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新业态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效应研究——来自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的证据
Research on the Impact Effect of New Forms of Trade on Labor Income Share—Evidence from Cross-Border E-Commerce Comprehensive Pilot Zones
摘要: 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复杂化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贸易新业态已成为中国外贸发展的新动能。本文以2010~2022年上市公司为样本,以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了综试区设立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就内在机制而言,综试区通过吸引高技能劳动者集聚,优化企业人力结构升级,进一步提升了劳动收入份额。因此,应进一步扩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试点范围,有利于从微观层面推动收入分配公平和实现共同富裕。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complexity of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environment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echnologies, new forms of trade have become a new driving force for China’s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takes listed companies from 2010 to 2022 as the sample and us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Comprehensive Pilot Zones as a quasi-natural experiment. Employing a multi-period DID approach, the study empirically analyzes the impact of the pilot zones on corporate labor income share. In terms of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the pilot zones enhance labor income share by attracting high-skilled workers and optimizing the upgrading of corporate human capital structures. Therefore, further expanding the scope of the Cross-border E-commerce Comprehensive Pilot Zones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income distribution fairness and achieving common prosperity at the micro level.
文章引用:孔馨. 贸易新业态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效应研究——来自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的证据[J]. 电子商务评论, 2025, 14(5): 980-991. https://doi.org/10.12677/ecl.2025.1451371

1. 引言

新业态新模式是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中国外贸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国际贸易环境日趋复杂,伴随着不断增强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的严重冲击,传统贸易面临极大的挑战。与此同时,数字技术的赋能使得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为促进外贸平稳发展贡献了力量,而跨境电商在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自2015年3月批准杭州作为全国首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跨境电商综试区”或“综试区”)以来,累计批准了七批共165个综试区,使得跨境电商已成为中国外贸发展的新动能、转型升级的新渠道以及高质量发展的新抓手。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共计2.63万亿元,增长10.8%,这展现出了这一外贸新业态强劲的动能和活力。

贸易新业态在推动产业发展变革的同时,也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劳动力市场方面,党的二十大强调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如何完善工资制度,提高劳动收入分配,是促进机会公平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环节。但是,跨国比较显示我国总体劳动收入份额系统地低于其他国家[1],是影响社会长期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企业作为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是从微观角度观察劳动收入分配公平性的一个典型指标。已有学者已经关注到贸易新业态除了本身所体现出的贸易创造效应[2],还对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区域就业[3]有一定的影响,但是鲜有文献进一步研究贸易新业态对劳动收入份额是否存在影响,具体通过什么机制来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呢?这对探讨从微观层面如何提高我国劳动收入份额提供了新的思考。基于此,本文以“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的设立为准自然实验,以2010~2022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探究贸易新业态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2. 文献综述与假设提出

2.1. 文献综述

2.1.1. 贸易新业态相关研究

贸易新业态是借助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将跨国贸易与数字信息结合的全球性的产物,是满足个性化、全球化生产需求的新型外贸模式。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于2020年发布的《关于支持贸易新业态发展的通知》,贸易新业态的主要模式包括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以及外贸综合服务。其中跨境电商凭借线上短链条交易、定制化服务和主体多元化等显著的优点,近年来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速,成为目前三大贸易新业态中发展速度最快、潜力最大的外贸模式[4]。与此同时,市场采购贸易通过简化出口通关流程、允许商品集中申报、统一退税等方式,显著降低了出口门槛,提升了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便利性。而外贸综合服务则通过提供一站式的通关、退税、物流、金融等配套服务,帮助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出口主体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有效改善了企业的营商环境和资源配置效率,在支持外贸稳增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而为了推进中国高水平制度开放,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设立是贸易新业态改革的重要举措。与一般的改革试验区不同的是综试区自设立之初就与制度创新紧密相连[5],综合实验区通过规范技术标准[6]、优化业务流程[7]和创新监管模式,显著优化了我国贸易新业态的发展环境。

2.1.2. 劳动收入份额相关研究

劳动收入份额指初次分配中劳动要素所得占国民收入的比例。这一指标很早就开始引起经济学家的关注,因为劳动收入分配份额能够衡量社会财富在劳动和资本之间是否进行了公平分配[8],而国内研究者发现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9]

