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和创新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和运营模式[1],虽然国家重视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且各地实践较多,但总体来看我国土地股份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定问题,各地在完善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创新与实践的探索中,仍出现社员利益受损、土地调整受限、运营绩效差等问题。因此,本文选取崇州市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起源地——隆兴镇为研究对象,通过因子分析法构建运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综合得分结果,找出隆兴镇土地股份合作社当前运营绩效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提升对策,为隆兴镇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持续发展提供帮助,保障土地股份合作社正规且有序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 崇州市隆兴镇土地股份合作社现状
隆兴镇地处崇州西南部,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地处崇州市南郊,距市区8千米,幅员面积52.0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3万人,农业户数8172户,农业人口28,844人,粮食规模化种植面积6.64万亩。隆兴镇现有3个国家级示范土地股份合作社,3个市级示范土地股份合作社,共计20家土地股份合作社[2]。
2.1. 隆兴镇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运营架构
隆兴镇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实践探索,切实解决了农业领域中“谁来经营”这一关键问题,设立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如图1所示),并通过规范的选举流程,产生了理事长、监事长等负责人,由此提炼为“三会一人”运营架构。
Figure 1. Operation structure of “three meetings and one person” of land share cooperatives
图1. 土地股份合作社“三会一人”运营架构
2.2. 隆兴镇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运营机制
首先,农民按照土地股份合作社基本原则,将土地承包权、使用权以及经营权,以股份的形式入股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的身份转变为股民,成为了社员代表大会的成员,拥有对生产管理的决策权力;其次,农民的土地入股规模达到一定标准,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设有监事会、理事会以及社员代表大会等组织机构[3];最后,土地股份合作社通过公开的招聘方式,选拔具备专业能力的农业职业经理人,负责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生产管理工作[4] (如图2所示)。
Figure 2. Operation mechanism of land stock cooperatives in Longxing Town
图2. 隆兴镇土地股份合作社运营机制
3. 数据来源与实证方法
本文以崇州市隆兴镇土地股份合作社为数据来源,通过实地调研,与崇州市隆兴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合作获取该镇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相关数据,但因调查地点样本量有限,故此将崇州市隆兴镇20家土地股份合作社均列入研究范围(如表1所示)。
Table 1. List of land share cooperatives in Longxing Town, Chongzhou City
表1. 崇州市隆兴镇土地股份合作社名单
序号 |
土地股份合作社名称 |
成立时间 |
成员出资总额(万元) |
示范社级别 |
1 |
崇州市DX土地股份合作社 |
2014/01/15 |
140.66 |
非示范 |
2 |
崇州市XL土地股份合作社 |
2012/08/08 |
369.79 |
非示范 |
3 |
崇州市WJ土地股份合作社 |
2012/11/06 |
1526.64 |
县级 |
4 |
崇州市YQ土地股份合作社 |
2012/11/02 |
3516.24 |
国家级 |
5 |
崇州市XM土地股份合作社 |
2012/09/28 |
142.69 |
非示范 |
6 |
崇州市XT土地股份合作社 |
2013/06/21 |
513.33 |
非示范 |
7 |
崇州市SJ土地股份合作社 |
