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理论下数字游戏中的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策略——以《黑神话:悟空》为例
Innovative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Digital Gam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ene Theory—Taking Black Myth: Wukong as an Example
摘要: 本文探讨了场景理论视角下,数字游戏《黑神话:悟空》如何通过精心设计的场景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论文分析了游戏场景中的空间布局、自然景观、传统艺术形式、场景与角色互动的运用等文化元素,并阐述了这些元素如何增强玩家的文化体验。同时,论文总结了《黑神话:悟空》对数字游戏产业在文化融合与创新、技术手段应用、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播协同方面的启示。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he digital game Black Myth: Wukong achieves innovative communic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hrough meticulously designed scen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ene theory. The study analyzes cultural elements in the game’s scenes, including spatial arrangements, natural landscapes, traditional art forms,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cenes and characters, while elucidating how these elements enhance players’ cultural experiences. Additionally,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game’s implications for the digital gaming industry in terms of cultural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 the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ical methods, and the synergy betwee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dissemination.
文章引用:李慧敏. 场景理论下数字游戏中的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策略——以《黑神话:悟空》为例[J]. 新闻传播科学, 2025, 13(5): 824-831. https://doi.org/10.12677/jc.2025.135123

1. 引言

近年来,由于数字游戏本身的技术、艺术性不断精进,以及游戏市场与行业内部的分工不断细化,数字游戏与其他内容(如电影、运动、教育)的结合愈发密切,其与文学的结合也是其中之一[1]。在数字化时代,数字游戏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和娱乐形式,不仅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交模式,更成为了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黑神话:悟空》在这个背景之下诞生。这款由游戏科学(GameScience)开发,深深植根于中国古典文学瑰宝《西游记》的丰富土壤之中,在游戏场景的设计上,巧妙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游戏技术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有历史厚重感又充满现代感的虚拟世界,为玩家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

随着网络游戏产业的蓬勃发展,游戏场景作为玩家与虚拟世界交互的载体,其设计质量和细节对于提升玩家游戏体验、增加游戏可玩性和趣味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常启云等[2]研究了电子游戏创造了融合性的游戏角色场景、社交功能场景和游戏激励场景,其中存在的话语体系扩张化、外在形象成熟化等会加速儿童成人化,并造成一系列负面问题。龙美霖等[3]从场景理论的角度出发,以《王者荣耀》为例,发现玩家在游戏场景中的虚拟社交行为遵循“建构–脱离–转移”的社交行为模式。白寅等[4]认为,游戏通过技术联结和情境助力,构建了“符号–场景”融合的审美体验格局建构,并演绎出“感”、“情象”、“意境”等现实表征。现有研究多聚焦儿童游戏,缺乏更广泛深入的探讨。本文将从场景理论出发,探究数字游戏场景建构的规律及其文化与社会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黑神话·悟空》在场景理论下的文化传播图景,探讨其如何通过场景设计实现文化的有效传播,并以此为切入点,为游戏产业的文化传播和产业升级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思考。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字游戏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和价值,推动游戏产业向着更加多元化、创新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2. 理论基础:场景理论研究

() 场景理论的内涵

戈夫曼在其著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提出了拟剧理论,被视为场景理论的起点。戈夫曼将社会比作一个舞台,人们在不同的社会场景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他进一步将场景定义为在有形建筑物内组织的社会生活,以及那些知觉感知不到的“后台”空间。这种理论强调了个体在社会互动中的表演性和情境性,认为场景是社会互动的特定背景或框架,影响着个体的行为和互动。拟剧理论为场景理论提供了基本框架,奠定了场景理论的基础。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约书亚·梅罗维茨在其著作《消失的地域》中进一步发展了场景理论,提出了媒介情境论。梅罗维茨认为,媒介技术的变革不仅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也重塑了社会场景。他将媒介视为地点间的传播渠道,强调了媒介如何跨越物理空间的限制,将不同的地点连接起来,形成新的社会交往模式。媒介情境论将场景理论从社会学领域拓展到了媒介传播领域,为场景理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特里·尼科尔斯·克拉克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消费场景理论,重点关注了消费中心在城市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克拉克认为,场景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个整体的文化风格和美学特征的集合。他提出,场景由社区、有形建筑物、不同主体以及将这些要素链接起来的特色活动组成,这一理论突出了场景的物质性和社会活动的重要性。

