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铁棒锤(Aconitum pendulum Busch)为毛茛科乌头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我国青藏高原东缘及西南、西北高海拔山区,其植株形态特征鲜明,具有倒圆锥形块根,茎秆高度在26~100厘米之间且表面无毛,叶片呈宽卵形且两面均无毛被覆盖,7~9月开黄色或蓝色花。中医认为,铁棒锤块根性温、味辛苦,有大毒,经规范炮制后可入药,具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之效,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痹痛、骨折及冻疮等[1] [2]。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药效物质基础主要为二萜生物碱及挥发油成分,具有抑菌、杀虫、抗炎、抗肿瘤等活性[3]。值得注意的是,生品因含高毒性乌头碱类成分[4]-[6],需经水煮6~8小时等炮制工艺降低毒性,临床应用需严格控制剂量并配伍甘草等减毒药材。
挥发油作为中药材的重要次生代谢产物,主要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溶剂萃取法、微波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冷压榨法、酶解提取法等技术提取[7],其成分涵盖萜类、芳香族化合物及脂肪族衍生物等。研究显示,用微波法与超声波法提取出的铁棒锤挥发油化学成分差异较大,说明不同方法对某些成分有着不同的针对性[8]。同时,中药挥发油对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对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及真菌抑制效果较弱[9],这种选择性抑菌活性为开发天然抗菌药物提供了实验依据。提取后的挥发油成分复杂,需借助现代分析技术进行分离鉴定。气–质谱联用仪(GC-MS)是解析挥发油成分的关键工具。该技术结合了气相色谱的高效分离能力与质谱的精准定性优势[10],通过程序升温使挥发性成分按沸点和极性差异依次分离,再经电子轰击离子源(EI)生成特征碎片离子,结合数据库匹配,可快速鉴定化合物结构。
随着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加速,天然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的研究备受关注。但目前对铁棒锤中挥发油的探索存在明显不足,其化学成分尚未得到系统解析,抗菌活性方面的研究也相对较少。基于此,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等先进技术,剖析铁棒锤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并通过体外抑菌实验,评估其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期望挖掘该植物挥发油的潜在药用价值,为其在医药领域的合理开发与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2. 实验部分
2.1. 挥发油的提取与鉴定
2.1.1. 实验仪器与材料
本实验中所用到的主要仪器及生产厂家见表1。
Table 1. Main experimental instruments
表1. 主要实验仪器
仪器名称 |
型号 |
生产厂家 |
真空干燥箱 |
DZF-6010 |
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
循环水式真空泵 |
XS105 |
海门市其林贝尔仪器 |
旋转蒸发仪 |
N-1100 |
上海爱朗仪器有限公司 |
超声清洗器 |
KQ-250B |
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
电子天平 |
XS105 |
瑞士梅特勒-托利多集 |
气质联用仪 |
7890B |
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
超纯水机 |
Sartorius arium 611-UF |
德国赛得利斯公司 |
本实验中所用到的试剂材料及生产厂家见表2。
Table 2. Main experimental reagents
表2. 主要实验试剂
试剂/材料 |
纯度/型号 |
生产厂家 |
甲醇 |
分析纯 |
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
二氯甲烷 |
分析纯 |
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
柱层析硅胶 |
200~300目 |
青岛海洋化工厂 |
大孔树脂 |
D101 |
西安蓝晓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2.1.2. 挥发油的提取
将10 kg干燥的铁棒锤粉碎后经甲醇浸泡后减压浓缩,调节pH值至3,用二氯甲烷萃取得到二氯甲烷提取物。经大孔树脂柱层析法,甲醇–水体系作为洗脱剂进行脱色和粗分,分别以10%、30%、50%、80%、100%的甲醇分为组分A~E。取组分E经正相硅胶柱层析,以二氯甲烷–甲醇(50:1~1:1)为洗脱剂,得到油状物,使用气质联用仪对其进行分析。
GC条件:采用程序升温模式,色谱柱初始温度60℃,保持2 min,以5℃/min速率升温至280℃,保持2 min;汽化室温度设定为250℃,载气选用高纯氦气(即纯度 ≥ 99.999%),恒压模式下柱前压力为52.7 kPa,平均流速1.0 mL/min,分流比40:1,进样量1.0 μL。