目前关于劳动收入份额的相关研究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展开。宏观层面有学者通过GDP收入核算法对我国总体劳动收入份额进行了测量,发现产业结构调整是主要的影响原因[9],但这一解释不能很好的说明为何我国后来劳动收入份额出现逆转,另一部分学者将技术进步纳入模型后发现有偏技术进步和要素结构禀赋是同样重要的影响因素[10]。在微观层面展开的研究发现劳动力和企业匹配、劳动力议价能力[11]、企业面临的风险程度[12]和数字金融[13]等因素都能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产生影响。

2.1.3. 贸易新业态与劳动收入份额

现有关于贸易新业态与劳动收入分配的研究较少,与本文有密切联系的主要是与贸易新业态产生的经济效应相关的文献。部分学者基于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的建立发现跨境电商对出口有显著的增长效应[14],相较于非跨境电商其出口产品的质量更高[15],企业的稳定性更强[16],可以降低贸易成本。另一类研究认为贸易新业态对就业有显著的作用,一方面综合实验区能促进地方特色产业转型升级[4],为地区吸引更多的企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另一方面综试区的设立提高了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17],有效形成产业集聚,促进劳动就业。

综上所述,现有文献针对贸易新业态、劳动收入份额以及贸易新业态产生的经济效应都有过广泛讨论,但是目前鲜有文献直接讨论两者之间的联系。因此,本文从企业层面讨论贸易新业态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并进行路径分析,为推动收入分配公平公正提供了有益参考。

2.2. 假设提出

2.2.1. 理论分析

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的设立能够帮助当地企业享受到制度创新带来的贸易便利化,同时在融资约束和加快企业数字化创新[18]等方面相较于非综试区的企业拥有更得天独厚的条件,理论上能帮助企业降低贸易成本,拥有更多的现金流,从而增加劳动收入份额,具体来说:1) 一方面,综试区内推行了一系列促进通关效率、降低税收的政策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例如“单一窗口”和“无票免税”等政策能帮助企业低成本进行出口,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企业发展。另一方面,综试区内通过对进口许可批件、注册和备案等程序进行简化,对跨境电商的零售进口放松监管,降低了企业交易成本。2) 融资约束也是解释劳动份额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市场上的资金总是会偏向于配置在信用高、风险低的项目上[19],而综试区够帮助企业设立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支撑的规范的贸易交易平台,并由政府为其提供配套的服务,一定程度上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营商环境,规避了可能面临的市场准入难题,能够有效缓解融资约束并吸引外商投资集聚和落地,使得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现金流[20]。3) 综试区内积极推进智能仓储、风险防控平台和智慧物流园产业生态圈的搭建,为构建跨境电商产业链供应链做出了充分努力,进一步加快跨境电商产业聚集发展,在生产过程中提高要素间的衔接契合度,提高生产效率,企业利润的提升能够提高企业劳动收入分配份额。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假设1: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的设立能够提高企业劳动收入份额。

2.2.2. 基于人力资本升级的机制分析

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的设立带来了生产技术升级,促进综试区内企业人力资本升级、吸引综试区外高技能劳动者集聚,由于高技能劳动者议价能力强,推动劳动收入份额增加。具体来说:1) 综试区内企业生产结构优化推动人力资本升级。综试区内出台了一系列帮助数字技术赋能国际贸易的区域性政策,政策落实的同时推动企业进行数字技术创新,完成生产技术升级[21]。为了适应生产发展,企业对具备数字技术技能(如数据分析、跨境平台运营)、语言与国际商务沟通能力、以及管理和创新能力的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增加,企业中高技能劳动者的占比增加从而实现人力资本升级。2) 综试区内对高技能服务业劳动者需求增加。综试区内的进出口规模增加,对生产性服务行业的需求也会增加,拉动综试区外从事研究设计、商务咨询和金融等高端生产性服务行业高技能劳动者在综试区内集聚[22]。3) 人力资本升级会产生“知识溢价”,提高收入份额。市场上的专业技能人才大部分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议价能力也比低技能劳动者强[23]。此外,技能提升还可显著增强劳动者的信息掌握能力和外部择业能力,从而改善其在企业内部的谈判地位。根据劳动力市场双边博弈理论,具备稀缺技能的劳动者能够以更高的薪酬为条件留在企业,进而推动整体劳动报酬的上升。基于此,提出研究假设如下。

