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化病人联合情境模拟在精神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Standardized Patients and Combined Situational Simulation in Psychiatry Teaching
DOI: 10.12677/ve.2025.146288,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席彩琴, 姜晓梅*:兰州石化总医院(甘肃中医药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心身与睡眠医学科,甘肃 兰州;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甘肃 兰州;安花花, 马晓静, 任 东, 董转丽:兰州石化总医院(甘肃中医药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心身与睡眠医学科,甘肃 兰州
关键词: 标准化病人情境模拟教学精神病教学Standardized Patients Situational Simulation Teaching Psychiatric Teaching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标准化病人(SP)联合情境模拟教学法在精神病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以甘肃中医药大学2020级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合SP联合情境模拟教学,对照组仅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成绩考核和满意度问卷调查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和满意度,并对试验组学生进行SP教学法应用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在平时考核、理论考核和期末总成绩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SP教学法的满意度也更高。结论:SP联合情境模拟教学法能有效提升精神病学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医患沟通能力等。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standardized patients (SP) combined with situational simulation teaching method in psychiatric clinical teaching. Methods: The study selected undergraduate students from Gans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enrolled in 2020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Stud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combined with SP and situational simulation teaching,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only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rough performance assessments and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s,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tudents were evaluat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P teaching method.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howed significantly higher scores in regular assessments, theoretical assessments, and final overall grade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as well as greater satisfaction with the SP teaching method. Conclusion: The SP combined with situational simulation teaching method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psychiatric teaching outcomes and student satisfaction, stimulating learning interest, enlivening classroom atmosphere, and improving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skills.
文章引用:席彩琴, 姜晓梅, 安花花, 马晓静, 任东, 董转丽. 准化病人联合情境模拟在精神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 职业教育发展, 2025, 14(6): 349-355. https://doi.org/10.12677/ve.2025.146288

1. 引言

精神病学(Psychiatry)是一门专注于研究精神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发展规律、治疗方法、预防措施以及康复过程的临床医学[1],已是临床医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课程。由于精神病学临床症状往往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难以理解[2]。此外,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临床环境是一个全新的、陌生的环境,他们可能不知道如何与病人有效沟通,担心与精神病患者交谈可能引发负面反应,这种恐惧感很容易导致他们对精神病学失去兴趣[3]。精神病学教学过程中面临许多挑战,这些挑战包括学生对精神健康问题的偏见、缺乏足够的临床实践经验以及在与患者沟通方面的技巧不足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学生在精神病学领域的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进而可能影响他们未来在这一领域的职业生涯发展[4]。因此,引入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 SP)和情境模拟教学法显得尤为重要。标准化病人是指那些经过专业训练的正常人或者病人,他们能够模拟真实患者的症状和行为,为医学生提供与患者互动的宝贵机会[5]。而情境模拟教学则是一种体验式教学方法,它可以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临床场景之中,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并提升他们的临床技能[6] [7]。本研究旨在根据《精神病学》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通过科学的设计和系统的培训,将SP及情境模拟教学法应用于临床教学实践。以下是本研究的详细报道。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选择2024年3月至6月期间在甘肃中医药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接受分段式教学的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大四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85名学生。这些学生被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包含92名学生,对照组包含93名学生。通过比较发现,两组学生的年龄、入学成绩以及已修课程的成绩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 > 0.5),因此具有可比性。

2.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依据教学大纲,结合图文和PPT进行授课,通过讲解传授《精神病学》知识。试验组则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引入SP联合情境模拟教学。每节课分为两个学时,前一学时利用进行理论授课,后一学时则为学生设置一个模拟真实临床情境的环节,组织学生在SP中模拟接诊。这一环节包括问诊、了解临床症状、提出诊疗方案,并学习如何进行精神专科评估以及在不同情况下的临床处理能力。SP结合情境模拟教学法具体的实施过程如下:

2.2.1. SP的招募

在大四开学后,通过微信、QQ群分享招募自愿成为SP的学生。筛选标准包括:首先,排除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其次,要求具备良好的表演能力,能够准确模仿精神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第三,要求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能够接受适度的体格检查和精神检查;最后,要求有强烈的责任心,能够按时参加培训并愿意参与SP的教学活动[8]。最终筛选出10名学生担任SP。

