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新兴经济体贸易合作的影响及策略建议
The Impact of China’s Digit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on Trade Cooperation in Emerging Economies and Strategic Recommendations
DOI: 10.12677/ecl.2025.1462027, PDF, HTML, XML,   
作者: 黄 佩:武汉科技大学法学与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新兴经济体贸易合作Digit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Emerging Economies Trade Cooperation
摘要: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贸易格局变革的关键力量。在区域经济融合日益加深的背景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合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综合运用相关数据和文献,深入探讨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在降低贸易成本、促进贸易便利化、推动贸易结构优化以及提升贸易效率等方面的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显著促进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贸易合作,为各国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同时,本文结合我国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优势和经验,提出了加强与新兴经济体国家合作、推动贸易数字化转型、提升数字贸易治理能力等策略建议,旨在为我国进一步深化与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贸易合作提供有益参考,助力实现互利共赢的经济发展局面。
Abstract: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economy,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infrastructure has become a key force in promoting changes in the global economic and trade landscape.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increasingly deep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infrastructure has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rade cooper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is article comprehensively utilizes relevant data and literatur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digit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reducing trade costs, facilitating trade, optimizing trade structures, and enhancing trade efficiency. The research finds that digit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can significantly promote trade cooperation among emerging economies, bringing new opportunitie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countries. At the same time, this article proposes strategic recommendations that leverage China’s advantages and experiences in digit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such as strengthening cooperation with emerging economies, promoting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trade, and enhancing digital trade governance capacity, aiming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s for further deepening trade cooperation with emerging economies in China and contribute to achieving a mutually benefi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ituation.
文章引用:黄佩.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新兴经济体贸易合作的影响及策略建议[J]. 电子商务评论, 2025, 14(6): 2581-2588. https://doi.org/10.12677/ecl.2025.1462027

1. 引言

在当今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全球经济格局。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1],全球数字经济规模持续增长,占全球GDP的比重不断提高。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支撑,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数字基础设施包括通信网络、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等,这些设施的建设能够显著提高信息传递效率,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成本,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也引起了广泛关注。章秀琴和黄伶俐[2]通过构建中介模型分析了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通过降低贸易成本来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她们的研究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提高信息传递效率,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成本,从而降低贸易成本。世界银行的数据也显示,互联网普及率每提高10%,贸易成本可降低约7%。

然而,目前新兴经济体国家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异。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截至2023年,新兴经济体国家中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的国家如新加坡、韩国等,互联网普及率超过90%;而根据联合国提供的数据表明,一些中亚和东南亚国家的互联网普及率则低于50%。这种差异不仅制约了区域国家之间的数字贸易往来,也影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因此,深入研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新兴经济体国家贸易合作的影响,对于推动新兴经济体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将通过分析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新兴经济体国家贸易合作的影响机制,结合相关数据和案例,探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在降低贸易成本、促进贸易便利化、推动贸易结构优化和提升贸易效率等方面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以期为我国在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合作中提供有益的参考。

2. 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国际贸易产生的深远影响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已有研究主要围绕其在降低贸易成本、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优化贸易结构以及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的作用展开,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理论与实证成果。在贸易成本方面,章秀琴与黄伶俐(2022)发现,数字基础设施通过提升信息传递效率、降低信息不对称,从而显著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2]。世界银行亦指出,互联网普及率每提高10个百分点,可带动贸易成本下降约7% [1]。尽管此类研究揭示了成本效应,但大多忽视了新兴经济体之间数字发展水平差异对成本结构的影响;在贸易便利化层面,研究表明,数字工具如电子海关和智能物流系统可简化贸易流程,提升通关效率。吴清军(2025)指出,贸易流程的数字化显著压缩了单证处理与物流周期[3]。王海燕(2020)通过中亚案例强调,基础设施完备的国家具备更强的跨境响应能力[4]。然而,当前研究多以单边国家为对象,对多国平台互联互通问题关注不足;在贸易结构优化方面,李猛与翟莹(2023)认为,数字基础设施可引导产业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演进,推动服务贸易发展[5]。WTO的相关数据也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完善的国家更容易参与高技术与数字服务出口。但相关研究仍侧重宏观趋势,缺乏微观企业层面的响应机制分析。此外,一些学者开始关注数字制度环境与治理能力。齐俊妍与任奕达(2020)提出,东道国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关键考量,制度兼容性与政策协同对数字合作成败具有重要影响[6]。但针对数字贸易规则、数据跨境流动等制度性议题的系统性研究仍较为稀缺。综上,尽管现有研究在机制识别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对新兴经济体间合作视角的系统性探讨仍显不足,尤其在跨国异质性、制度协调与政策建议可操作性等方面尚存研究空白。本文尝试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聚焦中国与新兴经济体数字基础设施合作中的关键影响路径,并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旨在丰富该领域的研究维度与实践指引。

