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审计学课程教学创新的突破路径研究
Research on the Breakthrough Path of Audit Course Teaching Innov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Liberal Arts
DOI: 10.12677/ae.2025.1561149,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姚振飞, 王成飞: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山东 曲阜
关键词: 新文科审计学教学创新New Liberal Arts Auditing Studies Teaching Innovation
摘要: 新文科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具有文理交叉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从新文科理念出发,立足于审计学课程的性质,剖析传统审计学课程的教学痛点,围绕融入课程思政、提高科研能力、加强实践教学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展开创新思路,具体地从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课程评价体系改革、课程团队建设等进行创新突破路径。
Abstract: The new concept of liberal arts education aims to cultivate compound talents with a cross 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of arts and sciences. Starting from the concept of new liberal arts and based on the nature of auditing cours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eaching pain points of traditional auditing courses, and explores innovative ideas around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curriculum, improving scientific research capabilities, strengthening practical teaching, and enhancing the teaching staff. Specifically, innovative breakthroughs are made in teaching content reconstruction,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innovation, curriculum evaluation system reform, and curriculum team building.
文章引用:姚振飞, 王成飞. 新文科背景下审计学课程教学创新的突破路径研究[J]. 教育进展, 2025, 15(6): 1414-1418. https://doi.org/10.12677/ae.2025.1561149

1. 引言

新文科是以“四新”建设为引领,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的战略理念,最早于2017年由美国希拉姆学院提出[1]。其内涵在于打破学科壁垒,促进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交叉融合,强调价值引领、知识重构与能力重塑的统一。新文科理念强调从单一学科向跨学科整合跃迁、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省级、从传统范式向数智技术赋能革新[2]

审计学作为会计学专业、审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等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一直是专业课程的“困难户”,长期存在“不好学、不好教”的问题。但审计学作为应用型文科,天然具有跨学科属性,新文科理念可推动其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且审计学的监督职能与新文科的家国情怀、伦理责任高度契合[3]。本文旨在研究如何将新文科理念融入审计教学,通过教学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具备跨学科视野和综合能力的审计人才。

2. 传统审计学课程教学痛点

较之其他专业课程,审计学课程自身存在较明显的短板,加之教学存在的不足,共同构成当前审计学课程的教学痛点。

() 课程痛点

课程内容方面。审计学课程学习要具备会计学基础,具有一定的专业综合性。对会计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课程内容偏抽象,生涩难懂,课程中一些专业名词翻译于国际会计准则,学生理解困难,缺乏兴趣。

课程教材方面。一方面,审计学教材知识体系不统一,不同版本的教材,知识结构各不相同,侧重点各不相同,导致一旦更换教材,教学内容就得随之变化。另一方面,大部分审计学教材以理论知识体系为主要内容,缺少与章节内容匹配的实务及现实案例,尤其是近年发生的热点审计事件更未提及,导致学生课后复习缺少巩固与练习依据[4]

() 教学痛点

(1) 教学内容方面。当前审计学教学内容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一是重理论轻实践。审计学课程不仅要授予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培养专业审计技能。传统审计教学对审计基本原理及审计实务都以书面讲解为主,缺少实际操作练习,导致审计理论与技能形成两张皮,影响学生职业发展[5]。二是跨学科融合不足。审计学是涉及会计、法律、金融与管理等领域的综合性课程,但在教学中,各学科独立开课,在审计教学中却难以将各科知识灵活融合在一起。三是课程思政融入度低[6]。教师在授课中重视知识的传授,而捕捉知识点中蕴含的思政内容存在困难,如何将思政融入课程内容,如何以适当的方式向学生传递思政思想,这是审计学教学面临的挑战。

(2) 教学方式方面。大部分高校的审计学教学以讲授为主,虽然采用多媒体技术,部分章节内容结合案例,但教师讲、学生听的本质没有变。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一方面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学生对所学内容感觉枯燥无味,另一方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7]。例如,关于销售循环的审计,如何识别销售循环不同的业务内容,如何进行销售循环的控制测试,如何进行营业收入、应收账款等项目的实质性测试,需要学生参与实践或可视化教学,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3) 教学评价方面。审计学教学评价主要以卷面理论知识考试为主要方式,也伴随平时作业、课堂表现等一些方式,所占比例有所差异。这种评价方式的导向是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而理论知识可以依靠考试前的集中学习达到考核目的,不能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一贯努力[8]

3. 新文科背景下审计学课程教学的创新思路

针对上述教学问题和痛点,以“新文科”建设理念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提高综合能力为目标,实施课程重构。具体创新思路包括:

(一) 融入课程思政升华教学。深入研究《审计学》课程特点,有机融入国家战略,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结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学定位,将培育学生道德底线意识、法制法规意识、勤勉尽责职业意识、财务信息甄别能力等作为课程思政目标。

(二) 提高科研能力反哺教学。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把握审计学发展态势,积极融入新理论、新方法、新视角,加强科学研究,产出高水平成果,突出审计学的时代性和前沿性,激活高阶教学资源的源头活水。

(三) 加强实践实训深化教学。审计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学生就业上岗做好准备。

(四) 建设师资队伍聚力教学。组建由审计学、会计学、大数据、计算机等不同专业相结合、“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师团队,发挥团队成员传帮带以及研究方向交出互补的优势,定期开展教学研讨、共同备课、共同解决教学难题,提升教学质量。

4. 新文科背景下审计学课程教学的创新突路径

() 教学内容重构

(1) 课程体系优化

通过对审计学相关课程梳理,去除重复和过时内容,保留核心和经典的理论知识,将相关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形成更加系统、完整的审计学课程体系。同时引入新兴领域,增设与审计学相关的新兴领域课程,如大数据审计、人工智能审计等,帮助学生掌握最新的审计技术和方法,适应数字化时代对审计人才的需求。

