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化疗、放疗及靶向治疗是西医治疗肺癌的主要方法,但患者的耐受性差、治疗后产生的不良反应等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然而中医治疗肺癌可以合理的弥补此类不足,能够提高患者对放疗和化疗的耐受性,减轻其不良反应,增强人体的免疫力,降低恶性肿瘤转移与复发的风险,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刘松江教授在运用桔杏消积方治疗肺癌方面,有着深刻的心得体会,认为肺癌形成的原因为痰、瘀、虚、毒在人体交结所致,而桔杏消积方的组方恰好符合肺癌的病理特点,在临床中以桔杏消积方为基础,根据患者当前的证候、所处疾病的阶段和体质进行加减化裁。笔者通过跟诊学习和对门诊典型病例的收集、整理、分析,总结刘松江教授运用桔杏消积方治疗肺癌的学术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经验与思路。
Abstract: Chemotherapy, radiotherapy and targeted therapy are the main methods of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but the poor tolerance of patients and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treatment serious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However, TCM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can reasonably make up for such deficiencies, improve patients’ tolerance to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reduce their adverse reactions, enhance human immunity, reduce the risk of metastasis and recurrence of malignant tumors, and extend the survival time of patients. Professor Liu Songjiang has a profound experience in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with Jiexing Xiaoji Prescription (桔杏消积方). He believes that the formation of lung cancer is caused by the intersection of phlegm, stasis, deficiency and poison in the human body, and the composition of Jiexing Xiaoji Prescription (桔杏消积方) is exactly in line with the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ung cancer. In clinical practice, Jiexing Xiaoji Prescription (桔杏消积方) is used as the basis for the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of patients according to their current syndrome, disease stage and physique. The author summarized Professor Liu Songjiang’s academic experience in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with Jiexing Xiaoji Prescription (桔杏消积方) through follow-up study and collection, sorting and analysis of typical outpatient cases, in order to provide clinical experience and ideas on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 引言
我国的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在迅速上升,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原因的第三位[1]。肺癌易与肺炎等疾病混淆,易延误病情,同时肺癌易向脑及骨转移[2]。因此,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生存时间并不理想。目前,现代医学多采用手术、放疗、化疗及靶向治疗,短期治疗可以缓解症状,但长期治疗对人体毒副作用较大,同时对肺癌转移及复发的治疗依旧不理想[3]。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疗效不断被证实,中医药降低放疗及化疗的毒副作用,增强人体免疫力和降低肺癌复发转移的作用逐渐被大众认可[3] [4]。因此,要立足于中医的基本特点,从人体的整体观念出发对癌症患者进行辨证施治,加强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总结与传承,将疗效可靠的中药与方剂进行凝练总结,以便临床工作应用。
