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对东盟高等教育援助的异同及其经验借鉴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China and Japan’s Aid to ASEAN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ir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Learned
DOI: 10.12677/ae.2025.155898,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翁雨昕*, 刘善钰: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
关键词: 高等教育援助中国东盟日本Higher Education Aid China ASEAN Japan
摘要: 本文通过历史分析和案例研究,探讨中日两国对东盟国家高等教育援助的异同及其影响。研究发现,日本的援助以技术援助为主,注重高端人才培养和长期人力资源开发,强调与日本企业合作及劳动力需求对接;而中国的援助侧重广度和规模,以政府主导推动人才培养和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强调“合作共赢”理念。两者均实现了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但日本在精细化管理和技术优势方面更为突出,中国则在规模和语言文化传播方面具有特色。针对中国援助的不足,建议加强宣传力度、提升教育质量,并推动可持续发展,以期为未来中国对东盟高等教育援助提供参考。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Japanese aid to higher education in ASEAN countries and its impact through historical analysis and case studies. The study finds that Japan’s assistance is mainly technical assistance, focusing on high-end talent training and long-term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emphasizing cooperation with Japanese enterprises and labor demand matching, while China’s assistance focuses on breadth and scale, with the government taking the lead in promoting talent cultiv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emphasizing the concept of “win-win cooperation”. Both of them have realized the change from “teaching a man to fish” to “teaching a man to fish”, but Japan is more prominent in fine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ical advantages, while China is unique in scale and language and culture dissemination. In view of the shortcomings of Chinese assistance, it is recommended to strengthen publicit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China’s assistance to ASEA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future.
文章引用:翁雨昕, 刘善钰. 中日对东盟高等教育援助的异同及其经验借鉴[J]. 教育进展, 2025, 15(5): 1266-1271. https://doi.org/10.12677/ae.2025.155898

1. 绪论

东盟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地理位置极其优越,新加坡、印尼等国家掌管着“海上生命线”的马六甲海峡,对于国土面积狭小,资源紧缺的日本来说,与东盟交好势在必行。东盟在变幻莫测的世界局势中想要稳定发展,必须尽快发展经济,建立身之本,但由于东盟国家教育起步晚,水平不高,发展缓慢,教育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未来发展计划的推进,东盟与日本也因此不谋而合。

国内外关于日本高等教育对外援助的成果颇丰,如彭文平详细阐述了日本高等教育对外援助的思想根源和实践情况,指出日本高等教育对外援助以知识经济为背景,注重软件援助,并服务于国家整体战略部署[1]。日本学者Nobuko Kayashima对日本政府开发援助在支持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方面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出其援助方式突出了技术和资金的结合,并展现出长期支持的特点,同时探讨了日本高校参与国际援助活动对推动高校国际化的积极影响[2],但其针对东盟国家的高等教育援助领域的研究略有不足。一方面,日本对东盟国家的经济援助成果能更快显化,教育由于时间的滞后性,所以在短时间内很难看出效果;另一方面,教育援助经费不如经济援助经费,在整体援助经费中占比很小,且教育援助更注重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援助很难被人注意到。关于中国对东盟教育援助的成果主要涉及柬埔寨、老挝等国家,针对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鲜有涉及,在国际教育援助、高等教育合作国际化等领域的相关文章中也只能看到只言片语,如陈莹说明了中国根据东南亚来华留学潮,提供了各类来华留学奖学金和为增加东南亚地区的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和人力培训进行了援助[3]

因此,本文将基于国内外中日两国对东盟国家高等教育援助的研究,采用历史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和归纳法,通过梳理日本对东盟国家援助的历史内容,研究中日两国对东盟国家的高等教育援助有何不同,哪些地方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希望能为往后中国援助东盟高等教育的发展获得些许启示。

2. 日本对东盟高等教育的援助与合作交流

2.1. 发展历程

二十世纪50年代是日本与东盟国家广泛建交的时期。1954年,日本加入由西方国家主导的“科伦坡计划”,成为美国和西方国家放在亚太地区的手,为南亚和东南亚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教育援助,推动南亚和东南亚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企图为国内的政治和经济发展谋求进一步扩利的机会。