假设2: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的设立能够推动企业人力资本升级,从而提高劳动收入份额。

3. 研究设计

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具体而言,本文基于2010~2022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在不同城市和不同时间成立构成的政策冲击,将综合试验区所在城市作为处理组样本来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进行计量估计。剔除关键变量缺失的样本后对部分缺失值用插值法补充,剔除金融行业、年末ST、∗ST、PT、终止上市和退市整理期及上市不足一年的样本,并对连续型变量进行上下1%分位的缩尾处理,相关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和万德数据库。

3.2. 模型设计

借鉴王雄元和黄玉菁(2017) [24]、肖士盛等(2022) [25]的研究,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来分析中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构建的基准模型如下:

L S ict =α+βTrea t ci ×Pos t t +γ X it + φ i + μ t + pt + ε ict (1)

其中, L S it 表示c地企业it年的劳动收入份额; Trea t ci 表示政策分组虚拟变量, Pos t t 表示政策冲击虚拟变量; β 是本文重点关注的估计参数,表示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城市与未设立综合试验区的城市在政策试点前后的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根据理论分析,如果 β 显著大于零,那么假说1成立; X i( c )t 表示可能影响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控制变量集合;此外,模型还控制了企业效应 φ i ,年份效应 μ t 和省份与年份的交互固定效应, ε ict 是随机扰动项, α 是截距项。

3.3. 变量说明

3.3.1. 被解释变量:劳动收入份额(LS)

在计算劳动收入份额时,研究视角不同,计算方法也不同。当研究视角为宏观层面时,一般表示为国民劳动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当研究视角为微观层面时,基于数据的可得性,使用最多的测算方法是年度员工收入与企业总营收之比,即用企业员工薪酬所占比例来代表劳动收入份额[24]

3.3.2. 解释变量: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的处置效应(Treat × Post)

Trea t ci 表示了企业注册地是否处于获批综试区的地级市,如果属于那么取值为1,否则为0。 Pos t it 表示政策冲击虚拟变量,由于国务院一共批准了七次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将设立当年以及之后的年份取值为1,之前的取值为0。

3.3.3. 控制变量

参考李震[3]、王雄元等[24]的变量设置,模型包含了一系列控制变量。有影响企业薪酬的微观因素: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托宾Q值;公司会计业绩;公司股票业绩;产权性质;现金流比率;营业收入增长率;行业集中度。还有影响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宏观因素。具体变量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政府干预程度。此外,本文还控制了年度和行业效应。具体变量含义如表1所示。

Table 1. Definitions of control variables

1. 控制变量定义表

变量名称

变量符号

变量定义

公司规模

Size

ln(企业总资产)

资产负债率

Lev

企业负债总计/企业资产总计

公司会计业绩

Roa

企业净利润/总资产

公司股票业绩

Bm

期末企业账面价值/市场价值

托宾Q值

tobinq

(流通股市值 + 非流通股股份数 × 每股净资产 + 负债账面值)/总资产

现金流比率

cashflow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总资产

营业收入增长率

growth

本年营业收入/上一年营业收入−1

产权性质

Soe

国有企业取值为1,非国有企业取值为0

行业集中度

hhi

赫芬达尔指数采用主营业务收入计算

经济发展水平

Pergdp

ln(地区人均GDP(元))

科学技术水平

Stech

科学支出(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万元)

政府干预程度

Gov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4. 实证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2报告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Table 2.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benchmark regression

2. 基准回归的描述性统计

(1)

(2)

(3)

(4)

(5)

