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维吾尔语和现代汉语作为两种极具特色的语言,它们在词汇层面存在着许多有趣且值得深入探究的对应关系。尤其是维吾尔语名词后缀在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过程中,这种对应关系显得尤为独特。近年来,随着不同民族之间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语言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维吾尔语和现代汉语对比研究的成果逐渐增多。然而,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宏观的语法结构、词汇体系等方面,对于维吾尔语名词后缀在现代汉语中对应表达的系统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旨在填补这一研究空白,深入探讨维吾尔语名词后缀在现代汉语中的对应表达。通过细致分析维吾尔语名词后缀的构成规律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翻译方式,揭示两种语言在词汇层面的深层联系和独特魅力。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维吾尔语和现代汉语的语言特点,也能为翻译实践提供更为全面、精准的参考。
2. 维吾尔语名词后缀概述
2.1. 维吾尔语名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叫做名词,如asman“天空”、tay“山”、oqutquǒi“教师”、doxtur“医生”、kariwat“床”、öy“房子”、yil“年”、ana“母亲”、bala“孩子”、Amerika“美国”、Qasqar“喀什”、idiya“思想”、axlaq“道德”、kommunizm“共产主义”等。维吾尔语名词按其所指事物的不同,可分为名词原形、类指名词、普通名词、专有名词和泛指名词[1]。
2.2. 维吾尔语名词后缀的定义
维吾尔语中名词后缀,是被加在词语基本部分(即词干)后面的成分,它与词干紧密结合,共同形成一个全新的名词。在维吾尔语的词法体系中,前缀和中缀相对较少,并且它们与词干结合后不能构成名词。因此,后缀成为了维吾尔语中构成名词的主要方式,在名词的生成和演变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2.3. 维吾尔语名词后缀的构词特点
维吾尔语名词后缀具有丰富的语法功能,能够体现名词的数、从属人称、格等语法范畴。通过后缀的变化,可以清晰地表示不同的人称所属、单复数等信息。
这些后缀具有固定的词汇或语法意义,按照一定的规律黏着于词根或词干。例如,-lar/-ler这一后缀用于表示复数。以“kitap (书)”为例,加上此后缀就变成“kitaplar (书们,即很多书)”;-ning表示所属格,如“adəm (人)”加上“-ning”成为“adəmning (人的)”。
2.4. 维吾尔语言名词后缀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
表示复数,在维吾尔语中,通过在名词后加“-lar”或“-ler”来表示复数,这一方式能够清晰地体现数量概念。如“kitap”表示书(单数),“kitaplar”则表示书(复数)。这种明确的复数表达方式,使得在交流中数量信息更加清晰准确。
构成新职业或行为名称,后缀“-chi”加在部分名词词根或词干后,能够构成与该名词事物有关的职业或行为名称。例如“ishchi”(工人),其中“ish”有“工作”的意思,加上“-chi”后就表示从事工作的人,即工人;“oqughuchi”(学生),“oqu”有“学习”的意思,加上“-chi”表示从事学习行为的人,也就是学生。
表示同类人或事物,在名词词根后添加-dash后缀,可以形成表示与原名词所代表事物同类且具有共同点的人或事物的新名词。例如“yoldash”(同志),“yol”有“路”的意思,“yoldash”可以理解为在同一条道路上同行的人;“xizmetdash”(同事),“xizmet”表示“服务、工作”,“xizmetdash”表示在工作中共同服务的人。
体现语法意义,维吾尔语属于黏着语,词缀在表达语法意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后缀能够帮助使用者明确词语在句子中的语法角色和关系,使得句子的语义更加清晰明确。例如,通过不同的格后缀,可以准确地表达名词在句子中作为主语、宾语、定语等不同的语法功能。
3. 维吾尔语名词后缀与现代汉语的对比
3.1. 发音