(2) 教学内容更新

一方面在教学中要紧跟政策法规变化,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最新的审计准则、审计程序和要求,以更好适应未来审计工作;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引入前沿研究成果,让学生了解最新的审计理论和技术发展,通过阅读论文、参加学术讲座等方式,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

(3) 跨学科融合

加强审计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如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学、统计学等,通过跨学科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领域能力。同时,引入国际审计标准和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审计制度和实践,拓展国际视野,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

() 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

(1) 案例教学。采用真实的热点案例和经典审计案例,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审计理论和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让学生沉浸式体验审计过程,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建立审计实验室、开展审计实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提升操作技能。加强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体验审计工作流程。同时,邀请审计领域的专家、学者,或者企业审计人员给学生讲课,分享最新的审计、技术和经验。

(3) 翻转课堂。鼓励学生课前预习,通过观看视频、查阅资料等方式自主学习,课堂上,教师主要进行答疑解惑、组织讨论和开始实践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4) 项目式学习。设定具体审计项目,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从审计计划、审计过程、审计报告,全程参与,锻炼学生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 课程评价体系改革

(1) 多元化评价。摒弃传统的一次性理论考试决定成绩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如采用平时成绩、课堂出勤、课堂表现、案例分析报告、项目作业等多种方式,按照不同比例组合,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实践能力评价。在评价体系中增加实践能力的比重,如模拟实训的操作、在实习单位的表现、审计项目中的完成情况等,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注重提升实践能力。

(3) 鼓励创新思维。在课程学习中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观点、从新的视角去发现问题、用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课程团队建设

鼓励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组建教学团队,共同开发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估体系。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审计领域的培训和研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积极引进具有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审计人才,充实教学团队,提升教学质量。

5. 新文科背景下审计学教学创新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基于ESG视角对某新能源企业模拟审计。某新能源上市公司发布的ESG报告显示碳排放量同比下降18%,同期产量增长28%。要求学生组建审计团队,对环境数据的真实性、社会责任履行以及治理的合规性进行模拟审计,并出具审计建议书。

() 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案例背景,从四个方面设计教学目标。(1) 实现跨学科融合。该案例需要计算碳排放以及数据验证,且需要ESG披露相关法规,因此要实现环境科学、大数据分析、法律等学科与审计学相融合。(2) 融入课程思政。在案例教学中,将ESG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相融合,激发学生爱国主义与民族自豪感,锤炼学生职业道德与法治思维并深化可持续发展观的实践。(3) 结合科研反哺教学。将教学团队中与碳审计相关的科研课题和审计案例相结合,引入科研课题真实数据,使案例教学更具现实意义。(4) 加强实践能力。通过操作只能审计系统,如ACL数据分析软件,加强学生操作能力。

() 教学设计

该案例教学采用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实践教学、小组讨论等方法相结合,分为四个阶段完成。

第一周,知识构建阶段。课前,通过雨课堂学习平台向学生推送证监会ESG指引以及碳足迹测算模型的教学视频等资源;课中,学生分组讨论案例,提炼审计风险点。播放《碳中和之路》纪录片,融入商业伦理思政内容。

第二周,数据验证阶段。使用python清洗企业提供的生产、采购等数据,建立模型验证碳排放变动的合理性。这个过程,和当地会计师事务所合作,由事务所审计师指导数据异常排查技巧。

第三周,科研转化阶段。将教学团队科研课题研究的碳泄露风险评估矩阵应用于教学案例,并设计区块链数据追溯方案解决案例企业绿色可信性问题,形成相关提案。

第四周,多元评价阶段。各小组交叉盲审,互评审计工作底稿,占比20%;合作单位专家对建立的研究模型实用性打分,占比30%;老师评审各小组提交的审计报告,占比30%;增加课堂答辩环节和提交方案的创新性评价,各占10%。

() 实施效果

在该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学习效果良好。提交的碳审计改进建议被当地环保局采纳,学生根据案例研讨催生了2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教学视频被评为课程思政示范案例。该案例完整贯穿了教学内容重构–方法创新–评价改革的路线,体现新文科建设要求的复合性、创新性与价值引领性,为审计学教学改革提供可复制范式。

6. 小结

在新文科背景下,审计学课程教学创新必须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以跨学科融合、价值引领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审计人才培养体系。本文针对传统审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课程思政融入、科研反哺教学、实践实训深化、师资团队建设的创新思路,从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方法革新、评价体系改革和课程团队建设四个维度探索具体突破路径。未来,审计学教学改革应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协同育人,加强师资队伍跨学科建设,为培养符合新文科要求的高素质审计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基金项目

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文科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数字驱动·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M2023327)阶段性成果;

曲阜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基于‘思政引领,需求导向,多元融合’的物流管理国家一流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3jg41)阶段性成果;曲阜师范大学《审计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周通, 张永创, 等.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审计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25(10): 176-179.
[2] 张亚, 周通, 等. 《审计学》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以新疆科技学院为例[J]. 作家天地, 2025(2): 171-174.
[3] 王文. OBE能力导向下“双创”融入专业教学创新研究——以审计学课程为例[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4, 7(19): 133-137.
[4] 魏薇. 基于智能财税生态的教学创新——以智能审计课程教学为例[J].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5): 121-123.
[5] 丁佳佳, 马滕. 应用型高校审计学教学改革创新和发展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4, 27(14): 217-219.
[6] 张华.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审计学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3(9): 170-172.
[7] 李翼恒, 张丽君, 赵凌云. “新文科”建设下审计学课程的教学创新与实践研究[J].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3, 46(3): 136-140.
[8] 王改霞. 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会计专业《审计学》课程改革研究[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2(2): 18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