VARIABLES

N

mean

sd

min

max

Treat × Post

28,620

0.451

0.498

0.000

1.000

LS

28,620

0.141

0.093

0.014

0.498

Size

28,620

22.250

1.289

19.876

26.249

Lev

28,620

0.422

0.201

0.053

0.900

Roa

28,620

0.042

0.063

−0.231

0.221

Bm

28,620

0.618

0.250

0.117

1.184

tobinq

28,620

2.052

1.312

0.845

8.550

cashflow

28,620

0.049

0.068

−0.161

0.241

growth

28,620

0.165

0.376

−0.568

2.428

hhi

28,620

0.081

0.090

0.011

0.575

Pergdp

28,620

11.444

0.515

9.992

12.223

Stech

28,620

0.043

0.026

0.003

0.130

Gov

28,620

0.155

0.054

0.077

0.370

soe

28,620

0.384

0.486

0.000

1.000

注:Standard errors in parentheses;*p < 0.1**p < 0.05, ***p < 0.01。

4.2. 基准回归

表3是模型(1)的回归结果。其中列(1)是仅使用核心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列(2)加入控制变量但不加入固定效应,列(3)加入控制变量和固定效应,发现Treat × Post的估计系数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政策的实施能够显著提升上市公司的劳动收入份额。

Table 3. Results of benchmark regression

3. 基准回归结果

(1)

(2)

(3)

LS

LS

LS

Treat × Post

0.381***

0.318***

0.047***

(0.009)

(0.010)

(0.009)

Size

−0.070***

−0.099***

(0.004)

(0.006)

Lev

−1.037***

−0.336***

(0.026)

(0.022)

Roa

−2.427***

−1.733***

(0.081)

(0.049)

Bm

−0.442***

0.033

(0.032)

(0.022)

soe

0.069***

0.025*

(0.009)

(0.015)

hhi

0.559***

0.111***

(0.046)

(0.042)

Pergdp

0.123***

−0.012

(0.012)

(0.025)

Stech

−0.045

−0.315

(0.216)

(0.262)

Gov

1.003***

−0.183

(0.077)

(0.170)

tobinq

0.011**

0.000

(0.005)

(0.003)

cashflow

0.325***

−0.426***

(0.067)

(0.038)

growth

−0.201***

−0.219***

(0.011)

(0.006)

_cons

−2.186***

−1.427***

0.579*

(0.006)

(0.154)

(0.321)

N

28,620

28,620

28,620

r2

0.058

0.249

0.861

Firm

No

No

Yes

Year

No

No

Yes

id_provinceXYear

No

No

Yes

注:Standard errors in parentheses;*p < 0.1, **p < 0.05, ***p < 0.01。

4.3. DID估计的有效检验

4.3.1. 平行趋势检验

平行趋势假定是双重差分无偏估计的前提。本文采用事件分析法,以−1为基期进行平行趋势检验。结果如图1所示,综试区实施前实验组与控制组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综试区实施后,实验组上市公司的劳动收入份额显著高于控制组,平行趋势检验通过。

4.3.2. 安慰剂检验

本文重复500次随机抽取实验组进行安慰剂检验。结果如图2所示,安慰剂结果以0为对称呈现出正态分布形式,并且整体均远离基准回归系数,表明综试区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效应并非其它混淆因素所导致的。

Figure 1. Parallel trend test

1. 平行趋势检验

Figure 2. Placebo test

2. 安慰剂检验

4.4. 稳健性检验

本文采用PSM-DID以解决可能存在的样本选择偏误问题,对数据进行1:4的近邻匹配,剔除未匹配上的样本重新进行DID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综试区的设立仍然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提升了上市公司的劳动收入份额。

Table 4. Robustness tests

4. 稳健性检验

(1)

LS

Treat × Post

0.095***

(0.022)

Size

−0.048***

(0.012)

Lev

−0.238***

(0.048)

Roa

−1.763***

(0.110)

Bm

−0.029

(0.046)

soe

−0.072**

(0.032)

hhi

−0.409***

(0.096)

Pergdp

0.011

(0.050)

Stech

0.120

(0.840)

Gov

−0.778***

(0.261)

tobinq

−0.003

(0.007)

cashflow

−0.474***

(0.084)

growth

−0.176***

(0.013)

_cons

−0.774

(0.617)

