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辅助下师生合作评价在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思政中的应用研究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eacher-Student Cooperative Evaluation Assisted b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Business English Writing
摘要: 在高等教育课程思政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英语专业课程亟待融入思政教育教学内容,培养专业技能扎实、兼备家国情怀的商务英语人才。本文聚焦于信息技术辅助下师生合作评价在该课程思政中的应用。通过理论分析,阐述了课程思政的内涵、师生合作评价的理论来源以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理论,并剖析了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思政的现状,指出思政元素挖掘不深、教学方法单一、评价方式不合理等问题及其成因。研究发现,信息技术在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中形式丰富,能丰富教学资源、激发学习兴趣;师生合作评价则有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提升参与度。二者融合具备技术支撑、契合教学与学生需求。基于此,本文提出整合教学资源、挖掘思政元素、搭建信息化评价平台、开展案例分析等应用策略。以“商务合同写作”单元为例,实践验证了该方法可有效提升学生写作技能与思想道德素养。同时,提出提升教师能力、强化教学管理支持、引导学生参与等保障措施。尽管研究实现了技术与评价融合、构建新教学模式,但仍存在技术应用不熟练等问题。未来研究应拓展范围,探索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应用,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推动教学发展。
Abstract: In the higher-education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form, the Business English Writing course must integ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professional teaching to cultivate business English talents with both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moral integrit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of teacher-student collaborative assessment, supported b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is cours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oretical analysis clarifies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connotations, the origin of teacher-student collaborative assessment,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s educational application. It also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urs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vealing problems like shallow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 exploration, monotonous teaching, and irrational evaluation, along with their caus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riches teaching resources and boosts students’ interest, while teacher-student collaborative assessment cultivates critical thinking and participation. Their integration has technical support and suits teaching and students’ needs.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proposes strategies such as resource integration, in-dep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 exploration, building an information-based evaluation platform, and case-based analysis. The “Business Contract Writing” module shows this approach can improve students’ writing skills and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ies. Additionally, safeguard measures like enhancing teacher capabilities, strengthening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guiding student participation are put forward. Although a new teaching model integrating technology and assessment has been established, issues like sub-optimal technology application remain. Future research should expand scope, explore AI and big-data applications, deepen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and promote teaching development.
文章引用:晏文娟. 信息技术辅助下师生合作评价在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思政中的应用研究[J]. 社会科学前沿, 2025, 14(5): 582-593.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5.145430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课程思政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理念与核心任务[1]。自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以来,其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商务英语写作课程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商务英语写作技能的任务,还在学生的职业素养与价值观塑造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当前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思政的实施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不够深入,仅将其视为简单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灌输,未能充分挖掘课程本身蕴含的丰富思政元素,导致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现象较为突出。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模式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无法满足课程思政教学的多元化需求。在教学方法上,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模式缺乏互动性和启发性,难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思政内涵;在评价模式上,过于侧重语言技能和写作规范的考核,忽视了学生在思想道德、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发展,无法全面评估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2]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解决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思政面临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信息技术具有资源丰富、传播迅速、互动性强等优势,能够为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多元化的教学资源与创新的教学手段。同时,师生合作评价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评价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注重评价过程中的互动与反馈,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与全面发展。在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思政中引入师生合作评价,有助于打破传统评价模式的局限,让学生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升写作技能,还能深入理解思政内涵,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3]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信息技术辅助下师生合作评价在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思政中的应用,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为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思政提供新的教学思路与方法,推动课程思政改革的深入发展。在理论层面,本研究有助于丰富课程思政的教学理论体系,拓展信息技术与师生合作评价在专业课程思政中的应用研究,为相关领域的学术探讨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路。通过深入剖析信息技术与师生合作评价对课程思政教学的影响机制,进一步揭示课程思政教学的内在规律,为后续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实践层面,本研究助力教师将课程思政巧妙融入商务英语写作教学,实现教学质量和育人成效的双提升。在教学方法创新领域,借助信息技术搭建智慧教学场景,并引入师生合作评价机制,教师能够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当学生深度参与互评时,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被极大激发。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商务英语写作技能得到显著提升,而且在写作素材和课堂讨论的熏陶下,接受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与未来职业发展相匹配的职业素养。

