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中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内容效度研究——以重庆市2020~2024年中考英语(A卷)为例
A Study on the Content Validity of the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Test in the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Taking Chongqing’s 2020~2024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English (Volume A) as an Example
摘要: 阅读理解作为外语教学和考试中最常见的题型之一,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本文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修订版)》(下文简称新课标)为基准,选取了2020~2024年重庆市中考英语A卷阅读理解试题为研究样本,根据内容效度相关理论和判断依据,对试题阅读理解部分进行效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阅读理解的命题给出对应的建议。
Abstract: Reading comprehension, a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types of questions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exams, aims to test students’ comprehensive language proficiency.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s (2022 Revised Edition)”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selects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test questions of Chongqing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English A from 2020 to 2024 as the research sample. Based on the relevant theories and judgment criteria of content validity, validity analysis is conducted on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part of the test questions, an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re given for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proposition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results.
文章引用:陈兰. 新课标下中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内容效度研究——以重庆市2020~2024年中考英语(A卷)为例[J]. 职业教育发展, 2025, 14(5): 215-223. https://doi.org/10.12677/ve.2025.145218

1. 引言

新课标把语言运用、文化浸润、思辨能力及自主发展作为核心,目的是使教学从知识传递转向能力培养,在这个过程中对老师提出了目标、实施与评估的动态统一的要求。当前中学阶段,教师评价仍以终结性评价为主,主要通过标准化测试即考试,来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作为教学实践的关键环节,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更要掌握对命题规范的准确把握,其中也包括对试题质量的系统评估。针对九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在阅读能力测评方面,需要实现从单一知识记忆向综合素养考察的转变,这要求命题设计应聚焦于语篇分析、逻辑推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强化对思维发展路径、问题解决过程的考察;逐步减少机械识记类题目的比重,增加具有融合学科素养、探究价值和开放特征的创新型试题。

2. 概念界定

2.1. 内容效度

英语测试是评估学生英语能力水平的关键,也是检测英语教师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的重要环节。评价英语测试最重要的总体原则是有用性[1]。“测试内容是否是其所要测试内容的有效样本”是内容效度的关键[2]。Bachman提出判断语言测试质量的标准–测试的有用性,效度分为构念效度、内容效度、预测效度、表面效度和方法效度[3]。换句话来说,衡量测试质量主要有五个标准:测试目标是否一致、题目有无代表性、能否预测实际表现、表面看起来是否合理、方法是否具有科学性。其中内容匹配度主要看两点:首先题目和实际测试的内容契合;其次题目要覆盖足够多的知识点。要做到这两点,既要在实际场景中明确考试范围,也要在考试大纲里写清楚。

刘润清提出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研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判断,即① 测试的内容是否和测试目标有关;② 测试内容是否有代表性,是否能全面又充分地体现出需要考查的各方面的内容,是否能设置足量的题目体现所考内容;③ 测试内容是否适合测试对象,即考试内容的难度是否恰当[4]。在新课标下的英语测试中,如果考查到新课标所规定的语言要素和技能,并且满足内容效度的三个标准:相关性、代表性、适配性,则认为这个测试是有效的。因此判断一项测试是否具有内容效度,需看测试内容是否与新课标的测试要求匹配,测试对象是否满足新课标的测试范围。

2.2. 阅读理解

在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桑代克推动的教育测量革新,直接影响了标准化考试体系的构建。其理念催生的学术评估测试(SAT)于1926年正式实施,首次将阅读理解作为独立题型纳入考核体系,以此来测试应试者的文本分析与逻辑思维能力。

国内外学者对英语阅读测试进行了大量研究。Shohamy通过对比实验揭示了题型差异对评估效度的影响。该研究采用同一文本平行设计多项选择题与开放性试题的对照实验,发现测试形式、文本特征及语言复杂度三个变量均显著影响学生表现[5]。Taboada通过构建多维度分析模型,系统考察了影响阅读理解测评效度的关键要素。研究发现,文本结构特征、受试者的知识储备差异及问题设置方式这三个变量,与测试结果呈显著相关性[6]。在测试材料的选择与命题设计方面,程晓堂强调文本类型与命题策略的适配性。其研究建议,当采用记叙文或散文作为测试载体时,命题者需要系统整合文本的语境要素,通过构建具有互文关联的问题情境,使测评内容与文本特征形成有机衔接,从而提升测试的生态效度[7]。杜晓军通过建立系统的命题分类框架,将阅读理解考核题型划分为五大类别:主观题、细节事实题、词义理解题、推理判断题以及作者意图猜测题,这一分类体系为科学构建阅读测试框架提供了理论基础[8]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及课程标准的选取