2.2.2. SP的设计及模拟情境撰写脚本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精神病学症状学、抑郁症、躁狂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器质性所致精神障碍等疾病的典型临床症状,教师团队负责编写脚本。脚本的撰写由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生多次讨论后完成定稿。

2.2.3. SP的培训

培训主要分为三个部分[9]:① 集体授课。由教师团队讲解应用SP教学的目的及相关要求;同时讲解精神疾病的相关知识,确保SP了解疾病的背景知识以及临床症状等。② 临床观摩。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后,征得精神科病房主管医生及患者本人及家属的同意,组织SP进入病房与精神疾病患者接触,观察患者在临床上的表现及心理状态,使SP能够真实、准确地表演出精神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③ 反复练习。设置就诊情景,模拟接诊过程,教师团队与SP共同研讨患者脚本,包括病人说明、临床症状、疾病史、个人史、家族史及本次就诊可能的对话内容,反复练习,以达到最贴近临床患者状态的效果。

2.3. 教学效果评价

精神病学课程于第二学期进行,总课时定为28学时。考核方式涵盖成绩评估和问卷调查两种形式。课程结束时,将依照教学大纲组织试卷考试。平时成绩满分设定为100分,依据出勤率、课堂参与度以及期中考试成绩综合评定。理论知识部分同样满分100分,期末总成绩则通过计算平时成绩与理论成绩的平均值来确定。理论考核完毕后,两组均需完成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问卷回收率达到了100%。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评估试验组学生对精神病学中应用SP教学法的效果反馈,共回收问卷87份。

2.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率) [n (%)]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用( x ¯ ±s )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 < 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组成绩的比较

表1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平时考核成绩、理论考核成绩及期末总成绩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1)。

Table 1. Comparison of test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students ( x ¯ ±s )

1. 两组学生测验成绩比较( x ¯ ±s )

平时考核成绩

理论考核成绩

期末总成绩

试验组

90.76 ± 5.25

84.73 ± 3.58

87.74 ± 3.41

对照组

81.46 ± 24.52

70.18 ± 6.24

73.55 ± 22.19

t

3.60

19.92

6.12

P

0.00

0.00

0.00

3.2. 两组教学满意度比较

表2结果表明,试验组学生对SP联合情境模拟教学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1)。

Table 2. Comparison of teaching satisfa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 (%)]

2. 两组教学满意度比较[n (%)]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试验组(%)

85.1

12.6

2.3

对照组(%)

58.8

37.1

4.1

χ2

25.78

P

0.00

3.3. 试验组学生对SP教学法的应用评价

表3结果显示针对大多数问卷评估条目,表示同意的学生比例超过80%,特别是在增强临床诊断与治疗思维能力、拓展思路等关键技能的培养上,同意率超过95%。仅有少数条目中存在一些持中立态度的学生,没有任何学生对这些条目表示反对。表明学生对SP联合情境模拟教学的认可,这种教学方式在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以及提升各项专业技能方面效果显著。

Table 3. Survey results of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n (%)]

3. 试验组学生的调查问卷结果[n (%)]

调查项目

同意

一般

不同意

激发学习兴趣

72 (82.8)

12 (13.8)

3 (3.4)

活跃课程气氛

67 (77.0)

16 (18.4)

4 (4.6)

提高医患沟通能力

82 (94.3)

5 (5.7)

0 (0)

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80 (92.0)

7 (8.0)

0 (0)

提高操作技能能力

81 (93.1)

6 (6.9)

0 (0)

提高临床诊治的思维能力

83 (95.4)

4 (4.6)

0 (0)

开阔思路

85 (97.7)

2 (2.3)

0 (0)

提高对患者的宣教能力

78 (89.7)

9 (10.3)

0 (0)

4. 讨论

SP联合情境模拟教学是一种介于课堂教学和临床实际操作中间的教学模式,具有生动、直观、高效及科学等优势,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缺陷。在精神科,患者复杂多变的情绪状态、认知水平以及家属的多样化状态,对医生的诊疗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医生不仅要精准诊疗,还需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通过SP联合情境模拟教学,可以有效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同时也能提升学生对病患的判断与诊疗能力。