2. 理论基础

2.1. 课程思政的内涵与理论依据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强调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使所有课程都发挥育人功能,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课程思政的目标具有多元性和系统性,旨在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4]。同时,课程思政还致力于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坚守。此外,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也是课程思政的重要目标之一,使学生能够了解国际形势和发展趋势,具备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贡献力量。

在思政元素方面,商务英语写作课程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国际视野、文化自信等元素。在涉及国际贸易相关的写作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的贸易政策和发展战略,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在跨文化商务交流的写作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视野,同时引导学生尊重不同文化,树立文化平等的观念,增强文化自信,在国际交流中积极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此外,商务英语写作课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法治观念,通过对商务合同、商务信函等写作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商务活动中的法律责任和道德底线,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诚实守信的职业态度,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商业秩序[5]

2.2. 师生合作评价的理论根据

师生合作评价是一种强调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评价过程的教学评价模式,它打破了传统评价中教师作为单一评价主体的格局,构建了师生平等对话、协作交流的评价环境[6]。在师生合作评价中,教师不再仅仅是评价结果的裁决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与合作者;学生也从被动接受评价的客体转变为积极参与评价的主体,能够在评价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分享学习体验,与教师共同推动评价的开展。

师生合作评价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其重要支撑之一。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非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不断构建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7]。在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生并非孤立地学习写作技巧,而是在特定的情境下,结合商务领域的实际需求和文化背景,通过与教师、同伴的交流合作,不断丰富和深化对写作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师生合作评价正是契合了这一理论,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通过与教师和同伴的讨论、协商,深入理解写作的要求和标准,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从而主动调整和改进写作策略,实现知识的有效建构。

此外,合作学习理论也为师生合作评价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合作学习理论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认为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8]。在师生合作评价中,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评价活动,共同完成对学习成果的评价。在小组合作评价过程中,学生们各抒己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3.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理论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依托于坚实的理论基础,多媒体学习理论和联通主义学习理论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从不同角度为信息技术辅助下师生合作评价在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思政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多媒体学习理论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理查德・E・迈耶(Richard E. Mayer)提出[9]。该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系统由视觉–空间通道和听觉–语言通道组成,学习者通过这两个通道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当教学信息以多种媒体形式呈现时,如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能够同时激活这两个通道,使学习者从不同维度获取和理解信息,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在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商务写作知识与思政元素以多样化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例如,在讲解商务报告写作时,教师可以展示实际的商务报告案例,同时配以相关的视频讲解,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商务报告的格式、内容和语言要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等思政元素。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学习内容,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思政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课程思政在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施现状

随着课程思政理念在高校教育中的深入推进,商务英语写作教学积极响应该理念,不断探索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有效途径。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以及对部分高校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教学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到当前课程思政在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施呈现出以下特点与情况。

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逐渐意识到商务英语写作课程中蕴含的丰富思政元素,并尝试将其融入到教学内容中。教学方法上,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目标,教师也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除了传统的讲授法外,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互动式教学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引入真实的商务案例,让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思政内涵。在教学手段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许多教师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工具,丰富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通过在线学习平台,教师可以发布与课程思政相关的学习资料,如视频、文章、案例等,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拓展阅读。

3.2.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尽管课程思政在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思政育人目标的有效实现,需深入剖析其原因,以便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策略。

在思政内容融入方面,存在思政元素挖掘不深入、融入方式生硬的问题。部分教师对商务英语写作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仅停留在表面,未能充分挖掘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的内在联系。在选取商务案例时,只注重案例的商业价值和写作技巧训练,而忽视了其中蕴含的思政价值,无法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教学方法上,虽然互动式教学方法得到了一定应用,但整体教学方法仍较为单一,难以满足课程思政教学的多元化需求,导致讨论效果不佳,无法有效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碰撞。评价方式不合理也是一个突出问题。当前商务英语写作课程的评价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评价内容侧重于语言表达、语法准确性、写作格式等方面,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职业素养、创新能力等思政相关方面的评价较少。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综合素质,也不能有效引导学生关注思政学习。