3.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

3.1. 全球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在全球范围内,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各国竞争的重要领域。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全球主要国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数字基础设施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重要内容。发达国家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相对领先,如美国、欧洲等地区,其网络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和应用基础设施等方面均处于较高水平。美国拥有全球领先的通信网络和数据中心,其互联网普及率、网络带宽等指标均处于较高水平,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欧洲各国也在积极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如德国的“工业4.0”战略,旨在通过数字技术推动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

然而,全球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不均衡的现象。发展中国家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互联网普及率较低,网络速度较慢,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数字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参与度。据国际电信联盟(ITU)数据显示[7],部分非洲和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其互联网普及率仍低于50%,这使得这些国家在数字贸易等领域面临较大的挑战。这种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差异,不仅影响了各国之间的数字贸易往来,也制约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3.2.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中国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持。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数字基础设施评估体系研究报告(2024年)》,中国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能级大幅提升。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网络和4G网络,并且在5G网络建设方面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截至2023年底,中国5G基站数量已超过300万个,实现了全国所有地级市的5G网络覆盖。这为中国的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网络支撑,推动了电子商务、移动支付、数字金融等领域的快速发展。

同时,中国在数据中心建设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数据中心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国数据中心机架规模已超过500万架,其中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占比不断提高[8]。这些数据中心为海量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分析提供了有力保障,促进了数字产业的集聚发展。此外,中国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领域也取得了重要突破,相关技术的应用不断深化,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中国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区域发展不平衡、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东部地区和领先城市群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而中西部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则相对滞后。这种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影响了全国数字基础设施的整体效能,也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6]。因此,中国需要继续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提升数字基础设施的整体水平和服务能力。

3.3. 新兴经济体国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新兴经济体国家涵盖了亚洲、欧洲、非洲等多个地区的众多国家,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差异较大。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截至2023年,新兴经济体国家中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的国家如新加坡、韩国等,互联网普及率超过90% [9]。这些国家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较大,网络覆盖广泛,通信技术先进,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以新加坡为例,其作为东南亚地区的数字枢纽,拥有先进的数据中心、高效的通信网络和完善的数字政策环境,吸引了大量跨国企业在该国设立数字业务中心。

而一些中亚和东南亚国家的互联网普及率则低于50%,如部分中亚国家,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经济相对落后等原因,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互联网接入成本较高,网络服务质量有待提升。这种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差异,不仅影响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之间的数字贸易往来,也制约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据相关研究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差异可能导致贸易成本增加,进而影响贸易规模和贸易效率。因此,加强新兴经济体国家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提升整体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对于促进区域贸易合作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新兴经济体国家贸易合作的影响

4.1. 降低贸易成本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显著降低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贸易成本。在传统贸易中,信息不对称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企业往往难以及时、准确地获取市场信息,从而导致贸易成本增加。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使企业能够更加及时、准确地获取市场信息,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成本[10]。例如,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取全球各地的市场需求、价格信息、供应商信息等,从而更好地制定贸易策略,降低贸易成本。此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还能够降低通信成本,提高通信效率。企业之间的通信主要依赖于电话、传真、邮件等方式,这些通信方式成本较高,且效率较低。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手段,实现企业之间的高效通信,降低通信成本。例如,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视频会议、在线洽谈等,从而降低通信成本,提高贸易效率。同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还能够减少贸易过程中的中间环节,从而降低贸易成本。贸易过程往往涉及多个中间环节,如批发商、零售商、物流商等,这些中间环节不仅增加了贸易成本,还降低了贸易效率。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供应链管理系统等技术手段,实现企业之间的直接贸易,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贸易成本。