本研究以重庆市2020~2024年中考英语(A卷)阅读理解为研究对象。根据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修订)》,从内容效度入手对近五年重庆中考英语完型试题进行分析。通过系统梳理2020~2024年重庆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英语科目(A卷)阅读理解部分中的文章和测试项,对其相关性、代表性、适配性进行深入剖析与归纳,旨在评估和审视该考试在内容效度方面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3.2. 数据收集与分析

为了研究英语阅读理解测试的内容效度,本文从相关性、代表性及适配性入手,据此,建立本文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首先相关性方面,新课标要求学生的阅读材料与内容要多样化,这部分从文章体裁与题材入手;代表性方面,新课标提出学生要理解并解释语篇中提供的信息,识别和判断语篇中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的要求,此部分从呈现形式和题型分析入手;适配性方面,从各年词汇量、易读度开展研究,易读度通过使用Microsoft Word进行计算。

Figure 1. Framework for validity analysi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content

1. 阅读理解内容效度分析框架

4. 结果与分析

4.1. 相关性

4.1.1. 体裁分析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阅读材料与内容方面要多样化。体裁类型主要包括四种,分别为记叙性文本、说明性文本、应用性文本及议论性文本。记叙性文本通过详细描绘人物行迹与事件演进来构建叙事架构;说明性文本旨在运用客观且系统的材料来阐释事物属性;应用性文本的职能在于传播信息与分享情感;议论性文本的核心在于传达作者对某一议题的看法或见解,并借助抽象逻辑思维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则进行剖析和表述,其不仅具备独到的主观性,亦表现出明显的辩证思考特色[9]。经过整理将2020年~2024年(A卷)重庆市中考英语阅读理解进行体裁统计,详细分析结果见表1

Table 1. Genre statistics of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Chongqing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from 2020 to 2024 (volume A)

1. 2020~2024年(A卷)重庆市中考英语阅读理解体裁统计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所占比例

说明文

1

3

3

4

4

60%

应用文

1

1

0

0

0

8%

记叙文

3

1

2

1

1

32%

议论文

0

0

0

0

0

0%

通过表1可看出,近五年体裁未出现议论文,说明文占比最大,为60%,记叙文占比为32%,应用文占比为8%,体裁类型表现为三种,体裁表现较为单一。

4.1.2. 题材分析

根据新课标要求,初中学生学习主题包括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范畴,将近五年重庆中考阅读理解题材划分为三大范畴和十大主题群,以进行系统的分类、统计、整理和分析,结果见表2

Table 2. Statistics of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themes for Chongqing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from 2020 to 2024 (volume A)

2. 2020~2024年(A卷)重庆市中考英语阅读理解题材统计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篇数合计

范畴篇数合计

人与自我

生活与学习

1

2

1

1

2

7

9

做人与做事

0

1

1

0

0

2

人与社会

社会服务与人际沟通

0

0

0

0

1

1

14

文学、艺术与体育

1

1

0

1

0

3

历史、社会与文化

1

0

2

1

1

5

科学与技术

1

1

1

1

1

5

人与自然

自然生态

0

0

0

1

0

1

2

环境保护

1

0

0

0

0

1

灾害防范

0

0

0

0

0

0

宇宙探索

0

0

0

0

0

0

通过表2,可观察到2020~2024年(A卷)重庆市中考英语阅读理解文章的题材来源,来源最多的是人与社会范畴,共计14篇,占比56%,来源最少的是人与自然范畴,共计2篇,占比8%,值得关注的是关于灾害防治与宇宙探索主题,近五年未出现。

4.2. 代表性

4.2.1. 呈现形式

新课标要求学生理解并解释语篇中提供的信息,针对英文阅读理解考查的文体范畴,主要归纳为以下种类:纯文本型、图文并茂型、表格文本型以及图表文本三位一体型等,近五年统计结果见图2

Figure 2. Statistics of the presentation forms of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materials in Chongqing’s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from 2020 to 2024 (volume A)

2. 2020~2024年(A卷)重庆市中考英语阅读理解各篇材料呈现形式统计

图2可以看出,近五年阅读材料的呈现方式一共有三种方式,即纯文本型、图文并茂型、图表文本三位一体型,其中三位一体型仅出现过一次,纯文本型最为常见,图文结合型次之。由此可见,近五年重庆市中考英语A卷阅读理解各篇材料呈现形式较为单调,缺乏多元化表达。