这些问题的产生,源自多维度的深层次成因。从教学理念层面来看,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战略性价值认识存在局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过度聚焦于商务英语写作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单向传授,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学的育人属性,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塑造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有所欠缺。这种重知识技能、轻价值塑造的教学倾向,难以满足新时代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要求,阻碍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协同育人的有效实施。教师能力方面,一些教师缺乏思政教育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不具备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和有效开展思政教学的能力。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不足,无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课程思政教学提供支持,影响了教学效果。课程设计层面,部分商务英语写作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等方面,没有充分考虑课程思政的要求。教学目标中对思政目标的设定不够明确和具体,缺乏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没有围绕课程思政进行系统规划,导致思政元素在教学中分布零散,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4. 信息技术辅助下师生合作评价的优势与可行性

4.1. 信息技术在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形式与优势

信息技术在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中展现出了丰富多样的应用形式,这些形式为教学带来了诸多变革与优势,有力地推动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化。

多媒体教学是信息技术在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形式。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元素融合于教学内容之中,使原本抽象、枯燥的商务英语写作知识变得生动形象、直观易懂。在线学习平台也是信息技术在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重要应用形式之一。在线学习平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登录平台进行学习,不再受传统课堂教学时间和地点的束缚。智能写作辅助工具在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这些工具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生提供写作过程中的实时帮助和指导。一些智能写作辅助工具可以根据学生输入的内容,自动检测语法错误、拼写错误,并提供修改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写作的准确性。还有一些工具能够提供词汇推荐、句式优化等功能,帮助学生丰富写作表达,提升写作质量。

信息技术在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具有诸多优势。它丰富了教学资源,使教师能够获取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务英语写作素材,为教学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拓宽了学生的视野。通过多媒体教学、在线学习平台等形式,教学内容更加生动丰富,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同时,信息技术能够实现教学过程的个性化,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为学生提供定制化的学习方案和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风格,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4.2. 师生合作评价在课程思政中的独特价值

师生合作评价在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思政体系中,凭借其独有的互动性、多元性特征,展现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首先在学生学习层面,通过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评价,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对知识进行分析、反思,深度理解写作规范与技巧,实现知识内化,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同时,师生合作评价为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开辟了新路径。在师生围绕写作内容展开的讨论与互评过程中,为教师创造了巧妙融入思政元素的契机。双方在观点交流中,对涉及职业道德、社会责任等思政主题进行探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思政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这一评价方式,打破了传统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相对分离的局面,搭建起二者有机融合的桥梁。

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方面,师生合作评价发挥着关键作用。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以教师的单一评价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评价的地位,缺乏主动思考和质疑的机会[10]。而师生合作评价打破了这种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过程,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评价商务英语写作作品时,学生需要对作品的内容、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判断其优点与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这一过程促使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师生合作评价还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当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时,他们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者,而是成为学习的主体,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拥有了更多的控制权和责任感。在评价过程中,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与教师和同伴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这种积极的参与状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小组合作评价为例,学生们在小组中共同完成对写作作品的评价任务,每个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小组的评价工作贡献力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解决问题,不仅提高了评价的质量,还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参与感。

此外,师生合作评价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搭建了桥梁,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共同探讨学习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评价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学生也可以从教师那里获得专业的知识和经验,拓宽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能力。这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和谐的教学氛围。

4.3. 信息技术与师生合作评价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信息技术与师生合作评价的融合具有多方面的可行性,这一融合能够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为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思政教学带来新的活力与变革。

教学需求方面,信息技术与师生合作评价的融合能够有效满足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思政教学的需求。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教学目标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商务英语写作技能,还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难以全面评估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发展,而师生合作评价能够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团队合作能力等。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师生合作评价可以引入更多的评价资源和方式,使评价更加全面、深入。

学生特点也是两者融合的重要依据。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信息技术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对信息技术有着较高的接受度和应用能力,熟悉各种在线学习工具和社交平台。在商务英语写作课程中,学生渴望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学习和交流,信息技术与师生合作评价的融合正好契合了学生的这一特点。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宽学习视野;在师生合作评价过程中,通过在线平台与教师和同伴进行互动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满足他们的社交需求和学习需求。