从国际视角来看,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 2015~2022年监测数据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降低跨境交易成本,其作用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第一,宽带网络覆盖率提升促使贸易中介费用下降,越南物流协会统计显示网络带宽每提升10 Mbps,中小企业在跨境B2B平台上支付的佣金费用可降低3.2%;第二,区块链溯源系统应用有效控制交易风险,印尼海关采用中资企业提供的商品溯源系统后,跨境商品质量问题索赔率下降52%;第三,云服务普及促进贸易流程标准化,马来西亚贸易发展局报告显示入驻阿里云服务的中小企业,文件处理差错率从23%降至7%。相关数据如表1所示1

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major economic corridors

1. 主要经济走廊数字化改造成效对比

走廊名称

通信基站密度(/平方公里)

跨境支付耗时(小时)

税收合规成本占比

走廊名称

中巴经济走廊

3.8

0.5

7.2%

中巴经济走廊

孟中印缅通道

1.2

2.8

14.6%

孟中印缅通道

中南半岛通道

2.5

1.2

9.8%

中南半岛通道

4.2. 促进贸易便利化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促进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贸易便利化。在传统贸易中,贸易流程往往繁琐复杂,涉及多个部门和环节,如海关、税务、检验检疫等,这些部门和环节之间信息不共享、流程不协同,导致贸易流程繁琐,效率低下。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通过电子海关、电子税务、电子检验检疫等系统的建设,实现贸易流程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简化贸易流程,提高贸易便利化程度。例如,企业可以通过电子海关系统在线办理报关手续,通过电子税务系统在线缴纳税款,通过电子检验检疫系统在线办理检验检疫手续,从而简化贸易流程,提高贸易效率。此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还能够提高贸易透明度,促进贸易便利化。贸易信息往往不透明,企业难以及时、准确地获取贸易信息,从而导致贸易风险增加。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实现贸易信息的实时共享和追溯,提高贸易透明度,降低贸易风险[11]。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贸易信息的不可篡改和可追溯,从而提高贸易透明度,增强贸易信任度。同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还能够提升贸易服务质量,促进贸易便利化。贸易服务质量往往较低,企业难以获得及时、高效、便捷的贸易服务。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贸易服务的智能化、个性化和便捷化,提升贸易服务质量。例如,企业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客服系统获得24小时在线的贸易咨询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系统获得个性化的贸易推荐服务,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得便捷的贸易物流服务,从而提升贸易服务质量,促进贸易便利化。

根据资料显示,亚投行主导的“智慧口岸”建设项目已覆盖沿线64%的重要边境口岸。采用标准化API接口后,货物申报要素由原来167项精简至39项,单证处理时间缩短83%。泰国商务部的案例研究表明,中泰跨境无纸化交易平台使农产品出口通关时间从72小时压缩至8小时,近三年相关产品出口年均增速达29%。同时,数字化原产地证书实现跨机构信息共享后,东盟成员国间重复检验率下降44%。这些国际化的例子都可以说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促进贸易的便利化。相关数据如下表2所示2

Table 2. Status of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ools for trade facilitation

