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APP释义对比与优化研究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Definitions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Outward-Oriented Chinese Learning Dictionary APP
DOI: 10.12677/ml.2025.136585,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王佳蕊, 徐艳华, 李明慧, 王艺飞, 甄 希:鲁东大学人文学院,山东 烟台
关键词: 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释义对比Outward-Oriented Chinese Learning Dictionary Definition Comparison
摘要: 词典在二语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工具性作用,尤其是词典对词语释义的准确性对学习者而言至关重要。文章着眼于国内外汉语学习词典APP的词语释义,从释义的准确性、周全性、实用性、简明性、释义语言的选用等几个方面对Pleco、Hanping Lite和JUZI汉语三个APP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JUZI汉语在释义的简明性,释义语种选用的用户优先性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建议JUZI汉语在释义方面应降低释义的难度、选用释义语言时把握好用户优先原则、加强对词的色彩义的编纂、把握好实用性原则,以便更好地为汉语学习者服务。
Abstract: Dictionaries play a crucial instrumental role in the process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especially the accuracy of word definitions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o learner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word definitions of three Chinese learning dictionary apps, Pleco, Hanping Lite and JUZI Chinese, and conduct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from several aspects including the accuracy, comprehensiveness, practicality, conciseness of definitions and the choice of definition languages. The research finds that JUZI Chinese still has some deficiencies in the conciseness of definitions and the user priority in the choice of definition languages. It is suggested that JUZI Chinese should reduce the difficulty of definitions, adhere to the user priority principle in the choice of definition languages, strengthen the compilation of the color meanings of words, an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practicality in order to better serve Chinese learners.
文章引用:王佳蕊, 徐艳华, 李明慧, 王艺飞, 甄希. 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APP释义对比与优化研究[J]. 现代语言学, 2025, 13(6): 228-235. https://doi.org/10.12677/ml.2025.136585

1. 引言

释义作为辞书的核心内容,直接决定着词典编纂的质量。无论辞书出版的载体为纸张还是数字媒体,词语释义对辞书的工具性作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是辞书编纂的重中之重。释义编纂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汉语学习者的词汇掌握程度,错误的词语释义会给汉语学习者带来诸多困扰。

目前汉语学习者使用的词典大都是由国外研发的,尤其是Pleco、Hanping Lite,尽管它们在释义编纂方面都存在释义不准确、混淆不同层面语法单位等各种错误,但却更受学习者欢迎。章宜华(2010)调查发现国内出版的汉语词典在留学生中的拥有量非常少,只占6.8%,而93.2%的外国留学生不购买国内版汉语学习词典[1],夏立新(2009)调查发现95%左右的汉语学习者没有使用过中国出版的汉语学习词典[2]。由北京语言大学杨玉玲老师研发的JUZI汉语,在释义准确性方面程度更高,且该词典采用多模态释义、提供常用搭配词、易混淆词辨析、自主练习设计、语义关系网络构建等模块,充分发挥了融媒体词典的优势,算得上是质量上乘,较为优秀的词典APP。可令人不解的是,从“七麦数据”显示来看,JUZI汉语从2022年发布至今下载量总计为568次,而同时间段内Pleco的下载量则有144,850次。相比之下,JUZI汉语的下载量远远少于Pleco。

为何国内出版的质量高的汉语学习词典APP应用少?而国外出版的错误率高的词典却广受使用者欢迎?如何使JUZI汉语借鉴国外所研发的汉语学习词典APP的优势,在释义编纂方面得到进一步改进完善?为了帮助国内出版的汉语学习词典APP摆脱现有的困境,本文以Pleco、Hanping Lite两个国外研发的典型词典APP为代表,将JUZI汉语与二者在释义编纂方面进行多角度的对比,发现他们各自的优缺点,借鉴国外汉语学习词典APP研发的优点,为JUZI汉语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建议,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和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编纂事业的发展。

2. Pleco、Hanping Lite和JUZI汉语的释义对比

Pearsons and Nichols (2014)提出了针对在线词典的评估框架——皮尔森与尼科尔斯评估框架[3]。Lew & Szarowska (2017)则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出适用于在线双语词典的评估框架,包括词汇覆盖情况、词汇在词条中的处理情况、词汇信息访问获取情况、词典数据呈现情况四个方面[4]。杨金华(2016)提出,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编纂应遵循浅显性、实用性、周全性、明示性等四项基本原则[5],朱世芳(2011)将释义原则归纳为浅显性、规范性、准确性、系统性、实用性五条原则[6],崔乐(2011)将释义原则归纳为表意的准确性、语言的简易性、方式的多样性、维度的全面性、模式的一致性[7]。我们参考借鉴了以上学者提出的原则,立足于用户视角,从释义的准确性、周全性、实用性、简明性和释义语言的选用五个方面,对Pleco、Hanping Lite、JUZI汉语三款汉语学习词典APP进行对比,探讨三者各自的优缺点。