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相对简单,具有独特的声调变化,包括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发音清晰,音节界限分明,辅音较少、乐音较多[2]。
维吾尔语有8个元音音位,24个辅音音位,存在元音弱化、辅音同化和弱化现象,重音一般落在最后一个音节。这种发音上的差异,使得两种语言在听觉感受和发音规则上有很大不同。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发音的特点,尽量寻找发音相近或者在汉语语境中易于接受的表达方式。
3.2. 语法结构
现代汉语语法结构简明,语序较为灵活,句子成分的组合主要依靠语序和虚词。其基本语序是主–谓–宾,通过语序的变化可以表达不同的语义关系[3]。
维吾尔语属于黏着性语言,语序为主–宾–谓。在维吾尔语中,一个词根可以加多个后缀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构词附加成分在前,构形附加成分在后。这种语法结构的差异,使得在翻译时需要对句子结构进行调整,以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3.3. 构词后缀
现代汉语的后缀多数是固有语素,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如“子、儿、头”等。近代以来,受外语影响出现了“主义、化”等外来后缀,但在整个后缀体系中所占比例较小[4]。
维吾尔语同样有大量的固有后缀,并且其构词后缀更具灵活性和能产性。
例如“-chi”加在名词后表示相关职业,在现代汉语中可用“人、生、匠”等对应。但这种对应并不是绝对的,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语义来确定。如“o’rgatchi”翻译为“教师”,用“师”来对应;“tillachi”翻译为“翻译人员”,用“人员”来对应。
“-dash”加在名词后表示同类人或事物,多数情况下可用“同”对应。但在不同的语境中,也可能有更合适的表达。如“yoldash”翻译为“同志”,“xizmetdash”翻译为“同事”,虽然都用了“同”相关的表达,但具体词汇根据语义进行了精准选择。
3.4. 名词的数和格
现代汉语的名词复数一般在词后加“们”来表示人,但这种表达方式并不普遍,对于很多名词来说,单复数的区分并不明显,语义关系主要靠语序和虚词来表达。而维吾尔语的名词有明确的单复数之分,名词原形就是单数形式,名词原形加复数附加成分“-lar”或“-ler”就构成复数形式[5]。
维吾尔语有主格、属格、宾格等六种格,不同的格后缀用于表达名词在句子中的不同语法角色和语义关系。在翻译时,需要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将这些数和格的信息进行合理的转换和表达。
4. 维吾尔语名词后缀在现代汉语中的具体对应关系
在维吾尔语中,词缀的数量丰富多样,其在语言中的作用尤为显著。这些词缀不仅丰富了维吾尔语的表达能力,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言的演变和发展。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维吾尔语词缀是随着外语介词的融入而逐渐形成的,这进一步体现了语言的交融与互鉴。
当我们聚焦于维吾尔语名词后缀在现代汉语中的对比翻译时,会发现这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话题。维吾尔语中的名词后缀,根据词根的不同,可以派生出多种类型的名词。这些派生名词的附加成分,不仅改变了词根的词性,还赋予了新的语义内涵。例如,通过添加特定的后缀,可以将形容词或动词转化为名词,从而扩展了词汇的使用范围。
然而,本文的着重点在于词缀在现代汉语中的对比翻译,因此我们暂时忽略按照词根来详细分析维吾尔语名词后缀的派生规律。下面我们一一分析名词后缀在现代汉语中的对比及翻译。
4.1. -chi
此后缀,缀加在一部分名词词根或词干之后,构成与该名词表达的事物有关的行为动作或职业的名称[5]。
其表达形式为:名词 + 词缀 = 名词,这些词汇多为常见职业名称,在构词和语义上具有明确的逻辑关联,以下详细说明其含义及对应关系:
تۆمۈرچى (铁匠) تۆمۈر (铁) + چى (从事…的人)。含义:制作铁器的人,铁匠。
ياغاچچى (木匠) ياغاچ (木头) + چى。含义:制作木器的人,木匠。
ئىشچى (工人) ئىش (工作) + چى。含义:通常在工厂或企业工作的劳动者。