罗伯特·斯考伯和谢尔·伊斯雷尔在《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一书中预言了互联网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场景时代。他们认为,在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的支持下,场景将成为连接人与信息、服务的关键。这一理论标志着场景理论进入了数字时代的新阶段。场景时代的来临使得场景理论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不仅限于社会学、媒介传播和城市规划等领域,还拓展到了教育、旅游、游戏等多个行业[5]

() 场景理论在现代媒体语境中的延伸与应用

在现代媒体语境下,场景理论从传统新闻场景关联拓展到多媒介领域。它着重于以场景为核心,整合多种元素构建沉浸式体验空间,激发受众情感与认知共振,达成信息、文化与价值观的高效传播与深度渗透,在影视、游戏等领域广泛运用并发展。

网络游戏的场景建构研究属于较为新兴的领域。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黑神话:悟空》之所以受到国内玩家的追捧,并且能够成功“出海”获得国外玩家的喜爱,是因为它构建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游戏世界,为玩家提供了丰富的场景选择。游戏场景的建构需要多重要素共同作用,其中物质性要素包括空间布局、符号元素和角色互动等,游戏场景的建构在承载和创新文化的同时,也以一种新的媒介形式实现着文化输出,为人们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了新的形式,而游戏场景的不断发展也使其成为具备社会形塑力的新的社会组织,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文化发展和社会氛围。

3. 《黑神话:悟空》的场景构建与文化呈现

() 游戏场景的空间布局与设计

1) 中式建筑风格的还原

在《黑神话:悟空》中,展示了大量精美的中式古建筑,从千年古刹到宫殿楼阁,从五脊六兽到斗拱雕花,这些细节都得到了高度还原,其建筑结构、装饰细节等都严格遵循中式建筑美学原则[6]。例如,在《黑神话:悟空》中,飞云楼采用了纯木结构,一座完全由木材构成的古建筑,代表了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高水平技术;应县木塔以其独特的造型与深厚的历史底蕴,化身为“天下第一塔”,成为无数天命人眼中一道无法忽视的风景线。此外,该数字游戏团队还参考了紫禁城、山东曲阜孔庙等著名古建筑的设计理念,体现了轴线对称布置的特点,过程中对全国多处名胜古迹进行了实景扫描,这些取景地展现了中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 自然景观的营造

游戏中的花果山设计巧妙地将古典文学中的描述与现代审美相结合,花果山不仅是孙悟空的诞生地和美丽的自然景观,也是自由和挑战的象征,它承载着丰富的剧情和任务。游戏对自然景观的刻画栩栩如生,从花果山的奇山异石、茂密森林到水帘洞的清幽环境,以及沙漠、雪山等不同地貌的呈现,不仅展现了中国自然风光的多样性,还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相契合,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在游戏设定中,玩家还有机会探访具有独特风貌的西游故地,如黑风山、黄风岭、小西天、火焰山等,每个场景均具有其特有的地貌、建筑风格及生态环境,引领玩家步入一个充满神秘与奇幻的虚拟空间,极大地激发了玩家对神秘世界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 文化元素在游戏场景中的融入

1) 神话故事与传说的运用

《黑神话:悟空》选择了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文学作品《西游记》作为叙事起点,精准地选择了西游故事中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元素,并对其进行符合时代特征的改编。从花果山的仙石孕育出灵猴,到学艺归来后的神通初显,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对原著精髓的精准把握。这些元素不仅通过游戏任务和剧情对话等常规方式生动呈现给玩家,还借助次世代游戏引擎所打造的精美的画面,以及由专业团队精心雕琢的生动音效,使玩家能够仿若穿越时空,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神话文化的独特魅力。

例如,孙悟空令人惊叹的七十二变,可随心幻化成世间万物,于虚实之间尽显奇妙;其大闹天宫时的英勇无畏与肆意张狂,搅得天庭地覆天翻;还有三打白骨精时的火眼金睛识破妖邪伪装,斗智斗勇的情节,皆在游戏中凭借着细腻的动画制作与富有张力的叙事手法得到了极为生动的再现,让玩家在尽情享受游戏所带来的畅快乐趣的同时,也能深入透彻地了解中国神话文化那深邃而广博的内涵,仿佛翻开了一部可互动的神话史诗巨著,沉浸其中,流连忘返。