2.1. 三款词典APP释义的准确性对比

1. 释义内容的准确性方面:我们分别使用Pleco、Hanping Lite和JUZI汉语这三款汉语学习词典APP来对同一个词进行检索,并对三款词典的释义进行平行对比,发现JUZI汉语释义内容的准确度明显比Pleco和Hanping Lite要高。如“发生”一词在三款APP中的释义分别如下:

Pleco: v. happen; occur; take place

Hanping Lite: to happen: to occur; to take place; to break out

JUZI汉语:v.出现;事情、现象从没有到有(to happen; to occur; to take place)

对比来看,Hanping Lite对“发生”的释义中有一条释义为“to break out”,而“break out”意思为“爆发”或指某事突然发生,在“发生”这一释义上增加了一个限定修饰部分“突然”,增加了词义,不如JUZI汉语和Pleco的释义准确。

再比如:“多”一词在三款APP中的释义分别为:

Pleco: adj. many; much; more

Hanping Lite: many; much; often; a lot of; numerous; more; in excess; how; multi-

JUZI汉语:adj. 数量大;不少(many; more; a lot of)

Pleco和Hanping Lite在给“多”释义时列出的第一个义项是“many;much;more”,但“much”和“many”意思并不完全相同,虽然它们都能对应“多”的含义,但“much”含有“比较”的意思,更偏向用于几种事物之间的对比,如“我比他高多了”。而“many”对应的“多”倾向于指数量上的多少,如“这里有很多人”。由此可见,仅仅简单地将“much”和“many”合在一个义项中来解释“多”并不合适。这样的释义不如JUZI汉语“数量大,不少”的准确性高。

2. 语言单位的划分方面:与JUZI汉语相比,Pleco和Hanping Lite都混淆了语素和词的界限。例如“农”这一语素在三款APP中的释义分别为:

Pleco:

① n. agriculture; farming

② n. peasant; farmer

③ n. a surname

Hanping Lite: peasant; to farm; agriculture; diligent(old); government field official(old); surname Nong

JUZI汉语:

①【素】农业(agriculture)

②【名】农民(farmer)

Pleco和Hanping Lite在对“农”进行释义时直接列出了“agriculture”“peasant”等名词释义,而忽略了“农”是单音节不成词语素,不能独立使用,这可能会导致二语学习者错误地将“农”当作一个词进行造句。孙德金(2004)提出,对于汉语非母语者来说,给不成词语素标注词性会误导学习者把语素当成词来造句,给学习者造成混乱和误导[8]。刘荣艳(2023)认为,不区分语法层级的混合标注方式容易让使用者混淆不同语法层面的语言单位,造成使用偏误[9]。所以,相比之下JUZI汉语对单音节不成词语素和单音节词进行区分的做法更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2.2. 三款词典APP释义的周全性对比

1. 对兼类词的释义方面:Pleco和Hanping Lite对兼类词的释义不够全面,比如“展览”一词在三款APP中的释义分别为:

Pleco: v. put on display; exhibit; show

Hanping Lite: to happen; to occur; to take place; to break out

JUZI汉语:① v. 把东西摆出来给人观看;② n. 把东西摆出来给人观看的活动

Pleco对“展览”进行释义时只有动词义没有名词义,Hanping Lite中列举的都是动词义,且没有像Pleco和JUZI汉语一样对词语进行明确的词性标注。相比之下,JUZI汉语对“展览”的词性划分则更为全面,兼顾了动词和名词两种词性。

2. 对词的色彩义编纂方面:JUZI汉语、Pleco和Hanping Lite三款词典都缺少了对词的色彩义的编纂,在释义时只考虑到理性义。例如“龙”一词在三款APP中的释义分别为:

Pleco: dragon

Hanping Lite: dragon

JUZI汉语: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身体很长,有角,有爪子,能走,能飞,会游泳,有神奇的力量,可以带来云和雨

这些释义都没有突出中西方中“龙”的文化色彩差异,西方的龙是邪恶的象征,而在中国,龙却是祥瑞的象征,是高贵、威严的代表。如果在释义时不对这一文化差异加以注解就很容易在二语学习者中造成文化冲突与误解。

