少主谓宾等名词性成分,所以应该使用关系副词,且先行词为Hangzhou,表示地点,所以应将which改成作地点状语的where。

关系副词why的误用

This is the reason which he is so famous and respected.

why在定语从句中常代替先行词作原因状语,相当于for + which,介词for不能省略。先行词为reason,且从句不缺主谓宾,因此,应使用关系副词why (for which)。

3.1.3. 关系词缺失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省略定语从句中的关系词。比如,当关系词在从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且不作其他成分时,关系词可以被省略。

For example:

例1:This is the house (that) Michale build.

例2:The girl (whom) I met yesterday was my neighbor.

但是通常来讲,定语从句中的关系词是不能省略的,尤其是在非限制定语从句中。受汉语复句的影响,学生常常用逗号连接两个英语句子,而省略了引导定语从句的关系词,从而出现不符合句法规范的错误表达。

例1:My father is a person, I respect him very much.

例2:My sister, I respect very much, is always kind and just.

逗号无法连接两个成分完整的英语句子,从定语从句的规范来讲,前者应将逗号换成指代人的关系代词whom,后者应增添关系代词whom,即whom I respect very much。

3.2. 谓语动词使用错误

定语从句中的谓语动词应该与先行词保持一致,谓语动词的使用不当具体表现为单复数的使用错误。

例1:There are many famous writters who has realized many achievements.

此句先行词为writters,其谓语动词也应为复数形式,应将has改成have。

例2:He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doctors that has been praised by many people.

被赞扬的著名医生较多,他只是其中之一。受第三人称单数he和数量one。

的影响,学生使用ha——have的三单形式作为从句的谓语动词。而事实上,从句中的that指doctors,谓语动词应用复数形式,即have。

4. 定语从句偏误归因

在探讨学生英语写作偏误的成因时,学者Brown的划分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他将这些偏误归因于语际迁移、语内迁移和其他因素[5]。笔者依据Brown的分类框架,并结合相关文献与具体案例,深入剖析高中生英语写作中定语从句偏误的两大核心成因:语际迁移和语内迁移。

4.1. 语际迁移

语际迁移源于母语与第二语言之间的差异性,它是指学习者在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其母语规则或习惯会在有意无意间影响二语习得的效果,包含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6]。鉴于本文旨在解析写作偏误的成因,并且英汉两种语言在定语从句使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极易导致学生在理解和应用英语定语从句时产生混淆,进而产出不符合英语语法规范的句子。因此,本文将聚焦于语际迁移中的负迁移理论,探讨高中生英语写作中定语从句产生偏误的原因。

4.1.1. 谓语动词形态的差异

汉语和英语虽然都拥有谓语动词这一语法要素,但两者仍存在一些不同之处。最显著的一个差异体现在英语谓语动词的形态变化上,它要求与主语保持严格的对应,即所谓的“主谓一致”原则;然而,汉语中的谓语动词则缺乏这种丰富的形态变化,亦无单复数之别。对于学习者而言,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这一重要规则,导致英语谓语动词的形态变化被遗漏,特别是在构造复杂的定语从句时,主谓不一致的错误更是屡见不鲜。例如学生作文中所出现的“He once helped a child who don’t have money for studying.”“She often study hard, which make her smart.”等错误表达方式。根据主谓一致的原则,应将do’t改成does’t,将study和make改成studies和makes。

4.1.2. 复句形式结构的差异

在形式结构上,汉语的复句与英语的复合句存在显著的差异。具体来讲,汉语复句通常采用“简单句 + 简单句”的并列形式,其中两个分句各自独立,互不嵌套,一个分句并不作为另一个分句的句子成分存在。然而,英语的复合句则呈现出“主句 + 从句”的结构,其中主句占据主导地位,而从句则作为主句的一部分,从属于主句并在其中扮演句子成分。因此,学生在学习和应用定语从句时,若未能清晰理解这两种复句结构间的区别,很可能导致在实际运用中出错,尤其容易忽视关系词在构建从句时的重要作用,从而省略了关系词。例如学生作文中所出现的“He helped the old man, it made him praised”。学生受汉语复句形式的影响,忽视了英语复合句的结构,直接用逗号连接了两个完整句子。

4.2. 语内迁移

语内迁移是指学习者在二语习得的进程中,其目标语言内部规则之间的相互影响[7]。具体而言,这种影响体现在学习者先前习得的目的语的知识结构对后续学习过程的积极促进或潜在干扰,即所谓的正迁移与负迁移。在掌握第二语言的语法规则时,由于这些规则繁多复杂,不同规则之间可能产生干扰,从而影响学习者对这些规则的理解与运用。就句法知识方面,英语句子种类多样、成分复杂,常使学习者感到困惑、产生混淆,从而出现过度概括、产生写作偏误。

