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义容忍度对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研究
A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Tolerance of Ambiguity on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English Reading Competence
摘要: 英语作为全球交流的重要工具,英语阅读能力在高中阶段的学术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许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遇到语言歧义问题,导致理解困难。歧义容忍度,作为一种个体在面对语言不明确或多义情况下的应对能力,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阅读理解过程和效果。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查阅,发现具备较高歧义容忍度的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含有歧义或多义词的文本,表现出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相反,歧义容忍度较低的学生在遇到文本中存在模糊或不明确含义时,往往容易陷入困惑,影响他们的整体阅读表现。因此,本研究最后阐述了教师应如何注重培养学生的歧义容忍度,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阅读中的语言歧义,提升其英语阅读能力。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tool for global communication, English reading ability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academic development during high school. However, many students encounter language ambiguity during the reading process, leading to difficulties in understanding. Tolerance of ambiguity, as an individual’s ability to cope with unclear or ambiguous language, may to some extent affect students’ reading comprehension process and effectiveness. Through reviewing relevant literature both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it was found that students with high tolerance for ambiguity are better able to understand texts containing ambiguous or multiple meanings, demonstrating stro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abilities. On the contrary, students with lower tolerance for ambiguity are often prone to confusion when encountering ambiguous or unclear meanings in the text, which affects their overall reading performance. Therefore, this study concludes by elaborating on how teachers should focu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tolerance for ambiguity, helping them better cope with language ambiguity in reading, and enhancing their English reading abilities.
文章引用:朱俊颖. 歧义容忍度对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研究[J]. 职业教育发展, 2025, 14(5): 236-241. https://doi.org/10.12677/ve.2025.145221

1. 研究背景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作为全球通用的语言之一,使得英语语言学习显得尤为重要。英语阅读能力是英语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中生而言,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读、写等多项语言技能。通过英语阅读,学生不仅能扩大词汇量,掌握更多语法知识,还能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语言结构,提升语言运用的流畅性和准确性。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1]。从此层面上来讲,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能够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语言运用水平。同时,阅读不同文化背景的材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理解和尊重。通过分析和批判性思维,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锻炼,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得到提高。此外,英语阅读促进自主学习和信息处理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在英语学习中更加高效、独立。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二语习得研究的关注重点经历了显著转变。最初的研究多集中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探讨上,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逐渐认识到学习者自身的个体差异对二语习得的重要影响。因此,研究焦点逐步转向了学习者的个人特点,包括性格、年龄、认知风格、学习风格、情感因素、学习动机以及学习策略等方面。其中,认知风格中的“歧义容忍度”这一概念,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在英语阅读理解中,歧义容忍度的高低可能对学习者的理解能力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歧义容忍度作为一个影响英语阅读理解的重要因素,值得英语学习者和教师的重视。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通过探讨歧义容忍度对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阐明其如何影响学生在英语阅读时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丰富和拓展了歧义容忍度的应用范围,同时也丰富个体差异对外语学习影响的理论体系,有助于揭示语言学习的心理机制,推动学生个体差异和语言认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此外,笔者希望本研究可为今后研究歧义容忍度对学习者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的学者提供一些参考。第二,从实践意义上讲,希望本研究可以帮助一线英语教师加深对歧义容忍度的理解,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一些建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英语阅读教学改革的进程;希望可以帮助高中生了解自己的歧义容忍度水平,并认识到歧义容忍度与英语阅读能力之间的关系。

3. 文献综述

3.1. 歧义容忍度的概念界定

歧义容忍度是指个体在面对模糊、不确定或含有多重解释的情境时,能够接受和适应这种不明确性的心理特质。具有较高歧义容忍度的人能够容忍信息的不完全性、模糊性或不确定性,在面对多种可能的解释或含义时,不容易感到焦虑或困惑,而是能灵活地处理不同的理解方式。相反,低歧义容忍度的人则可能倾向于寻求明确、确定的答案或解释,对模糊不清的信息表现出较高的焦虑和不安。

美国心理学家Frenkel-Brunswik [2]首先提出了歧义容忍度的概念,即对不确定或者模糊情境下的接受程度。Budner [3]指出,歧义容忍度是一种歧义情境,他将歧义情境分为以下三类:第一是陌生情境,即人们完全不理解的一个新的情境;第二是复杂的情境,即需要考虑很多因素的非常复杂的情况;第三是矛盾,即一个充满矛盾的局面。Norton [4]认为歧义容忍度是指个体在面对那些令人感到困惑、不完整、具有不确定性、可能性、复杂性或矛盾的信息时的心理认知以及阐释倾向。换句话说,是个体在面对含糊、模糊或者冲突的情况时,能够如何适应并处理这些不明确的信息,而不会过于焦虑或回避。以上是研究者从心理倾向性的角度进行定义的。此外,Brown [5]认为歧义容忍度是学习者在接触新知识或新概念时,对不确定性和模糊信息的接受能力。当学习者遇到与自己原有知识或观点相冲突的情境时,表现出的宽容态度。张庆宗[6]将歧义容忍度划分至学习风格领域,认为这是学习者对于陌生、有异议、存在歧义的学习资料时形成的心理认知和态度。综上所述,虽然学者们对歧义容忍度的定义表述不一,但其本质含义基本一致。