EI条件:采用电子轰击离子源(EI+),离子源温度230℃,四极杆温度150℃,电子能量70 eV,发射电流34.6 μA,倍增器电压1388 V;接口温度与柱终温同步(280℃),溶剂延迟5 min,质量扫描范围m/z 10~550 amu。
2.1.3. 挥发油成分的鉴定
如表3所示,从铁棒锤油状物中鉴定得到27个化合物,以脂类化合物为主,其占比达81.5%,包括十六烷酸甲酯、亚油酸乙酯等脂肪酸衍生物。
2.2. 挥发油的抗菌活性研究
2.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本实验中所用到的主要仪器及生产厂家见表4。
Table 3. GC-MS determination results of oily substance in Aconitum pendulum Busch
表3. 铁棒锤油状物的GC-MS测定结果
序号 |
化学名称 |
保留时间 |
化学式 |
1 |
Octanoic acid, methyl ester |
9.78 |
C9H18O2 |
2 |
Dodecane |
11.9 |
C12H26 |
3 |
Nonanoic acid, 9-oxo-methyl ester |
18.86 |
C10H18O3 |
4 |
2,4-Di-tert-butylphenol |
20.69 |
C14H22O |
5 |
Methyl tetradecanoate |
24.87 |
C15H30O2 |
6 |
14-Pentadecenoic acid |
26.81 |
C15H28O2 |
7 |
Pentadecanoic acid, methyl ester |
27.13 |
C16H32O2 |
8 |
13-Methyltetradec-9-enoic acid methyl ester |
27.35 |
C16H30O2 |
9 |
Methyl 16-hydroxyhexadecanoate |
27.59 |
C17H34O3 |
10 |
Hexadecanoic acid, methyl ester |
29.26 |
C17H34O2 |
11 |
cis-10-Heptadecenoic acid methyl ester |
31.64 |
C18H36O2 |
12 |
9,12-Octadecadienoic acid (Z,Z)-, methyl ester |
32.77 |
C19H34O2 |
13 |
7-Methyl-Ztetradecen-1-ol acetate |
33.5 |
C19H34O2 |
14 |
Methyl stearate |
34.37 |
C19H38O2 |
15 |
Linoleic acid ethyl ester |
34.84 |
C20H36O2 |
16 |
Cyclopropaneoctanoic acid, 2-octyl-, methyl ester |
35.59 |
C20H38O2 |
17 |
Methyl 9.cis.,11.trans.t,13.trans.-octadecatrienoate |
36.02 |
C19H32O2 |
18 |
6,9,12-Octadecatrienoic acid, methyl ester |
36.42 |
C19H32O2 |
19 |
cis-11,14-Eicosadienoic acid, methyl ester |
37.1 |
C21H38O2 |
20 |
Linoleic acid ethyl ester |
37.37 |
C20H36O2 |
21 |
Methyl 2-[2-({2-[2-((2-pentylcyclopropyl) methyl)cyclopropylmethyl]cyclopropyl}methyl)ethyl]butanoate |
37.49 |
C25H42O2 |
22 |
Eicosanoic acid, methyl ester |
37.62 |
C21H42O2 |
23 |
Pyrano[4,3-b]benzopyran-1,9-dione,5a-methoxy-9a-methyl-3-(1-propenyl)perhydro |
38.17 |
C17H24O5 |
24 |
Pentyl linoleate |
39.07 |
C23H42O2 |
25 |
Campesteroln |
39.99 |
C28H48O |
26 |
(Z)-13-Docosenoic acid, methyl ester13 |
40.53 |
C23H44O2 |
27 |
Methyl 20-methyl heneicosanoate |
40.96 |
C23H46O2 |
Table 4. Main experimental instruments
表4. 主要实验仪器
仪器名称 |
型号 |
生产厂家 |
超净工作台 |
SW-CJ-2D |
苏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
立式压力蒸汽灭菌锅 |
BXM-30R |
上海博讯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 |
恒温培养箱 |
SPX-250-GB |
上海琅玹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
续表
恒温摇床 |
TS系列 |
上海习仁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电子天平 |
XS105 |
瑞士梅特勒–托利多集 |
超声清洗器 |
KQ-250B |
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
真空干燥箱 |
DZF-6010 |
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
循环水式真空泵 |
XS105 |
海门市其林贝尔仪器 |
旋转蒸发仪 |
N-1100 |
上海爱朗仪器有限公司 |
本实验中所用到的试剂材料及生产厂家见表5。
Table 5. Main experimental reagents
表5. 主要实验试剂
