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近年来,随着全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也逐渐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而在各医学院校,历年招生的数量更是远超医疗卫生机构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因此医学院校毕业生的毕业去向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药学专业学科交叉性强、就业去向广,本文通过对药学专业毕业生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全面了解毕业生的心理状况,最终为开展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及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帮助。
2. 方法
2.1. 被试
系当年6月即将毕业的药学专业毕业生,共发放调查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06份,有效率为88.33%,男30例,女76例,年龄范围在22~24岁。
2.2. 研究工作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评定药学生的焦虑情绪。SAS共20个条目,采用1~4分4级评分。各条目分评分之和为总粗分,总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分,即为SAS评分,评分越高,提示焦虑情绪越严重。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定药学生的抑郁情绪。SDS共20个条目,采用1~4分4级评分,各条目评分之和为总粗分,总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分,即为SDS评分,评分越高,提示抑郁情绪越严重。
2.3. 评定方法
通过问卷星平台开展调查,由项目组成员向药学专业各班级发送问卷链接,邀请学生参加调查。问卷设置统一指导语和知情同意书,参与者同意后开始问卷作答,不同意者可退出。调查采用不记名方式,所有项目填写完毕才能提交答卷,同一手机号只能作答一次。
2.4. 统计方法
测试于2024年6月完成,由研究者进行数据汇总,依据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严格操作并将粗分换算成标准分,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 ± s)表示,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焦虑、抑郁测评结果整体状况分析
药学专业毕业生的SAS、SDS标准分平均值分别为42.65 ± 9.49、38.14 ± 11.45,其中,存在焦虑、抑郁情绪(量表评分 ≥ 50分)的学生占全体的比例分别为15.1%、25.4%。该样本整体平均值明显高于一般人群29.78 ± 10.07、33.46 ± 8.55 [1],说明药学专业毕业学生在焦虑、抑郁状况较为严重,应引起高校关注。
表1可见,大多数药学专业毕业生都在正常范围之内,情绪状态尚好。然而,不可忽视尚有45.28%的毕业生情绪状态偏离正常范围,其中40.57%的毕业生SAS、SDS分 ≥ 50,存在焦虑、抑郁情绪,这一结果比先前报道的医学毕业生正常人群中有焦虑、抑郁占30.46%偏高[2],这也提示近年来就业形势的严峻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需要进行心理帮扶。
Table 1. Percentage of the average value of the entire group to the distribution of high-scoring individuals (%)
表1. 全组平均值与高分人数分布的百分比(%)
|
n |
M ± SD |
≥50 |
≥60 |
合计 |
SAS |
106 |
42.65 ± 9.49 |
16 (15.1%) |
2 (1.89%) |
18 (16.9%) |
SDS |
106 |
38.14 ± 11.45 |
27 (25.4%) |
3 (2.83%) |
30 (28.3%) |
合计 |
- |
- |
43 (40.57%) |
5 (4.72%) |
48 (45.28%) |
3.2. 焦虑、抑郁情绪在不同性别组差异
不同性别组调查结果显示,SAS平均值男性40.75 ± 9.48与女性43.40 ± 9.44基本持平无显著差异;SDS平均值男性35.21 ± 11.04与女性39.29 ± 11.47基本持平无显著差异(见表2);表明男女学生整体焦虑水平、抑郁指标没有明显差异。
SAS、SDS ≥ 50与≥60的高分人数分布比例看,女性组47.4%略高于男性组40.0%。虽然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SDS ≥ 50分者,有抑郁情绪的女性人数多于男性人数呈现显著性差异(见表3),这与先前报道一致[2]。这也说明女性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有关。
Table 2. Comparison of average values of SAS and SDS standard Score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groups (M ± SD)
表2. SAS、SDS标准分平均值男女性别组比较(M ± SD)
|
n |
男(n = 30) |
女(n = 76) |
t |
p |
SAS |
106 |
40.75 ± 9.48 |
43.40 ± 9.44 |
−1.302 |
0.196 |
SDS |
106 |
35.21 ± 11.04 |
39.29 ± 11.47 |
−1.668 |
0.098 |
p > 0.05男女平均值差异无显著性。
Table 3. Percentage Distribution of High-scoring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in SAS and SDS (%)
表3. SAS、SDS男女高分人数分布百分比(%)
|
n |
SAS |
SDS |
合计 |
≥50 |
≥60 |
≥50 |
≥60 |
男 |
30 |
7 (23.3%) |
0 (0.0%) |
5 (16.7%)* |
0 (0.0%) |
12 (40.0%) |
女 |
76 |
20 (26.3%) |
3 (3.95%) |