刘松江教授为硕博士研究生导师,黑龙江第五批名中医,首届省级“龙江名医”,第一批黑龙江省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黑龙江省中医重点专科肿瘤科学术带头人,已从事中医肿瘤临床工作三十余年,对肿瘤的治疗颇有心得。笔者自2023年起跟诊学习,多见刘松江教授运用桔杏消积方治疗肺癌患者疗效显著,遂产生对其治疗肺癌经验的总结,以便于其他医者进行借鉴。
2. 肺癌病机的认识
祖国医学并没有对肺癌的直接论述,但根据肺癌的临床表现属于“肺积”、“咳嗽”、“咯血”的范畴[5]。在《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瘕瘕痃癖痞源流》记载有“邪居胸中,阻塞气道,气不宣通,为痰,为食,为血,皆得与正相搏,邪既胜,正不得而制之,遂结成形而有块”,这表明古代医家认为,积之所成是由于邪气侵袭人体,影响人体正气,致使痰瘀互结于人体所致。无论古代医家还是现代医家均认为,肺癌为本虚标实之病。周仲瑛[6]教授认为肺癌是癌毒与痰热等病理因素相互交结,耗伤人体气阴,形成痰瘀互结、气阴两虚之基本病机。田建辉[7]教授认为正虚伏毒为肺癌的基本病机,人体正气虚弱,癌毒内伏在肺癌发生、发展、转移、复发中起着关键作用。刘松江[8]教授经过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认为,痰、瘀、虚、毒为肺癌的病机特点,其中虚、毒为主,痰、瘀乃是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的病理产物。肺为娇脏,易受邪气侵犯,六淫、烟毒等长期、反复侵犯下,人体形成痰、瘀、毒邪,毒邪与正气相互斗争的作用下形成了正虚邪毒的基本病机。故刘教授提出肺癌的治疗离不开补虚扶正、解毒消积、理肺祛痰、活血祛瘀四方面,并据此拟定具有补肺益气、清解癌毒、理肺祛痰、活血消积作用的桔杏消积方。
3. 桔杏消积方的衍化由来与组方依据
桔杏消积方是刘松江教授治疗肺癌的经验方,该方以桔梗杏仁煎为基础,经过多年临床实践,通过对患者观察、反复推敲、多次加减化裁而形成的固定组方。
桔梗杏仁煎出自《景岳全书》,刘教授认为桔梗杏仁煎的组方用药与肺癌的病理特点相合,可以从理肺祛痰、养阴清热、解毒散结三方面来治疗肺癌,因而在治疗肺癌患者时,常用桔梗杏仁煎加减化裁。桔梗杏仁煎由桔梗、杏仁、甘草、贝母、夏枯草、麦冬、百合、连翘、金银花、阿胶、枳壳、红藤组成。刘松江教授认为对于肺癌患者而言桔梗杏仁煎清解癌毒、软坚散结之功较弱,遂在临床应用时去除原方中清热解毒较弱的金银花、连翘,加入白花舌蛇草、半枝莲、生薏苡仁、山慈菇以增强全方解毒抑癌、软坚散结之功。从患者治疗成本方面考虑,遂将桔梗杏仁煎中的川贝母替换为功效与之相似的浙贝母。刘松江教授认为瘀为肺癌的基本特点,治疗时应当活血化瘀,遂去除原方中滋腻的阿胶、麦冬、百合,将清热解毒兼活血的红藤替换为活血补血的鸡血藤,加入莪术、延胡索以增强全方活血化瘀之功效。由于肺癌患者具有正气不足,肺气虚弱的特点,因此加入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焦山楂、鸡内金以便增强方中补肺健脾之功。经过长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刘教授认为癌症患者多心神不宁、睡眠欠佳,这样会严重影响治疗效果,遂加入女贞子、远志、夜交藤、刺五加以交通心肾、养心安神,以便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最终刘教授确定桔杏消积方的组成为桔梗、杏仁、浙贝母、夏枯草、山慈菇、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生薏苡仁、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莪术、焦山楂、鸡内金、鸡血藤、延胡索、远志、女贞子、夜交藤、刺五加、甘草。
桔杏消积方由二十二味药物组成,具有理肺祛痰、清解癌毒、补气活血之功。方中桔梗祛痰止咳,杏仁降气止咳平喘,二者一升一降恰似肺性,具有理肺止咳之功;浙贝母清热化痰、解毒散结,夏枯草清热解毒散结,山慈菇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三者共奏清热解毒散结之功;白花舌蛇草、半枝莲、生薏苡仁三者可增强全方清解癌毒之功;黄芪补肺益气固表、太子参益气健脾润肺、白术健脾益气、茯苓健脾渗湿,四者相合具有补气健脾益肺之功;莪术破血行气止痛、鸡血藤活血补血止痛、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三者共奏活血行气止痛之功;刺五加益气健脾、补肾安神,女贞子滋补肝肾,夜交藤养血安神,远志安神益智,四者共奏滋补肝肾、安神助眠之功;焦山楂、鸡内金二者可消食健胃,有保护胃气、防诸药伤及脾胃之功;甘草具有调和诸药之功。
4. 桔杏消积方的临证应用
《医宗必读》指出:“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邪气聚之”。刘松江教授认为肺癌为虚实夹杂之病,治疗时应当扶正祛邪,以桔杏消积方为基础,结合不同患者的临床实际情况进行加减化裁。
4.1. 痰气阻滞型
痰气阻滞型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痰多、咽喉不利、喘促、脉滑,用药以化痰行气,理肺止咳为主,常以桔杏消积方合三子养亲汤加减化裁进行治疗。
4.2. 气滞血瘀型
气滞血瘀型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痛或刺痛、舌紫暗有瘀斑、脉涩,用药以理气活血、通络止痛为主,常以桔杏消积方加血府逐瘀汤加减化裁进行治疗。
4.3. 肺气亏损型
肺气亏损型患者主要表现为气短、乏力、自汗、脉弱,用药以补肺益气、扶正祛邪为主,常以桔杏消积方和牡蛎散加减化裁进行治疗。
4.4. 肺肾阴虚型
肺肾阴虚型患者主要表现为咽干、盗汗、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舌红、脉细数,用药以养阴生津,润肺滋肾为主,常以桔杏消积方和百合固金汤加减进行化裁。