2) 传统艺术形式的体现

在游戏的画面表现和音乐音效方面,《黑神话:悟空》匠心独运地融入了丰富多元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呈现出一场无与伦比的视听盛宴。画面上,其巧妙运用了国画风格中诸如皴擦、点染等典型的绘画技法,以淡雅的色彩勾勒出山水云雾、亭台楼阁,每一处笔触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东方故事,意境深远悠长,让游戏场景宛如一幅幅徐徐展开的精美画卷,弥漫着极为浓厚的文化底蕴,玩家仿佛置身于神话仙境之中。

同时,在音乐方面,该数字游戏大量采用了古筝、钵、梆、锣、琵琶等民族乐器,营造出浓厚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韵味。战斗时,琵琶急弦骤雨般的弹奏,似是悟空手中金箍棒的虎虎生风;探索时,二胡的幽咽低吟,仿若在诉说着这片神话大陆的千年沧桑;休憩时,古筝的清婉雅韵,则为玩家营造出宁静致远的氛围。如此创新融合的方式,不仅使游戏在众多作品中独树一帜,更浓郁地彰显出中国特色,也让玩家在沉浸于游戏的热血冒险与奇幻探索过程中,能够全方位、深层次地感受到中国传统艺术那动人心弦、历久弥新的独特魅力,进而激发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之情。

() 场景与角色的互动设计

1) 角色行为与场景的适配

在《黑神话:悟空》中,角色行为与场景环境的紧密结合被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游戏设计团队通过精细的动作捕捉技术和物理引擎模拟,确保了孙悟空等角色在山林间跳跃、攀爬时的动作既自然又流畅。这些动作不仅符合角色的身份和特性,还与场景中的树木、岩石等自然元素形成了完美的互动。例如,孙悟空在攀爬时,他的手指会紧紧抠住岩石的缝隙,身体会随着攀爬的高度和角度自然地调整姿态,这种细腻的动作设计使得角色与场景之间形成了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

此外,游戏还巧妙地运用了环境音效和视觉特效来增强角色与场景的互动感。当孙悟空在山林间穿梭时,玩家可以听到树叶的沙沙声、鸟儿的鸣叫声等自然音效,这些音效不仅增加了游戏的真实感,还使玩家更容易代入角色,感受到角色在场景中的动作和状态。同时,游戏还通过视觉特效来呈现角色与场景的互动,如孙悟空在跳跃时,他的身影会在阳光下拉出一道道长长的影子,这种光影效果不仅增加了游戏的画面美感,还使角色与场景之间的互动更加生动逼真。

2) 场景对角色情感的烘托

在《黑神话:悟空》中,场景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提供游戏背景,更是为了烘托角色的情感状态。游戏设计团队通过精心构建的场景氛围和音效设计,使得不同的场景能够呈现出不同的情感色彩,从而带给玩家不同的情感体验。例如,在阴森的地府场景中,游戏通过昏暗的灯光效果、恐怖的音乐音效以及阴森的环境布局,营造出一种压抑和紧张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下,角色的表情和动作会显得紧张、严肃,甚至带有一些恐惧和不安。这种场景氛围的营造增强了游戏的叙事效果,使玩家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角色的情绪变化,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

此外,游戏还通过场景中的细节设计来进一步烘托角色的情感状态。例如,在孙悟空与敌人战斗的场景中,游戏通过飞溅的火花、破碎的岩石以及激烈的打斗音效等细节设计,营造出一种紧张而激烈的战斗氛围。这种氛围的营造增强了游戏的战斗感,可以让玩家在游戏过程中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孙悟空在战斗中的愤怒和决心。

4. 《黑神话:悟空》基于场景构建的文化传播图景

() 文化符号的传播

1) 孙悟空形象的展现与传播

孙悟空作为《西游记》中的核心角色,其形象深入人心。在《黑神话:悟空》中,制作团队通过现代科技手段重塑了这一经典角色,不仅保留了其英勇、桀骜不驯的特质,还深入挖掘了其背后的复杂情感和智慧。这种重塑不仅让孙悟空的形象更加立体、饱满,也让全球玩家在体验游戏的过程中,对孙悟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孙悟空的形象不仅仅是一个游戏角色,更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他代表着对自由的渴望、对束缚的反抗、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以及对不公命运的抗争与不屈。这些特质不仅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相契合,也符合全球玩家对于英雄形象的普遍认知。这种不断自我挑战与成长的意志,恰恰体现了中华文化所崇尚的逆境中勇往直前、锲而不舍追求理想的坚定精神,这不仅是行动上的执着追求,更是心灵深处的力量显现。