11 (14.5%) |
2 (2.63%) |
36 (47.4%) |
p |
- |
0.280 |
- |
0.005 |
- |
|
*轻度抑郁人数分布女性多于男性,差异显著。
3.3. 焦虑、抑郁情绪在不同层次组差异
不同层次组调查结果显示,SAS平均值专科42.02 ± 10.14,专升本45.2 ± 8.39,本科42.29 ± 9.29三者之间基本持平无显著差异;SDS平均值专科32.29 ± 10.67,专升本38.75 ± 8.87,本科38.67 ± 13.01三者之间基本持平无显著差异(见表4)。表明不同层次学生整体焦虑水平、抑郁指标没有明显差异。
SAS ≥ 50与≥60的高分人数专升本组35.3%明显高于专科组26.2%、本科组21.3%,存在显著性差异。SDS ≥ 50与≥60的高分人数各组别直接无显著性差异(见表5)。这也提示我们专升本层次的毕业生对自己未来就业更为焦虑,这可能与自己对就业岗位的期待以及当前就业形势有关。
Table 4. Comparison of average values of SAS and SDS standard scores in the education group (M ± SD)
表4. SAS、SDS标准分平均值学历组比较(M ± SD)
|
n |
专科(n = 42) |
专升本(n = 47) |
本科(n = 17) |
F |
p |
SAS |
106 |
42.02 ± 10.14 |
45.2 ± 8.39 |
42.29 ± 9.29 |
0.75 |
0.48 |
SDS |
106 |
32.29 ± 10.67 |
38.75 ± 8.87 |
38.67 ± 13.01 |
0.19 |
0.81 |
p > 0.05男女平均值差异无显著性。
Table 5. Percentage distribution of high-scoring students with SAS and SDS degrees (%)
表5. SAS、SDS学历高分人数分布百分比(%)
层次 |
n |
SAS |
SDS |
合计 |
≥50 |
≥60 |
≥50 |
≥60 |
专科 |
42 |
11 (26.2%) |
2 (4.8%) |
5 (11.9%) |
0 (0.0%) |
18 (42.9%) |
专升本 |
17 |
6 (35.3%)* |
0 (0.0%) |
0 (0.0%) |
0 (0.0%) |
6 (35.3%) |
本科 |
47 |
10 (21.3%) |
1 (2.1%) |
11 (23.4%) |
2 (4.3%) |
24 (51.1%) |
p |
- |
0.04* |
- |
0.94 |
- |
|
*轻度焦虑人数分布专升本组多于其他组别,差异显著。
4. 讨论
4.1. 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导致毕业生焦虑抑郁情绪整体情况较为严重
在过去十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快速进入创新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化学药、生物药从跟进到局部赶超。但在新冠疫情和贸易摩擦双重作用下,产业链“卡脖子”问题依旧突出,产、学、研、医协同创新体制机制仍需完善,行业增长急需培育壮大创新动能,尤其是药物发现、临床试验设计、生物药制造等方面的高科技人才和复合型人才[3]。行业发展的快速变化就需要药学专业的本专科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合理定位岗位,积极尝试医药企业的相关岗位,而不是一味地等待进入医院药房等传统医药就业岗位。
4.2. 女性面临的就业困境是导致其抑郁情绪较为严重的原因之一
囿于传统思维观念和人才招聘中尚存的隐形歧视,与男生求职群体相比,女大学生在就业、职业发展和创业等方面面临更多问题。从数据层面直观体现为,女大学生初次就业的成功率显著低于男性,就业质量的各项评估指标同样处于较低水平[4],涵盖薪资待遇、职业晋升空间、工作稳定性与工作内容匹配度等关键要素[5]。鉴于此,在激烈的岗位角逐和职业生涯发展困境的双重压力下,女大学生不能仅仅锁定在“铁饭碗”这类传统稳定岗位上,更应深度挖掘并充分发挥自身作为女性所独有的优势,积极探寻并大胆尝试更多契合自身特质的就业岗位。
4.3. 专升本层次学生专业能力弱导致其焦虑情绪较为严重的原因之一
专升本学生是“专科起点本科学习”的群体。他们在专科阶段以获得本科学历为重要求学目标,将大部分精力花在专升本考试相关的英语和高等数学上,而对于本该重点学习的药学相关理论和技术课程不重视。升本之后,他们面临与普通本科生面临相同的学习压力源,但由于专业课程学习衔接的断裂,难以保障课程知识的连贯性,使得他们在专业知识学习上较为吃力[6]。在就业过程中,专升本毕业证书上标注了“专科起点本科”字眼,存在“专升本含金量不高”的偏见。学生只有在升本前后不断夯实药学职业技能以及发展一技之长,提升岗位胜任力,实现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
5. 结语
本研究发现药学专业毕业学生在焦虑、抑郁状态高于一般人群较为严重;女性毕业生抑郁情绪高于男性毕业生;专升本层次毕业生焦虑情绪高于其他层次。这可能与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女性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以及专升本层次学生专业能力弱有关。
基于克朗伯兹的社会学习理论,学习经验在个体职业决策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包含工具式学习经验和联结式学习经验。工具式学习经验是指个体在经历一系列事件之后所积累总结的学习经验。这就提示我们针对专升本层次学生可以开展技能大赛、实习见习等方式强化职业技能,同时开展心理团辅工作坊充分挖掘学生的技能优势精准匹配岗位。联结式学习经验是指当个体接受某一中性刺激时,同时出现积极或消极的刺激,这会使得原本中性的刺激发生联结式反应,也变得具有积极或消极的作用。这也提示我们在针对女大学生开展女性领导力训练,邀请女性校友分享如何做好生育规划与职业发展的平衡,积极拓展行业视野,突破性别刻板印象。
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本研究数据来源为方便取样,样本代表性较弱,可能出现抽样误差;二是本研究属于横断面调查,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的纵向追踪研究。
基金项目
2023年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S202313023088);2023年杭州医学院辅导员思政课题研究项目(KYSZ2023001)。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