根据日本外务省ODA现有的数据,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日本只对印尼、菲律宾、泰、缅甸四国进行了高等教育援助。日本对东盟国家的官方高等教育援助最早始于1972年,为泰国先皇理工大学电信实验室建设提供1.63亿日元的无偿资助,帮助泰国先皇理工大学推进电信研究进程。之后,随着东盟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期间,日本对东盟国家高教的援助力度加强,项目数和金额呈上升趋势,援助重心向发展迅猛的“亚洲四小虎”——印尼、菲律宾、泰国和马来西亚四国偏移。1983年,日本政府提出了“10万留学生”计划,使得经济发展良好的东盟国家掀起赴日留学的浪潮。1997年12月在吉隆坡举行的日本–东盟非正式首脑会议上,双方领导人宣布从中长期角度支持人力资源开发,以促进东亚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就业保障,其中包括日本–东盟人力资源综合开发方案,该方案包括在今后五年内培训20,000人的计划和留学生支援的措施[5]。此外,为适应经济发展,该年代的日本高等教育援助还涉及高职教育,不再局限于高校建设。值得注意的是,在经过七八十年代大量对泰援助后,九十年代的日本对泰国高等教育援助急速减少。

在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东盟经济共同体合作变得十分紧密,东盟的贸易繁荣发展,这也使得日本的高等教育援助开始出现了从资金援助转变为技术援助的战略性转变。自2010年起技术援助成为主要高等教育援助方式。2008年经济危机使得日本国内企业意识到需要具备国际视野的“国际人才”,除了派遣学生出国交流学习,政府顺势提出2020年实现“留学生30万人计划”,以满足企业对外发展的需求,之后东盟的赴日留学研修人数急速上升。

从以上日本对东盟的高等教育援助的发展历程中可知,援助形式依次从无偿援助、有偿援助和技术援助三种方式进行过渡与转变,见图1。从援助内容上看,主要有高校扩建、器材购置、研究中心建设和奖学金计划等物质支援项目,以及通过派遣专家团队或是留学生互换研学等技术型支援项目。从组织机构上看,无论是政府出台的政策计划,还是企业民间组织自行筹备资金项目,都在东盟高等教育事业上留下了浓重的笔墨,为东盟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有能力、有魄力的产业人才,促进了东盟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日本外务省官网数据[4]整理所得。

Figure 1. Japan’s ODA for ASEAN higher education

1. 日本对东盟高等教育ODA

2.2. 日本的政策现状

根据2023年12月17日于东京举行的纪念东盟与日本建立友好合作关系50周年特别峰会的声明和日本文部科学省2022年白皮书的内容,日本当前对东盟的高等教育援助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 增强跨领域青年和民间交流:通过奖学金计划、语言学习和师生交流,加强教育合作,并鼓励职业发展交流和技术工人的跨境流动,促进对不同文化和传统的深入理解[6]

2) 加强科技创新和全球问题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致力于加强知识、学术和研究的交流合作,特别关注科技创新和全球问题领域的合作;

3) 人力资源开发奖学金计划:日本将继续为东盟国家提供人力资源开发奖学金计划,资助有望在日本研究生院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的年轻官员,以促进东盟国家发展和加强双边关系[7]

4) 强调高端人才培养:日本政府明确表示要培养引领科学技术和地区振兴成长领域的高端专业人才。通过在日本的研究生院留学和利用日本企业的国际关系等方式,推进亚洲各国之间支援高端人才的环流,促进“创新亚洲”事业的发展[8]

5) 持续增加留学生规模:日本政府将继续扩大留学生规模,计划在2033年实现40万留学生目标[9]。通过吸引国际人才,为他们提供学习与发展平台,巩固与东盟国家的友好关系,并推动双方关系的深入发展。

日本对东盟高等教育的官方援助能根据日本和东盟国家的国情有的放矢,从无偿到有偿,再从有偿到技术援助,以政府为主导,协同民间和学校合理规划,高效利用资源的同时也确保每一份投入都产生最大值。总而言之,日本对东盟的高等教育援助是一种全面而深入的国际合作形式,它不仅关注即时的教育需求,更着眼于长远的人力资源开发和能力建设,以期实现受援国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这种援助,日本也在国际社会中树立了负责任和富有同情心的国家形象。

