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与智能化融合发展的研究——以京东物流为例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and Intelligent Development—A Case Study of JD Logistics
摘要: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企业信息化与智能化融合成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本研究以京东物流为案例,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与案例分析法展开探究。京东物流的信息化历经启蒙探索、局部数字化、全面贯通与协同、深度集成与拓展四个阶段,成功实现向智能化的跨越。在智能化实践中,智能仓储、运输、配送及客服售后等方面成果突出,有效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优化服务。其融合路径在技术层面,多种前沿技术深度嵌入;业务上实现各环节智能化升级;产业生态方面推动多方协同发展。京东物流的实践为物流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但随着技术和市场变化,仍需在新兴技术应用、全球市场拓展等方面持续努力,以更好地应对挑战、把握机遇。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made the integration of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and intelligence the core driving forc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enterprises. The study takes JD Logistics as a case study and applies a combination of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and case analysis method to carry out research. The informatization of JD Logistics has gone four stages: enlightenment and exploration, partial digitization, comprehensive integration and coordination, and deep integration and expansion, successfully realizing the transformation to intelligence. In the practice of intelligence, Logistics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intelligent warehousing, transportation, distribution, and customer service after-sales, effectively improving operational efficiency, reducing costs, and optimizing services. integration path includes deep embedding of various cutting-edge technologies at the technical level, intelligent upgrading of each link in business, and promoting multi-party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in the industrial ecology. The practice of JD Logistics provides important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However, with the changes in technology and market, it is still necessary to continue efforts in the application emerging technologies and the expansion of the global market to better respond to challenges and seize opportunities.
文章引用:申玉芬. 企业信息化与智能化融合发展的研究——以京东物流为例[J]. 电子商务评论, 2025, 14(5): 699-706. https://doi.org/10.12677/ecl.2025.1451331

1. 引言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正经历着深刻变革,科技的飞速进步重塑着行业格局。物流行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进行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2022年3月25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物流企业积极响应,加大在信息化与智能化领域的投入。然而,信息化与智能化的融合并非一蹴而就,企业在实践过程中面临诸多难题,如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不足、数据整合与利用效率低下、业务流程与技术融合不畅等。

京东物流作为行业的领军企业,在信息化与智能化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早期的自动化运营建设,到如今智能决策体系的逐步完善,京东物流不断突破创新,实现了运营效率的大幅提升和服务质量的优化。因此本研究选择以京东物流作为案例分析对象,对其物流信息化与智能化融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揭示其成功背后的逻辑,为其他物流企业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也能为学界进一步探究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提供新的视角。

现有关企业信息化与智能化融合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建设路径[1] [2]、实践探索[3] [4]和影响因素[5]三个方面。在建设路径上,强调企业要结合实际,整合优势资源,将信息技术融入企业经营体系,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1]。在铸造业的智能化建设路径上,提出构建熔模铸造数字化智能化大数据工业软件平台的思路[2]。有关企业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实践探索方面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电镀行业和能源行业,在影响因素上主要研究信息化战略认知与建设行为对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影响。有关京东物流企业的研究,大多以京东物流作为案例分析对象,研究数字科技创新引领京东物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机制与路径[6]、生态系统可利用性视角下京东物流的商业模式启动机制[7]、运用扎根理论编码的单案例研究方法探讨京东公司中用户体验、创业者特质与公司创业机会识别的作用关系[8]和基于共同演化视角研究京东品牌商、平台商和零售商如何共同演化,构建B2B平台的过程与策略[9]等。

现有研究在企业信息化与智能化融合的研究领域存在一定局限性。多数研究对信息化和智能化融合过程中技术应用的细节、技术与业务流程深度融合的具体方法等研究不够深入,企业在实际操作中难以获得具体有效的指导。在京东物流相关研究方面,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绿色低碳转型、商业模式启动、用户体验与创业机会识别等领域,而对于京东物流信息化与智能化融合中核心技术的应用、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演变和融合过程等方面的研究较少。这些不足使得企业在借鉴京东物流经验时,难以全面深入地了解其信息化和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关键环节。

与已有研究相比,本研究聚焦于京东物流信息化与智能化融合发展,不仅深入剖析其融合的发展历程、实践成果及融合路径,还从企业文化、组织结构、战略管理等深层次因素进行探讨,挖掘其成功背后的原因。同时,在理论分析上,将相关理论与京东物流的实际案例紧密结合,弥补现有研究在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方面的不足,为企业信息化与智能化融合发展提供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研究成果。通过对京东物流融合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实施路径的分析,有助于丰富企业信息化与智能化融合的研究内容,为学界和企业界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实践参考。同时由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变化,本研究也为京东物流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以应对新的困难和挑战。