2012/09/21 |
182.70 |
非示范 |
8 |
崇州市ZQ土地股份合作社 |
2012/09/19 |
33.83 |
县级 |
9 |
崇州市QQ土地股份合作社 |
2012/06/29 |
1314.59 |
国家级 |
10 |
崇州市LB土地股份合作社 |
2012/08/21 |
190.50 |
非示范 |
11 |
崇州市YL土地股份合作社 |
2010/11/11 |
9.42 |
国家级 |
12 |
崇州市ZX土地股份合作社 |
2012/11/01 |
217.54 |
非示范 |
13 |
崇州市YQ土地股份合作社 |
2012/11/01 |
328.18 |
县级 |
14 |
崇州市XY土地股份合作社 |
2012/11/07 |
199.40 |
非示范 |
15 |
崇州市DF土地股份合作社 |
2013/04/13 |
360.14 |
非示范 |
16 |
崇州市HX土地股份合作社 |
2012/11/01 |
302.48 |
非示范 |
17 |
崇州市JS土地股份合作社 |
2013/09/04 |
964.86 |
非示范 |
18 |
崇州市LJ土地股份合作社 |
2012/09/07 |
1890.66 |
市级 |
19 |
崇州市HX土地股份合作社 |
2012/10/26 |
1475.91 |
非示范 |
20 |
崇州市JX土地股份合作社 |
2021/05/27 |
50.00 |
非示范 |
4. 因子分析法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其属于客观赋值方式,原理为借助数量较少却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展现大多数因子信息状况以及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本质在于对指标体系实施降维操作,缩减指标的数量。
4.1. 指标构建
本文的指标体系参考张立春(2020)从3个关键维度对指标进行了选取[5],首先是在运营规模维度,着重考量了注册资本以及社员总数这两项指标,它们直观反映了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基本规模状况;其次在运营过程维度,按交易额返还盈余的比例,体现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利益分配的合理性;统一组织购买农业投入品的比例,展示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在资源整合方面的能力;社务公开的内容,关乎土地股份合作社运营的透明度;提供培训的次数,反映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对社员能力提升的重视程度;是否拥有自己的运营品牌,则彰显了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最后在运营结果维度,选取了年纯盈余这一项指标,用于衡量土地股份合作社运营效益的关键依据。本文指标体系的选取是在参考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样本土地股份合作社所反馈的客观、详实的数据所综合建立而成,确保指标体系贴合实际情况。
Table 2. Operation performance index system of land stock cooperatives in Longxing Town
表2. 隆兴镇土地股份合作社运营绩效指标体系
总目标层A |
分目标层B |
准则层C |
指标层D |
A运营绩效 |
B1 运营规模 |
注册资本C1 |
注册资金(万元) |
社员总数C2 |
成员数量(人) |
入股总面积C3 |
农民入股总面积(亩) |
是否创办实体C4 |
是 = 1,否 = 0 |
统一组织购买农业生产投入C5 |
统一组织购买农业生产投入(万元) |
B2 运营过程 |
是否提留公积金、公益金或风险金C6 |
是 = 1,否 = 0 |
是否将可分配盈余按交易量(额)返还成员C7 |
是 = 1,否 = 0 |
是否负债C8 |
是 = 1,否 = 0 |
B3 运营结果 |
土地股份合作社年盈余C9 |
年盈余(万元) |
本文将隆兴镇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运营绩效评价体系划分为运营规模、运营过程和运营结果3个维度(如表2所示)。首先,运营规模是评价土地股份合作社运营绩效的前置条件,彰显土地股份合作社初始实力与资源基础,成员数量以及入股面积,也是运营规模的显著标志,成员数量越多,意味着土地股份合作社的人力汇聚效应越强,入股面积越大,则表明其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更为丰富。本文主要从社员总数、注册资金、入股面积、统一组织购买农业生产投入品以及是否创办实体企业等方面,对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运营规模进行全面且细致的考量;其次,运营过程是评价土地股份合作社运营绩效的关键中间环节,这个阶段对经济层面的有效把控与合理管理,是土地股份合作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点。基于此,本文针对性地选取了是否将可分配盈余按交易量(额)合理返还给成员、是否依规提留公积金、公益金或风险金以增强抗风险能力和发展后劲、是否存在负债及其负债规模等关键指标,以此来深入剖析和反映土地股份合作社在运营过程中的经济管理水平;最后,运营结果是评价土地股份合作社运营绩效的最终体现,它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土地股份合作社运营的实际成效。因此,本文选取了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年盈余,用以衡量和反映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运营成果。