当学习者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法规则,其在头脑中就会形成一种知识“图式”,这有助于后续知识的巩固与迁移[8]。但在学习初期,由于学习者对语法规则的理解不够透彻、运用不够娴熟,就容易出现套用规则、过度概括的情况。在定语从句的语法规则中,过度概括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4.2.1. 对限定性定语从句规则的过度概括

学习者容易过度概括限定性定语从句中先行词与关系词之间的搭配规则,可能错误地认为凡是表示“物”的先行词都一律用which或that来引导,而所有指代“人”的先行词必然选择who或whom。这种一概而论的概括忽视了某些特定语境下关系词选择的细微变化。比如:当先行词为不定代词或被其修饰时,只能用that引导。

4.2.2. 对非限制性定语从句规则的过度概括

一方面,学习者容易过度概括关系词的使用规则。他们错误地认为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只能使用“which”引导。虽然“which”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是一个常见的引导词,但它并非唯一选择。事实上,非限制性定语从句还可以由“who”、“whom”和“whose”等关系代词引导。另一方面,学习者常常过度概括从句与主句的关系。他们误认为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与主句之间总是用逗号隔开。虽然非限制性定语从句通常与主句之间用逗号隔开,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在从句较长或者需要强调从句与主句之间的独立性时,可能会使用句号或其他标点符号。

5. 改善定语从句偏误的策略

为改善英语写作中定语从句的偏误现象,确保大量输入和有效输出,本文提出了以下策略。

第一,系统讲解知识。教师应当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先通过简单例句引入定语从句的概念,再逐步深入讲解其语法结构。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典型实例对比分析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区别,重点讲解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具体用法。特别是要强调不同关系词在使用时的语法限制和语义差异。通过制作对比表格、语法树状图等可视化工具,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9]。同时,教师还应该结合学生常见的错误用例,有针对性地讲解易混淆点,如关系词的省略规则、介词 + 关系代词的用法等,以加深学生对定语从句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第二,加强实践训练。教师应当构建系统的训练体系,通过分层递进的练习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定语从句的正确用法。在训练设计上,首先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通过填空练习强化学生对关系词选择和使用规则的掌握。其次要设置诊断性练习,针对学生在关系词使用、从句结构、主谓一致等方面的常见错误进行专项训练,帮助学生建立错误识别和修正能力[10]。这种循序渐进的训练模式不仅能全面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更能有效纠正关系词误用、从句位置错误等典型问题,最终实现从机械练习到灵活运用的能力提升。

第三,强化书面表达。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英语写作中运用定语从句,通过系统的写作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这一重要语法结构的正确用法。在教学设计上,首先要创设丰富的写作情境,引导学生在描述人物特征、说明事物属性或阐述事件经过时自然运用定语从句[11]。其次要设计循序渐进的写作任务,从单句改写逐步过渡到段落写作,最后延伸到完整篇章的创作,确保学生在不同层次的写作中都能恰当使用定语从句。教师还需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通过范文对比、同伴互评等方式强化正确用法。通过持续不断的写作实践,从而夯实基础知识、丰富文章表达、提高作文分数。

6. 结语

在英语写作中,句法知识的误用现象普遍存在,其中定语从句的误用尤为突出。为了提升作文的质量与档次,学生常常尝试将新学的句法知识应用于英语写作中、尝试构建相关的复合句。然而,在句法学习的初期阶段,由于理解不够深入、运用不够娴熟,学生在英语写作中运用定语从句时往往会出现表达上的错误。

对此,本研究剖析了英语写作中定语从句偏误产生的根源,主要包括语际迁移与语内迁移两大因素。为了有效应对这些偏误,本研究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系统讲解知识、加强实践训练、强化书面表达,以此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从而显著降低英语写作中定语从句的偏误现象。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2] Corder, S.P. (1974)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Learner’s Error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 Selinker, L. (1972)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terlanguage,10, 209-231.
https://doi.org/10.1515/iral.1972.10.1-4.209
[4] Ellis, R. (2008)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nd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 Brown, D. (2001)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Use: Exploring Error Analysi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6] 俞理明. 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7] 王初明. 应用心理语言学-外语学习心理研究[M].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10.
[8] 文秋芳. 认知语言学与二语习得[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3.
[9] 林德华. 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的从句错误——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27(3): 49-52.
[10] 王悦. 高中生英语定语从句错误调查及对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烟台: 鲁东大学, 2018.
[11] 解华. J校大学生写作中定语从句错误分析的实证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3, 8(29): 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