4.2.2. 题型分析

结合新课标,要求学生能识别和判断语篇中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整体理解主要内容。对重庆市中考英语2020年至2024年A卷在阅读理解部分的题型进行梳理和分析,详细结果见表3图3

Table 3. Statistics of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question types in Chongqing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from 2020 to 2024 (volume A)

3. 2020~2024年(A卷)重庆市中考英语阅读理解题型统计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比例

细节理解题

11

10

9

9

10

51.58%

句意猜测题

1

1

0

0

0

2.11%

推理判断题

4

3

4

6

5

23.16%

主旨大意题

1

1

1

1

0

4.21%

词义猜测题

1

2

1

1

2

7.37%

篇章结构题

1

1

2

1

1

6.32%

最佳标题

0

1

1

1

1

4.21%

排序题

0

0

1

0

0

1.05%

表3呈现的数据所示,2021年A卷测试新增了最佳标题题型,到了2022年A卷,考试进一步拓展题目的范畴,新增加了排序题,之后两年题型基本固定,未出现新题型。这说明过去的五年中,日益丰富的阅读理解题型先不断涌现于重庆市英语考试,之后趋于稳定,这些新型题型基本能够较为合理地满足《课标》(2022)所提出的阅读测试要求。

Figure 3. The proportion of various types of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questions in Chongqing’s middle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from 2020 to 2024 (Volume A)

3. 2020~2024年(A卷)重庆市中考英语阅读理解各题型所占比例

图3可以发现2020~2024年(A卷)试题中,细节理解题所占比例最高,占比达到51.58%,这表明近五年重庆中考更注重考察学生在文章句子之间寻找细节的阅读能力。其次是推理判断题占比为23.16%,词义猜测题与篇章结构题占比近似,分别为7.37%和6.32%,同时最佳标题与主旨大意题占比相同,占比4.21%,句意猜测题近五年出现过2次,排序题近五年仅出现过1次。

4.3. 适配性

4.3.1. 词汇量

根据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六要素的要求,初三学生应掌握1600个单词。通过Microsoft Word的字数统计工具,统计并整理了近五年重庆市中考英语阅读理解各篇文本的词汇量情况,统计结果见图4图5

图4所示,重庆市近五年中考英语A卷阅读理解平均总词汇量为1065个单词。其中2021年A卷的阅读理解篇幅相对较短且总计词汇量最少,为876个单词,2024年(A卷)考试总词汇量最多,达到1197个单词。总体而言,近五年重庆中考A卷阅读理解总词汇量呈波动上升趋势。

Figure 4. Statistics of total vocabulary of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Chongqing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from 2020 to 2024 (volume A)

4. 2020~2024年(A卷)重庆市中考英语阅读理解总词汇量统计

Figure 5. Vocabulary statistics of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single articles in Chongqing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from 2020 to 2024 (volume A)

5. 2020~2024年(A卷)重庆市中考英语阅读理解单篇词汇量统计

图5所示,2020至2023年A篇文章到E篇文章的词汇量均为由少到多,依次增加,但2024年此规律发生改变,A~C篇词数依次上升,C~E篇词数依次下降,说明重庆中考A卷阅读理解出题策略发生改变。

4.3.2. 易读度

此项分析使用Microsoft Word可读性统计工具进行计算,结果处理参考Flesch可读性指数参考表(见表4),根据易读度统计对计算结果进行可读性水平评估,关于各年各篇阅读理解的易读性评估结果见表5

通过表4易读度水平参数表,可以知道易读度分值越高,阅读材料难度越低。根据表5结果,可以看出近五年重庆英语中考(A卷)的整体阅读理解易读度在标准至容易之间。总体而言,中考英语阅读理解文本难度偏低,并且多数文本适合普通中学生的阅读水平。

Table 4. Flesch readability level parameter table

4. Flesch易读度水平参数表格

易读度

可读性水平

0~30

非常难

30~50

50~60

较难

60~70

标准

70~80

较容易

80~90

容易

90~100

很容易

Table 5. Readability statistics of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articles in Chongqing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from 2020 to 2024 (volume A)

