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范春美, 马斯棋, 丁克凡, 等. 八正散中药复方治疗泌尿系感染Meta分析[J]. 云南中医中药志, 2024, 45(7): 42-48.
|
[2]
|
张伯礼, 吴勉华. 中医内科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7: 262.
|
[3]
|
马多娜, 李俊强, 杨鸿, 等. 乳杆菌活菌联合常规方案治疗绝经后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J].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3, 21(1): 76-80.
|
[4]
|
应汝炯, 胡粤杭, 盛昭园, 等. 穴位贴敷配合滋肾通淋方治疗女性再发性尿路感染疗效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 2018, 37(9): 1037-1041.
|
[5]
|
赵瑞瑞, 周帅. 穴位贴敷疗法的临床应用进展[J]. 国医论坛, 2017, 32(1): 68-70.
|
[6]
|
陈艳红, 陈敏, 潘庆敏, 等. 中药坐浴配合针灸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98例[J]. 河南中医, 2015, 35(8): 1989-1990.
|
[7]
|
黄佳, 王峥. 知柏地黄丸合五苓散加减辅助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1, 27(10): 70-75.
|
[8]
|
张建花. 益肾汤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分析——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2, 28(12): 60.
|
[9]
|
伍捷, 喻思思. 艾灸联合穴位贴敷在肾病综合征水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23, 24(4): 88-90+93.
|
[10]
|
张建强, 宋建美, 韩学忠. 中药肾区离子导入配合益肾化湿颗粒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 5(1): 8-9.
|
[11]
|
孟宪实, 赵平. 温阳散隔物灸治疗脾肾两虚证肾性水肿的探讨[J]. 光明中医, 2024, 39(4): 774-777.
|
[12]
|
毛秀梅, 金晓薇, 史耀勋. 中药足浴法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 中国民间疗法, 2012, 20(10): 25.
|
[13]
|
曹树琦, 董宝强, 林星星, 等. 艾灸关元穴对成人慢性肾病综合征1-3期临床症状、肾功能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9, 37(10): 2390-2393.
|
[14]
|
鹿馨允.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57): 64-65, 67.
|
[15]
|
苏航. 下丘脑室旁核参与电针太溪、足三里组穴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实验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合肥: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4.
|
[16]
|
朱崇安, 罗云波. 针灸董氏奇穴“下三皇”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临床对照研究[J]. 中国针灸, 2015, 35(4): 335-338.
|
[17]
|
邵勇. 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疗效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 2015(1): 44-45.
|
[18]
|
薛红良, 卞晓芳, 孙正伟. 穴注和口服中药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42例临床研究[J]. 江苏中医药, 2008, 40(11): 84-85.
|
[19]
|
薛红良, 梅建锋, 蒋丽君, 杨艳, 张亚琦, 孙正伟, 周霞. 穴位埋线联合口服中药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61例临床观察[J]. 江苏中医药, 2013(6): 47-48, 49.
|
[20]
|
代丽娟, 朱晓明, 刘春燕, 等. 中医特色疗法治疗慢性肾衰竭[J]. 中医药信息, 2015, 32(4): 124-126.
|
[21]
|
刘庆芝.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J]. 内蒙古中医药, 2024, 43(3): 128-130.
|
[22]
|
王娟, 雷权. 中药灌肠联合耳穴埋豆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 33(16): 43-46.
|
[23]
|
严梦婷, 林钐, 王江梅, 等. 高位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脏病4-5期湿浊证的临床观察[J]. 时珍国医国药, 2022, 33(9): 2198-2201.
|
[24]
|
邵治国. 中药熏洗疗法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J]. 湖北中医杂志, 2015, 37(7): 5-6.
|
[25]
|
张梅, 熊环环. 穴位按摩联合护肾操对慢性肾衰竭血透患者负性情绪及疲乏状况的影响[J]. 中国临床护理, 2023, 15(12): 746-749.
|
[26]
|
闫楠, 张传方, 王大鹏. 针灸治疗单纯性急性膀胱炎53例[J]. 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34): 55-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