2) 符号的文化内涵与展示

在《黑神话:悟空》中,花果山、天宫、地府等元素,皆为标志性景观符号。玩家一睹花果山青葱欲滴、灵气环绕之景,便不禁想起中国古时文人雅士对远离尘嚣、宛若仙境的自然美景的赞美与憧憬;天宫之宏伟辉煌、神秘难测,让人联想到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天庭的壮丽与神圣;地府的幽暗恐怖,则唤起了人们对生死轮回、善恶因果等传统哲学思想的沉思。这些元素使玩家能够联想到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喜爱之情。

各种法宝道具也是中国文化符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道具不仅具有强大的功能,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例如,游戏中的“金箍棒”是孙悟空的标志性武器,代表着力量和正义;而“避凶药”则寓意着吉祥和辟邪,其原型是明代绿釉葫芦瓶。这些道具的巧妙运用不仅丰富了游戏的玩法,也让玩家在体验游戏的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这些法宝道具的传播不仅有助于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还能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通过游戏这一载体,每一位玩家都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韵味,从而增进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3) 神话故事桥段的再现与解读

《黑神话:悟空》以《西游记》为背景设定,借用其故事作为前传,通过精心构建的场景和剧情,再现了众多神话故事桥段。这些桥段不仅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和传奇色彩,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例如,游戏中的“大闹天宫”场景展现了孙悟空对自由和正义的追求;而“护送唐僧西天取经”则体现了对责任和使命的担当。这些神话故事桥段的再现不仅让全球玩家在体验游戏的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还能激发他们对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的思考和感悟。这种思考和感悟不仅有助于提升玩家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还能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

() 文化价值观的传递

1) 场景叙事中的价值观传递

孙悟空在《西游记》中是一个降妖除魔的形象,是正义的化身,因此游戏中的场景叙事常常围绕正义与邪恶的斗争展开。例如,孙悟空与天庭、妖魔鬼怪的冲突,展现了正义一方如何通过智慧、勇气和力量最终战胜邪恶。通过场景设计、剧情推进和角色互动,玩家能够深刻感受到正义的力量,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正义战胜邪恶的价值观念。游戏中的孙悟空和其他角色常常面对重重困难和挑战,从不退缩,勇往直前。场景中的障碍、敌人、谜题等设计都旨在考验玩家的勇气和决心,通过不断克服困难,玩家能够体会到勇敢无畏的精神。游戏中的任务往往充满挑战,需要玩家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通过反复尝试、不断失败和最终成功的过程,玩家能够学会坚持和毅力,从而接受坚韧不拔的价值观念。

2) 角色经历中的价值观传递

在《黑神话:悟空》中,角色经历里孙悟空的价值观传递以及玩家与之互动的过程丰富且深刻。孙悟空最初懵懂却心怀壮志,其台词中坚定地宣称要打破世间黑暗与不公,展现出勇敢无畏的一面。在面对重重险阻时,他毫不退缩,无论是面对妖魔鬼怪的围剿,还是面对强大的天庭势力,他都以金箍棒直指对手,这种行为诠释着勇敢的价值。例如在大闹天宫场景中,他孤身一人闯入敌阵,在漫天神佛的攻击下依然奋勇向前,其战斗的英姿让玩家深刻体会到勇敢的极致表现。而在取经途中,他对待师父和师弟们的态度则体现出忠诚。尽管时常遭受误解与委屈,但他始终坚守在保护唐僧取经的使命之路上。当师父面临危险,他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其救出,玩家在游戏过程中见证他的这些行为,能感受到忠诚在他心中的分量。

在角色互动方面,玩家与孙悟空的对话能够深入其内心世界。当玩家扮演的角色与孙悟空并肩作战时,孙悟空会分享他对于正义与邪恶的看法,如他会说“世间妖邪横行,吾等当以正驱之,莫使苍生蒙难”,让玩家理解到他守护天下的价值观。在合作战斗中,玩家需要配合孙悟空的战术,他会凭借自己的智慧巧妙地安排作战计划,比如利用地形和妖怪的弱点进行攻击,玩家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智慧作战的重要性。当玩家与孙悟空产生冲突时,比如对某些决策有不同意见,孙悟空会坚守自己的原则,他会说“吾心之所向,乃大道正义,岂会因汝等之疑而改”,这让玩家认识到信念的坚定性。而玩家在经历这些互动后,无论是对勇敢、忠诚、智慧等价值观都会有更深刻的感悟,并且在游戏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将这些价值观内化为自己在游戏世界中行动的准则,从而在游戏的角色扮演和冒险历程中不断践行这些价值观,进而影响玩家在现实生活中对于勇敢、忠诚等品质的思考与追求。