在优化师生合作评价流程方面,信息技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评价流程的自动化和规范化,减少人工操作的繁琐性和主观性。在线学习平台可以设置评价任务的发布时间、提交时间、评价标准等,系统会自动提醒学生和教师按时完成相应的任务[11]。在评价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在线打分、评语撰写等操作,评价结果可以实时记录和统计。信息技术还可以实现评价数据的分析和反馈,通过对学生的评价数据进行分析,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教学决策提供依据;学生也可以根据评价反馈,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5. 信息技术辅助下师生合作评价在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思政中的应用策略

5.1. 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资源整合与思政元素挖掘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思政教学的资源整合与思政元素挖掘迎来了新的契机与挑战。借助信息技术,教师能够从海量的信息中收集、整理和筛选出丰富多样且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为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坚实的素材支撑[12]。同时,深入挖掘商务英语写作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如商业伦理、跨文化交际等,使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有机融合,成为提升教学质量与育人效果的关键。

在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可借助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学术数据库,获取前沿研究成果、教学案例和学术论文,既能丰富教学素材,又能紧跟学科动态。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等在线教育平台,也汇聚了大量优质课程资源,可供教师借鉴并结合本校学情优化整合。收集后,资源的整理与筛选不可或缺。教师需依据教学目标和课程思政要求分类,可按写作主题,如商务信函等归类,也可依思政元素,如职业道德等划分。筛选时,要着重考量权威性、准确性及时效性,优先选用权威来源资源,并仔细甄别网络信息。同时,兼顾学生英语水平、专业背景等,挑选难度适宜、贴近生活学习的内容,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参与度。

商务英语写作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使其在教学中得以充分体现。商业伦理是商务英语写作课程中重要的思政元素之一。在商务活动中,遵守商业伦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也是商务英语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讲解商务合同写作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合同中的条款,如违约责任、知识产权保护、保密条款等,让学生了解这些条款背后所蕴含的商业伦理原则,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

跨文化交际也是商务英语写作课程中不可忽视的思政元素。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务写作案例,让学生对比分析其中的文化差异,如语言表达、商务礼仪、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引导学生尊重不同文化,树立文化平等的观念,避免文化冲突和误解。同时,鼓励学生在商务写作中积极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我国在国际商务领域的文化影响力。

5.2. 构建师生合作评价的信息化平台与流程设计

在信息技术辅助下,构建科学高效的师生合作评价信息化平台,并设计合理的评价流程,是实现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思政目标的关键环节。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效率,还能增强评价过程的互动性和反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线学习平台和教学管理系统是构建信息化评价平台的核心工具,其具备强大的功能模块,能够满足师生合作评价的多样化需求[13]。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创建专门的商务英语写作课程班级,发布教学任务、学习资料和评价任务。在信息化教学场景中,学生借助在线学习平台,能够便捷地提交商务英语写作作业,作业提交形式丰富多样,涵盖文档、图片、音频等多元格式。这一多元提交模式,使教师不仅能获取学生书面文本信息,还能通过音频、图片等形式,多维度洞察学生在语言表达、创意构思等方面的表现,全面、立体地了解学生的写作成果。教学管理系统与在线学习平台间的数据对接,进一步推动了教学的智能化发展。二者数据对接后,系统可将学生信息、课程信息、成绩信息等教学数据进行整合,构建起一站式教学数据库,实现对教学信息的统一管理。这些整合后的教学数据,为师生合作评价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使评价不仅基于定性分析,更能借助数据实现量化评估。一方面,教师可依据过往成绩数据,清晰了解学生学习的发展趋势,为评价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学生也能通过对比自身数据,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推动师生合作评价更加科学、高效。

评价指标的制定是评价流程的重要基础,应充分考虑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在语言能力方面,评价指标包括词汇运用的准确性和丰富性、语法的正确性、句子结构的合理性以及语篇的连贯性等。在思政融入方面,重点评价学生对思政元素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如是否在写作中体现出正确的职业道德观、社会责任感、文化自信等。在撰写商务报告时,学生是否考虑到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否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礼仪,是否积极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等。

