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思维品质的初中英语教学中“看”的技能的培养
The Cultivation of Viewing Skills in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for Enhancing Thinking Quality
DOI: 10.12677/ces.2025.135348,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钟光耀:重庆三峡学院外国语学院,重庆
关键词: 思维品质初中英语教学“看”的技能多模态Thinking Quality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Viewing Skills Multimodal
摘要: 依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看”的技能要求,教师应融合学生“看”的技能培养与思维品质提升。本文基于“看”的微技能对思维品质的促进作用,结合2024年秋季新版初中教材,提出三项培养建议:激发读图意识、设计对标微技能的教学活动以及通过“看”促进“说”与“写”。旨在强化学生在观察、辨析、归纳、判断及创新等方面的思维品质,培养其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for “viewing” skills in 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English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2022 Edition), teachers are expected to integrate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viewing skills with the enhancement of their thinking quality. Based on the facilitative role of the micro-skills of viewing in promoting thinking quality, this paper,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2024 edi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xtbooks, proposes three cultivation strategies: stimulating visual awareness, designing teaching activities aligned with specific micro-skills, and promoting speaking and writing through viewing. The aim is to strengthen students’ thinking qualities in areas such as observation, analysis, induction, judgment, and innovation, and to cultivate their ability to think independently and solve problems in real-life contexts.
文章引用:钟光耀. 指向思维品质的初中英语教学中“看”的技能的培养[J]. 创新教育研究, 2025, 13(5): 352-357.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5.135348

1.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通信、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及混合现实(MR)等新兴智能技术得到蓬勃发展,图片、符号、视频等多元化信息资源在图标化与视觉化应用方面的普及程度日益加深。诸如“掌阅”“屏读”“写屏”“填屏”等一系列新兴阅读与学习理念不断涌现,标志着信息传播与接收方式的深刻变革。在此背景下,信息的理解与传达模式已从传统的文字单一符号系统,逐步向融合图片、视频、音频、颜色等多种模态符号的综合表达系统转变。这一转变不仅重塑了信息的传播与接收机制,也对人才培养范式提出了新挑战,要求教育模式向多元化发展,并强调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鉴于此,《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适时地将“看”这一技能纳入语言技能的范畴,此举不仅丰富了语言技能的内容体系,还为英语语言学习注入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同时,新课标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清晰的界定,其中,思维品质作为重要构成部分,首次被正式纳入课程标准体系之中,与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及学习能力共同构成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完整框架。随着2024年秋季新版初中英语教材的启用,如何依据新教材有效实施课标中提出的“看”的技能培养策略,以及在此实施过程中如何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已成为广大英语教师亟待面对并解决的重大课题。

2. 相关概念

2.1. 多模态

多模态理论指出,交际模态涵盖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及嗅觉等五种基于人类感知渠道的模态[1]。在此框架下,多模态教学强调教师应借助多媒体工具,全面激活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及嗅觉感知,以丰富信息的多维度呈现,进而激发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实践中,教师可通过视频激活视觉模态、音频激活听觉模态,以及利用绘制思维导图或设计海报等方式激活触觉模态。在多模态教学资源中,多模态教材作为核心组成部分,广泛包含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元信息形式,充分利用学生的多感知渠道。新版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显著增加了与单元主题紧密相关的多模态资源,如视频、图片、网页链接等,其中每单元首页的大幅主题图片尤为醒目。鉴于静态图形、表格及符号仍为教材中的主要信息载体,本文聚焦于探讨多模态教材资源中这些元素的有效运用策略,旨在优化学生的英语学习体验与思维发展。

2.2. “看”的技能与微技能

“新课标”将“看”融入学科核心素养的“语言能力”范畴,强调语言能力为运用语言及非语言知识、策略,于特定情境下参与主题相关语言活动时展现的理解与表达能力[2]。其中,“看”的技能特指解读多模态语篇(涵盖图形、表格、动画、符号及视频等)以理解意义的能力,要求超越传统阅读技巧,解析图表信息、领悟符号与动画寓意。新课标分阶段明确了“看”的技能要求,包括:凭借图片、影像等视觉信息辅助理解视听内容;依据标题或图片预判书面语篇概要、情节走向或结局;解析书面语篇中图表信息;领悟多模态语篇中非文字资源的意义等[2]。“看”的微技能涉及浏览、扫描、聚焦要点等策略,以有效感知并接收多模态信息,进而实施关联、对比、推断、想象等认知操作。此技能的运用与微技能的发展不仅依赖于学生的思维活动,同时亦能激发并提升思维活动,对提升思维品质具有积极作用。

