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建设健康中国和应对老龄化的背景下,广东省H技师学院积极开设护理专业、探索“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该模式核心是岗位、课程、竞赛和考证,通过构建护理专业课程体系、赛教融合、课证融通、建设高水平师资团队等策略,培养护理专业人才与岗位匹配,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在实施“岗课赛证”中也存在资源整合不协调、教师工作压力大,课程内容滞后、不注重过程性考核等问题。结合“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特色,学院通过加强资源整合协同机制建设、重视教师发展、建立动态课程内容机制、强化过程性考核等应对策略。学院通过“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提升学院教学质量,培养护理专业人才,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Abstract: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advancing the Healthy China initiative and addressing population aging, H Technical College of Guangdong Province has proactively reformed its nursing program by exploring the “Post-Course-Competition-Certificate Integration” education model. Centered on job requirements, curriculum design, skill competitions, and certification standards, this model cultivates nursing professionals aligned with industry needs and enhances students’ comprehensive competencies through strategies including curriculum system development, competition-teaching integration, course-certificate alignment, and high-caliber faculty team building. However, challenges such as incoordination in resource integration, heavy workload on teachers, outdated curriculum content, and insufficient formative assessment persist during implementation.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the college has adopted targeted solutions: strengthening collaborative mechanisms for resource integration, prioritizing faculty development, establishing dynamic curriculum updating mechanisms, and enhancing formative assessment. By implementing this integrated model, the college has improved teaching quality, cultivated nursing professionals, and contributed to the advance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1. 引言
在我国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应对人口老龄化以及推动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护理事业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在此背景下,广东省H技师学院护理专业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探索“岗课赛证”视域下的综合育人模式,该模式是通过岗位、课程、竞赛和考证四个方面融合的育人模式[1],培养综合能力强的护理专业学生,结合当下技工类院校的实际,在1 + X证书的背景下,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升学能力。
2.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内涵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核心内涵由“岗”“课”“赛”“证”这四个方面组成,这四个方面在技工类院校育人方面起到重要地位。“岗”,通过护理专业就业岗位的需求,深入护理专业就业岗位,例如:护士、养老护理员、育婴员等,对不同岗位进行分析,确定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是指课程,课程是育人的关键,开设不同的课程体系,培养出的学生是不同的,课程要结合岗位需要、竞赛需要、考证需要,构建一套完善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赛”是指竞赛,是“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助推器,通过竞赛来促进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证”是考证,是关于护理专业的证书,例如:生物技术基础、护理、养老护理员等,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内容融入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考取相应证书,增强学生在就业和升学中的能力。
3. 广东省H技师学院护理专业“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路径
(一) 构建“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
在指定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前,通过向医院、护理就业相关企业、同行等进行调研,对调研的结果进行论证分析,整理不同岗位的核心能力、理论和实践能力,对护理专业可以参加的技能竞赛和考证需求进行调研,形成护理专业调研报告。
根据护理调研报告,构建“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护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护理专业是一个实操性极强的课程,设计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结合[2],例如:将《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学》等基础理论课程与《基础护理学》实践课程有机结合,通过讲授法、案例分析法、产教融合等方式,多让护理专业学生有实操的机会,在实操的过程中运用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同时,增设了《老年护理》《康复护理》《母婴护理》等特色课程,以满足不同护理岗位方向和考证的需求。
(二) 以竞赛驱动学习、以竞赛促进教学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护理技能大赛、“养老护理技能大赛”、“急救护理技能挑战赛”等,拓宽学生的参赛渠道,营造浓厚的竞赛氛围。根据各类竞赛的比赛规则、标准和评分要求嵌入到日常的课程教学中。例如,在《内科护理》课程教学中,参照竞赛中“心肺复苏”“心电监护”等项目的操作规范和评分标准进行实操教学,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提前给学生讲解可以参加的比赛,并把竞赛的规则和标准融入课堂,对学生进行指导,通过竞赛驱动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对学生进行竞赛指导,提高课堂质量,以促进教学水平。