2. 京东物流的信息化发展历程

京东物流作为行业内的重要企业,其信息化发展历程是数字物流发展的典型缩影。在数字物流从理念推广到深度集成应用的进程中,京东物流凭借自身的技术实力、资金优势和战略眼光,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了从基础数字化到集成化、智能化的跨越。

2.1. 启蒙探索(数字物流1.0阶段)

在数字物流理念兴起初期,行业内多数企业还在摸索数字化的可行性,京东物流已敏锐意识到数字化对物流运作的重要影响。虽然当时受技术、设备和人员等因素限制,实质性数字化工作尚未大规模开展,但京东物流积极进行理论研究和技术储备,为后续的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础。这一阶段,京东物流如同行业的先驱者,开始思考如何利用数字技术优化物流流程,提升服务效率,在理念层面为信息化发展做好了准备。

2.2. 局部数字化(数字物流2.0阶段)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对数字化认识的加深,京东物流进入局部数字化阶段。通过应用条码、射频、网络通信、自动识别控制、电子数据交换(EDI)等基础技术,在订单处理、仓储保管、运输配送等关键物流环节实现了初步的便捷管理、货物感知和动态定位。例如,在仓储环节引入自动化设备,提高了货物存储和分拣的效率;在运输配送环节,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实现了车辆的实时跟踪和智能调度,减少了运输时间和成本。但此时各部门在信息化实施上相对独立,数据归集存在困难,整体物流运作尚未形成高效协同的体系。

2.3. 全面贯通与协同(数字物流3.0阶段)

京东物流全面接受数字化理念,迈入数字化物流全面贯通阶段。广泛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了物流运作的数字化、信息化、电子化、可视化和智能化。企业内部各环节的数据得以整合,形成了有效的数字化网络,促进了整体物流运营的协同和高效。在仓储管理方面,构建了智能仓储系统,实现了库存的精准管理和快速补货;在运输环节,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运输路线,提高了运输效率和可靠性。同时,京东物流开始构建与供应商和经销商之间的数字化联系,加强了供应链上下游的协同合作,提升了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

2.4. 深度集成与拓展(数字物流4.0阶段)

随着5G、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京东物流加速数字化转型,实现了全面突破企业边界的数字化集成。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深度融合,实现了从客户端到供应商端的全链路数字化集成,物流与商流、信息流、资金流深度协同。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京东物流能够对市场需求进行精准预测,优化库存管理和配送方案,实现了智能化决策。在配送环节,推出了无人配送、智能快递柜等创新服务,提升了客户体验。京东物流还积极拓展业务领域,将数字化物流服务延伸到跨境贸易、农村物流等领域,推动了行业的整体发展。

3. 京东物流的智能化实践

3.1. 智能仓储管理

京东物流的智能仓储系统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对货物的全方位、实时化监控[6]。在仓库的货架、托盘、货物上部署大量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如同“触角”,能够精准获取货物的位置、库存数量等关键信息,并将数据实时上传至仓储管理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系统对库存动态进行精准预测。例如,当某类商品库存接近预警线时,系统会依据历史销售数据、市场趋势以及当前库存状况,自动发出补货提醒,并利用算法预测补货量,确保库存既能满足市场需求,又能避免积压。

在货物分拣环节,京东物流引入智能分拣机器人(AGV)。这些机器人可以根据系统指令,在仓库内自主规划最优路径,快速准确地搬运货物至指定分拣区域。与传统人工分拣相比,智能分拣机器人不仅效率大幅提升,而且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分拣错误率。同时,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机器人能不断优化自身运行路径和操作流程,适应不同的订单需求和仓库布局变化[3]

3.2. 智能运输调度

京东物流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打造了功能强大的智能运输调度系统。该系统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收集车辆位置、行驶速度、路况信息、货物重量、车辆状态(如油耗、胎压等)等多源数据。大数据技术负责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高效整合与预处理,为后续的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算法则发挥核心作用,对运输路线进行实时优化。当遇到交通事故、道路施工、恶劣天气等突发路况时,系统能够迅速做出反应,通过对实时路况数据的快速分析,为受影响车辆重新规划最优路线。例如,若某条主干道发生交通事故导致拥堵,系统会根据周边道路的实时车流量、道路通行能力等信息,为车辆规划避开拥堵路段的替代路线,确保货物能够按时送达目的地,有效减少运输延误。