(1) SP联合情境模拟教学在精神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优势与成效分析

在临床教学领域,众多研究者针对标准化病人(SP)联合情境模拟教学的教学效果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10]-[14]。结果提示采用SP结合情景模拟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还能增强他们的整体临床思维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积极影响。吴彦等人在研究中提出,SP在精神病学的教学中比在其他学科更加有优势[15]。王莹等人提出在精神病教学中SP联合情景模拟融入PBL教学可以激发学习热情,从被动接受转变为积极主动学习;通过模拟真实的诊疗过程,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6]。马世发等人在精神病学临床实习生中应用SP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发现该方法显著提升了实习生的理论及操作成绩,并提高了教学满意度[17]。符勤怀等人的研究中表明SP情景模拟教学法能有效提升精神症状学的教学成效,在促进医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临床技能培养及综合素质发展方面具有显著优势[18]。Hall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SP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精神病学实习生中也具有显著优势,可以显著提高学生成绩和满意度[19]

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在医学教育中使用SP联合情境模拟,模拟与“真实”患者接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成绩、信心、临床能力和人际沟通技巧[20]。另一项研究表明,使用SP模拟临床情景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沟通技巧、临床判断能力和心理健康评估能力[21]。本研究结果发现运用标准化病人联合情境模拟教学的学生成绩、满意度都高于对照组的学生,不仅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可获得较高的学生教学满意,并且试验组学生认为标准化病人教学可以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医患沟通能力、提高理论操作及临床诊治能力、开阔思路、提高对患者的宣教能力,这与已有研究结论相似。此外,标准化病人能在无风险的环境中让学生练习复杂的临床技能,尤其是在精神病学领域,这对于理解和应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至关重要[22]

(2) 标准化病人在精神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成果

标准化病人在精神病学教学中的应用已在多个国家取得显著成效。例如,在美国,许多医学院通过使用标准化病人来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和沟通能力。研究表明,使用标准化病人进行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可以有效评估精神科住院医师的能力,尤其是在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学领域[23]。此外,英国的精神卫生教育项目也利用标准化病人进行多种模拟训练,以帮助医学生更好地理解患者的需求和感受,从而改善医患关系和治疗效果[24]。在中国,标准化病人逐渐被引入医学教育中,尤其是在临床沟通和精神病学相关课程中,帮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练习和提高技能[25]。这些实例也表明,标准化病人作为一种教学工具,不仅能真实模拟临床就诊,也提升了学生的临床技能,同时促进了他们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理解和同情心。

5.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改进方向

本研究的局限:① 仅在单一院校的单个年级样本中进行,样本的地域性和代表性有限;② 标准化病人筛选和培训过程的标准化程度有不确定性;③ 研究仅评估了教学结束时的短期效果,未考察SP联合情境模拟教学对学生长期临床能力的影响;④ 研究过程中的统计方法简单。未来可以在多所大学、多个年级开展多中心研究,以提高研究的样本量和代表性。并对SP进行更严格的筛选和培训,对SP的表现进行标准化评估;增加长期追踪研究,以评估SP联合情境模拟教学法对学生长期临床能力的影响,同时可以采用更高级的统计分析方法,例如多因素分析、回归分析等,以探究影响教学效果的具体因素;建议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医患沟通能力等进行定量评估,以提供更客观的证据支持。

6. 结论

本研究探讨SP联合情境模拟教学在精神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明显,深受学生欢迎,培训方法值得推广。与此同时需要不断探索标准化病人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期待可以有效提升精神病学教学质量,能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选择精神科这份职业,为我国精神医学的发展增砖添瓦。