N

7049

r2

0.886

Firm

Yes

Year

Yes

id_provinceXYear

Yes

注:Standard errors in parentheses;*p < 0.1, **p < 0.05, ***p < 0.01。

4.5. 机制分析

进一步地,为了检验综试区的设立对企业的人力资本结构优化是否能引致劳动收入份额的增加,参考刘啟仁和赵灿[19]的做法根据劳动者工作性质(techratio)和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train)的对数两个维度共同衡量企业人力资本升级情况,其中techratio用高技术人员在员工中的占比来表示。表5中的(1)列表明综试区的设立显著增加了企业高技术人员的数量,促进了企业人力资本结构升级,(2)列进一步检验了人力资本结构升级也提升了劳动收入分配;列(3)表明综试区的设立显著扩大了企业对职工教育经费的投入,列(4)进一步检验了企业对职工的投入提升了劳动收入分配。综合以上分析,综试区的设立通过企业人力资本升级提高了劳动收入分配,即假设2成立。

Table 5. Mechanism test

5. 机制检验

(1)

(2)

(3)

(4)

techratio

LS

train

LS

Treat × Post

0.009***

0.047***

0.077***

0.038***

(0.003)

(0.009)

(0.029)

(0.012)

techratio

0.133***

(0.024)

train

0.029***

(0.004)

Size

0.009***

−0.104***

0.675***

−0.112***

(0.002)

(0.006)

(0.021)

(0.009)

Lev

−0.018***

−0.324***

0.029

−0.259***

(0.006)

(0.023)

(0.078)

(0.032)

Roa

−0.032**

−1.717***

−0.042

−1.641***

(0.013)

(0.049)

(0.149)

(0.061)

Bm

−0.022***

0.039*

−0.100

0.059*

(0.006)

(0.022)

(0.075)

(0.031)

soe

0.008*

0.025*

0.267***

0.048**

(0.004)

(0.015)

(0.048)

(0.020)

hhi

−0.008

0.105**

0.293

0.076

(0.012)

(0.043)

(0.192)

(0.078)

Pergdp

0.003

−0.023

−0.162*

0.015

(0.007)

(0.026)

(0.091)

(0.037)

Stech

0.029

−0.393

−1.342*

−0.794**

(0.072)

(0.264)

(0.804)

(0.327)

Gov

−0.107**

−0.205

0.066

0.090

(0.047)

(0.171)

(0.590)

(0.240)

tobinq

−0.001

−0.000

0.009

−0.001

(0.001)

(0.003)

(0.011)

(0.005)

cashflow

−0.014

−0.413***

0.480***

−0.428***

(0.010)

(0.038)

(0.130)

(0.053)

growth

0.002

−0.218***

0.076***

−0.223***

(0.002)

(0.006)

(0.019)

(0.008)

_cons

−0.011

0.804**

1.255

0.170

(0.089)

(0.325)

(1.157)

(0.471)

N

28,166

28,166

24,258

24,258

r2

0.802

0.862

0.854

0.875

Firm

Yes

Yes

Yes

Yes

Year

Yes

Yes

Yes

Yes

id_provinceXYear

Yes

Yes

Yes

Yes

注:Standard errors in parentheses;*p < 0.1, **p < 0.05, ***p < 0.01。

5. 结论与启示

本文基于2010~2022年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以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设立所涵盖的城市为分组依据,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贸易新业态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新业态确实能显著提高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且这一结论能够通过有效检验;从作用机制角度来看,贸易新业态能够通过优化企业人力资本结构升级提高劳动收入份额。