评价方式的选择应多样化,以充分发挥师生合作评价的优势。教师可以从语言表达、内容逻辑、格式规范以及思政融入等多个角度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学生自评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自评,学生能够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发现自己的问题和进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互评则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互评,在互评过程中,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写作水平。例如,在小组互评商务英语信函时,学生可以从语言规范、商务礼仪、沟通效果等方面对同伴的信函进行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同时也能从同伴的评价中获得新的思路和方法。

评价结果的反馈是评价流程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通过信息化平台,教师可以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反馈方式包括评语、打分、等级等[14]。评语应具体、有针对性,不仅要指出学生的问题,还要提供改进的方向和方法。学生也可以通过平台对评价结果进行反馈,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与教师进行进一步的交流和沟通。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评价标准,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5.3. 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以“商务合同写作”这一教学单元为切入点,系统且深入地剖析信息技术辅助下师生合作评价,在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具体实施过程,全面评估其教学效果,并广泛收集学生反馈,对优化当前教学模式具有极为关键的实践意义和参考价值。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借助在线学习平台发布教学任务与学习资料。教师上传各类真实的商务合同案例,涵盖不同行业和业务场景,如国际贸易合同、技术合作合同等,同时提供了与商务合同写作相关的教学视频,详细讲解商务合同的结构、条款内容、语言特点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通过展示实际的商务合同纠纷案例视频,引入课程思政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商务合同中的诚信原则、法律责任以及职业道德等问题,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在商务活动中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学生在完成商务合同写作任务后,通过在线学习平台提交作业。随后,师生合作评价环节正式展开。教师首先在平台上发布评价任务,明确评价标准和要求,评价标准不仅包括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合同条款的完整性和规范性等专业写作技能方面,还涵盖了思政元素的体现,如对合同中诚信原则的理解与应用、对法律责任的认识等。学生进行自评时,对照评价标准,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分析自己在合同写作中是否准确运用了专业术语,条款设置是否合理,以及是否充分体现了思政要求。在互评阶段,学生以小组形式在平台上对其他同学的作业进行评价,通过在线讨论区交流看法,分享自己的见解,指出他人作品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给予指导和引导。当学生对合同中某一条款的理解出现分歧时,教师引导学生从法律规定、商业伦理等角度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教师还利用智能写作辅助工具,对学生的写作进行初步分析,提供语法、词汇使用等方面的建议,为师生合作评价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使评价更加科学、准确。

教学效果方面,通过此次教学实践,学生在商务英语写作技能和思想道德素养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在写作技能上,学生对商务合同的格式规范、条款内容的把握更加准确,语言表达更加专业、严谨。在之前的商务合同写作练习中,许多学生存在条款表述模糊、语言错误较多的问题,经过本次教学与评价,学生的这些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在思想道德素养方面,学生对商务活动中的诚信原则、法律责任和职业道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课堂讨论和评价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从思政角度分析商务合同案例,认识到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是商务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石,增强了自身的职业操守和法律意识。

6. 实施建议与保障措施

6.1. 教师能力提升

为有效推进信息技术辅助下师生合作评价在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思政中的应用,教师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和评价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15]

教师应着力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已成为教师必备的技能。教师要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使用,能够制作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课件,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商务英语写作知识和思政元素。学会运用在线学习平台进行课程管理、教学资源发布、作业布置与批改以及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教师还应积极探索智能写作辅助工具的应用,利用这些工具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质量,同时也能为师生合作评价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

教师还需不断提升评价能力。在师生合作评价模式下,教师要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标准应既关注学生的商务英语写作技能,如语言表达、内容组织、格式规范等,又要重视学生在思政方面的表现,如思想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等。教师要掌握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评价目的,灵活运用这些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反馈,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改进不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6.2. 教学管理支持

