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青海省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全区土地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其中41.867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大约60%左右,占全国草原面积的10%,因此,畜牧业是青海省重要的产业之一,在全区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畜牧业这一产业不仅需要承担市场经营风险还需要承担着自然风险,因此,为青海牧区畜牧业建立保险体系和提供保险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尽管畜牧业保险的发展逐步完善,但值得注意的是,青海地处高原,生态环境恶劣,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同时又是一个多民族地区以及宗教信仰较为浓厚的地区,受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等多方面的影响,青海地区可参与的畜牧业保险在保险费率、保费规模、保障水平、可参保险种等方面受到较大的限制。基于青海高寒牧区生态脆弱性突出、灾害频发的畜牧业生产特征,加上牧民对市场化保险机制的认知差异及传统风险应对路径依赖,青海畜牧业保险需求与牧民实际参保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意愿–行动”背离。具体表现为:尽管高原畜牧业面临雪灾、疫病、草场退化等多重风险,但多数牧民仍倾向于将经济损失转嫁于政府救灾、生态补偿或民间互助等传统保障方式,对商业保险的风险分散功能和长效补偿机制缺乏系统性信任。尤其在青海南部藏区,受宗教文化影响及信息传播壁垒制约,部分牧民将灾害视为“不可抗力”,或将参保等同于“额外负担”,认为政策性补贴、社会捐赠等短期救助手段更具“确定性”。这种基于现有生计模式的风险认知惯性,导致牧民对牦牛、藏系羊等特色险种的主动投保意愿不足,进一步加剧了保险覆盖率与牧区实际风险暴露水平的失衡。因此,对青海牧民参加畜牧业保险行为意愿背离具体原因进行探究和分析,成为推动青海畜牧业保险全面和可持续发展以及保障畜牧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所亟需解决的课题。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对牧区牧民们选择畜牧业保险与否的行为影响因素研究较多。如Khushboo Katal等(2023)研究表明,采访者对畜牧保险计划的采纳程度较低,同时,观察结果表现出受访者对畜牧业保险的了解程度处于中等水平,是否采纳所受影响因素有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类型、家庭规模等[1]。Yang Youwei等(2022)发现,牧民对于新型保险产品具有一定的偏好,适当的教育对于推广更先进的畜牧保险是必要的[2];Prabu M等(2023)认为,畜牧死亡和疾病被认为是造成印度贫困的主要因素之一,可以通过对畜牧进行保险来尽量减少贫困,通过对投保农民调研发现,高额的保费被认为是首要的财务限制因素[3]。Shiqi Guan等(2024)探讨了牧民对气候变化风险的态度和感知对其牲畜保险策略的影响,研究发现,青藏高原大部分牧民表现出风险规避特征,即风险偏好程度对牧户保险采纳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风险感知显著正向影响保险采纳[4]。近年来,我国学者对畜牧业保险的研究已有长足进展。众多学者从发展畜牧业保险的重要性、探究畜牧业保险需求意愿的影响因素以及分析各个地区畜牧业保险发展情况等角度进行研究。关于畜牧业保险的重要性,学者提出畜牧业保险对于保障畜牧业生产的重要调节作用不容忽视[5] [6],进一步研究,学者们提出畜牧业保险需求意愿的影响因素,养殖户收入水平、畜牧业经营规模、对畜牧业保险的了解程度、自然灾害对养殖生产活动的影响与购买意愿呈显著正相关[7],同时,性别、年龄、家庭总人口、家庭成员最高文化程度,畜牧业收入占比、畜牧业类型、畜牧业疫病发生频率、畜牧业近三年损失金额总和的自然对数,对饲养牲畜损失的看法以及所在地畜牧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情况对畜牧业保险需求存在着显著影响[8]。接着,各学者聚焦国内各牧区进行地区畜牧业保险发展情况的研究,通过对新疆畜牧业保险进行SWOT分析,对新疆畜牧业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阻碍和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新疆畜牧业保险的推广完善和新疆畜牧业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9];在面临“高风险、高成本、高赔付”的畜牧业保险政策,内蒙古畜牧业保险业务经营及操作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谋求内蒙古畜牧业保险业务的新发展成为经营主体的首要任务[10];提出创新畜牧业金融保险等惠农政策,对于推动黑龙江现代畜牧业建设的质量和速度发挥十分重要作用[11]。众多学者对于畜牧业保险的发展处于高度重视水平,为日后发展奠定一定理论与经验基础。