3) 玩家在体验过程中的接受方式

在《黑神话:悟空》中,玩家于体验过程中的接受方式呈现出多维度的特点,深刻地促进了价值观的传递与内化。当玩家面对强大的敌人围攻,陷入绝境,如被众多天兵天将围困在花果山,血条渐空,技能冷却尚未恢复,而周围的猴群在呼喊助威,此时玩家能深切感受到角色所承载的压力与责任。孙悟空那不屈的眼神、奋力抵抗的姿态,会使玩家内心涌起强烈的情感波动,与角色同仇敌忾。这种共鸣不仅源于对角色当下困境的感同身受,更在于对其背后所坚守信念的认同。当孙悟空为了保护花果山的猴族,不顾自身安危,以一己之力对抗天庭的压迫时,玩家会联想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为了守护珍视之物而拼搏的经历,从而在情感上与角色紧密相连。这种情感共鸣使得玩家不再仅仅是游戏的操控者,而是与角色心灵相通的同行者,角色所秉持的勇敢、担当等价值观也随之深深植入玩家内心,成为玩家自我认知和价值体系的一部分。

由于游戏具有丰富的支线任务和隐藏要素,玩家常常会多次体验同一主线场景或任务。以“龙宫寻宝”任务为例,初次进入龙宫,玩家可能被其华丽的场景和神秘的氛围所吸引,忙于探索宝藏和应对各种虾兵蟹将的挑战,此时对于游戏所传达的关于智慧运用和探索未知的价值观只是有初步的感受。但当玩家再次进入该场景,可能会更注重与龙宫角色的深度互动,了解他们的故事背景,体会到龙宫在整个神话世界中的文化意义和价值,进一步领悟到游戏所蕴含的对于多元文化包容和探索精神的倡导。通过多次重复体验,玩家能够挖掘出更多游戏细节背后的价值内涵,原本模糊的价值观逐渐清晰,在不断的重复与反思中,这些价值观在玩家的思想意识里扎根生长,最终对玩家的认知和行为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甚至在玩家脱离游戏情境后,依然会在现实生活中不自觉地运用这些从游戏中习得的价值观去思考和应对各种事务。

5. 《黑神话:悟空》对数字游戏产业的启思

() 在文化融合与创新方面的启示

游戏设计者要深入研究国家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并将其融入游戏剧情、角色、场景和玩法中。同时,要注重文化创新,挖掘那些具有独特魅力和深厚内涵的文化素材,结合现代科技和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观念,打造具有时代感和创新性的游戏作品。例如,可以从民间传说、历史典故、古典文学等多方面入手,寻找能够激发玩家兴趣和情感共鸣的文化切入点。在借鉴文化元素时,要围绕文化主题创新玩法,让文化不仅仅是游戏的装饰,更是驱动游戏玩法设计的核心动力,使玩家在游戏过程中深入体验文化内涵,而不是简单的文化标签附加。《黑神话:悟空》成功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数字游戏技术、玩法深度融合并创新,为其他数字游戏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思路。首先,在文化资源挖掘上,游戏精准地选取了《西游记》这一极具影响力的文化宝库,深入剖析其中的神话故事、角色形象、符号元素等,并将其巧妙地转化为游戏内容。

其次,游戏在开发过程中应积极探索现代技术手段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呈现方式,将传统艺术形式如国画风格的画面表现、民族乐器的音乐音效等,以创新的方式融入游戏,使文化与技术相互促进,打造出既有文化底蕴又具现代感的游戏产品。在技术与文化的结合方面,《黑神话:悟空》利用先进的游戏引擎技术,如虚幻引擎5,对中式建筑风格进行高度还原,从建筑结构到装饰细节,都呈现出逼真且精美的效果。同时,在角色设计上,通过动作捕捉和物理模拟技术,使孙悟空等角色的行为动作与传统文化形象相契合,又符合现代玩家的视觉和操作体验。