5. 2020~2024年(A卷)重庆市中考英语阅读理解各篇易读度统计

水平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阅读理解A篇

100

100

86.5

75.7

72.1

阅读理解B篇

64.7

100

75.1

87.8

71.1

阅读理解C篇

86.1

65.3

72.2

68.2

66

阅读理解D篇

59.2

64.7

73.1

94.3

74.9

阅读理解E篇

61.2

72.8

64

59.5

63.3

平均易读度

74.24

80.56

74.18

77.1

69.48

平均易读度水平

较容易

容易

较容易

较容易

标准

5. 结语

本研究发现,该五套试卷的阅读理解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考查了被测者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基本符合《新课标》提出的培养被测者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在对重庆市2020~2024年中考英语A卷阅读理解试题的内容效度进行深入分析后,我们可知道:近五年A卷试题在内容效度方面展现出了较高的匹配度,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对中考英语阅读理解部分的要求。

从相关性来看,近五年体裁未出现议论文,说明文出现频率最大,体裁类型表现为三种,体裁表现相对单一。结合新课标的三大范畴10个主题,近五年重庆中考英语(A卷)中,25篇阅读理解文章涵盖了三大范畴,选文内容呈现出十分丰富多样的趋势,近五年覆盖8大主题群,这些阅读题材选题覆盖面广,内容素材贴近生活,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更加深化与实践教育的有效结合,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实用价值,体现了较高的内容效度。

从代表性来看,绝大部分文章以纯文字形式出现,近五年呈现形式为三种,这种相对单一的呈现方式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处理非文字信息的能力。新课标的学习策略的三级认知策略部分明确指出,中学生应能利用信息结构图等工具理解教材。除了纯文字的描述,学生还必须通过图片、图表等非文字形式提取和整合信息。从分析重庆近五年中考A卷来看,阅读材料的呈现方式未能充分满足这一要求。题型分析方面,2020至2024年(A卷)的英语阅读理解部分共计8种题型,此部分所设计的题型较为丰富多样,细节理解题仍是阅读素养测试的主要任务,导致部分题型内容的效度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近年来例如词义猜测,最佳标题等新题型的比例有所增加,说明题型分布的不均衡情况有所改变。

从适配性来看,近五年重庆市中考英语A卷阅读文本的词汇量在符合与之相关标准和要求的同时,所体现出的内容效度较高。近五年重庆中考A卷五套阅读试题,各年份包含的总词汇量在876词至1197词之间波动,各年平均总词汇量大约为1065个,呈波动上升趋势。2024年还改变了之前年份文章从A到E词汇量逐渐上升的规律,改为先递增再递减的顺序,符合注意力和心理学依据。这不仅表明了出题者在顺应教育测量原则的同时,更在充分考虑学生实际阅读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命题。易读度方面,可以观察到整体易读度处于标准和容易之间,这表明所选取的阅读文章难度普遍偏低。这样的设置既考虑到了初中学生的普遍阅读水平,又能够确保考试内容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重庆市2020~2024年中考英语A卷阅读理解试题在内容效度方面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有效性,为中考英语阅读理解部分的命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从相关性角度建议,命题可以采用更丰富的形式命题,即选用更多种体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变以及语言处理能力。从代表性角度建议,在新课标的基础要求下,不同题型在素养测试中所应占比例应减小差异,使分布更为均衡。因此,建议增加其他题型的题目数量,使各个题型的比例得以平衡,以更好地测试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适配性方面,每套题目中的阅读文章在易读度上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此种差异设计旨在区分学生的不同水平,使得考试成绩更加公正和客观,但是要注意阅读理解五篇文章易读度应分布合理,每篇的易读度及平均值均在初中学生水平区间,同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阅读心理,比如考虑到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利于减轻考试焦虑,提升评价成果的效度与精准度。

参考文献

[1] 武尊民. 英语测试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2] 王雪晴, 黄良广. 语言测试中的效度与效度理论[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1(6): 131-133.
[3] Bachman, L.F. (1990) 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 刘润清, 韩宝成. 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修订版)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5] Shohamy, E. (1984) Does the Testing Method Make a Difference? The Case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Language Testing, 1, 147-170.
https://doi.org/10.1177/026553228400100203
[6] Taboada, A., Tonks, S.M., Wigfield, A. and Guthrie, J.T. (2008) Effects of Motivational and Cognitive Variables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Reading and Writing, 22, 85-106.
https://doi.org/10.1007/s11145-008-9133-y
[7] 程晓堂. 基于问题情境的英语考试命题理念与技术[J]. 中国考试, 2018(12): 1-8.
[8] 杜晓军. 英语阅读理解的常规命题形式[J]. 教学与管理, 2010(6): 93-94.
[9] 董曼霞. 重庆市2004-2009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测试内容效度历时研究[J].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1(2): 52-5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