تازىلىقچى (清洁工) تازىلىق (清洁) + چى。含义:从事清洁工作的人(如街道、房屋清洁工)。
خىزمەتچى (服务员) خىزمەت (服务) + چى。含义:泛指提供服务的员工,如餐厅、酒店的服务员。
ئاخباراتچى (记者) ئاخبارات (新闻) +چى。含义:收集或传播新闻的人(记者)。
此后缀在现代汉语中的对应表达较为多样,可以用“人、生、匠、者、家”等后缀或字来充当,但部分词汇只能在相应的词语中表达,不能简单地用某个后缀一概而论,这是由于汉语和维吾尔语在文化、语义和构词习惯上存在差异。
4.2. -dash
此后缀,添加在名词词根后,形成表示与原名词所代表事物同类且具有共同点的人或事物的新名词[6]。
其表达方式为:名词 + 词缀 = 名词,在语义和使用上,它强调了事物之间的共性和关联性,以下是具体的例子及含义分析:
يولداش同志/同伴(يولداش):由“يول (道路/共同)”和“داش (表示共同关系的后缀)”构成。该词指的是志同道合者,他们在目标、理想或事业上保持一致,携手奋斗,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خىزمەتداش (同事)构成:خىزمەت (工作) + ـداش。含义:同事是指在同一个工作单位或工作环境中一起工作的伙伴,他们共同承担工作任务,相互协作、支持,为实现工作目标而努力。一起工作的伙伴。
ياتاقداش (室友)构成:ياتاق (宿舍) + ـداش。含义:室友是指同住一个宿舍或房间的人,他们在生活中相互陪伴、照顾,共同度过在宿舍的时光。
كەسىپداش (同行)构成:كەسىپ (职业) + ـداش。含义:同行指的是从事相同职业的人,他们在专业领域内具有相似的技能、知识和经验,可能会在业务上进行交流、合作或竞争。
پىكىرداش (志同道合者)构成:پىكىر (思想) + ـداش。含义:这类人在思想观念、价值观等方面保持一致,他们能够相互理解、支持和认同,在交流和合作中更容易达成共识。
مەكتەپداش (校友)。构成:مەكتەپ (学校) + ـداش。含义:校友是指毕业于同一所学校的人。
ساۋاقداش (同学)。构成:ساۋاق (学业) + ـداش。含义:同学是指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或同一学习阶段一起学习的人。
4.3. -lik, -liq, -luq, -lÜk
在维吾尔语中,-lik,-liq,-luq,-lÜk **是一组非常重要的名词派生词缀,它们遵循元音和谐规律,能够将不同的词根转化为具有特定含义的名词。以下是详细的分类和示例:
1. 表示所属、特征或性质的名词。
这些词缀可以加在名词、形容词或动词后,表示某种属性、特征或状态。
(1) 从名词派生
دوست (朋友) + →لۇق دوستلۇق (友谊)
ياخشى (好) + لىق →ياخشىلىق(善良)
(2) 从形容词派生
پاك (纯洁) + →لىق پاكلىق (纯洁性)
تاتلىق (甜的) + لىق تاتلىق → (甜度)
قىزىل (红色) + -لۇق → قىزىللىق (红色度)
(3) 从动词派生
ياش (生活) + -لىق → ياشىلىق (生活状态)
ئوقۇ (oqu,读) + -لۇق → ئوقۇلۇق (可读性)
农业与种植业类
1. چارۋىچىلىق (畜牧业)
词源:牧民(چارۋىچى)+ 职业场所词缀
2. دېھقانچىلىق (农业)
构词特点:含双重后缀“-چى+لىق”
3. ئورمانچىلىق (林业)
专业范畴:包含造林/采伐/保护全流程
作物种植区类
4. قوغۇنلۇق (甜瓜田) [7]
这是哈密、鄯善等瓜产区专用词,与普通的“باغ (果园)”有所不同。甜瓜田专门用于种植甜瓜,由于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如充足的阳光、较大的昼夜温差等),这些地区产出的甜瓜品质优良、口感甜美,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4.4. -chiliq, -chilik
该附加成分是“-chi”加“-liq/-lik”之后形成的,加在某些名词后构成表示与该名词所表达的概念有关某种关系的名词。语法结构解析及翻译:
1. تۇققاندارچىلىق (亲戚关系)
词根:تۇققاندار (亲戚)
词缀:ـچى (从事者) + ـلىق (抽象名词化)
语法功能:名词 → 抽象名词(表示某种关系或状态)
ئۇلارنىڭ تۇققاندارچىلىق مۇناسىۋىتى ياخشى. (他们的亲戚关系很好。)
2. ئادەمگەرچىلىك (人道主义)
词根:ئادەم (人) + گەر (类似波斯语后缀,表示“相关”)
