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堂作业设计的行动研究
Action Research on Classroom English Homework Design in Primary Schools Based on Core Competencies
DOI: 10.12677/ces.2025.136473, PDF, HTML, XML,   
作者: 夏远群:安徽省宿州市萧县王寨镇中心小学,安徽 宿州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英语课堂作业设计行动研究Core Competencies Primary School English Classroom Homework Design Action Research
摘要: 研究聚焦于小学英语课堂作业设计,旨在探索基于核心素养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有效路径。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等方法,分析当前小学英语课堂作业设计现状,进而依据核心素养的要求制定作业设计的原则、类型及评价方式,并采用行动研究法分阶段实施与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核心素养的作业设计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转变了学生对作业的态度,推动了教师教学观念与方法的更新。研究最后针对现存问题提出持续优化作业设计、加强家校合作及开展教师培训等建议,为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Abstract: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design of English classroom homework in primary schools, aiming to explore an effective path to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English abilities based on core competencies. Through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investigation research, it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sign of English classroom homework in primary schools. Then,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core competencies, it formulates the principles, type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homework design, and uses the action research method to implement and optimize it in stages.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homework design based on core competencies effectively improves students’ English core competencies, changes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s homework, and promotes the renewal of teachers’ teaching concepts and methods. Finally,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e research proposes suggestions such as continuously optimizing homework design, strengthening home-school cooperation and carrying out teacher training,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English teaching practice in primary schools.
文章引用:夏远群.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堂作业设计的行动研究[J]. 创新教育研究, 2025, 13(6): 530-536.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5.136473

1. 引言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小学英语作为基础教育的关键学科,对于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课堂作业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培养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小学英语课堂作业设计往往侧重于知识记忆与简单技能训练,忽视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基于此,本行动研究旨在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堂作业设计策略,以提高作业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如何设计符合小学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的有效性作业成为本研究的突出问题。

2. 研究背景

2.1. 选题依据

为了提升小学生英语作业完成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提出了“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的原则,它是指向核心素养的、基于单元对作业进行整体设计,包括统整作业话题、作业目标、作业内容、作业时间、作业资源和作业评价等[1]。落实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学生学业水平发展的需要[2]。通过知网检索核心素养小学英语作业设计核心期刊、SCI、EI、CSSCI为0篇,其中硕士论文共计39篇,只有9篇有关核心素养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会议共论文13篇,有9篇和本研究主题有关。作为基层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当下小学英语作业的设计仍然存在着机械性重复性作业问题,尤其是无效地抄写单词字母,有的教师让学生30~50遍抄写词或句,这种现象在基层农村更为普遍。2022义教新课标强调作业的设置要突出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故本研究以笔者自身教学实践为出发点,对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梳理统计,进而找出设计英语作业的实施方案,同时通过行动的研究,希望基层教师改进传统的作业观念,以提高学生对英语作业的兴趣为切入点,以培养小学生自主的学习习惯为抓手,进而促进基础教育有序地良性发展,摒弃机械刷题。

2.2. 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2.2.1. 研究意义

1) 理论研究意义

2022《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兼顾基于核心素养与个体差异性,把握好作业的内容、难度和数量,使学生形成真实的情感体验,提升自我效能感,本研究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丰富当下小学英语作业的形式与内容,相信本研究能够为今后的理论建设提供有力的参考。

2) 实际研究意义

本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理念,并将其巧妙地融入到小学英语作业的设计之中,以创新作业类型为切入点,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以期为提高小学生以及师者学科素养提供策略支持和引导作用。

2.2.2. 研究方法

1) 行动研究法:本研究将行动研究法贯穿始终,分为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四个阶段,不断循环改进。研究者作为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中实施作业设计方案,观察学生的反应和作业完成情况,根据反馈进行调整和优化。

2)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关于核心素养、小学英语课堂作业设计的相关文献,了解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3)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学生对现有课堂作业的态度、需求以及家长对作业的期望,为作业设计提供依据。

4) 作品分析法:对学生完成的课堂作业作品进行分析,评估作业设计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影响。

3. 研究对象与内容

3.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安徽省宿州市萧县X小学六(1)班的学生,人数为35人。学情分析:本班学生整体活泼好动,优差悬殊较大,由于三年级没有夯实基础,每周两节课“副课”的头衔学生对其认知度较低,认为到了初中还要重新学习,导致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没有产生兴趣。鉴于此,改变传统的机械性重复性作业设计,从兴趣着手,让作业成为突破口,让学生爱上英语进而对英语学习重新产生浓烈的兴趣是本次研究的关键。