(三) 课证融通,提高学生考证通过率
对护理专业相关的证书进行系统梳理,包括生物技术基础、护理、养老护理员、保育师、育婴师等证书。分析各证书的考核大纲、知识点、技能点以及职业素养要求,找出与专业课程的重合点和差异点,确定课证融通的关键环节。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学大纲、教案等方面,把考证考核范围嵌入教学目标,将考证内容融入到日常教学和期末考试中。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证书考点开展专项教学和训练,如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程中结合生物技术基础证的知识要点进行强化教学,设置模拟考证环节,帮助学生熟悉考证流程和题型,提高学生考证通过率,通过课证融通,学生考取相关证书比例大幅提高,由原来的80%,提升到95%,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证书储备,提升了学生就业能力和升学能力。
(四) 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实施“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保障[3],在护理教师招聘、培训和考核方面形成一套完整的机制。在招聘过程中,护理专业教师需要本科学历和护理中级或者研究生学历,专业需要和护理相关并且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有教师资格证和教学经验的优先。其次在培训过程中,除了有基本的入职培训以外,还有一系列培训,关于教学、竞赛、考证等方面的培训。在考核方面,除了有教学考核以外,还有科研、竞赛、考证等方面的考核,是一套完整的结合“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考核机制[4]。
4. 广东省H技师学院护理专业“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存在的问题
1、资源协同和整合不协调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需要通过学校的教育资源、企业的实践经验和考证机构的认证标准有机结合,包含了教学资源、实训室、竞赛参与、考证等多个维度。然而,实际操作层面,由于各参与主体间资源协同和整合不协调,而导致信息沟通不畅、资源共享不到位,影响了育人模式的整体实施效果。
2、教师工作压力大
教师不仅需要完成日常的课程教学任务,还需肩负起学生竞赛的指导、考证辅导等多重职责,目前基本都是2005后的学生,非常有个性,而且技工类院校学生自律能力相对较弱,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和心理压力。特别是同时担任班主任的教师,班主任的工作比较繁重,需要关注学生的日常管理、心理健康及职业规划等方面。此外,随着护理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革新,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教师们普遍感到工作所带来的沉重压力,感到心有余力不足。
3、课程内容更新滞后
护理行业发展迅速,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但学院护理专业课程内容的更新速度相对较慢,未能及时将行业的最新成果和岗位的新需求融入课程体系中[5]。比如,一些新型护理技术、数字化护理工具的应用等在课程中体现不足,导致学生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时,实际工作内容和在校所学的内容脱节,需要重新适应岗位,重新学习新知识。
4、教学考核缺乏过程性考核
目前,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考核中,只是重视期末考试,不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考核。教师通过期末考试成绩、竞赛名次、考证结果等来评判学生,而对学生在日常学习、实践操作、小组项目中的表现以及学习态度、努力程度等过程性因素关注不足,在考核过程中,不能全面地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反馈和指导,如果不重视过程性考核,学生会只是重视期末考试,临时抱佛脚,为了应对期末考试学习,不能达到持续学习。
(二)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应对策略
1. 建设资源整合与协同合作机制
在各方资源整合和协同过程中,应该积极完善沟通机制,建立健全的资源整合和协同合作的机制,明确各方的权利和职责。加强资源的整合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学院领导要重视“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建设,落实到各方的责任,鼓励各方积极参加。
2. 重视教师发展,缓解工作压力
在教师发展方面,加大教师的培训投入,制定教师个人发展计划,提供多样化的培训渠道和学习机会,制定符合“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考核机制和职称评审制度,关注教师心理问题,帮助教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结合“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调整教师教学工作量,增加师资数量和人性化教学安排,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缓解教师工作压力。
3. 建立动态课程内容机制
建立动态课程内容机制,密切关注护理行业发展趋势和岗位需求变化,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对课程内容优化。将护理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及时纳入课程教学,如增加智慧护理、远程医疗护理等相关内容,确保课程内容与行业发展同步。同时,鼓励教师将临床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融入教学案例库,丰富教学素材,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4. 强化过程性考核
在对学生进行考核中,强化过程性考核,运用多样化的评价制度[6],例如:课堂表现记录、实践操作考核、作业评价等,针对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利用大数据、AI等方式建立动态的跟踪机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及时反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调整学生学习策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5. 结论
在建设健康中国的背景下,广东省H技师学院在“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中不断探索,通过构建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以赛促学教、课证融通等方面,培养与岗位匹配的护理专业学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升学率。在实施该模式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资源协同和整合不协调、教师压力大、课程内容更新滞后等。针对存在的问题,通过建设资源整合协同机制、重视教师发展、建立动态课程内容机制等。“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更好地契合护理行业发展需求,培养高质量和综合能力强的护理专业学生,推动学院护理专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