词缀:ـچى (从事者) + ـلىك (抽象名词化)
语法功能:名词 → 抽象概念(表示思想或主义)
ئادەمگەرچىلىك قەدىرلىك پرىنسىپ. (人道主义是重要的原则。)
3. دېھقانچىلىق (农业)
词根:دېھقان (农民)
词缀:ـچى (职业从事者) + ـلىق (行业或领域)
语法功能:职业名词 → 行业名词
بۇ رايون دېھقانچىلىق بىلەن مەشغۇل. (这个地区主要从事农业。)
4. ئاچارچىلىق (饥饿、饥荒)
词根:ئاچار (饥饿的)
词缀:ـچى (状态) + ـلىق (抽象名词化)
语法功能:形容词 → 抽象名词(表示某种状态)
ئاچارچىلىق كېسىلى يوقسۇللۇقتىن كېلىدۇ. (饥饿是由于营养不良造成的。)
5. كۆپچىلىك (多数、大众)
词根:كۆپ (多)
词缀:ـچى (群体) + ـلىك (抽象名词化)
语法功能:形容词 → 抽象名词(表示群体或状态)
كۆپچىلىك قاراشقا قاراپ قارار چىقىرىلدى. (根据多数人的意见做出了决定。)
6. قىيىنچىلىق (困难、困境)
词根:قىيىن (困难的)
词缀:ـچى (状态) + ـلىق (抽象名词化)
语法功能:形容词 → 抽象名词(表示某种状态)
ئەھۋالدا بۇ خىزمەت قىيىنچىلىقا. (这项工作面临困难。)
7. بېلىقچىلىق (渔业)
词根:بېلىق (鱼)
词缀:ـچى (职业从事者) + ـلىق (行业或领域)
语法功能:名词 → 行业名词
بۇ كۆل بېلىقچىلىق رايونى. (这个湖是渔业区。)
这些词缀在维吾尔语中广泛使用。
4.5. -che
该后缀的核心语义在现代汉语中可通过“语”或“文”等字体现,第二层意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相对应的字或词来表达,只能在相应的词组中表达。语法结构解析及翻译:
1. روسچە (俄语的)
词根:روس (俄罗斯)
词缀:ـچە (表示语言或方式)
语法功能:国名 → 语言名称
بۇ كىتاب روسچە يېزىلغان. (这本书是用俄语写的。)
2. كىتابچە (书面的、按书本的)
词根:كىتاب (书)
词缀:ـچە (表示方式或风格)
语法功能:名词 → 形容词(表示某种方式)
ئۇ كىتابچە سۆزلىمەيدۇ، كۈندىلىك تىلدا سۆزلىيدۇ. (他不按书面语说话,而是用日常口语。)
3. سېزىقچە (线状的、按线条的)
词根:سېزىق (线)
词缀:ـچە (表示方式或形状)
语法功能:名词 → 形容词(表示某种形状或方式)
بۇ رەسىمدە سېزىقچە ئۇسلۇب بار. (这幅画采用了线条风格。)
4. كاتەكچە (块状的、成块的)
词根:كاتەك (块)
词缀:ـچە (表示形状或方式)
语法功能:名词 → 形容词(表示某种形状)
بۇ يېمەكلىك كاتەكچە توغرالغان.. (这种食物容易结成块。)
4.6. -xana
此后缀可以用现代汉语中表示地点、场所的词缀“房、馆、院、店、室、所、场、屋”等来表示。这些词都是借入维吾尔语的复合词,由“名词 + خانا”(意为“场所”)构成。其表达形式为:名词 + 词缀 = 名词。以下是语法分析翻译:
ئاشخانا (食堂)
结构:ئاش (饭) + خانا (场所)
直译:“吃饭的场所”
中文:“食堂/餐厅”
دورىخانا (药店)
结构:دورا (药) + خانا (场所)
直译:“卖药的场所”
中文:“药店/药房”
كىتابخانا (书店)
结构:كىتاب (书) + خانا (场所)
直译:“存放书的场所”
中文:“图书馆/书店”
ئىشخانا (办公室)
结构:ئىش (工作) + خانا (场所)
直译:“工作的场所”
中文:“办公室”
共同结构:名词 + 后缀خانا (表“房屋、场所”)
语法功能:构成表示特定功能场所的名词,类似现代汉语中的“……馆/……处/……房”。
4.7. -dan
此后缀,附加在有些物体名称之后,表示构成容纳该物体的容器的名词,其表达形式为:名词 + 词缀 = 名词。这些词是维吾尔语中由“名词 + -دان”(工具格/从格后缀)构成的复合词,表示“用于……的容器/工具”或“从……而来的物品”。以下是语法分析和翻译:
كۈلدان (烟灰缸)
结构:كۈل (灰) + ـدان (工具格后缀)
字面义:“装灰的容器”
中文翻译:“烟灰缸”
شامدان (烛台)
结构:شام (蜡烛) + ـدان (工具格后缀)
字面义:“放蜡烛的容器”
中文翻译:“烛台”
كاۋاپدان (烤肉架)
结构:كاۋاپ (烤肉) + ـدان (工具格后缀)