此外,京东物流还应用车联网技术,实现车辆与车辆(V2V)、车辆与基础设施(V2I)之间的信息交互。车辆可以实时获取周边车辆的行驶状态和交通信号灯信息,提前调整车速,避免不必要的停车和启动,从而降低油耗和车辆磨损,提高运输效率。同时,通过对车辆运行数据的分析,系统可以预测车辆故障,提前安排维修保养,减少车辆在路上突发故障的风险[5]

3.3. 智能配送服务

在配送环节,京东物流推出的无人配送车和智能快递柜,有效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显著提升了配送效率和用户体验。无人配送车集成了激光雷达、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等多种先进传感器,以及人工智能的自动驾驶技术。激光雷达能够实时扫描周围环境,构建高精度的三维地图,为车辆提供精确的位置信息和障碍物检测;摄像头用于识别道路标识、交通信号以及行人、其他车辆等目标物体;超声波传感器则辅助近距离障碍物检测,确保车辆行驶安全。多种传感器协同工作,结合人工智能算法,无人配送车能够在复杂的城市道路环境中自动规划行驶路线,精准躲避障碍物,安全准确地将货物送达目的地[6]。在疫情期间,无人配送车无接触配送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极大地减少了人员接触带来的感染风险,保障了居民的生活物资供应。

智能快递柜则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取件方式。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随时查询快递柜位置和取件码,在方便的时间前往取件。快递员将包裹放入智能快递柜后,系统会自动发送取件通知给用户。同时,智能快递柜还具备远程监控、异常报警等功能,保障包裹的安全存储。京东物流通过智能快递柜,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提高了用户满意度。

3.4. 智能客服与售后

京东物流建立的智能客服系统,利用自然语言处理(NLP)和机器学习技术,自动处理用户的咨询和投诉。智能客服能够理解用户的问题意图,并快速给出准确的回答。对于复杂问题,系统可以自动转接人工客服,同时将之前的对话记录提供给人工客服,方便人工客服快速了解问题背景,提高服务效率[8]

在售后环节,京东物流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客户反馈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通过收集和整理大量的售后数据,包括用户投诉、评价、退换货记录等,系统能够找出物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客户的潜在需求。例如,如果数据分析发现某个地区的包裹破损率较高,京东物流会进一步深入分析该地区的运输路线、包装方式、配送环节等因素,找出导致破损的具体原因。如果是包装方式问题,会及时调整包装材料和包装工艺;如果是运输环节问题,会加强对运输过程的监控和管理,采取减震、加固等措施,提升包裹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通过对客户反馈数据的分析,还可以发现客户对物流服务的新需求,如更快的配送速度、更灵活的配送时间选择等,从而为优化物流流程和服务标准提供依据,持续提升服务质量。

4. 京东物流信息化与智能化融合的路径总结

京东物流在信息化与智能化融合发展方面成果显著,其融合路径可从技术融合、业务环节智能化升级、产业生态协同创新发展三个主要方面进行剖析。这不仅是京东物流自身发展的关键策略,也为行业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借鉴。

4.1. 技术融合奠定基础

京东物流在信息化与智能化融合进程中,高度重视技术融合,将多种前沿技术有机结合,深度渗透到业务的各个环节,显著提升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

在仓储管理中,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发挥了关键作用。如智能仓储系统借助物联网技术收集货物数据,大数据分析据此精准预测库存动态,当库存接近预警线时自动提醒补货,并结合人工智能算法预测补货量[1]。智能分拣机器人(AGV)依靠人工智能自主规划路径进行货物分拣,且通过机器学习不断优化作业流程,大大提高了分拣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与错误率。在运输调度环节,大数据收集多源信息,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算法实时优化运输路线,面对突发路况能迅速调整,保障货物按时送达。

京东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在电商平台的应用。以京东智臻链为例,其通过共识机制解决了平台生态中价值共毁的问题,实现了从价值共毁到价值共创的转变[10]。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为京东物流的供应链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保障信任与协同的关键技术。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具有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的特性,这一特性在物流领域意义重大。在京东物流的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发货、货物运输、仓储管理到最终交付给消费者的整个过程,每一个环节产生的数据都会被完整且不可篡改地记录在区块链上。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通过共享区块链上的信息,实现了信息的高度透明。例如,供应商可以实时查看货物的运输状态和库存情况,以便及时调整生产计划;经销商能够准确掌握货物的预计到达时间,合理安排销售活动;消费者则可以通过查询区块链上的信息,了解所购商品的物流全过程,增强对购物的信任感。同时,京东在物流领域的数字科技创新也成果显著。通过基础研究创新、核心技术创新和服务体系创新,京东提升了绿色物流能力,提高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转变了物流绿色发展模式,推动了物流业的绿色低碳转型。