3.2. 研究内容

PEP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教材Unit 2~Unit 3一般过去时时态,Unit 2 Last weekend & Unit 3 Where did you go? Unit 2单元主题是“人与自我”,主题群是“生活与学习”,在五上Unit 2 & Unit 4已学过讨论周末活动和个人能力(一般现在时),五下Unit 1/2/6学过讨论一天活动、四季活动和正在做的活动,六上Unit 3和Unit 4讨论活动计划、个人爱好(一般现在时),六下Unit 2 Last weekend,本单元的话题为Activities last week, Language focus,初步了解一般过去时(What引导的特殊疑问句,一般疑问句),本单元学生能够运用一般过去时描述自己上周末的活动,分享活动体验,并且能正确应对差体验,完善自己的周末活动安排。三个维度:兴趣爱好:学生对周末活动喜闻乐见;语言知识:六年级孩子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看的能力,已学过不少有关活动的短语,会使用一般现在时和一般将来时描述周末活动,学生能够正迁移;认知思维:孩子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并乐于参与活动。Unit 3的Topic是Experiences in a holiday, Language focus,是熟悉使用一般过去时(where、when和how等引导的特殊疑问句)。Where did you go?本单元同样是人与自然,对假期所去的地点及活动进行描述,并能够用特殊疑问词和同伴进行简单的交际操练。

4. 行动研究过程

基于新课标的视域下该行动研究基于常态化教学,创新作业内容和形式,以激起孩子们对小学英语学习的兴趣。本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

4.1. 第一阶段:计划与准备(2024年3月1~15日)

1) 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堂作业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2) 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对学生和家长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现有课堂作业的看法和需求。

3) 根据调查结果和文献研究,制定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堂作业设计方案,包括作业类型、设计原则、评价方式等。

4.2. 第二阶段:行动与实施(第3~5周)

本次行动研究历时两个月,在这两轮行动研究中,针对小学英语六下Unit 2 & Unit 3第一轮行动研究是Unit 2~Unit 3的内容,根据话题以及内容的相关度,以核心素养指向的四个维度为考量尺度设计趣味、信息、人文类和实践类作业,对学生的作业收集整理、数据分析,进而反思作业设计存在的不足之处,并进一步完善。在实施阶段,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及时修改行动方案。同时对关联性较强的Unit 3进行第二次的行动研究,经过第一轮的作业设计研究,学生对基于核心素养的作业认同度相对较高,同时笔者略微上调作业的难度系数,旨在挖掘优秀学生的潜能。在行动研究结束后记录学生的成绩,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问卷调查及访谈。

Unit 2 Last weekend作业设计案例一

学生能在语境中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用一般过去时讨论上上周做了什么事情,同时能够理解文本,根据课文完成相应的练习(随堂和课后,都不超过10分钟)分层作业设计,从基础词汇、句子到语篇、写作,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系数的作业,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感和成就感,从而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为后期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石。

4.3. 第三阶段:观察与调整(第6周)

1) 收集学生的作业作品、调查问卷反馈、课堂观察记录等资料,对作业设计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发现,学生对于思维导图类作业思维模式化,内容欠缺,在接下来的研究中要进行整改;对于人文性作业,学生不仅积极地收集有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还乐于进行口语表达式的汇报,这种类型的作业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素养,所以在第二轮行动研究时可以继续设计此类型的作业,但是要注意拓展教学资源,丰富作业的内容,实施“素养本位”的英语教学;而针对于歌谣和表演类的实践性作业,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但要注意有些学生的乐感不强,对于歌谣的形式感兴趣,因此在第二轮行动研究中要变革教学方式,比如可以通过编话剧、课本剧、配音活动等表演类作业,实现学生对语言的深度学习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个别访谈,了解学生对新作业设计的感受和意见。

3) 根据观察和反馈结果,对作业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如调整作业难度、改进评价方式等。信息化背景下,在线教育确实可以实现“时时可学”的目的,但在本轮行动研究实施的过程中没有对学生的配音作业进行及时的评价,因此在下一轮行动研究中,对于家长群里布置的配音作业要进行及时的评价,及时纠正学生的发音问题。