字面义:“用于烤肉的器具”
中文翻译:“烤肉架”
سۇدان (水壶)
结构:سۇ (水) + ـدان (工具格后缀)
字面义:“装水的容器”
中文翻译:“水壶/水瓶”
چايدان (暖瓶)
结构:چاي (茶) + ـدان (工具格后缀)
字面义:“装茶的容器”
中文翻译:“茶壶”
构词规则:名词 + ـدان (工具格后缀),表示“与某物相关的容器或工具”。
类似现代汉语的“……盒/……架/……壶”(如“烟灰缸” = “灰 + 盒”)。دان在维吾尔语中原本表示“从……”(从格),但在此类词中引申为“承载某物的工具”。
以上列出来的例子可以表明,维吾尔语的一个后缀可以参与组成很多新词,而现代汉语中这个词缀用好几个词缀来表示,或在相应的词语中或词组中表达出来,不能用某一个词缀来表示。维吾尔语中由名词派生名词的后缀可以在现代汉语中比较容易找到相应的词缀,而由形容词和数词派生名词的后缀及由动词派生名词的后缀则很少找到相应的词缀,一般在现代汉语中能在相应的词语之中表达出来。
5. 维吾尔语名词后缀在汉译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维吾尔语名词后缀在翻译过程中的难点主要在于其后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维吾尔语名词后缀丰富多变,且不同后缀在不同词根后的意义也可能有所不同。这导致在翻译时,需要准确理解每个后缀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并找到现代汉语中恰当的对应表达。此外,一些维吾尔语名词后缀在现代汉语中没有直接对应的词缀,需要通过意译或增译等方式来传达原意,这也增加了翻译的难度。
多义性,一个后缀可能有多种语义。如“-liq/-lik/-luq/-lyk”既表示所指事物的处所,也能表示人的籍贯,像“xotenlik (和田人)”“tashliq (石滩)”,汉译时需结合语境判断;抽象语义:部分后缀语义抽象,难以精准找到对应现代汉语的表达。如“-izm”表示某种思潮或思想流派,像“sotsiyalizm (社会主义)”能对应,但一些较生僻的思想流派汉译时易出现表意偏差。
语序差异,现代汉语和维吾尔语语序不同,前者为主–谓–宾,后者为主–宾–谓,翻译含后缀名词时,要调整语序以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增加了翻译难度;语法范畴差异,现代汉语名词语法范畴相对简单,而维吾尔语名词有数、格等语法范畴,后缀能体现这些差异。汉译时需灵活处理,将其准确转换为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表达。
维吾尔语名词后缀搭配灵活,可与不同词根组合,表达不同意义。汉译时需根据具体组合判断,有些组合可能无固定对应译法,需译者灵活处理;后缀含义常依赖具体语境,同一后缀在不同语境中含义有别,翻译时要结合上下文准确把握语义,增加了翻译难度和不确定性。
当后缀含义在汉语语境中省略不影响理解时可省略。如维吾尔语名词表复数的后缀,因汉语名词复数概念常无需特定词尾,汉译时可省略。像“kitaplar”通常直接译为“书”。把后缀含义转化为合适的汉语词汇或短语。表所属关系的后缀,可转化成“……的”结构。如含所属后缀的名词短语,译为“……的……”来表达所属关系。
6. 结语
本文研究围绕维吾尔语名词后缀在现代汉语中的对应关系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从维吾尔语名词后缀的概述出发,明确其定义、分类、构词特点及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为后续对比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基于语言对比理论,剖析了维吾尔语与现代汉语的语系差异及共性,构建了名词后缀对比研究的理论框架。通过对“-chi”“-dash”“-lik/-liq/-luq/-lük”“-xana”等常见后缀的具体对应关系分析,揭示了两种语言在名词构词上的联系与区别。同时,也关注到汉译过程中存在的难点与挑战,提出了保留原意与适应现代汉语表达的有效策略。然而,语言的发展是动态的,未来还有更多未知领域等待探索。随着语言学的不断发展和跨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我们期待更多关于维吾尔语和现代汉语对比研究的成果涌现,以深化我们对这两种语言及其背后文化的理解。通过持续的研究和探索,我们能够更好地促进语言的互鉴与融合,为构建多元和谐的语言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