迄今为止,我国对畜牧业保险的研究聚焦于强调其重要作用,影响购买因素以及发展现状的研究,对牧区牧民行为意愿背离背后原因的探究较少。中国畜牧业生产呈现显著的地域分布特征,由于各产区气候条件与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致使不同区域养殖主体面临的风险暴露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在此背景下,研究青海牧民参与畜牧业保险行为意愿背离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是很有必要的。综上,我们基于现有研究成果,结合畜牧业自身生产风险特点,采用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进行探究青海牧区牧民参与畜牧业保险行为意愿行为背离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
3. 青海牧区牧民参与畜牧业保险的行为意愿背离调查研究
3.1. 调查概况
3.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为了解牧区牧民参与畜牧业保险的意愿及行为的现状,在查阅梳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拟定对牧区家庭学生的访谈提纲,征集几位少数民族同学进行访谈并在此的基础上设计问卷,然后进行预调查,对预调查结果进行信效度检验后,修改问卷题目及选项后形成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五部分,分别为牧民家庭基本信息(6道题)、保险认知与参与情况(10道题)、保险需求与政策评价(4道题)、参与意愿与行为(3道题)、对畜牧业保险的期望和建议(2道题),调查问卷共25题,根据研究需要,题目类型设置为单选题、多选题、量表题以及填空题。
3.1.2. 访谈提纲的设计
一对一访谈直接获取受访者对于参与畜牧业保险的意愿、参保行为以及影响因素等,能够更加清晰了解畜牧业保险的政策执行效果,为问题及原因提供依据。本研究基于研究目的和文献搜寻的基础上设计针对青海牧区牧民学生家庭的访谈提纲。访谈提纲包括8道题,具体题目见附录。
3.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基于研究目的,本次调查问卷发放主要通过问卷星平台,问卷主要发放至本校民族师范学院。最终共发放问卷175份,在剔除填写时长60秒以下以及数据异常的无效问卷后,共保留有效问卷171份,问卷有效率为97.7%。
3.3. 样本的基本特征
3.3.1. 个人特征
从表1可以看出,此次被调查者中,年龄在18~30岁的占比为89.5%,年龄在31~40岁的占比为4.7%,年龄在41~50岁的占比为4.7%,年龄在50岁以上的占比为1.2%。本次调查对象的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大专及以上,占比为86.5%,未念书的占比为2.9%,受教育程度为小学的占比为2.3%,学历为初中和高中的,分别占到总样本的4.1%和4.1%。
Table 1. Personal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ample
表1. 样本的个人统计特征
变量名 |
变量解释 |
频数(人) |
百分比(%) |
年龄 |
18~30岁 |
153 |
89.5 |
31~40岁 |
8 |
4.7 |
41~50岁 |
8 |
4.7 |
50岁以上 |
2 |
1.2 |
受教育程度 |
未念书 |
5 |
2.9 |
小学 |
4 |
2.3 |
初中 |
7 |
4.1 |
高中 |
7 |
4.1 |
大专及以上 |
148 |
86.5 |
3.3.2. 家庭基本特征
本次调查的样本中,家庭规模占比主要集中在5人以及5人以上,这两部分样本占比大约占到总样本的68.4%,家庭规模为3~4人的占比也比较大,占到总样本的29.8%,具体见表2。
Table 2.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families
表2. 家庭基本特征
变量名 |
变量解释 |
频数(人) |
百分比(%) |
|
1~2人 |
3 |
1.8 |
|
3~4人 |
51 |
29.8 |
家庭规模 |
5人 |
64 |
37.4 |
|
5人以上 |
53 |
31 |
3.3.3. 养殖特征
本次调查的样本中,畜牧业养殖的种类主要集中于牦牛养殖与藏系羊养殖,其中从事牦牛养殖的占比为70.2%,从事藏系羊养殖的占比为47.7%,从事马养殖较少,占比为19.9%,还有8.2%养殖户从事其他牲畜养殖,主要包括奶牛和鸡。在本次调查的样本中,养殖收入在10万以下的在总样本中占到较大的比例,占比为76.6%,养殖收入在10~50万的占比为21.1%,养殖收入在50万以上的占比最少,占比仅为2.3%,具体见表3。
Table 3. Breeding characteristics
表3. 养殖特征
变量名 |
变量解释 |
频数(人) |
百分比(%) |
|
牦牛 |
120 |
70.2 |