4.5. 毒热蕴结型
毒热蕴结型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痰黄或痰中带血、胸痛、舌红苔黄厚、脉滑数为主,常以桔杏消积方合千金苇茎汤加减化裁进行治疗。
5. 验案举例
秦某某,男,80岁,2016年6月2日初诊,主诉:咳嗽、痰多呈白色泡沫样、乏力3月余。现病史:患者于2015年12月因不明原因咳血就诊于日照市人民医院,行肺CT示:右肺门占位,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病理示:小细胞肺癌,未予治疗;遂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化疗2个周期,放疗10次,后口服化疗药物依托泊苷一月。现症见乏力,咳嗽,痰多呈白色泡沫样,眠差,便秘,食欲差,舌淡暗,苔薄白,脉弦细数,寸脉弱。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以及乙肝、结核等传染病史。中医诊断:肺癌,证型:痰气阻滞。治法:化痰降气,理肺止咳,清解癌毒。方剂:桔杏消积方合三子养亲汤加减。处方:黄芪50 g、太子参15 g、白术15 g、茯苓15 g、莪术15 g、桔梗15 g、杏仁15 g、浙贝母15 g、山慈菇15 g、白花蛇舌草30 g、生薏苡仁30 g、半枝莲30 g、焦山楂15 g、鸡内金20 g、葶苈子15 g、白芥子15 g、桑白皮15 g、枇杷叶15 g、鸡血藤25 g、女贞子30 g、延胡索20 g、夜交藤30 g、刺五加15 g、远志15 g、狗脊10 g、香附10 g、麦冬15 g、甘草5 g,7剂。用法:水煎服,每剂药加大枣5枚、生姜3片同煎,每日二次,早饭前晚饭后服用。服药期间禁食螃蟹、无鳞鱼、蜂蜜、萝卜、牛羊肉等生冷辛辣之品。2016年6月9日复诊,患者诉乏力、咳嗽、眠差减轻,仍便秘,遂加入柏子仁15 g、麻仁15 g、枳实15 g继服用二周,乏力、咳嗽、便秘均好转,此后一直坚持中药治疗。随访跟踪至2024年1月6日,患者定期行影像学和实验室复查,检查结果提示未发现转移、复发,病情稳定。
按刘松江教授认为肺癌由痰、瘀、虚、毒相互搏结所致,治疗肺癌始终不离理肺祛痰、活血消积、补虚扶正、清解癌毒之法,但肺癌病程长、病证杂,需要根据P患者所处疾病阶段的不同和患者体质的不同进行辨证施治。本案例在辨证论治上有以下特点:(1) 重视扶正:选用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甘草,此组合为四君子加黄芪,具有补益脾肺、扶正抑癌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中的黄芪多糖(AS)通过调控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ANs)的作用,进而抑制血管生成、调节蛋白水解与相关细胞因子表达、调控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以促进人体抗肿瘤作用[9]。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四君子汤可以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杀灭机体中癌细胞、降低肺癌转移的几率[10] [11]。(2) 注重清解癌毒:选用山慈菇、白花舌蛇草、半枝莲、生薏苡仁等具有解毒散结的药物。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山慈菇具有杀伤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繁殖与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12]。白花蛇舌草中的蒽醌类、黄酮类、萜类物质可以通过调节机体免疫、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增生而抗肿瘤[13]。半枝莲具有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值、抗肿瘤转移的作用[14]。生薏苡仁可以抑制肿瘤增殖、增强人体免疫力、改善放疗与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15]。(3) 注重保护脾胃:《黄帝内经》认为“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表明保护脾胃在治疗疾病时的重要作用,因此选用焦山楂、鸡内金,具有健胃消食、保护胃气之功,防止诸多苦寒之药败胃。(4) 运用活血药:选用莪术、鸡血藤、延胡索、香附等具有理气、活血、止痛功效的药物。研究表明,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活血化瘀药的复方治疗肿瘤患者,可以改善患者的高凝状态、抑制新生血管生成以达到抗肿瘤的作用[16]-[18]。(5) 对症治疗:选用葶苈子、桑白皮、白芥子、枇杷叶等具有化痰、止咳、平喘作用的药物,改善肺癌患者咳嗽、痰多、喘促的症状,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6) 注重安神助眠:选用夜交藤、刺五加、远志等安神助眠药物,以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增强患者免疫力。(7) 重视调理肺气:选用桔梗开宣肺气、杏仁肃降肺气,二者一升一降共调肺气,同时相伍可以增强止咳、祛痰、平喘之功[19]-[21]。现代研究表明,桔梗–杏仁治疗肺癌可以通过调控PI3K/Akt、TNF、FOXO等信号通路,发挥抑制癌细胞侵袭、促进癌细胞凋亡的作用[22]。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