4.2. 适用性检验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指标体系,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适合性检验,确保数据资料能否进行可行性分析。
根据表3结果显示,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KMO值为0.74,大于标准值(0.5),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值为0.008,小于标准值(0.05),证明本文可以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评价。
Table 3. Test of KMO and Bartlett
表3. KMO和Bartlett的检验
KMO值 |
0.74 |
Bartlett球形度检验 |
近似卡方 |
51.954 |
df |
36 |
p值 |
0.008 |
4.3. 提取公因子
本文采用SPSS软件计算其特征所具有的值和具体的特征向量(如表4所示)。
Table 4. Table of variance interpretation rate
表4. 方差解释率表格
因子编号 |
特征根 |
旋转前方差解释率 |
旋转后方差解释率 |
特征根 |
方差解释率% |
累积% |
特征根 |
方差解释率% |
累积% |
特征根 |
方差解释率% |
累积% |
1 |
3.831 |
42.57 |
42.57 |
3.831 |
42.57 |
42.57 |
2.534 |
28.159 |
28.159 |
2 |
1.288 |
14.309 |
56.879 |
1.288 |
14.309 |
56.879 |
2.319 |
25.77 |
53.929 |
3 |
1.010 |
10.87 |
67.749 |
1.010 |
10.87 |
67.749 |
1.244 |
13.82 |
67.749 |
4 |
0.786 |
8.729 |
76.478 |
|
|
|
|
|
|
5 |
0.638 |
7.085 |
83.564 |
|
|
|
|
|
|
6 |
0.517 |
5.742 |
89.305 |
|
|
|
|
|
|
7 |
0.502 |
5.578 |
94.884 |
|
|
|
|
|
|
8 |
0.264 |
2.935 |
97.819 |
|
|
|
|
|
|
9 |
0.196 |
2.181 |
100 |
|
|
|
|
|
|
本文通过SPSS软件计算得出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根据表4显示,第1个因子的特征值为3.831,大于标准值1,占方差的42.57%;第2个因子的特征值为1.288,大于标准值1,占方差的56.879%;第3个因子的特征值为1.010,大于标准值1,占方差的67.749%,基于选取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提取第1、2、3个因子代表原有的变量,且这3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到67.749%,一般认为提取因子的累计贡献率 > 60%为相当理想,提取3个因子可以达到分析效果。
4.4. 公因子命名
本文通过SPSS软件最大方差法,对所提取的主因子进行正交旋转,得出因子载荷矩阵结果(如表5所示)。
本文采用SPSS最大方差旋转方法进行旋转,找出因子和研究项的对应关系。从表5可知所有指标对应的共同度值均高于标准值0.4,说明指标和因子之间有较强的关联性,因子可以提取出有效信息。根据表5显示,成分1中系数绝对值大的主要有注册资本(0.881)、社员总数(0.818)、统一组织购买农业生产投入(0.818)、入股总面积(0.535)这4个因子载荷较高的指标,主要反映土地股份合作社具体运营规模,把它们归为运营规模类(记作F1);成分2中系数绝对值大的主要有是否创办实体(−0.816)、是否提留公积金、公益金或风险金(0.762)、是否将可分配盈余按交易量(额)返还成员(0.683)、是否负债(0.425)这4个指标,主要反映土地股份合作社具体运营过程,把它们归为运营过程类(记作F2);成分3中系数绝对值大的主要有土地股份合作社年盈余(0.707),主要反映土地股份合作社具体运营结果,归为运营结果类(记作F3)。
Table 5. Table of factor loading coefficients after rotation
表5. 旋转后因子载荷系数表格
名称 |
因子载荷系数 |
共同度 (公因子方差) |
因子1 |
因子2 |
因子3 |
注册资本 |
0.881 |
0.313 |
−0.469 |
0.722 |
社员总数 |
0.818 |
0.27 |