() 在场景打造与用户体验方面的启示

游戏在创作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方式,打造出具有独特风格和地域特色的游戏场景,为玩家创造一个全新的视觉和情感体验空间。并且要注重场景细节的打磨,从细微之处入手,让玩家在游戏中能够感受到开发者的用心,从而更容易沉浸其中。从场景构建的宏观层面来看,《黑神话:悟空》通过精心设计的空间布局,将中式建筑与自然景观巧妙融合,营造出宏大且富有层次感的游戏世界。在微观场景细节上,对中式建筑的一砖一瓦、一梁一柱都进行了细致刻画,以及对自然景观中的光影、纹理等效果的逼真呈现,极大地增强了场景的真实感和质感。

此外,游戏的角色与场景之间的双向互动至关重要,能够使玩家在游戏过程中与场景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提升游戏的趣味性和沉浸感。《黑神话:悟空》通过环境音效和视觉特效的配合,使角色在场景中的动作更加生动自然,同时场景也能根据角色的行为产生相应的反馈。如孙悟空在山林间跳跃时,树叶的沙沙声和光影的变化,都增强了玩家的代入感。

() 在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播协同方面的启示

文化特色可以成为数字游戏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重要优势。游戏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时,应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打造具有鲜明文化标识的游戏产品,通过文化的独特性吸引海外玩家,而不是单纯追求与国际流行趋势的趋同。《黑神话:悟空》借助出色的场景构建实现了文化传播与产业发展的相互促进,为数字游戏产业在平衡文化传承传播与商业发展方面提供了有益参考。在拓展海外市场方面,游戏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吸引力,将独特的中式场景、神话故事和角色形象推向全球玩家。其精美的画面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大量国外玩家的关注。

在打造文化IP方面,游戏企业要重视文化IP的培育,从长远角度规划游戏的发展,将单个游戏产品与文化IP建设相结合,推动游戏本身的多元化和长远发展,使文化IP不仅具有商业吸引力,更具有文化影响力和社会责任感。《黑神话:悟空》以孙悟空这一经典形象为核心,通过游戏场景构建和剧情发展,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其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一个具有巨大商业潜力的文化IP,实现了文化传播与商业价值的最大化。

6.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通过对《黑神话:悟空》基于场景理论的深入分析,本文系统地归纳了其在文化传播图景呈现及产业启示方面的主要结论。在文化传播图景呈现方面,《黑神话:悟空》巧妙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游戏技术相结合,通过精心设计的场景构建,为全球玩家提供了一个宏大且富有层次感的游戏世界。这些场景不仅还原了中式建筑的精美细节,还巧妙地融入了自然景观和神话故事,使玩家在体验游戏的过程中,能够深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产业启示方面,该游戏为数字游戏产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思路,包括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创新玩法设计、注重场景细节打磨等方面。这些启示有助于推动数字游戏产业向着更加多元化、创新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 研究不足与展望

首先,只选择《黑神话:悟空》一个游戏作为案例,还需要增加不同种类的游戏进行相关案例分析,文章才会更有说服力。其次,还可以加入不同游戏的比较研究,探讨数字游戏中传统文化的传播在不同文化元素的游戏场景中的个性化应用。最后,数字游戏的场景建构路径探讨还需更多数据支持,可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尝试新的研究方法,以进行更进一步的探讨。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跟踪《黑神话:悟空》剧情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实证调查和数据分析,深入探究游戏玩家在游戏场景中的行为模式和情感体验,以及游戏对文化传播和产业发展的具体影响。同时,也可以将研究拓展到更多不同类型文化背景下的数字游戏场景,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不同文化元素在游戏场景中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因素。这些研究将有助于推动数字游戏产业在文化传承传播与商业发展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点,为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曦萍. 论数字游戏文学[D]: [博士学位论文]. 兰州: 西北民族大学, 2024.
[2] 常启云, 张路凯. 媒介化的游戏——从传统到现代的儿童游戏场景变迁研究[J]. 新闻爱好者, 2020(10): 18-21.
[3] 龙美霖, 张博. 建构、脱离与转移: 基于场景理论的游戏玩家虚拟社交行为研究——以《王者荣耀》玩家为例[J]. 新媒体研究, 2023, 9(14): 65-69.
[4] 白寅, 陈俊鹏. “场景符号”与“符号场景”: 融媒体时代网络游戏的审美体验格局[J]. 新闻界, 2019(7): 48-55.
[5] [美]罗伯特∙斯考伯, 谢尔∙伊斯雷尔. 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 移动、传感、数据和未来隐私[M]. 北京: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4: 9-26.
[6] 李洋. 从《黑神话: 悟空》看数字游戏的文化传播功能[J]. 东西南北, 2024(18): 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