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优秀班主任队伍的建设路径与策略研究
Research on the Path and Strategy of Building an Excellent Class Teacher Tea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DOI: 10.12677/ae.2025.1561064, PDF, HTML, XML,   
作者: 柳佳林: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扬州
关键词: 新时代优秀班主任队伍专业成长New Era Excellent Class Teacher Team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摘要: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优秀班主任队伍的建设成为提升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创新的关键。本文立足于新时代教育背景及特点,从优秀班主任的概念及重要性出发,阐述新时代对班主任角色的新要求及优秀班主任应当具备的核心素养与专业能力。并从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注重实践锻炼、加强团队协作、注重自我反思等方面提出建设路径与策略,为班主任的专业成长提供借鉴与启示,从而实现新时代班主任的新形象的树立。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era, the field of education is undergoing unprecedented changes and challeng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n excellent team of class teachers has become the key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promoting educational innovation.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era. Starting from the concept and importance of excellent class teachers, it elaborates on the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role of class teachers in the new era and the core competencies and professional abilities that excellent class teachers should possess. And propose construction paths and strategies from the aspects of combining theoretical learning with practice, emphasizing practical exercise, strengthening team collaboration, and emphasizing self reflection, providing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the professional growth of class teachers, thus achiev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image of class teachers in the new era.
文章引用:柳佳林. 新时代背景下优秀班主任队伍的建设路径与策略研究[J]. 教育进展, 2025, 15(6): 806-810. https://doi.org/10.12677/ae.2025.1561064

1. 引言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第五次集体学习中主持强调:“强教必先强师。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1]班主任作为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应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育人能力,努力成为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2. 新时代背景下优秀班主任的特质与要求

2.1. 优秀班主任的特质

保持终身学习的热情、持续反思的理性、自我革新的精神,是新时代背景下优秀班主任的必备特质[2]

一是在持续学习中激发教育创新。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教育领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脑科学、教育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传统教育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认知过程、情感体验及社会环境等多个维度重塑了教学研究的方向。因此,班主任应不断拓宽视野,将新获得的技能有效应用于课程改革与学校管理现代化之中,确保教育体系能够紧跟时代步伐,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未来领导力的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在持续反思中感受价值提升。在新时代背景下,班主任的角色已从传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持续反思是提升班主任价值的关键途径,这不仅体现在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更新上,更在于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和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上。因此,班主任通过这一过程,能够深化对教育理念的理解、优化管理策略,并实现个人与职业的双重成长。

三是在问题导向中实现自我革新。教育是一项日日新、月月新的工程,它不仅承载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更是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石。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工作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这种变化,并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问题导向、常思常新成为了每一位教师不可或缺的品质和追求。因此,班主任应当将学、思、行有效结合,从而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

2.2. 新时代对优秀班主任队伍的要求

具备政治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道德素养、信息素养等,是新时代对优秀班主任的本质要求[4]

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政治素养体现在班主任应当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能够理解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班主任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学习党的历史,通过主题班会、红色教育基地参观等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知识素养要求除了掌握所教授科目的基本理论外,还应该广泛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如心理学、教育学等,以便更全面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和发展规律。同时,持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班主任可以学习并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发展规律,从而制定更为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同时,持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利用数字化工具进行班级管理,提高教育效率。

能力素养包括但不限于良好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技能有助于班主任有效地管理班级事务,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同时也能促进师生之间建立良好关系,帮助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例如,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可以运用团队协作的理念,组织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面对学生的问题和困惑,班主任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高尚的道德素养是每位教师都应遵循的原则之一。它要求老师们做到公正无私、关爱每一位学生,尊重个体差异,并始终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他人。例如在处理学生矛盾时,应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通过耐心的沟通和引导,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学会改正。同时,班主任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形成健全的人格。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获取信息变得越来越容易。因此,班主任还需提升自我信息素养,具备较强的信息检索与处理能力,能够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要学会辨别真伪信息,保护好学生的网络安全。例如,班主任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搜索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案例,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借鉴和创新;也可以利用数字化工具进行班级管理,如建立班级微信群、使用在线作业系统等,提高管理效率。

3. 新时代背景下优秀班主任队伍的建设路径

新时代背景下,优秀班主任的建设路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过程,旨在培养具有高尚师德、深厚学识、精湛技艺和创新精神的教育工作者。

3.1. 构建多维的班主任胜任力研修课程

2020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班级管理)》,构建了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指标体系,为班主任胜任力提升提供了基本方向[5]。这一举措旨在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改革,提升教师队伍整体能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因此,为班主任提供一个学习和实践的平台,获得丰富多样的培训资源和学习机会,使他们不断提升自己教育艺术,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至关重要[6]