0.056 |
0.744 |
是否创办实体 |
0.039 |
−0.816 |
0.002 |
0.667 |
入股总面积 |
0.535 |
0.369 |
0.375 |
0.563 |
统一组织购买农业生产投入 |
0.818 |
−0.047 |
0.041 |
0.673 |
是否提留公积金、公益金或风险金 |
0.468 |
0.762 |
0.015 |
0.8 |
是否负债 |
0.376 |
0.425 |
−0.085 |
0.644 |
是否将可分配盈余按交易量(额)返还成员 |
0.281 |
0.683 |
−0.011 |
0.546 |
土地股份合作社年盈余 |
0.349 |
0.343 |
0.707 |
0.739 |
本文通过因子分析法,依据SPSS软件对指标体系进行数据计算和处理,得出本文公共因子,将运营绩效评价指标分为F1(运营规模)、F2(运营过程)、F3(运营结果),其累计贡献率为67.749% (如表6所示)。
Table 6. Name of public factors
表6. 公共因子命名
公共因子 |
变量 |
累计贡献率 |
运营规模 (F1) |
注册资本 |
67.749% |
社员总数 |
统一组织购买农业生产投入 |
入股总面积 |
运营过程 (F2) |
是否创办实体 |
是否提留公积金、公益金或风险金 |
运营结果 (F3) |
是否将可分配盈余按交易量(额)返还成员 |
是否负债 |
土地股份合作社年盈余 |
4.5. 计算因子得分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权重进行计算,使用SPSS软件建立因子和指标之间的关系等式(如表7所示)。
采用SPSS软件计算隆兴镇20家样本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综合得分(如表8所示)。
Table 7. Composition score coefficient matrix
表7. 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名称 |
成分 |
成分1 |
成分2 |
成分3 |
注册资本 |
0.098 |
0.111 |
−0.655 |
社员总数 |
0.387 |
−0.108 |
−0.048 |
是否创办实体 |
0.302 |
−0.527 |
−0.029 |
入股总面积 |
0.144 |
0.061 |
0.257 |
统一组织购买农业生产投入 |
0.497 |
−0.308 |
−0.071 |
是否提留公积金、公益金或风险金 |
0.016 |
0.32 |
−0.023 |
是否负债 |
0.267 |
0.034 |
−0.143 |
是否将可分配盈余按交易量(额)返还成员 |
−0.065 |
0.334 |
−0.023 |
土地股份合作社年盈余 |
0.001 |
0.119 |
0.557 |
Table 8. Comprehensive score of operation performance of land share cooperatives
表8. 土地股份合作社运营绩效综合得分
排名 |
土地股份合作社名称 |
FAC1_1 |
FAC2_1 |
FAC3_1 |
因子总得分 |
1 |
ZQ |
1.23311 |
1.02575 |
2.96837 |
5.22723 |
2 |
XL |
1.88469 |
0.32038 |
0.51479 |
2.71986 |
3 |
SJ |
−0.42363 |
1.28216 |
0.47126 |
1.32979 |
4 |
DX |
−0.32915 |
0.82175 |
0.71731 |
1.20991 |
5 |
YL |
0.94313 |
0.31373 |
−0.09739 |
1.15947 |
6 |
QQ |
0.58908 |
0.99847 |
−0.88067 |
0.70688 |
7 |
WJ |
0.74025 |
0.81511 |
−0.96428 |
0.59108 |
8 |
LB |
0.01179 |
−0.61903 |
0.4317 |
−0.17554 |
9 |
LJ |
−0.95041 |
0.69264 |
−0.06071 |
−0.31848 |
10 |
SXY |
−1.09954 |
0.65165 |
0.05921 |
−0.38868 |
11 |
JS |
−0.16893 |
0.12325 |
−0.38504 |
−0.43072 |
12 |
YQ |
0.8516 |
1.118 |
−2.52484 |
−0.55524 |
13 |
SM |
1.83378 |
−2.40708 |
−0.36551 |
−0.93881 |
14 |
YQ |
−0.01555 |
−1.04074 |
0.01845 |
−1.03784 |
15 |
DF |
−1.00117 |
−0.35946 |
0.12859 |
−1.23204 |
16 |
HX |
−0.20276 |
−1.41236 |
0.2817 |
−1.33342 |
17 |
ZX |
−0.64527 |
−0.77048 |
0.06062 |
−1.35513 |
18 |
JX |
−1.72247 |
−0.11275 |
0.27073 |
−1.56449 |
19 |
HX |
−0.8888 |
−0.18768 |
−0.66949 |
−1.74597 |
20 |
XT |
−0.63974 |
−1.2533 |
0.0252 |