京东物流通过将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为其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在仓储、运输等核心业务环节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创新发展和竞争力提升。

4.2. 业务环节智能化升级

京东物流对各业务环节进行了全面的智能化升级,提升了整体运营水平。

京东物流积极探索无人配送和智能快递柜服务。无人配送车辆搭载自动驾驶技术、传感器和智能导航系统,可自主规划配送路线,安全准确送达货物。智能快递柜分布广泛,为用户提供24小时便捷取件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减少快递员等待时间,提高配送效率。通过物联网技术构建的智能仓储系统,实现了对货物的实时定位与精准监控。能根据货物特性及出入库频率自动规划存储位置,提高仓储空间利用率。自动化设备的运用,使得货物存储和分拣效率大幅提升,配合大数据分析进行库存管理,进一步保障了库存的合理性。

智能运输调度系统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优化运输方案[4]。综合考虑车辆、货物、路况等信息,合理规划运输路线、调度车辆和配载货物,降低运输成本。车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车辆间及车辆与基础设施的信息交互,不仅提升运输效率,还能预测车辆故障,提前安排维护,保障运输安全。

无人配送车和智能快递柜的应用是配送环节智能化的重要体现[5]。无人配送车配备多种传感器和自动驾驶技术,可在复杂城市道路中自动规划路线、躲避障碍物,实现安全准确配送,尤其在疫情期间发挥了无接触配送的优势。智能快递柜为用户提供便捷取件方式,通过手机APP可随时查询取件信息,且具备远程监控和异常报警功能,保障包裹安全,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

京东物流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对市场需求进行精准预测[6]。基于预测结果,优化库存管理和配送方案,实现智能化决策。通过分析多源数据,提前调整库存水平,合理配置配送资源,增强了供应链的响应速度与灵活性,提升了整体竞争力。

4.3. 产业生态协同创新发展

京东物流积极推动产业生态协同创新,通过数字化价值引领、践行绿色低碳理念、助力农村电商物流发展以及促进知识共享和技术创新等多方面举措,构建起一个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为行业的整体进步贡献力量。

供应链管理是京东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京东的数智供应链以用户数据为基础,通过六维数据视角交叉分析,实现了供需匹配,促进了消费规模的扩大[11]。例如,京东针对老年群体的消费需求,与中兴通讯合作推出适老化手机,满足了市场需求,实现了消费扩容。同时,京东通过个性定制满足消费者的品质需求,利用大数据和AI算法精准捕捉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为制造商提供产品研发方向,推动了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消费品质的升级。在服务优化方面,京东从研发设计、成本控制和及时交付等方面支持制造商的数字化转型,在销售和物流等环节实现全链路的智能人机交互,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满意度。

京东在产业协同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品牌联盟方面,京东通过与不同品牌的合作,构建了多种类型的品牌联盟,包括互补型、杠杆型、整合型和互利型品牌联盟[12]。这些联盟通过不断交互形成新的资源池,实现了资源的重新配用,提升了京东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在农产品销售领域,京东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共同推动农产品的品质认证和礼盒包装,提高了农产品的消费溢价,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发展。同时,京东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与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推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京东物流与高校开展了广泛的合作。通过建立实习基地、设立奖学金等方式,为高校物流专业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学习支持,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同时,与高校的科研团队合作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如智能仓储技术、无人配送技术等。例如,京东物流与某高校合作研发新型的仓储机器人,利用高校的科研力量攻克技术难题,提高机器人的性能和智能化水平。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则聚焦于物流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如大数据分析算法优化、物流区块链技术应用拓展等,共同推动物流行业的技术进步,为产业生态的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本研究以京东物流为对象,深入剖析了其信息化与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历程、实践、融合路径。京东物流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融合发展成效显著。在发展历程上,历经启蒙探索、局部数字化、全面贯通与协同、深度集成与拓展四个阶段,实现了从基础数字化到智能化的跨越。在智能化实践方面,智能仓储管理借助物联网和大数据实现精准库存监控与高效分拣;智能运输调度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优化路线,提升运输效率;智能配送服务通过无人配送车和智能快递柜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智能客服与售后运用自然语言处理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升服务质量。这些实践成果显著提升了京东物流的运营效率,降低了成本,优化了客户体验,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京东物流信息化与智能化融合路径为其他企业提供了重要借鉴。在技术融合方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深度嵌入业务流程,区块链技术保障信任与协同,数字科技创新驱动整体升级。业务环节的智能化升级体现在仓储、运输、配送和供应链决策等各个方面,实现了高效精准的管理和协同优化。在产业生态协同创新发展上,通过数字化价值牵引产业升级,践行绿色低碳理念推动可持续发展,助力农村电商物流发展,为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京东物流在信息化与智能化融合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其成功实践表明,企业信息化与智能化融合是提升物流行业整体水平的关键路径。通过技术创新、业务升级和产业协同,可以有效解决物流行业面临的效率低下、成本高昂、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推动物流行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协同化方向发展。