|
藏系羊 |
81 |
47.4 |
养殖种类 |
马 |
34 |
19.9 |
|
其他 |
14 |
8.2 |
养殖收入 |
10万以下 |
131 |
76.6 |
10~50万 |
36 |
21.1 |
50万以上 |
4 |
2.3 |
3.3.4. 访谈对象
团队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家中进行畜牧业养殖的青海学生进行访谈,访谈对象覆盖了不同州县、不同养殖年份的畜牧业养殖户包括玉树、果洛、海南州等地,主要进行面对面访谈,在征得访谈对象同意的情况下,对访谈内容进行记录并进行匿名处理。
3.4. 信效度检验
3.4.1. 信度检验
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为验证调查数据的可靠性,对问卷第23题的8个题目,进行克隆巴赫Alpha信度检验。由表4可以看出,克隆巴赫Alpha值大于0.9,表明此次问卷调查的来源数据信度质量高,能够较大程度地反映调查对象对调查内容的真实反映情况。
Table 4. Reliability test
表4. 信度检验
可靠性统计 |
克隆巴赫Alpha |
项数 |
0.915 |
8 |
3.4.2. 效度检验
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为验证调查数据的有效性,对问卷第23题的8个题目进行效度检验。由表5可以看出,效度检验的KMO系数结果为0.908,KMO系数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越接近1说明问卷的效度越好。并且,根据球形检验的显著性也可以看出,本次检验的显著性接近于0。因此问卷的结构设计较好,具有良好的效度。
Table 5. Validity test
表5. 效度检验
KMO和巴特利特检验 |
KMO取样适切性量数 |
0.908 |
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 |
近似卡方 |
864.311 |
自由度 |
28 |
显著性 |
0.000 |
3.5. 牧区牧民畜牧业保险认知与参与情况
3.5.1. 牧区牧民畜牧业保险的认知情况
在被问及“您是否了解政策性畜牧业保险?”问题中,有30个调查对象选择了“非常了解”,占比为17.5%,有61个调查对象选择了“比较了解”,占比为35.7%,选择“非常了解”与“比较了解”的调查对象比例为53.2%,表明政策性畜牧业保险的宣传有一定的成效。有56个调查对象选择“一般”,占比为32.7%,有18个调查对象选择了“不太了解”,占比为10.5%,有6个调查对象选择了“完全不了解”,占比为3.5%,选择“一般”、“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占比达到了46.8%,在对牧区家庭学生访谈中,有的访谈者表示“很少了解过,没有宣传过”,表明政策性畜牧业保险的宣传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加以提高,具体见表6。
Table 6. Awareness of policy-based livestock insurance
表6. 政策性畜牧业保险的认知
选项 |
频数(人) |
百分比(%) |
累计百分比(%) |
非常了解 |
30 |
17.5 |
17.5 |
比较了解 |
61 |
35.7 |
53.2 |
一般 |
56 |
32.7 |
86.0 |
不太了解 |
18 |
10.5 |
96.5 |
完全不了解 |
6 |
3.5 |
100 |
在被问及“您是否了解目标价格保险?”问题中,有28个调查对象选择了“非常了解”,占比为16.4%,有59个调查对象选择了“比较了解”,占比为34.5%,选择“非常了解”与“比较了解”的调查对象比例为50.9%。有57个调查对象选择“一般”,占比为33.3%,有21个调查对象选择了“不太了解”,占比为12.3%,有6个调查对象选择了“完全不了解”,占比为3.5%,选择“一般”、“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占比达到了49.1%,表明目标价格保险的宣传力度有一定成效,但是有将近一半的调查对象不了解目标价格保险,说明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普及范围,具体见表7。
Table 7. Awareness of target price insurance
表7. 目标价格保险的认知
选项 |
频数(人) |
百分比(%) |
累计百分比(%) |
非常了解 |
28 |
16.4 |
16.4 |
比较了解 |
59 |
34.5 |
50.9 |
一般 |
57 |
33.3 |
84.2 |
不太了解 |
21 |
12.3 |
96.5 |
完全不了解 |
6 |
3.5 |
100 |
在被问及“您通过上什么渠道了解到畜牧业保险?”(多选题)问题中,有87个调查对象选择了“政府宣传”,占比为71.3%,有57个调查对象选择了“保险公司宣传”,占比为33.3%,有56个调查对象选择“其他养殖户介绍”,占比为32.7%,在对牧区家庭学生访谈中,有的访谈者表示“通过保险公司宣传了解,从亲戚家了解到”,有29个调查对象选择了“网络平台”,占比为17%。选择“政府宣传”的调查对象比例最高,表明政府宣传在畜牧业保险的宣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见表8。