−1.86784 |
4.6. 运营绩效评价结果总结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隆兴镇20家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运营绩效结果进行评价,可知隆兴镇土地股份合作社运营绩效综合得分的平均值为0.186786,隆兴镇有7家土地股份合作社因子总得分大于平均值,占总土地股份合作社数量的35%,表明这7家土地股份合作社运营绩效较好;隆兴镇共有13家土地股份合作社因子总得分小于平均值,占总土地股份合作社数量的65%,表明这13家土地股份合作社运营绩效较差(如表9所示),运营绩效存在问题。
Table 9. Average comprehensive score of operation performance of land share cooperatives
表9. 土地股份合作社运营绩效综合得分平均值
排名 |
土地股份合作社名称 |
因子总得分 |
平均值 |
1 |
ZQ |
5.22723 |
0.186786 |
2 |
XL |
2.71986 |
3 |
SJ |
1.32979 |
4 |
DX |
1.20991 |
5 |
YL |
1.15947 |
6 |
QQ |
0.70688 |
7 |
WJ |
0.59108 |
8 |
LB |
−0.17554 |
9 |
LJ |
−0.31848 |
10 |
SXY |
−0.38868 |
11 |
JS |
−0.43072 |
12 |
YQ |
−0.55524 |
13 |
SM |
−0.93881 |
14 |
YQ |
−1.03784 |
15 |
DF |
−1.23204 |
16 |
HX |
−1.33342 |
17 |
ZX |
−1.35513 |
18 |
JX |
−1.56449 |
19 |
HX |
−1.74597 |
20 |
XT |
−1.86784 |
5. 崇州市隆兴镇土地股份合作社运营绩效较差的原因分析
5.1. 运营资金管理不当
隆兴镇土地股份合作社运营绩效差的普遍原因在于对运营资金的管理不当,一是使用效率偏低,注册资本高并不意味着资金使用效率高,WJ土地股份合作社在资金的分配和使用上存在不合理之处,例如将大量资金用于非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而没有有效投入到能够直接提升农业生产效益的环节,导致资金未能充分发挥促进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的作用;二是融资渠道不畅通,创办实体需要土地股份合作社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场地建设、设备购置、人员招聘等,同时还需要相应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多数土地股份合作社由于注册资本有限、融资渠道不畅,难以筹集到足够的资金来创办实体。
5.2. 组织内部缺乏运营意识
土地股份合作社管理层可能缺乏相关的市场信息和经验,没有积极引导社员进行统一采购,对统一组织购买农资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集中采购可以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和供应稳定性;土地股份合作社成员可能对公积金、公益金或风险金的概念和作用不了解,没有意识到这些资金对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的重要性,在土地股份合作社决策过程中没有提出相关要求,从而影响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提留行为。
5.3. 未健全组织运营制度
组织运营制度作为组织运营的基本保障,部分运营绩效较差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未健全相关制度,一是未规范社员沟通和决策制度,土地股份合作社社员可能来自不同的背景,包括农民、农业企业人员等,不同的教育程度、价值观和利益诉求导致在沟通和达成共识决策方面存在困难,进而影响制度的规范性;其可能习惯传统的农业经营决策方式,对于新的沟通和民主决策制度的接受需要时间,这也会造成相关制度不规范;二是未完善利益分配制度,土地股份合作社社员多意味着利益分配关系更为复杂,可能在决策过程中需要考虑更多因素,容易出现利益冲突和决策效率低下的问题,影响土地股份合作社在农资采购等方面的决策和执行,使得一些有利于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的措施难以顺利实施。有些土地股份合作社可能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或者在制定分配方案时没有充分考虑成员的交易量(额)因素,导致盈余分配不公平、不合理,无法有效激励成员;三是未重视监管制度,部分土地股份合作社本身对监管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土地股份合作社则侧重于生产经营,忽视了监管制度建设对土地股份合作社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作用,并缺乏具备财务、法律、农业经营等多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导致难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监管制度。