教学管理支持是确保信息技术辅助下的师生合作评价,能在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思政里顺利推进的关键要素,学校务必多维度发力,为教学改革筑牢根基。在硬件设施完善上,学校需要大力投入资金,积极打造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不仅要配备高分辨率的投影仪,让教学资料清晰呈现,还需安装智能交互白板,方便师生互动,同时配备优质音响设备,营造沉浸式的教学氛围。完善校园网络基础建设也刻不容缓,大幅提升网络带宽,保障在线学习平台、教学管理系统稳定运行,满足师生在教学中的海量数据传输需求。智能化语言实验室的构建同样重要,配备先进语言学习软件与设备,助力学生进行商务英语写作实践训练与交流。教学监督层面,学校要构建完备的监督机制,教学督导团队定期深入课堂,仔细观察教师教学流程、学生学习状态,及时察觉并解决教学问题。建立学生教学评价制度,鼓励学生积极反馈,学校据此调整教学策略。此外,定期组织教学研讨活动,让教师交流经验、分享成果,携手攻克教学难题,共同提升教学水平。在教学计划与课程安排方面,充分融入课程思政要求,合理规划教学时间与内容,确保思政教育有充足时间渗透,注重与商务谈判等课程协同,全方位实现知识与价值的双重培育。

6.3. 学生参与引导

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师生合作评价,是发挥其优势、提升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思政教学成效的核心所在[16]。这不仅能锤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意识,还能培育责任感与团队精神,助力学生在评价中实现知识与思想的进阶。

为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情境教学法能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商务英语写作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评价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例如,在商务谈判信函写作评价时,模拟商务谈判场景,学生分饰不同角色对信函评价修改,能深度理解信函内容与目的,大幅提升参与积极性。明确评价目的与要求是学生有效参与的前提。评价前,教师要详尽阐释目的,让学生知晓评价不仅是对写作成果的评定,更是自我学习成长的关键途径,能助其发现写作短板、明晰学习进度,进而针对性改进提升。同时,清晰阐述涵盖语言表达、内容质量、格式规范、思政融入等方面的评价标准与要求,给出具体评价指标与分值。

培养评价能力是确保学生有效参与的关键。为系统提升学生的评价能力,教师可组织专门培训,围绕作品优劣分析、评价意见撰写,以及自我评价与互评等核心内容,借助典型案例开展知识传授与实操示范。在培训过程中,教师通过对比分析优秀和存在问题的写作案例,深入讲解评价要点与技巧,并引导学生进行模拟实操,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评价方法。评价结束后,组织学生反思讨论,分享收获体会,剖析问题并提改进措施,持续提升评价能力。小组合作学习也是促进学生参与的重要方式。教师依学生学习能力、性格等合理分组,保障组内优势互补。小组合作评价时,学生共同研讨分析写作作品、交流观点、完成评价任务。教师引导明确分工,组长组织协调、记录员记录过程结果、发言人汇报成果。借此,学生能培养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提升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本研究专注于信息技术辅助下师生合作评价在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思政里的应用,经多维度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收获了有价值的成果,同时也明晰了现存问题与不足,为后续研究及教学实践指引方向。

通过实证检验与多维度评估,这套师生合作评价模式在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中成效斐然,展现出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借助与教师、同伴间的多元互动,广泛汲取专业且多元的反馈建议。这不仅让学生对商务英语写作规范、语言运用以及逻辑化内容架构的理解更为深刻,促使其写作专业性与规范性显著提升,还推动学生深入探究商务文本中蕴含的商业伦理、社会责任等思政元素。在持续的分析、讨论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得到锻炼,对商业行为背后的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认知愈发清晰,进而强化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树立契合时代需求的职业观和价值观。此外,该评价模式构建起开放、互动的学习环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知识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他们主动投身课堂讨论、小组协作等教学活动,营造出浓厚且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动机也进一步被激发,助力教学效果持续提升。

本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创新点。其一,达成信息技术与师生合作评价的有机融合,借助在线学习平台、多媒体教学工具、智能写作辅助工具,为评价提供丰富资源与便捷渠道,突破时空限制,提升评价效率与灵活性。其二,构建全新教学模式,将课程思政理念全程贯穿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从资源整合、指标制定到流程设计,均充分融入思政元素,实现知识与价值的统一。其三,凸显学生主体地位,通过师生合作评价,让学生参与评价标准制定、过程实施及结果反思,培养自主学习、批判性思维与团队合作精神。