3.2. 国外研究综述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歧义容忍度逐渐成为国外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领域涵盖语言学、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然而,大多数研究结果是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末,其表明,歧义容忍度影响语言学习的许多方面。

Ely [7]发现,歧义容忍度较高的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和创造性。此外,研究者们还开发了多种测量歧义容忍度的工具,如Ely的歧义容忍度量表,这些工具为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从歧义容忍度与外语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的关系看。Birckbichler和Omaggio [8]讨论了在语言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低歧义容忍度就是其中之一。研究发现,对歧义容忍度低的学生经常放弃困难、可疑或模棱两可的问题。这部分学生在语言学习上没有足够的冒险精神,遇到困难时无法进行迅速反应。Ely [9]在后续的研究中证明了歧义容忍度对二语学习策略的使用存在明显的影响,高水平歧义容忍度的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更倾向于关注语言的整体结构和大意,而低水平歧义容忍度的学生则更注重语言中的细节信息。从歧义容忍度对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上看。Pour等人[10]的研究发现,英语学习者若想提升英语能力,必须关注提高他们的歧义容忍度水平,这有助于增强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运用有效策略的意识,更加高效地进行英语阅读学习。Lodewyk等人[11]以土耳其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具有相对较高歧义容忍度和中等歧义容忍度水平的学习者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并能够灵活选择阅读策略。

综上所述,国外的学者将歧义容忍度与二语学习、心理因素等联系起来。他们普遍认为,歧义容忍度在外语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歧义容忍度在英语阅读能力发展中的作用。

3.3. 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关于歧义容忍度的相关研究逐渐兴起,虽然相较于国外研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文秋芳和王海啸[12]是国内最早研究歧义容忍度的专家,这开启了国内学者对歧义容忍度和英语学习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研究,同时也为国内学者研究关注歧义容忍度和二语学习关联性奠定了基础。关于歧义容忍度与外语学习之间的关系,郑红[13]首次将歧义容忍度归类为学习风格,讨论了它与外语习得的关系,并提出歧义容忍度可以预测外语学习成就。研究者们认为,歧义容忍度也作为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因素。陈素琴[14]以浙江某高校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定量分析了歧义容忍度对其英语阅读策略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外语学习者在歧义容忍度水平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他们使用阅读策略的方式上,例如,一些学习者更注重词汇选择,而另一些则更擅长归纳文章主题或灵活运用不同的阅读技巧。张庆宗[6]对英语专业大学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语言学习方案的选择与歧义容忍度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具体来说,歧义容忍度较高的个体能够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案,而歧义容忍度较低的人则难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其学习策略。刘富强和孙建奎[15]在研究歧义容忍度与阅读理解之间的关系时发现,歧义容忍度与学生的整体阅读理解能力呈正相关。也就是说,歧义容忍度较高的学生通常在阅读理解方面表现更为出色。

综上所述,国内关于歧义容忍度对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的研究逐步丰富,并且逐渐揭示了歧义容忍度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国内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可以从更多角度展开深入探讨,尤其是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英语阅读学习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4. 歧义容忍度对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影响的启示

4.1. 加强歧义容忍度训练

英语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多义词、词组、句型和语法结构,这些都可能导致歧义和模糊的理解。通过加强歧义容忍度训练,学生能够在面对这些语言现象时,更加从容不迫地进行推理和判断,从而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首先,教师可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经验,特别是多义词和近义词的理解。英语中的许多词汇具有不同的含义,且常常依赖上下文来决定具体的解释。例如,单词“approach”可以指“方法”,也可以指“靠近”,学生需要学会根据上下文推测其具体意义。通过不断练习,学生不仅能增强对这些多义词的敏感性,还能学会如何根据前后文信息来判断词汇的含义。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带有多义词或模糊表达的句子,并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以加深他们对歧义的理解。教师还可以通过语法分析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如何在面对长句、从句嵌套等复杂句型时,进行逻辑推理,避免误解。此外,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歧义容忍度训练中同样至关重要。学生不仅要能够识别语言中的模糊性,还要学会从多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

综上所述,歧义容忍度训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复杂语言的理解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推理和批判性思维,从而显著提升高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4.2. 增强语言适应性