3. 中日对东盟国家的高等教育援助的异同

中国和日本对东盟国家的高等教育援助都经历了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不成熟到逐渐成熟的过程,并由单维度向多维度的方向过渡。下面将从人才培养、高校建设、理念导向,对东盟的形象展示,三个方面进行日本和中国对东盟在高等教育援对比。

3.1. 人才培养

无论是中国的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还是日本的人才培养计划,都重视人才培养在高等教育援助上的重要性。如中国-东盟菁英奖学金等增加政府奖学金名额的措施,推出的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日本的“日本人力资源开发奖学金计划”等奖学金计划,都致力于培养和开发人力资源,为东盟国家培养高等教育人才作出了极大贡献。双方都重视为东盟培养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尤其是职业技术人才。

不同点在于中国注重培养能够直接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而日本更注重培养可以与日本企业合作的人才。日本由于少子化的社会现状,更加注重吸引东盟国家留学生,具有经济目的指向。如“留学生30万人计划”通过与企业合作,一方面得以满足企业对外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填补劳动力的空缺。这一举措在人才交流和文化交流方面对双方都有积极影响。

3.2. 高校建设

中日双方都致力于东盟国家的高校建设,发展东盟国家的高等教育基础设施,援建学校和境外合作办学都是中日两国对东盟高等教育援助的新方式,与传统的援助项目相比更容易实现援助的持续性目标。如中国援建的柬埔寨桔井大学为当地的高等教育事业带来新机遇,日本无偿帮助越南芹宜大学修建农学院[5],为越南的农业教育提供支持。境外合作办学上,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开办了老挝苏州大学,日本与越南合作办学的越南东京医科大学。老挝苏州大学设有专门的对外汉语教师和汉语课,在传播汉语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10],越南东京医科大学则引进日本的教育管理体系,致力于提高其教育水平。此外,中国与部分东盟国家合作建立的孔子学院也致力于汉语传播,开设汉语课程。中国在对东盟的高校建设侧重于语言传播,而日本除了语言传播还植入其教育体系。但无论如何,这些举措产生了显著的外溢效应,受援院校的科研产出和毕业生就业率得到了有效提高。

3.3. 理念导向

中国强调“合作共赢”的理念,日本则更注重自身利益驱动。日本以“普世价值”作为日本对外援助的价值观导向,并基于以美国为首的“印太战略”政治框架下,致力于提高日本在国际社会中的政治地位;而中国主要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依托,带动构建新时代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并奉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饱含着中国同东盟国家合作共赢的真诚愿望,赢得了东盟国家的真诚友谊和坚定支持。

综上所述,中日依照着自身的援助体系不断推进对东盟高等教育援助事业的发展,取得了相应的国际影响力,在东盟高等教育援助领域的模式都经历了“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助力受援国人才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提升了国际影响力。但不同点在于中国的援助模式更注重广度和规模,以政府主导,力图通过人才培养和高校基建,彰显大国担当和地位。而日本则更倾向于针对性和质量,通过精细化管理和因材施教,培养高端人才,突出技术优势,同时为日本国内经济挖掘高质量劳动力。这些不同的特点都反映了双方在高等教育援助理念和行动的差异,但同时也可窥探出其互补性和协同效应的潜力。

4. 经验与启示

在审视日本对东盟高等教育援助的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日本对东盟高等教育援助契合了东盟国家应对当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需求。东盟区域的技术产业已成为驱动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的强劲引擎,在这一背景下,技术有效转化为生产力,不仅依赖于顶尖的科学研究者和企业家,更迫切需要大批能够熟练掌握并应用这些技术的高技能人才。然而,当前中国对东盟国家的高等教育援助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援助规模和范围有限、宣传不到位造成的认知偏差、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培养支持不足等问题,为应对这些挑战并进一步提升援助效果,我们可以考虑以下两点建议。