2.3. 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作为衡量个体在理解、分析、比较、推断、批判、评价及创造等高级思维活动中所展现的特性与层次的核心指标,对促进学生有效识别、分析及解决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具有关键作用[2]。它与“看”的技能及其微技能的发展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学生认知能力提升的重要维度。思维品质的培养旨在达成以下目标:首先,学生需具备敏锐的观察与辨析能力,能够洞悉语篇中的事件发展、信息关联与整体意义,同时识别衔接手段与逻辑结构,进行多角度、辩证的分析;其次,学生应掌握归纳与推断技能,能从长篇语篇中提取关键信息,概括主旨与观点,辨析异同与关联,并依据内容推断人物心理、行为动机及信息逻辑,多角度解读并挖掘深层含义,作出合理的价值判断;最后,学生还需发展批判与创新思维,能对语篇内容或观点提出质疑,基于多元信息进行独立思考与评价并阐述理由,同时能进行改编或创新创作。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契合学生思维特征、促进思维能力提升的教学活动,对于提升“看”的技能及其微技能和实现思维品质培养目标至关重要[2],因此,教师需在关注语言技能、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同时,给予思维品质充分的重视与实践。

3. 理论基础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将学习目标划分为两个维度:知识维度与认知过程维度,并对各层次进行了清晰界定。知识维度包括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帮助教师明确“教什么”;认知过程维度涵盖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个层级,指导教师把握学生“如何学会”知识的认知路径,从低阶向高阶逐步推进[3]。在该体系中,认知过程所对应的行为动词与思维品质导向下的行为目标之间存在一定契合,为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课堂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操作依据。

4. “看”的技能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4.1. “看”的技能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观察与辨析能力

美国德克萨斯州阅读与语言艺术中心从三个方面归纳了看的重要性:“看”以交际为中心,是一种新兴的交流方式;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看”有助于学生批判性地理解与接受这些信息;看注重学习以新的方式来观察和注意,注重以多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理解观点及感受。“看”的技能在英语学习中不仅指简单的视觉感知,更涉及到对图形、表格、动画、符号以及视频等多模态语篇的理解与解读。这一技能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在输入过程中更好地解读、获取、阐释和欣赏视觉材料,从而增强他们的观察与辨析能力。如“看”的技能中的扫描微技能强调对视觉材料中特定信息的快速搜索,通过训练,学生能够迅速捕捉到关键细节,如关键词、数据、图像特征等,从而提高观察的精确性和效率;“看”技能中的自我提问微技能使学生通过不断提问自己,如“这个信息说明了什么?”“这些信息之间有何联系?”等,更深入地理解视觉材料的内在逻辑和深层含义,从而增强辨析能力。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的角度看,此类“看”的活动不仅涵盖了低阶的“记忆”与“理解”,也逐步发展到对信息之间关系的“分析”能力,帮助学生在不断提问和梳理的过程中提升思维品质。

4.2. “看”的技能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归纳与判断能力

学生的归纳与判断能力与布鲁姆强调的认知过程中的分析与评价目标高度相关。学生在观察多模态资源的时候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观察到的多模态信息进行总结、综合,而总结、综合这类“看”的微技能能够对学生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提炼、整合、综合理解,提炼出关键信息,并将其整合成有条理、有逻辑的整体认识。这种技能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归纳能力。“看”的微技能中的预测与判断则可以帮助学生根据已有信息和经验,对视觉材料中未明确提及的信息进行预测,在预测的基础上,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和判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对预测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进行评估。同时,学生还需要根据视觉材料中的新信息进行修正和调整,以确保判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总结、综合与预测、判断“看”的微技能的培养,不仅能够从视觉材料中提炼出关键信息,形成有条理的整体认识,还能够根据已有信息和经验,对未知信息进行准确预测和判断。这些能力的提升将有助于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情境,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素质。

4.3. “看”的技能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批判与创新能力

语言技能“看”主要包含两个层次:理解性地看和批判性地看。理解性地看是基础要求,帮助学生获取信息,理解意义;批判性地看是高阶要求,帮助学生辨别真伪,做出回应[4]。通过培养“看”的微技能中的想象与具象能力,学生能够显著提升其批判性与创新能力。想象性观察鼓励学生超越现实,以创造性思维构建新情境、新问题,从而在脑海中孵化出独特见解和解决方案。而具象性观察则训练学生细致入微地审视事物本质,精准捕捉细节差异,为批判性分析提供坚实的事实基础。这种结合想象与具象的“看”技能,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还促进了他们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质疑既有观念的能力,为培养具有深刻洞察力与创新精神的未来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 指向思维品质的“看”技能培养建议