英语阅读材料包括不同体裁的文本,如小说、议论文、说明文等,这些文本往往具有不同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歧义容忍度较高的学生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文本,容忍和处理其中的语言不确定性,从而更容易应对各种类型的阅读材料。通过这种适应,学生不仅提升了英语阅读能力,还增强了在其他语言情境中的适应性。教师可要求学生进行广泛阅读,根据一词具有多种词义的现象,锻炼学生准确判断出单词在不同文本中的意思。通过多样化的阅读练习,帮助他们从不同的文体和语言风格中发现和应对歧义。例如,新闻报道可能包含大量的信息密度和事实对比,文学作品可能带有更多的隐喻和象征。

再者,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不可忽视,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往往会因文化差异的不同而产生误解。因此,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多介绍一些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进行预测和猜测的能力。此外,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阅读,帮助他们在不同的学科背景下锻炼如何理解歧义和模糊的信息;设计多元化阅读任务,提供包含多重含义和复杂语境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逐步适应不确定信息,增强他们的歧义容忍度。

4.3. 推动情感调节与学习动力

英语学习过程中,面对语言难题时,情绪反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歧义容忍度高的学生往往能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不会因为难以理解某一部分内容而轻易放弃。相反,他们能够将这些难题视为挑战,并通过尝试不同的解决策略来克服困难。这种情感调节能力有助于保持学习动力和提高英语阅读的持续投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

因此,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歧义容忍度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为学生提供更适合其学习风格的阅读材料和训练方法。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阅读资源,举办互动性强的阅读比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其中,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这些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帮助他们重新建立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最终培养他们自觉、积极地学习这门课程的动力。

5. 结论

本文借助国内外文献,探讨了歧义容忍度对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总结了培养学生歧义容忍度的相关阅读教学策略,这对于挖掘学生的语言学习潜能,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具有现实意义。然而尽管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的发现,但研究的局限性也不容忽视。影响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因此在相关因素的选择上,可以增加更多的相关研究因素,例如学习动机、性别等,再探讨歧义容忍度对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如果未来的研究能够将这些因素结合起来,将为一线英语教师的阅读教学带来更多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S].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
[2] Frenkel-Brunswik, E. (1949) Intolerance of Ambiguity as an Emotional and Perceptual Personality Variab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8, 108-143.
https://doi.org/10.1111/j.1467-6494.1949.tb01236.x
[3] Stanley Budner, N.Y. (1962) Intolerance of Ambiguity as a Personality Variab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30, 29-50.
https://doi.org/10.1111/j.1467-6494.1962.tb02303.x
[4] Norton, R.W. (1975) Measurement of Ambiguity Tolera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39, 607-619.
https://doi.org/10.1207/s15327752jpa3906_11
[5] Brown, H.D. (2002) Principle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6] 张庆宗. 歧义容忍度对外语学习策略选择的影响[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4, 36(6): 457-461.
[7] Ely, C.M. (1995) Tolerance of Ambiguity and the Teaching of ESL. In: Read, J.M., Ed., Learning Styles in the ESL/EFL Classroom, Heinle & Heinle Publisher, 87-96.
[8] Birckbichler, D.W. and Omaggio, A.C. (1978) Diagnosing and Responding to Individual Learner Needs.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62, 336-345.
https://doi.org/10.1111/j.1540-4781.1978.tb02404.x
[9] Ely, C.M. (1989) Tolerance of Ambiguity and Use of Second Language Strategies. Foreign Language Annals, 22, 437-445.
https://doi.org/10.1111/j.1944-9720.1989.tb02766.x
[10] Pour, H.K. and Damari, H. (2018) Comparing Emotion Self-Consciousness, Ambiguity Tolerance, and Resilience among Addicted and Normal Individuals. Asia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8, 75-80.
https://doi.org/10.5958/2249-7315.2018.00113.2
[11] Lodewyk, K., Linkiewich, D., Lee, A. and Babenko, O. (2020) From Jerseys to Scrubs: Is Sport Background Associated with Medical Students’ Tolerance of Ambiguity and Uncertainty? Health Professions Education, 6, 501-505.
https://doi.org/10.1016/j.hpe.2020.07.005
[12] 文秋芳, 王海啸. 学习者因素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的关系[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6(4): 33-39, 80.
[13] 郑红. 情感过滤理论与应用型高校英语听力教学——一项基于歧义容忍度的实证研究[J]. 科教文汇, 2018(31): 174-175, 192.
[14] 陈素琴. 歧义容度对外语阅读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1): 113-114, 130.
[15] 刘富强, 孙建奎. 模糊容忍度外语阅读理解的影响研究[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21(6): 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