在设计研修课程时,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这一原则是教育工作的核心。这意味着课程的设置和实施都应围绕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包括但不限于学术成就、情感健康、社会技能和个人兴趣等方面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课程的设计需要遵循两个关键原则。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是指导实践的基础,但只有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才能发挥其最大价值。因此,在研修课程中不仅要教授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还要提供足够的案例分析以及模拟教学的机会,让参与者能够通过亲身体验来加深理解和掌握这些理论;二是模块化与系统化相结合,考虑到不同背景和经验的班主任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研修课程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一方面,可以通过设立不同的模块(如班级文化建设、家校沟通技巧等)供选择;另一方面,则需构建起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确保所有内容之间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形成有机的整体。

综上所述,一个成功的研修课程应该是多元化且富有针对性,既要注重理论学习也要强调实践经验积累,旨在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提升全体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进而推动整个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3.2. 搭建多样化的交流平台

为促进班主任专业共同体的协同发展,学校应系统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立体化交流平台,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经验共享机制。

在实体平台建设方面,建议采用“主题式研修 + 名师引领”的双轨工作坊模式。例如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推行的“班主任关键能力迭代工作坊”,依据《中小学班主任专业标准》设计六大研修模块,每月聚焦真实教育情境展开深度研讨;在数字化平台构建方面,可借鉴浙江省“之江汇”教育广场的创新实践。该平台搭建的“班主任智慧社区”具备三大功能:一是智能推送系统,根据班主任教龄自动匹配典型案例;二是异步教研系统,支持跨区域组建专题研讨组;三是成果转化系统,某中学通过该平台孵化的“班本课程开发五步法”已转化为省级精品课程。

通过这些平台,班主任们可以就教育问题和挑战进行深入探讨,共同寻找解决方案,从而提升整体的教育合力。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教育专家、学者等参与交流平台的建设与指导,为班主任提供更加专业的支持与帮助。这样的交流不仅有助于班主任个人的成长,也能推动整个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3.3.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完善班主任工作评价,有利于缓解班主任的职业倦怠[7]。因此,学校建立一个科学、客观的班主任评价体系确有必要。这个评价体系应当包括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效果等多个方面的指标,以确保对班主任的评价是全面而公正的。

在工作态度方面,评价体系可以关注班主任对待工作的认真程度、责任心以及对学生的关爱程度。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中。此外,班主任还应该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积极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并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在工作能力方面,评价体系可以考察班主任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够合理安排班级事务,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同时,班主任还需要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够与家长、同事和其他相关人员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支持。此外,班主任还应该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时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

在工作效果方面,评价体系可以关注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和班级的整体发展情况。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使学生在学业上取得进步,品德上得到提升,同时也能够促进班级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此外,班主任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通过这样一个评价体系,学校可以及时发现班主任在工作中的优点与不足,为其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同时,评价结果还可以作为班主任晋升、奖励等的重要依据,激励班主任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与教育智慧。

3.4. 加强家校合作与社区参与

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是优秀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重要支撑。这种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班主任的专业素养,还能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在家校合作方面,关键是要建立稳定的沟通机制。比如学校可以设定每月一次的“家校沟通日”,让班主任和家长定期交流学生在校和在家的情况。班主任通过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可以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家长也能通过学校提供的家庭教育指导课,学会科学的教育方法。这种双向沟通能让家庭和学校形成教育“伙伴关系”,共同解决孩子成长中的问题。

在社区参与方面,班主任可以主动走出校园。例如参与社区组织的青少年活动,或者邀请社区工作者到班级开展职业体验课。这不仅能帮助班主任获得更多教育资源(比如社区图书馆、实践基地等),还能让他们接触到不同职业背景的家长,学习如何与各类人群有效沟通。该实践助力班主任走进“社会课堂”,让他们在真实场景中提升组织协调能力。

总之,当班主任的教育视野实现从教室到家庭和社区的延伸时,他们不仅能获得更多支持资源,也会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快速成长,最终促进教育工作变得更加立体、有效。

4. 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中,教师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培育者,优秀班主任队伍更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承载者,是深化改革创新、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支撑者。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班主任作为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直接管理者和引导者,其素质和专业水平的提升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在现代化教育发展的背景下,班主任需要不断适应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以更好地履行立德树人的关键任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 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
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05/content_6883632.htm, 2023-05-29.
[2] 中国教育新闻网. 刘希娅: 心怀报国之志, 创新突破变革, 努力成长为教育家型教师[EB/OL].
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403/t20240327_2111173290.html, 2024-04-01.
[3] 刘兵, 龙娟. 新时代背景下班主任应具备的素养[J]. 新课程导学, 2022, 19(7): 84-86.
[4] 王漪. 教育家精神引领班主任队伍建设——以上海市江宁学校为例[J]. 现代教学, 2024(24): 85-88.
[5]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师德修养)》等3个文件的通知[EB/OL]. 2020-07-22.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02/202008/t20200814_478091.html, 2024-07-20.
[6] 马云飞, 吴柯江. 教育家精神引领下的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 基本内涵、现状审视与实践路向[J].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2024(9): 49-54.
[7] 王志向, 王少鹏, 赵雅琪. 中小学班主任职业倦怠: 表现、危害、成因及对策——基于双因素理论视角的分析[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29): 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