2.3. 三款词典APP释义的实用性对比

1. 释义是否与时俱进:这三款词典对词语的释义都不够与时俱进,比如:“被”一词在三款APP中的释义分别为:

Pleco: used in a passive structure to introduce either the doer of the action, or the action alone

Hanping Lite: quilt; by (indicates passive-voice clauses)

JUZI汉语:一般用在不太好、不希望发生的事情上

可以看出三款APP在对“被”一词进行释义时都只提到了“被”的消极性,但如今“被”一词已经逐渐去消极化,也可用作“被表扬”“被赞赏”等积极用法,这三款App都忽略了这一变化。

2. 释义是否偏离实际生活:Pleco、Hanping Lite和JUZI汉语都存在部分释义偏离实际生活的问题。Pleco在给“错”释义时提供了动词用法例如“错牙”,意思为“磨牙”,但在日常生活中,这一义项极少使用,没有必要收录进词典。再比如JUZI汉语在对“刀”释义时列举了“这是一口大刀”的用法,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用量词“口”来修饰“刀”,而多选用“把”修饰“刀”,“一口大刀”这一用法一般在文学作品中出现,日常生活中使用率较低,实用性不强。

2.4. 三款词典APP释义的简明性对比

JUZI汉语释义用词的选择不够基础、简单。例如JUZI汉语中“车”的释义中有一条为“用机器切、磨金属,制造零件、工具等”,但“车”在《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词汇表中属于一级词汇,而释义中选用的词却大都比“车”等级高,“机器”属于三级词汇,“零件”和“金属”属于7~9级词汇。这种用高等级词汇来解释低等级的释义方法会增加学习者的学习负担。而Pleco和Hanping Lite以英语作为释义语言,故没有释义用词的简单与否这一问题。

2.5. 三款词典APP释义语言选用对比

Pleco和Hanping Lite直接采用英语对译的方法进行释义,而JUZI汉语则以汉语释义为主,先列出汉语释义,再举出英语释义,汉语释义十分详细,但英语释义则只仅仅使用简单的几个词进行对译。相比之下JUZI汉语更加侧重于用汉语进行释义,英语只是作为释义的辅助手段。例如“你”一词在三款APP中的释义如下:

Pleco:

pron. ① you [second person singular]

② you [second person plural]

③ [referring to any person]you;one;anyone

④ [with 我or 他in parallel structures to indicate several or many people behaving the same way]

Hanping Lite:

you (informal,as opposed to courteous您)

JUZI汉语:

① pron. 谈话的对方(指一个人)you (single person)

② pron. (在对话中)指“你们”you (a group of person)

③ pron. 指任何人anyone

综上所述,我们把JUZI汉语、Pleco、Hanping Lite各自的优缺点总结归纳如下:

1. 在释义的准确性方面:Pleco和Hanping Lite释义的准确性较低,存在混淆不同语言单位和释义不够精准等问题。相比之下,JUZI汉语词语释义的准确性更高。

2. 在释义的周全性方面:就词性划分而言,Hanping Lite未进行词性标注,Pleco虽有词性标注,但对兼类词的划分不够全面,常有遗漏,相比之下JUZI汉语的词性划分更为全面;就色彩义编纂而言,这三款词典都缺少了对色彩义的编纂。

3. 在释义的实用性方面:这三款词典都存在释义都不够与时俱进,释义偏离实际生活的问题。

4. 在释义的简明性方面:JUZI汉语的释义用词过于复杂,不够简明。

5. 在释义的语言选用方面:Pleco和Hanping Lite使用英语进行释义,而JUZI汉语则主要使用汉语进行释义,英语只是作为辅助语言。

3. JUZI汉语在释义方面存在的不足

经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JUZI汉语还存在以下有待完善的地方:

3.1. 不够注重对色彩义的编纂

词语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汉语学习词典在进行释义编纂时不能仅关注词语的理性义而忽略词语的色彩义。但JUZI汉语在对词语进行释义时,也同市面上现有的绝大多数词典一样停留在对词语的理性义进行释义,对词语附加义的挖掘不够深入,绝大多数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词没有指明其附加义。比如:因为“蝠”与“福”发音相同,所以“蝙蝠”常常出现在中国传统服饰、画作中,作为象征着福气的装饰图案。但在西方国家,蝙蝠常常与黑暗、邪恶、死亡联系在一起。但JUZI汉语对“蝙蝠”进行释义时仅仅释义为“一种动物,样子像老鼠,有类似翅膀的膜,会飞”,缺少了对附加义的说明。同样,还有前文提到的“龙”一词。通过这些例子,我们不难发现JUZI汉语在进行词语释义时对色彩义的编纂不够注重。