试剂 |
纯度 |
生产厂家 |
琼脂 |
生化试剂 |
上海广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蛋白胨 |
生化试剂 |
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
酵母提取物 |
生化试剂 |
北京奥博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氯化钠 |
分析纯 |
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
乙醇 |
分析纯 |
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
本实验所使用的病源菌菌株均由兰州交通大学天然药物研究所提供,3种供试菌株分别为: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2.2.2. 实验操作
菌悬液的制备:在超净台内进行无菌操作,使用灭菌接种环从斜面培养基或甘油冻存管中挑取少量菌体,于固体培养基平板表面进行四区划线接种。将平板倒置放入37℃恒温培养箱,培养18~24小时直至单菌落充分形成。用接种环挑取单菌落接种于5~10 mL液体培养基,置于振荡培养箱中以200 rpm转速进行恒温培养4~6小时。待菌体进入对数生长期(OD₆₀₀约为0.6~0.8),将培养液转移至灭菌离心管,3000~5000 rpm离心5分钟收集菌体。弃上清液后,加入无菌生理盐水重悬沉淀,通过梯度稀释法校准浓度,最终制备成活菌密度为106~108 CFU/mL的菌悬液。
LA培养基(1 L):10 g蛋白胨,5 g酵母提取物,5 g氯化钠,16 g琼脂,混合加热溶解,压力蒸汽灭菌锅121℃、103.4 kPa,灭菌30 min。
在无菌操作台中,将灭菌后的LA液体培养基冷却至50℃,取25 mL趁热倒入无菌培养皿(直径90 mm),静置30分钟待其完全凝固。取100 μL菌悬液滴加于LA平板表面,使用无菌涂布棒轻柔涂布均匀,室温静置5分钟使菌液完全渗入培养基。随后,使用5 mm打孔器获取滤纸片并高温灭菌,用无菌镊子取灭菌后的滤纸片,对称贴置于平板表面两侧。
将挥发油样品用无菌溶剂分别配制成1 mg/mL、3 mg/mL、5 mg/mL待测液,取10 μL滴加于一侧滤纸片中央;另一侧滤纸片滴加10 μL同体积纯溶剂作为空白对照,用抑菌纸作为阳性对照。每个处理设置3组平行实验,平板倒置放入37℃恒温培养箱,培养24小时后观察抑菌圈形成情况,使用游标卡尺以十字交叉法测量抑菌圈的直径。
3. 讨论与结论
Figure 1. The inhibitory effect on Escherichia coli
图1. 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
Figure 2. The inhibitory effect on Bacillus subtilis
图2. 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
Table 6. The inhibition results of 5 mg/mL Aconitum pendulum volatile oil against three kinds of bacteria
表6. 5 mg/mL铁棒锤挥发油对三种细菌的抑制结果
菌株 |
抑菌圈直径 |
大肠杆菌 |
8.06 ± 0.14 |
枯草芽孢杆菌 |
11.31 ± 0.71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 |
中药挥发油是中药材中具挥发性的油状活性成分,也是中药药效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传统方剂及现代制剂中应用广泛。本研究提取了铁棒锤块茎中挥发油成分,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鉴定出27个化合物,并对其展开体外抑菌活性实验,测试菌株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图1表明,铁棒锤挥发油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1 mg/mL时挥发油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不明显(抑菌圈直径为5.69 mm),3 mg/mL时抑菌圈直径为6.25 mm,同样抑制效果较弱,直至浓度提高到5 mg/mL才显示出一定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为8.06 mm);图2表明,1 mg/mL的挥发油对枯草芽孢杆菌已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为7.32 mm),提高浓度至3 mg/mL后,抑制效果也有一定的增强(抑菌圈直径为10.04 mm),当浓度升至5 mg/mL时的抑制效果与阳性对照相差不大(抑菌圈直径为11.31 mm);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抑制作用(如表6所示)。
本文研究了铁棒锤中挥发油部分的成分,从中鉴定出27种化合物,其中脂类化合物占81.5%,并对挥发油进行了体外抑菌活性测定,证明该挥发油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较为明显,对大肠杆菌有微弱的抑制作用,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抑制作用。以上结论说明铁棒锤油状物在抗菌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并为后续进行开发相关应用提供一定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