5.4. 运营管理水平偏低
土地股份合作社运营绩效差不仅取决于资金、意识、制度等原因,还与管理者运营管理水平密切相关,文锦土地股份合作社可能在运营管理方面存在不足,如缺乏专业的农业管理人才、财务管理不规范、市场营销能力不足、成本控制不合理等。1) 运营管理团队建设不完整,相关管理人员经验不足,未制定合理的制度体系,缺少管理理念和方法;2) 财务管理不规范,部分土地股份合作社财务管理体系不完善,缺乏明确的财务制度和预算规划,没有将提留资金纳入财务管理的范畴,导致在实际运营中未能提留相关资金;3) 缺少市场营销能力,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市场营销能力对盈利也有重要影响,志全土地股份合作社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型超市等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或者通过品牌建设、电商平台等方式拓展了销售市场,能够以较好的价格销售农产品,减少了中间环节的损耗和成本。而一些盈利较低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可能在市场营销方面较为薄弱,依赖传统的销售方式,农产品销售价格受市场波动影响大,销售不畅,影响了盈利;4) 未合理控制成本,成本控制对于农业生产过程至关重要,而盈利高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在农资采购、劳动力使用、农业机械租赁等方面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和成本管理能力。例如,ZQ土地股份合作社通过集中采购农资降低采购成本,合理安排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优化农业机械使用减少闲置和浪费等,而LB土地股份合作社可能在成本控制方面存在不足,导致生产成本较高,压缩了利润空间。
6. 崇州市隆兴镇土地股份合作社运营绩效提升的对策建议
6.1. 合理管理运营资金
一是提高运营资金使用效率。注册资本较高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如WJ土地股份合作社,应重新审视资金使用情况,制定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将资金重点投入到农业技术研发、优质农资采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能够直接提升农业生产效益的环节。例如,设立专门的农业技术研发资金,用于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改善农田水利设施、道路等,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条件。同时,要合理规划资金使用,优先保障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如购买必要的农资、支付劳动力成本等,确保资金的高效利用同时,制定详细的资金使用预算,明确各项支出的时间节点和金额,确保资金精准投放于实体建设与运营关键环节,定期对资金使用效益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资金的安全和有效利用;二是采用多元化融资渠道。土地股份合作社可以探索多种融资方式,如详细梳理政府各类农业扶持政策,精准准备申报材料,争取专项补贴、税收优惠等资金支持,与多家银行建立合作关系,展示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潜力和还款能力,争取低息贷款,积极参与农业产业投资洽谈会,为创办实体筹集资金。
6.2. 增强组织内部运营意识
一是进行经验分享。组织土地股份合作社管理层和社员参加关于农资集中采购的培训和讲座,邀请相关专家或成功案例土地股份合作社负责人进行经验分享,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统一组织购买农资的重要性,包括降低成本、保证质量、稳定供应等方面的优势。同时,提供市场信息和采购渠道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土地股份合作社管理层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增强其引导社员进行统一采购的能力;二是开展宣传培训。通过宣传栏、社员大会、宣传手册等形式,向社员普及统一采购的好处,提高社员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土地股份合作社宣传栏张贴提留资金宣传海报,定期更新内容,营造重视提留资金的氛围,展示集中采购前后农资成本的对比、质量的差异等,让社员直观地感受到统一采购的优势提高成员对提留资金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编制提留资金宣传手册,发放给每位成员,内容包括相关政策法规、成功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提留资金使用案例及效益分析。