Unit 3 Where did you go?优秀作业设计案例二

本单元属于“人与社会”中的生活与学习探索。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出发,挖掘语篇的育人价值。Holiday话题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子课题内容丰富积极向上。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假期活动,整合Unit 2所学的一般过去时动词过去式的构成(规则动词以及少数不规则动词am、is和are,do/does过去式构成)对本单元不规则动词过去式构成的融合,创造性地掌握核心句型的口语交际——创编情景交际和小组合作(group work),学生很自然地将这两单元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有机地衔接起来,建构连贯的过去式知识体系,进而孩子们树立对生活的不同认知,通过随堂作业和课后作业的形式,搭建文化素养支架,深化学生对单元主题的认知,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夯实基础。

4.4. 第四阶段:总结与推广(第7~8周)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的学习和生活创造了良好的空间,从教育的层面,现代信息技术丰富了教育资源,变革了教育方式;从外语教学层面,现代信息技术包括智能出卷、智能测试、智能阅卷、智能评价、在线答疑等多个环节,在大数据背景下,要求教师积极探索信息技术的应用,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教育模式。利用这个契机,本研究设计了英语趣配音线上打卡活动,学生根据要求以及自身的喜好实现了“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全天候教育模式[3] [4]。真正让智慧赋能小学英语教育教学以及作业设计落地生根。

1) 对整个行动研究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堂作业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和不足之处。

2) 整理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包括作业设计方案、实施过程、效果评估等内容。

3) 在学校范围内进行经验分享和交流,推广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堂作业设计理念和方法。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应重视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和人文性为一体化(包括作业设计的理念、内容和类型、活动形式) [5]。教师可从趣味类作业、信息类作业、人文类作业、实践类作业以及跨学科类作业等为切入点,让孩子们在完成这类作业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其核心素养的融合能力。当然优化作业评价环节是师者分内之事(多元化评价、激励性评价、分层性评价),师者的多元化评价模式,孩子们不仅参与度热情高,并且踊跃参与作业的评价环节[6]。真正让作业设计与作业评价共生共荣,亦充分发挥作业应有的育人价值。

5.1. 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通过对学生作业作品、测试成绩和课堂表现的分析发现,学生在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7]。在语言能力方面,学生的口语表达更加流利,写作能力也有所提高;在文化意识方面,学生对中外文化的了解更加深入,能够尊重和理解文化差异;在思维品质方面,学生在解决问题和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表现出更强的逻辑性和创新性;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8]

5.2. 学生对英语作业的态度发生积极变化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得知,大部分学生对新的英语作业形式和内容表示喜欢。他们认为新作业更有趣、更具挑战性,能够让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学生不再把作业当成一种负担,而是主动参与到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学习态度发生了积极转变。

5.3. 教师教学观念和方法得到更新

在行动研究过程中,教师对核心素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教学观念发生了转变。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作业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9]。同时,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对作业的分析,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6. 结论

本行动研究表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堂作业设计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69.8%的学生提高了他们的口语水平、听力水平、阅读水平以及写作水平(学习能力);83.4%的学生学会了利用多种资源进行学习(学习能力);77.4%的学生认为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了解了很多中外文化知识,也树立了文化自信(文化意识);69.5%的学生认为促进了他们思考,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品质)。通过遵循素养导向、趣味性、层次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原则,设计多样化的作业类型,并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10]。同时,行动研究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契机,促使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7. 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研究样本仅局限于一所学校的部分班级,研究结果的普遍性有待进一步验证;研究时间相对较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长期发展影响尚未进行深入跟踪。未来的研究可以扩大样本范围,开展多校联合研究;延长研究周期,持续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变化。此外,可以结合信息技术手段,探索如何利用在线平台和教育软件优化作业设计和评价,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 [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2] 王蔷. 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新挑战[J]. 英语教师, 2015, 15(12): 6-7.
[3] 刘道义. 小学英语教学应遵循的几个原则[J]. 课程·教材·教法, 1995(4): 43-46.
[4] 鲁子问.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关键问题[J].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 2013, 36(12): 1-6.
[5] 程晓堂, 赵思奇.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 课程·教材·教法, 2016, 36(5): 79-86.
[6] 王蔷, 周密, 孙万磊. 《重构英语课程内容观, 探析内容深层结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内容解读》[J]. 课程·教材·教法, 2022, 42(8): 39-40
[7] 龚亚夫. 关于英语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J]. 课程·教材·教法, 2013, 33(4): 55-61.
[8] 陈琦, 刘儒德. 当代教育心理学[M]. 第2版.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9] 王坦. 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 北京: 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2.
[10] 杨清军. 基于新课标的小学英语教研: 价值、突破与践行[J]. 中国教育学刊, 2023(1): 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