然而,研究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技术应用上,部分师生对信息技术工具操作不熟练,阻碍评价推进,如学生提交作业、参与评价遇操作难题,教师运用智能工具分析写作时无法充分发挥功能。评价标准方面,虽已涵盖语言、内容、思政融入等维度,但不够细化,可操作性欠佳,致使评价结果存在主观性。此外,师生合作评价的深度与广度不足,部分学生参与流于形式,评价内容也多聚焦写作作品,对学生学习过程、态度等方面评价不够全面。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虽取得一定成果,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研究范围存在一定局限性,本研究主要聚焦于商务英语写作课程,对商务英语专业其他课程以及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普适性研究相对较少。未来的研究可以拓展到更多专业课程,探索信息技术辅助下师生合作评价在不同课程思政中的应用特点和规律,以构建更全面、系统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有待加强,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等方法的运用相对缺乏,难以对信息技术辅助下师生合作评价的效果进行更精准的量化分析和对比研究。后续研究可以设计科学严谨的实验,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控制变量,对不同评价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更准确地验证该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和优势。

展望未来,信息技术辅助下师生合作评价在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思政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为教学评价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变革。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评价的智能化,通过对学生学习数据的深度分析,自动生成个性化的评价报告和学习建议,为学生提供更精准的学习支持。借助大数据技术,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教学评价数据,挖掘数据背后的潜在信息,为教学决策提供更科学的依据,推动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思政教学的不断优化和改进。

在课程思政建设持续深化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辅助下的师生合作评价亟待拓展应用领域与深度。一方面,评价不仅聚焦学生学习成果,更要着重关注学习过程与综合素质,让思政教育无缝融入学生学习全程。同时,积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汲取其他学科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以此丰富课程思政内涵、创新形式,致力于培育具备跨学科思维与综合素养的商务英语人才。另一方面,强化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亦是未来研究及实践的关键方向。学校与教育部门应加大对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课程思政教学及评价能力方面的培训投入,为师生合作评价的高效实施提供坚实人才支撑。鼓励教师投身教学研究与创新实践,分享经验成果,合力推动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思政教学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基金项目

2024~2026年度甘肃省高等院校外语教师发展研究项目“信息技术辅助下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路径研究”(W202414);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基于师生合作评价的商务英语写作教学设计与实施”(202412665GS)。

参考文献

[1] 赵应吉, 董保华. 外语课程思政研究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2015-2021) [J]. 外国语文, 2022, 38(6): 129-139.
[2] 唐慧利, 崔萌筱, 耿紫珍. 课程思政融入商务英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1, 29(3): 55-58.
[3] 许世英. 师生合作评价方式下大学英语规范化写作成效研究[J]. 中国标准化, 2023(20): 204-207.
[4] 秦洪武, 孔蕾. 外语教育思政资源高效应用探索: 数字化途径[J]. 外语电化教学, 2023(4): 65-72, 122.
[5] 刘重霄, 林田. 《商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建构及实践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 2021(4): 47-55.
[6] 张丽. 英语专业学生师生合作评价情绪体验质性个案研究[J].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 2024, 7(2): 62-68, 93-94.
[7] 钱庆义. 建构主义理论下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创新[J]. 外国语文, 2014, 30(3): 185-189.
[8] 吴荣辉, 何高大. 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效应研究[J]. 外语教学, 2014, 35(3): 44-47.
[9] 王海英, 尹兆梦, 王献英. 多媒体学习理论视阈下插图对学生认知学习的影响机制探析[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 38(23): 46-48.
[10] 刘莉. “产出导向法”理念下师生合作评价和机器评价相结合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评价模式[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33(4): 80-86.
[11] 李琳. 师生合作评价应用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之行动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洛阳: 河南科技大学, 2023.
[12] 谢幼如, 邱艺, 章锐, 等. 数字化转型赋能高校课程思政的实施进路与评价创新[J]. 中国电化教育, 2022(9): 7-15.
[13] 郭晓琳, 何高大. 基于云平台的翻译教学师生合作评价模式设计与实践——以《英汉/汉英笔译》课程为例[J]. 惠州学院学报, 2022, 42(1): 116-122.
[14] 赵丽. 师生合作评价对高中生英语写作焦虑的影响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曲阜: 曲阜师范大学, 2024.
[15] 张玉玲. 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施[J]. 中国科技论文, 2023, 18(10): 1170.
[16] 郭燕, 徐锦芬, 陈聪. 大学生英语课堂学习投入动态发展研究[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4, 32(4): 6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