2. 贸易便利化数字工具应用现状

工具类型

覆盖率

成本节省

时间节省

工具类型

电子提单

58%

28%

67%

电子提单

智能清关系统

42%

35%

79%

智能清关系统

数字退税平台

37%

41%

53%

数字退税平台

4.3. 推动贸易结构优化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推动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贸易结构优化。在传统贸易中,贸易产品往往以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和加工制成品为主,贸易结构较为单一。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高产业附加值,推动产业升级。例如,制造业企业可以通过工业互联网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还能够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如电子商务、数字金融、智能制造等,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优化贸易结构。此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还能够推动服务贸易发展,优化贸易结构。服务贸易往往受到地域、语言、文化等因素的限制,发展较为缓慢。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服务贸易的数字化、网络化和全球化,推动服务贸易发展。例如,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旅游等服务,突破地域限制,拓展国际市场。同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还能够促进服务贸易的创新发展,如数字内容服务、数字创意服务、数字技术服务等,进一步推动服务贸易发展,优化贸易结构[12]。同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还能够促进贸易多元化,优化贸易结构。贸易产品和贸易市场往往较为单一,贸易风险较高。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贸易产品的多元化和贸易市场的全球化,降低贸易风险。例如,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取全球各地的市场需求和产品信息,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拓展新的贸易市场。同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还能够促进贸易方式的创新,如跨境电子商务、数字贸易等,进一步促进贸易多元化,优化贸易结构。

此外,相关数据表明[13],数字技术深度嵌入产业价值链推动结构性变革。如表3所示,阿里巴巴研究院测算,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所在城市数字服务出口年均增速达19%,相较非试验区高出8个百分点。数字营销工具的普及使越南茶叶、马来西亚猫山王榴莲等特色产品从传统批发转向DTC模式,产品溢价空间提升60%~80%。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波兰建设的云数据中心,助力当地汽车零部件企业数字化改造,2022年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提升至37%3

Table 3. Impact of the digital economy o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3. 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指标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指标

数字渗透率

18.2

34.7

52.9

数字渗透率

智能设备占比

9.8

28.4

61.9

智能设备占比

跨境电商依存度

12.7

25.3

68.4

跨境电商依存度

4.4. 提升贸易效率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提升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贸易效率。在传统贸易中,信息处理往往依赖于人工操作,效率较低,且容易出现错误。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信息的自动化处理和分析,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和准确性。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系统快速处理大量的贸易数据,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为贸易决策提供支持。同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还能够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和更新,使企业能够及时掌握市场动态,提高贸易效率。此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还能够优化物流配送,提升贸易效率。物流配送往往存在效率低下、成本高、服务质量差等问题。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物流配送的智能化、网络化和协同化,优化物流配送流程,提高物流配送效率。例如,企业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货物的实时跟踪和监控,通过大数据分析系统优化物流配送路线和调度,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物流信息的共享和协同,从而提高物流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贸易效率。同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还能够促进贸易融资,提升贸易效率。贸易融资往往受到信息不对称、信用风险等因素的限制,融资难度较大。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实现贸易融资的数字化、智能化和便捷化,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例如,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得便捷的贸易融资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系统评估企业的信用风险,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贸易融资的可信追溯和风险控制,从而促进贸易融资,提升贸易效率。

通过数据查阅发现4,中欧班列2022年开行数量突破1.6万列,货物平均在途时间由21天压缩至12天。菜鸟网络在哈萨克斯坦布局的智能分拨中心,运用机器视觉分拣技术使包裹处理效率提升3倍。得益于数字孪生技术在港口管理中的应用,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船舶周转时间缩短30%,码头年吞吐量突破720万标箱。跨境电商大数据风控体系的建立,使中小卖家国际坏账率从5.3%下降至1.7%。这些都可以证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确使贸易效率有所提升。