4.1. 加强教育援助的宣传力度

首先,加强区域合作与宣传力度,将教育交流活动的辐射范围从贵州、广西等特定省份,逐步向全国扩展。这一步骤旨在建立广泛的教育交流网络,为后续对东盟国家高等教育的深度援助奠定基础。其次,为了增强这一网络的活力和深度,我们需要通过政策扶持和经济激励措施,鼓励高校自主开展与东盟国家的高等教育合作项目,吸引更多高校参与,激发其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并设立专项基金支持这些项目的顺利实施。最后,通过统筹兼顾地处理好传统与新兴媒体、中央与地方媒体、主流与商业平台、大众与专业性媒体等之间的关系,形成从官方到地方到个人的宣传链条,实现有效的融合,不断扩大传播平台的覆盖范围。

4.2. 提升教育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日本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特别是日本–东盟高级专业人才培养项目。该项目针对东盟国家在特定领域的薄弱之处,提供了专业的培训支持,培养了急需的专业人才,从而显著提升了东盟国家的高等教育水平。可以借鉴其模式,制定更加高质量的灵活的培养方案,向东盟国家提供高标准、高统一的教育资源,以满足其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此外,积极推广中国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与东盟地区的高校建立紧密的援助机制,共同探索和实践高效、统一的教学体系。这不仅有助于优化东盟国家教育资源的配置,更能推动整个区域教育水平的提升,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共赢发展。

5. 结语

随着中国持续深化对东盟国家的高等教育援助,其积极影响正逐步显现。这不仅促进了东盟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彰显了中国在国际发展援助和维护全球和平稳定方面的贡献。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其对东盟国家的高等教育援助正在获得更深远的意义。这种援助不仅仅是单纯的资源输出,更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基于研究发现,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中国可借鉴日本在高端人才培养和技术援助方面的经验,进一步提升教育援助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同时,通过加强宣传力度和优化资源配置,扩大教育援助的影响力。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中日两国在东盟高等教育援助领域的合作潜力,以及如何通过教育援助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文化交流,为东盟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全面的支持。总的来说,中国与东盟在高等教育合作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只有通过持续的改进创新,才能推动双方高教合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基金项目

广西大学2023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计划:软实力视域下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研究——基于日本对东盟国家高等教育援助的经验与启示(202310593096)。

NOTES

*第一作者。

参考文献

[1] 彭文平. 日本的高等教育对外援助[J]. 日本问题研究, 2016, 30(4): 49-57.
[2] Kayashima, N. (2022) Japan’s ODA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Supporting Leading Universities for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Knowledge Creation and Diffusion. In: Kayashima, N., Kuroda, K. and Kitamura, Y., Eds., Education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Issues, Concerns and Prospects, Springer, 197-216.
https://doi.org/10.1007/978-981-16-6815-9_9
[3] 陈莹. 中国对东南亚教育援助论析[J]. 东南亚研究, 2019(3): 117-136.
[4] 2023年版開発協力白書[EB/OL].
https://www.mofa.go.jp/mofaj/gaiko/oda/files/100634339.pdf, 2025-01-29.
[5] 日本外務省. OECD/DACにおけるODA実績[EB/OL].
https://www.mofa.go.jp/mofaj/gaiko/oda/shiryo/jisseki.html, 2025-01-29.
[6] 日本外務省. 我が国の政府開発援助の実施状況(1997年度)に関する年次報告[EB/OL].
https://www.mofa.go.jp/mofaj/gaiko/oda/shiryo/hakusyo/nenji97/nji97_2.html#2_1_1, 2025-01-29.
[7] 《日本-东盟特别峰会联合愿景声明》「相互信任的伙伴」[EB/OL].
https://www.kantei.go.jp/cn/uni/2023/1217_ASEAN_Statement.html, 2025-01-29.
[8] 日本文部科学省. 令和4年度文部科学白書[EB/OL].
https://www.mext.go.jp/b_menu/hakusho/html/monbu.htm, 2025-01-29.
[9] 日本文部科学省. 文部科学白書2022 [EB/OL].
https://www.mext.go.jp/content/20230713-mxt_soseisk02-000030936_7.pdf, 2025-01-29.
[10] 陈玉芳. 中国对老挝教育援助与中老教育合作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昆明: 云南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