3.2. 部分释义不够与时俱进

JUZI汉语存在着部分释义落伍于时代的情况。但词语的意义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的发展变化首先会在词汇中得到体现。比方说“被”字句的去消极化。JUZI汉语把“被”解释为“一般用在不太好、不希望发生的事情上”。王力(1980)在《汉语史稿》中提出:“被动式的作用基本上是表示不幸或者不愉快的事情。”一般用于不太好或不希望发生的事情上,如:被批评、被开除。但随着语言的发展,“被”字句表示积极的语用色彩也在不断增加,我们也可以说“她被老师表扬了”“他被评选为班长”等句子。

3.3. 部分释义偏离实际生活

杨金华(2016)认为:实用性体现在收词上指收录那些交际中常用的、生活词语以及基本表达用得到的义项[5]。JUZI汉语存在部分词语义项释义并不常见的情况,例如前文所举的用“口”作为量词来修饰“刀”的情况。这一类词语用法在以汉语为母语者的日常生活交际中使用频率并不高,收录进词典反而会增加二语学习者的学习负担,因而没有收录进词典的必要。

3.4. 释义难度过高,用词过于复杂

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所面向的是二语学习者,他们的的汉语水平有限。这也就注定了释义难度水平过高的词典无法获得二语学习者的青睐,还极有可能打击他们的学习热情。杨玉玲,杨艳艳(2019)调查显示,汉语二语学习者之所以对中国出版的汉语学习词典望而却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解释、例句太难,看不懂”[10]

相比于其他采用英语直译的汉语学习词典,JUZI汉语十分注重词语释义的准确性,花费了大量精力对词语进行详细的释义,力求做到尽可能精确。但JUZI汉语在关注释义准确性的同时,忽略掉了释义的简明性,像词语“车”这样用高级词语解释低级词语的现象大量存在,许多释义用词难度较高,给使用者的学习带来了困难。

3.5. 释义语言优先选用汉语,缺少用户意识

换位思考一下,我们在学习英语等外语时,在遇到不认识的词语需要查询时我们是希望看到母语释义还是英语释义?毫无疑问,大多数学习者都是希望看到自己的母语释义。且我们对网易有道词典、百度翻译词典等在国内广受欢迎的词典APP进行分析后发现,这些词典在进行释义时都毫无例外地使用了使用者的母语(即汉语)进行释义。

二语学习者的汉语水平有限,JUZI汉语这种主要依靠汉语进行释义的方法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于二语学习者的中文学习,帮助他们培养直接用目的语进行思考的意识。但对一部分汉语学习水平不足的二语学习者来说,这种模式却会给学习者的语言学习带来不便。这种做法在我们汉语母语使用者看来是符合思维逻辑的,但对二语学习者来说却是本末倒置的。而这种现象的出现归根结底还是研发者没有转换“用户视角”,在词典编纂时仍旧站在“编者视角”和“母语使用者视角”,缺少了对二语学习者学习需求的切身考虑,用户意识不足。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JUZI汉语存在着释义的简明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释义语言的选用没有考虑到用户优先性,对色彩义的编纂不够重视,释义不够与时俱进、贴近生活等不足。其中,释义的简明性和释义语言的选用是关乎到使用者能否看懂释义的关键之处,对使用者的选择和APP的受欢迎程度起着极为关键的影响。因此,这两点是JUZI汉语亟需改善的“致命硬伤”。

4. 对JUZI汉语进一步优化的建议

从用户视角出发,我们借鉴Pleco和Hanping Lite的优点,结合JUZI汉语的不足之处,对JUZI汉语的进一步优化提出以下建议:

4.1. 降低释义难度,使释义更加简明

1. 尽可能选用简单的基础词汇进行释义。Pleco在进行释义编纂时要尽可能将用词控制在《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词汇表内,严格按照“三等九级”原则进行释义,严禁超纲词汇的出现。同时,要避免以高等级词语解释低等级词语的情况,严格落实元语言释义原则,以简单词解释复杂词,尽可能减少高等级词汇的使用,多选择简单、基础、常用的词汇,使释义浅显易懂。

2. 释义句式尽可能简单。汉语句式丰富,同一种意义可借用多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而出于避难心理,二语学习者往往选择使用简单句,故他们对简单句的掌握程度较高。因此JUZI汉语在进行释义编纂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尽可能使用简单句,减少特殊句式和复杂句式的使用。以单句代替复句,以短句代替长句。句子尽量简短,减少修饰语,删除不必要的修饰成分。当修饰语较长时,可将其改为分句并适当降低分句的长度。