我国的劳动收入份额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提升劳动收入份额对经济社会长治久安有重要意义,从上述结论中,能够得到如下政策启示:1)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经贸形势,重视发展贸易新业态是破局的关键之一,政府应积极推动扩大综试区的试点范围,因地制宜完善现有综试区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进一步为企业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将贸易新业态与劳动收入分配结合,从微观层面提高劳动收入份额。2) 结合人力资本结构升级效应,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开展或是调动企业开展技能培训,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协调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之间的匹配度,提高劳动者议价能力。3) 企业应该充分利用促进贸易新业态发展的政策“红利”,积极吸纳高端人才,加大对在职员工的培养力度,优化人力结构升级,这不仅能够提高劳动收入份额,也有利于企业自身发展陷入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刘亚琳, 申广军, 姚洋. 我国劳动收入份额: 新变化与再考察[J]. 经济学(季刊), 2022, 22(5): 1467-1488.
[2] 李金磊, 黄远标. 跨境电子商务与城市创业活力——来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经验证据[J]. 国际贸易问题, 2023(12): 151-167.
[3] 李震, 赵春明, 李宏兵. 贸易新业态与稳就业——来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证据[J]. 经济科学, 2023(4): 28-44.
[4] 蒋金荷, 黄珊. 贸易新业态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来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的证据[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4, 41(12): 133-154.
[5] 马述忠, 郭继文. 制度创新如何影响我国跨境电商出口?——来自综试区设立的经验证据[J]. 管理世界, 2022, 38(8): 83-102.
[6] 刘婧玲, 刘经珂, 陈艳莹. 跨境电商综试区提升了城市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吗? [J]. 世界经济研究, 2024(7): 58-71, 135.
[7] 梁平汉, 邹伟, 胡超. 时间就是金钱: 退税无纸化改革、行政负担与企业出口[J]. 世界经济, 2020, 43(10): 52-73.
[8] Feldstein, M. (2008) Did Wages Reflect Growth in Productivity? 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 30, 591-594.
https://doi.org/10.1016/j.jpolmod.2008.04.003
[9] 白重恩, 钱震杰. 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 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J]. 经济研究, 2009, 44(3): 27-41.
[10] 王林辉, 袁礼. 有偏型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迁和中国要素收入分配格局[J]. 经济研究, 2018, 53(11): 115-131.
[11] 柏培文, 杨志才. 劳动力议价能力与劳动收入占比——兼析金融危机后的影响[J]. 管理世界, 2019, 35(5): 78-91.
[12] 贾珅, 申广军. 企业风险与劳动收入份额:来自中国工业部门的证据[J]. 经济研究, 2016, 51(5): 116-129.
[13] 杨晔, 武传浩, 谈毅. 风险投资与企业内共同富裕——基于劳动收入份额的视角[J]. 经济管理, 2023, 45(8): 167-183.
[14] 马述忠, 房超. 跨境电商与中国出口新增长——基于信息成本和规模经济的双重视角[J]. 经济研究, 2021, 56(6): 159-176.
[15] 孙黎, 张弛. 跨境电商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视角[J]. 经济问题探索, 2023(11): 37-55.
[16] 刘会政, 肖音, 张鹏杨. 数字贸易、出口多样化与企业产出波动——以加入跨境电商平台为准自然实验[J]. 国际贸易问题, 2022(12): 54-69.
[17] 胡浩然, 宋颜群. 跨境电商试验区设立与企业风险承担[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22(4): 16-28, 53.
[18] 徐保昌, 李涵, 闫文影. 跨境电商综试区设立能否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J]. 国际贸易, 2024(5): 15-28.
[19] 刘啟仁, 赵灿. 税收政策激励与企业人力资本升级[J]. 经济研究, 2020, 55(4): 70-85.
[20] 罗长远, 陈琳. 融资约束会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吗?——基于世界银行提供的中国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J]. 金融研究, 2012(3): 29-42.
[21] 彭怀安, 张昌谋. 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42(3): 106-115.
[22] 刘玉荣, 杨柳, 刘志彪. 跨境电子商务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J]. 世界经济, 2023, 46(3): 63-93.
[23] 施新政, 高文静, 陆瑶, 等. 资本市场配置效率与劳动收入份额——来自股权分置改革的证据[J]. 经济研究, 2019, 54(12): 21-37.
[24] 王雄元, 黄玉菁. 外商直接投资与上市公司职工劳动收入份额: 趁火打劫抑或锦上添花[J]. 中国工业经济, 2017(4): 135-154.
[25] 肖土盛, 孙瑞琦, 袁淳, 等. 企业数字化转型、人力资本结构调整与劳动收入份额[J]. 管理世界, 2022, 38(12): 22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