5.1. 唤起学生的“读图”意识

教师应给予学生读图的机会从而提取现象和信息,激发学生对于图像的关注意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3]。如2024年人教版初一教材第三单元My School (P35)的单元主题图片是一幅展现真实校园的图片[5],里面包含了校园的诸多要素,如教学楼、操场、国旗、学生等等,而这些要素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在后续的学习内容当中都会涉及到,所以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观察图片,并问他们一些问题,比如 这张照片里的地方是哪里?运动场上的人们在做什么?你在学校喜欢做什么?从而唤起他们仔细观察图片,获取关键信息,并且结合自己的校园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唤起学生的“读图”意识,引导学生在对图片中的信息进行浏览、扫描、聚焦要点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和总结,这不仅能唤起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兴趣,而且还能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已有知识经验,对后续的教学有重要意义。这一系列教学设计促使学生在“记忆”与“理解”基础上进行“分析”和“归纳”,充分体现了布卢姆认知目标由低阶到高阶的层级推进。

5.2. 引导学生“看”的微技能发展

在“看”的活动中,教师应当清晰界定并指导学生掌握微技能知识的具体程序性操作步骤,以帮助学生培养逻辑分析能力[3]。如2024年人教版初一教材第四单元SectionB中的2b Read the conversation and complete the table部分(P46) [5],教材给出的是基于语篇的表格,表格内容分为三层,由低到高分别为“Name”“Favourite subject”“Reason”,表格内容从左往右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展示语篇中的人物、该人物最喜欢的科目以及喜欢的原因,将连续性文本简易化、可视化,进行复杂信息的概括和总结。通过这样的处理,学生不会停留在简单理解信息的层面,而是能对给定信息进行深层的逻辑分析,明白其内部逻辑关系。

“看”绝不只是关注最终的结果,获得结果的过程中必然会包含技能的使用。在英语教学不同的板块和环节中,对于不同的图像资料,学生应掌握对应的微技能以帮助获取理解信息[4]。教师要关注这些技能的使用过程,促进学习成果的产出,从而使学生在有效选择和运用技能的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

5.3. 以“看”促“说”,以“看”促“写”

新课标指出,“看”作为一种核心的理解性技能,应当与表达性技能——“说”与“写”紧密结合,旨在全面增强学生的意义理解与表达能力。此结合不仅促进学生深度解析与阐释所见内容,而且激励他们以批判性的视角审视问题,创新性地阐述个人观点,从而有效锻炼并提升其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能力。例如2024年人教版初一教材第五单元Fun Clubs, Section B中的1b部分(P56)中呈现了3个不同俱乐部的招新广告(Cooking Club, Book Club, Nature Club) [5],广告中从俱乐部会开展什么活动,能带给同学们什么好处等维度展开,并配上了和俱乐部相关的图片。针对输出和表达,教材设计的活动是让学生基于图片中呈现的内容,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意愿填写想要去的俱乐部的名称、需要做什么、什么时候去、给谁发邮件等,在此基础上还设计了“Discussion”活动,讨论想要加入的俱乐部以及想要加入的理由等,最后还设计了以邮件的形式给俱乐部负责人发送自己的申请信。该部分在基于“看”的基础上,科学地结合了以“看”促“说”,以“看”促“写”活动。这些活动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概括图片的内容,更要求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俱乐部,并和他人探讨喜欢的原因以及如何将自己推荐给俱乐部,很大程度提升了学生的归纳、总结、批判和创新思维。这一过程也正是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中“创造”层级的真实体现,有效推动学生实现高阶思维的运用和发展。

6. 结语

本文基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看”的技能,探讨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通过培养学生“看”的技能来提升其思维品质。结合2024年秋季新版初中英语教材,本文从唤起学生读图意识、对标“看”的微技能进行教学活动设计,以及整合“看”与听、说技能的培养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通过合理利用教材资源,本文旨在优化学生的英语学习体验,促进其观察、辨析、归纳、判断和创新等思维品质的发展。研究结果表明,将“看”的技能培养与思维品质提升相结合,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还能促进其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为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基金项目

该论文是重庆三峡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数字时代中学英语教师数字素养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YJSKY24053。

参考文献

[1] 闫旭东. 多元读写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教学与管理, 2019(6): 104-106.
[2] 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 [S].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3] 李晓琪, 冀小婷. 高中英语教学中“看”的技能与思维品质的培养[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20(4): 44-47.
[4] 刘丹.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看的语言技能[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18, 41(10): 30-33.
[5] 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七年级上册[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