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不控制其发展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常见于中青年女性,与遗传、环境因素(如感染、过量碘摄入)相关。其主要症状包括疲劳、脱发、体重增加、怕冷、及甲状腺肿大等。血清存在针对甲状腺的高低度自身抗体为临床特征。中药外治法在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上积累了较多的经验,本文就中医外治法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作一论述。
Abstract: Hashimoto thyroiditis is an autoimmune disease, and uncontrolled development can lead to hypothyroidism. Commonly seen in middle-aged and young women, it is related to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infection and excessive iodine intake). The main symptoms include fatigue, hair loss, weight gain, fear of cold, and thyroid enlargement. The presence of high and low levels of autoantibodies against the thyroid gland in the serum is a clinical featur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ternal treatment has accumulated a lot of experience in the treatment of Hashimoto thyroiditi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linical and basic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ternal treatment for Hashimoto thyroiditis.
1. 引言
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 HT),是一种主要以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 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 TgAb)指数升高,彩超示甲状腺弥漫性病变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1]。近年来,HT的患病率、发病率均呈增长趋势,我国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抗体升高率约为14.19%,女性发病率是男性发病率的15~20倍,30~50岁的女性是高发人群[2]。
本病属中医“瘿病”范畴,据甲状腺毒症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不同阶段可分别命名为瘿气、瘿劳;伴随良性甲状腺结节或甲状腺癌分别命名为瘿瘤、石瘿[3]。西医采用的治疗方式均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不良影响,而中医在改善甲状腺激素水平、甲状腺抗体滴度水平、甲状腺肿大程度及生活质量上均有一定作用,且安全性高,因此在治疗HT时可充分发挥中医的优势[4]。甲状腺的解剖位置较为表浅,中医外治对局部渗透性较好,且颈部包绕多条经络,针对性的中医外治可在HT的治疗中有明显疗效[5]。
2. 单一疗法
2.1. 针刺
王苹[6]发现针刺可以减轻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症状,改善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相关生物标志物,对自身免疫反应有抑制作用,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免疫功能障碍。
曾炜美[7]治疗HT患者取主穴:合谷(双侧)、曲池(双侧)、臂臑(双侧)、肩髃(双侧)、中脘、足三里(双侧)、人迎(双侧)、水突(双侧);阴虚火旺证加神门(双侧)、照海(双侧),肝郁脾虚证加太冲(双侧)、太白(双侧),脾肾阳虚证加关元、太溪(双侧)。针刺治疗后患者颈部不适感及全身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且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疗效逐渐增强。张文涛[8]用“一气周流”针刺法结合小金胶囊治疗HT并发甲减的患者,取百会、内关(双)、合谷(双)、太冲(双)、足三里(双)、阴陵泉(双)、太溪(双),发挥诸穴配伍的协同作用,一降一升、舒畅气机。结果表明一气周流针刺法联合小金胶囊比单用小金胶囊治疗HT并发甲减疗效好,且安全。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增加了人们的压力,许多疾病发生的同时也伴随着焦虑抑郁等并发症的出现,使人们的身心受累,生活质量下降。黄涛[9]认为治疗HT应从疏肝解郁、行气化痰、调控情志为主,遂取双下肢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三阴交、太溪、太冲等穴与双上肢曲池、外关、列缺等穴,以及颈部甲状腺局部腧穴进行常规针刺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
2.2. 穴位埋线
穴位埋线疗法是在针灸治疗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外治法,其可根据病情需要选择特定穴位,将不同型号的可吸收缝合线埋入穴位,通过羊肠线对所埋入相应腧穴产生较长时间的刺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0]。
胡春平[11]将肝郁脾虚型HT甲减伴甲状腺肿患者给予疏肝散结消瘿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结果能有效改善甲状腺功能,降低抗体滴度水平,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缩小甲状腺肿。
2.3. 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即利用王不留行籽或菜籽作用于耳穴,产生酸、麻、胀、痛反应,可调整相应脏腑与气血功能[12]。刺激耳部内分泌穴可调节激素分泌,促进甲状腺功能恢复[13]。
李军[14]将HT甲减患者给予耳穴压豆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选取了内分泌、心、三焦、脾、肾等耳穴作为治疗用穴。研究结果显示,耳穴压豆在帮助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具有优势。
2.4. 中药外敷
王府存[15]等比较了逍遥散加味颗粒内服联合中药塌溃外敷与单用硒酵母片口服治疗HT的疗效,结果表明联用组可明显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并降低患者自身甲状腺抗体水平,同时可有效缓解患者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腰膝酸软、口干舌燥、消瘦、心悸、失眠、烦热、自汗盗汗、大便溏稀等中医症状体征。李倩[16]等研究发现甲结散外敷治疗能有效缩小HT合并甲状腺结节患者的甲状腺结节,降低抗体滴度。胡浩[17]等使用消瘿散结方外敷治疗气郁痰阻型HT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并有助于降低抗甲状腺抗体滴度。闫晓英[18]等自拟软坚消瘿膏外敷联合化痰散结瘿消加水煎煮内服治疗痰瘀互结型HT合并结节患者可有效改善甲状腺自身抗体。杨海涛[19]等采用口服自拟方剂清瘿化痰汤、硒酵母片及外用中药膏剂消瘿膏治疗HT,能明显改善病人甲状腺功能,促进甲状腺形态和血流动力学良好恢复。
2.5. 中药离子导入
孙丹萍[20]对HT患者行自拟甲愈一号方(柴胡50 g,白芍50 g,夏枯草50 g,川芎30 g,莪术30 g,三棱30 g,茯苓50 g,青黛30 g)离子导入治疗。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自拟的甲愈一号方比常规治疗方式对HT患者中医症状、甲状腺体积、TgAb、TPOAb滴度均有所改善,但对甲状腺功能无明显影响。
3. 推拿结合针刺疗法
任海涛[21]等将HT患者分为西药治疗组(硒酵母片组)和推拿结合针刺治疗组(外治法组)。其中外治法组包括腹部推拿、颈项部推拿、针刺治疗三个步骤。针刺治疗取穴:太白(双)、太冲(双)、太溪(双)、阴陵泉(双)、足三里(双)、合谷(双)、曲池(双)、臂臑(双)、甲状腺皮部。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且外治法组优于硒酵母片组。外治法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60%,优于硒酵母片组66.67%。推拿结合针刺方法能够改善HT患者的甲状腺局部温度,调控甲状腺抗体TgAb、TPOAb滴度水平,达到治疗HT的目的。
4. 讨论
综上所述,中医外治法在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中具有治疗方法多、低副作用的潜在价值,但其疗效与机制仍需要更高水平证据支持。通过深化其研究有望为HT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综合干预策略。未来研究应注重以下方向:一是开展高质量循证医学研究,明确不同外治法的适应证与疗效差异;二是结合代谢组学、微生物组学等技术,系统揭示外治法调节肠道菌群–免疫轴、修复甲状腺滤泡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三是探索个体化治疗方案,例如根据HT不同中医证型(如肝郁脾虚、脾肾阳虚)选择针对性外治手段,以提高临床精准性。此外,开发便捷、规范的外治技术(如智能艾灸设备、标准化穴位贴敷贴剂)对推动中医外治法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NOTES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