基金项目

甘肃中医药大学教学研究与改革立项项目(YBXM-2021-41)、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2022B-125)、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3-2-118)、甘肃省卫生健康行业科研计划项目(GSWSKY2022-81)。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陆林. 沈鱼邨精神病学[M]. 第6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2] 柳佳, 李梦倩, 王星, 孙茜. 标准化病人在精神病症状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1(4): 80-81.
[3] Conway, K.A. and Scoloveno, R.L. (2022) The Use of Standardized Patients as an Educational Strategy in Baccalaureate Psychiatric Nursing Simulation: A Mixed Method Pilot Stud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sychiatric Nurses Association, 30, 414-417.
https://doi.org/10.1177/10783903221101049
[4] Zonoobi, M., Tabatabaee, M. and Amini, H. (2024) The Effects of an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on Reducing Stigma among Medical Students toward Patients with Psychiatric Disorders. BMC Medical Education, 24, Article No. 1216.
https://doi.org/10.1186/s12909-024-06189-1
[5] Ho, P.A., Girgis, C., Rustad, J.K., Noordsy, D. and Stern, T.A. (2019) Advancing the Mission of Consultation-Liaison Psychiatry through Innovation in Teaching. Psychosomatics, 60, 539-548.
https://doi.org/10.1016/j.psym.2019.07.007
[6] 丁宁. 情境模拟教学模式的功能定位与实现[J]. 高教探索, 2018(2): 45-49.
[7] Alsuwaidi, L., Kristensen, J., HK, A. and Al Heialy, S. (2021) Use of Simulation in Teaching Haematological Aspects to Undergraduate Medical Students Improves Student’s Knowledge Related to the Taught Theoretical Underpinnings. BMC Medical Education, 21, Article No. 271.
https://doi.org/10.1186/s12909-021-02709-5
[8] 吴义高, 江芹, 黄慧兰, 等. 学生标准化病人在精神病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 18(2): 61-62+79.
[9] 梁晓凤, 孟爱荣. 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在护理教学中的质性研究[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 18(24): 14-25.
[10] 许莹, 黄秋杏, 宋文娟, 等. 标准化病人结合情境模拟教学法培养重症护理方向学生岗位胜任力的效果分析[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 2020(14): 187-188.
[11] 叶欣, 曾家耀, 谢艳红, 等. 标准化病人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课程实训教学中的效果研究[J]. 才智, 2021(13): 150-152.
[12] 陈茜, 李秀兰. 标准化病人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护理技能实训课程中的效果研究[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2022(5): 137-140.
[13] 朱丹, 崔佳佳, 冯蓉. 标准化患者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课程实训中的效果[J]. 心理月刊, 2022, 17(13): 44-46.
[14] 曾琛琛, 刘慧, 李火把. 标准化病人情景模拟实践教学对高职护生临床能力影响的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 40(20): 2612-2615.
[15] 吴彦, 王韵, 方华, 等. 标准化病人在精神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11): 72-73.
[16] 王莹, 房国祥. 标准化病人在精神病学PBL教学中的应用[J].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16, 15(4): 356-358.
[17] 马世发, 张雄, 马斌. 精神病学带教中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应用探讨[J]. 教育现代化, 2018, 5(33): 196-197.
[18] 符勤怀, 王宏, 张扬帆. 学生标准化病人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精神症状学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 2019(2): 58-60.
[19] Hall, M.J., Adamo, G., McCurry, L., Lacy, T., Waits, W., Chow, J., et al. (2004) Use of Standardized Patients to Enhance a Psychiatry Clerkship. Academic Medicine, 79, 28-31.
https://doi.org/10.1097/00001888-200401000-00008
[20] Flanagan, O.L. and Cummings, K.M. (2023) Standardized Patients in Medical Education: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Cureus, 15, e42027.
https://doi.org/10.7759/cureus.42027
[21] Patel, M., Hui, J., Ho, C., Mak, C.K., Simpson, A. and Sockalingam, S. (2021) Tutors’ Perceptions of the Transition to Video and Simulated Patients in Pre-Clinical Psychiatry Training. Academic Psychiatry, 45, 593-597.
https://doi.org/10.1007/s40596-021-01504-0
[22] Piot, M., Attoe, C., Billon, G., Cross, S., Rethans, J. and Falissard, B. (2021) Simulation Training in Psychiatry for Medical Education: A Review. Frontiers in Psychiatry, 12, Article 658967.
https://doi.org/10.3389/fpsyt.2021.658967
[23] Aras, S. and Serim Demirgören, B. (2021) Performance-Based Assessment in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Residency Training. Academic Psychiatry, 46, 31-39.
https://doi.org/10.1007/s40596-021-01481-4
[24] Rezvanifar, F., Shariat, S.V., Shalbafan, M., Salehian, R. and Rasoulian, M. (2022) Developing an Educational Package to Improve Attitude of Medical Students toward 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 A Delphi Expert Panel, Based on a Scoping Review. Frontiers in Psychiatry, 13, Article 860117.
https://doi.org/10.3389/fpsyt.2022.860117
[25] Ge, Y., Takeda, Y., Liang, P., Xia, S., Nealy, M., Muranaka, Y., et al. (2022) Improving the Communication Skills of Medical Students—A Survey of Simulated Patient-Based Learning in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ies. BMC Medical Education, 22, Article No. 539.
https://doi.org/10.1186/s12909-022-03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