6.3. 健全组织运营制度
第一,建立社员沟通和决策制度。社员总数较多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如QQ土地股份合作社,应建立有效的内部沟通机制和决策机制:一是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建立微信群、社员交流平台等,加强社员之间的沟通和信息共享,及时了解社员的需求和意见。在决策过程中,充分听取社员的建议,采用民主投票、社员代表大会等方式,及时解答成员的疑问,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例如,在统一组织购买农业生产投入时,提前在社员交流平台上发布采购信息,收集社员的需求和意见,根据多数社员的意愿制定采购计划让成员参与决策过程;二是在土地股份合作社内部定期召开社员座谈会、民主协商会等,就土地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如土地流转价格调整、种植结构优化等)进行讨论协商。鼓励社员积极发言,分享经验与想法,共同寻找解决方案;三是要召开成员大会对盈余分配方案进行民主决策,确保每位成员都有充分的发言权和表决权,会议过程公开透明,记录完整,增强成员对盈余分配决策的参与感和认同感;第二,明确利益分配制度。对于社员数量较多导致的利益分配复杂问题,根据社员的出资额、交易量(额)、劳动贡献等因素,合理确定利益分配比例;同时,建立利益分配监督机制,确保利益分配的公平公正,例如,成立利益分配监督小组,对利益分配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定期公布利益分配结果,接受社员的监督和质询;第三,强化监督机制。强化土地股份合作社内部监督机制,对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财务收支和资金提留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提留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由监事会对土地股份合作社进行全程监管监督,理事会成员应具备一定的财务知识和责任心,定期对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全面审查,重点检查提留资金的计提、存储、使用是否符合财务制度规定,有权查阅财务账簿、凭证等资料,及时向成员代表大会报告;同时,土地股份合作社接受外部审计和监管,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的审计监督工作,增强成员对提留资金管理的信任。
6.4. 加强运营管理水平
1) 建设运营管理团队。土地股份合作社都应进行运营管理团队建设,招聘或培养专业的人才。一是要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和学习,提升其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例如,参加农业土地股份合作社经营管理培训班,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邀请专家到土地股份合作社进行现场指导,解决实际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二是制定具有吸引力的薪酬和福利体系,从外部招聘具有丰富企业管理经验的人才担任实体运营经理,负责整体规划和团队管理;邀请企业管理专家为成员开展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课程,定期组织内部管理经验交流分享会,促进成员相互学习;三是建立完善的实体运营管理制度,涵盖人员岗位职责、绩效考核、物资采购与管理、生产流程规范、销售与客户服务等方面,确保实体运营的规范化和高效化。
2)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土地股份合作社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土地股份合作社实际情况,制定全面、详细、可操作的财务制度,明确公积金、公益金和风险金的提留比例,根据土地股份合作社盈利水平、发展阶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提留比例范围,如公积金提留比例为10%~20%,公益金提留比例为5%~10%,风险金提留比例为5%~15%;详细规定提留资金的用途,公积金可用于实体建设、设备更新、技术研发等,公益金可用于成员培训、文化活动、公共设施建设等,风险金专项用于应对各类风险损失;制定提留资金的管理流程,包括计提时间、核算方法、审批程序等,设立专门的提留资金账户,实行专款专用,确保资金安全和规范管理。