5.2. 展望

尽管京东物流在信息化与智能化融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变化,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诸多挑战需要应对。

未来,京东物流应持续关注新兴技术的发展趋势,如量子计算、边缘人工智能、6G通信等,并积极探索其在物流领域的应用。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深化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物流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实现更高效的资源配置和更精准的决策。例如,利用量子计算技术加速复杂物流问题的求解,提高物流规划的效率和准确性;借助边缘人工智能实现设备端的实时智能决策,减少数据传输延迟,提升物流操作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京东物流可凭借其信息化与智能化的优势,积极拓展全球物流市场。加强与国际物流企业的合作,整合全球物流资源,构建全球物流网络。同时,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特点和需求,定制化开发物流服务,提升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在进入欧美等成熟市场时,注重与当地物流企业的合作,学习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运营模式;在拓展新兴市场时,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提供差异化的物流服务,满足当地市场的快速发展需求。

在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至关重要。京东物流需建立更加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加强数据加密、访问控制、数据备份等技术手段的应用,确保物流数据的安全存储和传输。同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数据的收集、使用和共享流程,保护客户和企业的隐私信息。例如,采用先进的加密算法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防止数据泄露;建立严格的数据访问权限管理制度,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访问和处理相关数据。

作为行业的领军企业,京东物流有责任和能力推动物流行业信息化与智能化标准的制定。通过与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和其他企业的合作,共同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技术规范和业务流程标准,促进整个行业的规范化发展。这将有助于提高物流企业之间的兼容性和协同性,降低行业的整体运营成本,推动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

信息化与智能化的融合发展对物流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既懂物流业务又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京东物流应加强与高校、职业院校的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同时,加强内部员工的培训和再教育,提升员工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 宋红菊. “互联网+”下饲料企业信息化建设路径[J]. 中国饲料, 2020(13): 89-92.
[2] 周建新, 殷亚军, 计效园, 等. 熔模铸造数字化智能化大数据工业软件平台的构建及应用[J]. 铸造, 2021, 70(2): 160-174.
[3] 张峰. 大数据背景下的电镀企业信息化建设探索[J]. 电镀与精饰, 2024, 46(4): 120-121.
[4] 刘荣杰, 邓军, 崔昭, 等. 能源企业信息化运营监控平台建设研究与实践[J]. 中国煤炭, 2024, 50(7): 43-51.
[5] 王雪原, 何美鑫. 信息化战略认知与建设行为对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3): 87-95.
[6] 汪旭晖, 谢寻. 数字科技创新引领物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机制与路径——基于京东物流的案例研究[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24, 45(5): 21-40.
[7] 曹麒麟, 方译翎. 生态系统可利用性视角下的商业模式启动机制——基于京东的扎根探索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22, 34(2): 103-116.
[8] 张洪金, 胡珑瑛, 谷彦章. 用户体验、创业者特质与公司创业机会识别——基于京东公司的探索性案例研究[J]. 管理评论, 2021, 33(7): 337-352.
[9] 曹鑫, 欧阳桃花, 黄劲松, 等. 基于共同演化的B2B平台策略研究: 京东新通路案例[J]. 管理评论, 2020, 32(11): 308-320.
[10] 杨学成, 郭景. 区块链技术驱动的平台价值共毁到价值共创——以京东智臻链为例[J]. 经济管理, 2024, 46(10): 66-85.
[11] 童露, 潘俊, 王桂莉. 反向定制模式如何促进消费升级: 基于京东数智供应链的案例研究[J]. 消费经济, 2023, 39(4): 69-80.
[12] 李纯青, 刘苗苗, 黄红丽. 数字生态系统下品牌联盟作用机理研究——以京东为例[J].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2024, 17(2): 26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