5. 深化新兴经济体贸易合作的策略建议

为有效推动中国与新兴经济体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合作方面的协同发展,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针对新兴经济体在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中国应制定差异化的合作策略。例如,在中亚地区,优先支持通信网络和数据中心的建设,以提升基础网络能力;在东南亚国家,重点推动跨境电商平台和数字支付系统的建设,促进数字贸易的发展。此外,应加强与合作国在技术标准、数据安全等方面的协调,确保项目的可持续性和互操作性。其次,当前数字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不同国家间存在较大差异,影响了跨境数字合作的效率。建议中国积极参与并推动多边数字治理框架的建立,与合作国共同制定数据流通、隐私保护、网络安全等方面的规则。例如,借鉴欧盟的数据空间“数据连接器”技术和“双认证”模式,探索建立基于信任的数据共享机制,提升跨境数据流通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再次,数字基础设施的有效运作离不开本地人才的支持。中国应加强与新兴经济体在数字技能培训方面的合作,支持建立联合培训中心和技术学院,培养本地数字技术人才。例如,在非洲和东南亚国家,支持设立“鲁班工坊”或“华为信息与通信技术学院”,提供网络技术、数据分析、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培训,提升当地劳动力的数字技能水平,增强项目的本地化和可持续性。最后,为促进数字贸易的发展,应支持中国企业在新兴经济体建立本地化的数字贸易平台和服务中心。例如,鼓励企业在合作国设立云计算中心、物流信息平台和跨境电商平台,提供本地化的技术支持和服务,提升贸易的便利性和效率。同时,应加强与合作国在数字支付、电子认证等方面的合作,推动数字贸易生态系统的完善。

6. 总结和展望

本文探讨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新兴经济体国家贸易合作的影响,分析了其在降低贸易成本、促进贸易便利化、推动贸易结构优化和提升贸易效率等方面的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降低了贸易成本,提高了信息传递效率,减少了中间环节。同时,它促进了贸易便利化,简化了贸易流程,提高了贸易透明度。此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贸易结构优化,促进了产业升级和服务贸易发展。最后,它提升了贸易效率,提高了信息处理能力和物流配送效率。未来,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将在全球经济合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应加强与新兴经济体国家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通过提供技术援助、资金支持等方式,帮助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同时,我国还应积极推动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数字化转型,鼓励企业利用数字技术开展跨境电子商务、数字贸易等新型贸易模式。此外,我国还应加强与其他国家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政策沟通与协调,建立多边或双边的政策对话机制,共同制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框架。最后,我国还应加强数字贸易治理能力建设,完善数字贸易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提高数字贸易的治理水平。通过这些措施,我国可以进一步深化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为全球经济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NOTES

1数据来源:世界银行World Bank Open Data,https://data.worldbank.org.cn/

2数据来源:ITU统计学,https://www.itu.int/en/ITU-D/Statistics/Pages/stat/default.aspx

3数据来源:https://comtradeplus.un.org/

4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https://www.imf.org/en/home

参考文献

[1]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 [R]. 北京: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025.
[2] 章秀琴, 黄伶俐.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是否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41(2): 16-28.
[3] 吴清军. 贸易便利化、跨境电商与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J]. 商业经济研究, 2025(2): 125-128.
[4] 王海燕. 中国与中亚国家共建数字丝绸之路: 基础、挑战与路径[J]. 国际问题研究, 2020(2): 107-133+136.
[5] 李猛, 翟莹. 构建数字经济合作发展保障机制研究[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36(4): 97-104.
[6] 齐俊妍, 任奕达. 东道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J]. 国际经贸探索, 2020, 36(9): 55-71.
[7] Xue, Z.X., Chao, X.J. and Du, Y. (2024) Digit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Inter-Regional Capital Flows. Economic Science, 4, 32-51.
[8] 赵华平, 袁方玉, 孟宏玮. 数字基础设施赋能城乡融合发展的机制研究[J]. 城市问题, 2023(12): 16-28.
[9] 张翱, 孙久文. 数字基础设施、边界效应与区域发展差距[J]. 城市问题, 2023(10): 77-84.
[10] DeStefano, T., Kneller, R. and Timmis, J. (2022) The (Fuzzy) Digital Divide: The Effect of Universal Broadband on Firm Performance.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3, 139-177.
https://doi.org/10.1093/jeg/lbac006
[11] 王明荣, 齐泽康. 发展数字贸易对我国与RCEP伙伴国贸易成本影响研究[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24(4): 113-118+225.
[12] 罗学强, 周科选, 何斌. 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对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J]. 企业经济, 2024, 43(12): 61-69.
[13] 朱玉娟, 李细满. 中国对RCEP成员国数字服务出口贸易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商论, 2024, 33(22): 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