4.2. 选用释义语言时把握好用户优先原则

JUZI汉语在选用释义语言时应站在用户视角,切实考虑用户的使用需求,先用二语学习者的母语进行释义,优先列举出词语的外语释义,进而再列举出中文释义加以解释,使学习者能够更加轻松地理解词义,充分站在用户视角,把握用户心理。同时,JUZI汉语要增加释义语种,对用户进行国籍调查,并对调查结果中显示的使用频率较高的国家进行相应的媒介语增设,充分站在用户立场,帮助学习者更加便利地进行汉语学习。

4.3. 加强词的色彩义的编纂

杨玉玲、宋欢婕、陈丽姣(2021)提出,词典的基本作用是使用户理解词义,而学习型词典除了要帮助用户理解词义外,还应使用户掌握词语的用法[11]。二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时觉得困难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留学生和我们存在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国文化底蕴深厚,除了词语本身的理性义外,许多词义相近的词都带有不同的色彩义,适用于不同的语境。这容易导致二语学习者在进行词语学习时由于不理解词语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而无法掌握词语的准确用法,进而影响交际。因此,为了促进交际,JUZI汉语要注重对附加义的编纂,在释义时不仅要注明理性义,更要标明其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文化色彩等附加意义。

4.4. 把握好实用性原则

一本词典,即使其释义编纂再准确、详尽,如果内容脱离了实际生活与用户需求,那么也只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因此,词典释义编纂的实用性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从“编者视角”转换到“用户视角”,具体表现为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APP中释义的编纂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同时要删去实际交际中不常用的释义,让使用者能够学以致用。

1. 释义要与时俱进。二语学习者学习汉语的根本目的是掌握汉语这一交际工具,即能够正确使用汉语、掌握语言运用的技能。如果汉语学习词典的释义总是落后于时代,就容易导致学习者所学与所用不一致,出现“学”与“用”的错位,使学习者产生语言使用方面的疑惑,同时也会消磨学习者的汉语学习热情。JUZI汉语在进行词典编纂时要注重与时俱进修改释义,不断更新,删去一些较为老旧的释义,使释义与时代同频。

2. 删去实际交际中不常用的释义。词典的编纂应依托于日常生活,与现实脱轨的词典容易遭到学习者的抛弃。JUZI汉语在进行释义编纂时要以母语使用者在生活中常见、常用的义项为主,尽可能避免在日常生活中极少使用或只出现在小部分方言区中出现的义项。

5. 结语

JUZI汉语在释义的准确性、词性划分等方面明显有优势,但在释义的简明性、释义语言的选用、对色彩义的编纂以及释义的实用性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应降低释义难度,站在用户视角选用释义语言、加强对色彩义的编纂以及加强释义的实用性。释义准确还能促进国际中文精准传播。

基金项目

本研究得到国家语委科研项目“融媒视域下汉语学习词典APP现状调查及优化研究”(ZDI145-91)资助。

参考文献

[1] 章宜华. 内向型普通词典与外向型学习词典的对比研究——对外汉语词典及其蓝本词典的问题探讨[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0, 21(5): 5-9.
[2] 夏立新. 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的出版和使用者调查研究[J]. 出版科学, 2009, 17(1): 65-69.
[3] Pearsons, E. and Nichols, W. (2014) Toward a Framework for Reviewing Online English Dictionaries. Dictionaries: Journal of the Dictionary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 34, 201-210.
[4] Liu, D., Deng, Y. and Yang, S. (2021) Evaluating Popular Online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ies in China by Applying LEW and Szarowska’s (2017) Evaluation Framewor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xicography, 34, 157-182.
[5] 杨金华. 论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编纂的四项基本原则[J]. 辞书研究, 2016(1): 45-51+93-94.
[6] 朱世芳. 对外汉语词典释义原则及基本方法初探[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1(9): 147-150.
[7] 崔乐. 论对外汉语新词语词典的编纂与研究[J]. 国际汉语学报, 2011, 2(2): 190-199.
[8] 孙德金. 略谈词性标注的目的性问题[J]. 语言文字应用, 2004(2): 43-46.
[9] 刘荣艳. 从Pleco看外向型汉语词典的语法标注[J]. 辞书研究, 2023(3): 68-77.
[10] 杨玉玲, 杨艳艳. 汉语学习词典调查分析及编写设想[J]. 现代语文, 2019(2): 79-85.
[11] 杨玉玲, 宋欢婕, 陈丽姣. 基于元语言的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编纂理念和实践[J]. 辞书研究, 2021(5): 36-48+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