3) 加快市场运营能力建设。首先,收集与分析市场信息。土地股份合作社要设立专门的市场信息部门或岗位,安排专人负责收集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信息,包括价格走势、供需情况、消费趋势等。例如,根据市场信息提前调整种植计划、制定销售策略等,降低市场风险;其次,建设与推广品牌。土地股份合作社要制定品牌战略,设计独特的品牌标识和包装,突出农产品绿色、有机、产地优势等,参加各类农产品品牌评选活动,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利用社交媒体、地方电视台、报纸等平台,宣传品牌和农产品,讲述农产品背后的故事;最后,拓展多元化销售渠道。土地股份合作社除了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型超市合作以及利用电商平台外,还可以开拓社区团购、农产品直供学校和企事业单位食堂等渠道。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自己的农产品销售网站或小程序,开展线上销售和推广活动,如直播带货、限时优惠等,吸引更多消费者。同时,加强与物流企业的合作,确保农产品能够及时、高效地配送至消费者手中。此外,可以参加农产品展销会、推介会等活动,提高土地股份合作社及产品的知名度。
4) 进行成本管理精细化。一是加大农资采购管理。土地股份合作社应建立农资采购数据库,对不同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价格、服务等进行记录和评估,选择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采用招标采购、联合采购等方式,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还要加强对农资质量的检验和管理,确保农资质量符合生产要求,避免因农资质量问题导致的生产损失;二是合理管理劳动力。土地股份合作社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合理安排劳动力,避免劳动力闲置和过度使用,可以采用灵活的用工方式,如农忙时雇佣临时工、与周边村庄建立劳动力互助合作机制等,并加强对社员的技能培训,提高劳动效率,通过绩效考核等方式激励社员提高工作积极性和质量;三是进行农业机械管理。土地股份合作社要建立农业机械档案,记录机械的购置时间、使用情况、维修保养记录等信息,根据机械的实际使用效率和成本效益,合理配置和更新农业机械,减少机械故障和事故的发生。同时,探索农业机械共享模式,与周边土地股份合作社或农户共享大型农业机械,降低机械使用成本。
7. 结论
本文对崇州市隆兴镇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运营绩效进行深入剖析,揭示了其在运营规模、过程和结果方面的状况、问题及应对策略,为其发展提供了参考与指引,得出以下关键结论:根据因子分析法综合得分结果得出,隆兴镇有65%的土地股份合作社运营绩效差,在运营规模方面,资本投入与社员规模对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影响显著,但部分土地股份合作社存在资金利用低效及组织协调难题。如WJ土地股份合作社资本雄厚,但资金利用效率欠佳,存在非生产性固定资产过度投资问题,资金配置不合理,社员多的土地股份合作社采购协同困难。这凸显了优化资金管理策略与完善组织架构的紧迫性,各土地股份合作社依据自身规模特性制定策略,精准配置资金,强化组织协调机制,保障资源有效利用与规模效益提升,为土地股份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运营过程方面,实体创建、资金提留、盈余分配及负债状况反映出土地股份合作社管理的优劣。多数土地股份合作社受资金技术瓶颈的制约,实体创建滞后,业务拓展受限,忽视风险储备与合理分配,负债土地股份合作社面临偿债与发展的双重挑战。因此,土地股份合作社应强化风险管理、完善分配机制,立足实际,依自身条件稳健拓展业务,平衡发展与财务安全,增强发展韧性;运营结果受资源禀赋、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多因素交互影响。ZQ土地股份合作社凭借资源优势实现高额盈利,而管理不善与环境冲击使部分土地股份合作社陷入困境,而LB土地股份合作社受管理短板与环境冲击深陷困境。政府应精准施策,引导资源向薄弱合作社倾斜,促进合作社协同共进,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推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总体而言,隆兴镇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机遇与困境并存,通过优化运营规模、规范运营过程和提升运营结果,有望增强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竞争力与可持续性,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效能,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繁荣。未来研究将进一步拓展样本范围与时间跨度,深入探究不同区域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共性与差异,完善运营绩效评价体系,为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提供更具普适性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持续助力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改革与发展进程,实现乡村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