Table 8. Major channels to learn about livestock insurance
表8. 了解畜牧业保险的主要渠道
选项 |
频数(人) |
百分比(%) |
政府宣传 |
87 |
71.3 |
保险公司宣传 |
57 |
33.3 |
其他养殖户介绍 |
56 |
32.7 |
网络平台 |
29 |
17.0 |
其他 |
1 |
0.6 |
3.5.2. 牧区牧民畜牧业保险的参与情况
在被问及“您是否参加了畜牧业保险?”问题中,有122个的调查对象选择了“是”,占比为71.35%,表明畜牧业保险的宣传有一定成效。调查对象对保险的效果也保持一定的认可。有49个调查对象选择了“否”,占比为28.65%,表明畜牧业保险还存在一定的需要改进的地方,具体见表9。
Table 9. Participation in livestock insurance
表9. 畜牧业保险参与情况
选项 |
频数(人) |
百分比(%) |
累计百分比(%) |
是 |
122 |
71.35 |
71.35 |
否 |
49 |
28.65 |
100 |
在被问及“您家参加政策性畜牧业保险险种是?”(多选题)问题中,有94个调查对象选择了“牦牛保险”,占比为55%,有53个调查对象选择了“藏系羊保险”,占比为33.3%,有28个调查对象选择“家禽保险”,占比为16.4%,选择“牦牛保险”的调查对象比例最高,表明“牦牛保险”得到了较高的参与度和认可度也可能因为被调查对象中养殖牦牛的比例最高,具体见表10。
Table 10. Livestock insurance types
表10. 畜牧业保险险种
选项 |
频数(人) |
百分比(%) |
牦牛保险 |
94 |
55 |
藏系羊保险 |
53 |
31 |
家禽保险 |
28 |
16.4 |
其他 |
4 |
2.3 |
表11汇总了参与畜牧业保险的原因,在被问及“您家参加畜牧业保险原因是?”(多选题)问题中,有83个调查对象选择了“政府鼓励”,占比为48.5%,有85个调查对象选择了“降低养殖风险”,占比为49.7%,有56个调查对象选择“获得保费补偿”,占比为32.2%。选择“降低养殖风险”的调查对象比例最高,表明牧区牧民的风险意识在不断提高,牧民们越来越认识到,仅靠自身的经验和传统方法难以有效应对养殖风险,需要借助外部保障机制来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Table 11. Reasons for participating in livestock insurance
表11. 参与畜牧业保险的原因
选项 |
频数(人) |
百分比(%) |
政府鼓励 |
83 |
48.5 |
降低养殖风险 |
85 |
49.7 |
获得保费补贴 |
56 |
32.2 |
其他 |
1 |
0.6 |
3.6. 模型变量选择
通过归纳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情况,结合访谈的经验,在对影响投保意愿的变量上,选择保费水平、财政补贴、理赔效率、对畜牧业保险的了解程度等作为研究变量;在对影响投保行为的变量上,选择年龄、养殖收入、对畜牧业保险的了解程度、政府财政补贴、简化理赔流程等作为研究变量。选择的变量包含了养殖户个人及其家庭的主要特征,主要的养殖收入等。
3.6.1. 牧区牧民参保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牧区牧民养殖规模、存在历史损失经历、保费成本、理赔效率等影响参加政策性畜牧业保险的意愿打分为1~5分,1~5分别表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和非常同意。在对牧区家庭学生访谈中大部分访谈者表示“有意愿购买畜牧业保险,牦牛价格下降严重,购买保险有保障;牲畜有自然灾害,意外死亡”由表12可以看出养殖规模、存在历史损失经历以及保费成本的均值分别为3.41、3.26和3.37,表明调查对象认为养殖规模、存在历史损失经历以及保费成本影响加畜牧业保险的意愿较高。理赔效率、政府宣传推广、法规保障和保险知识普及的均值分别为3.51、3.53、3.57和3.54,表明调查对象认为理赔效率、政府宣传推广、法规保障和保险知识普及影响参加畜牧业保险的意愿比其他三项程度高,具体见表12。
Table 12. Names, meanings and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variables
表12. 变量的名称、含义及统计特征
变量名 |
变量意义 |
均值 |
标准差 |
养殖规模 |
1 = 非常不同意;2 = 不同意;3 = 一般;4 = 同意;5 = 非常同意 |
3.41 |
1.050 |
存在历史损失经历 |
1 = 非常不同意;2 = 不同意;3 = 一般;4 = 同意;5 = 非常同意 |
3.26 |
1.054 |
保费成本 |
1 = 非常不同意;2 = 不同意;3 = 一般;4 = 同意;5 = 非常同意 |
3.37 |
1.034 |
理赔效率 |
1 = 非常不同意;2 = 不同意;3 = 一般;4 = 同意;5 = 非常同意 |
3.51 |
1.008 |
政府宣传推广 |
1 = 非常不同意;2 = 不同意;3 = 一般;4 = 同意;5 = 非常同意 |
3.53 |
1.025 |
法规保障 |
1 = 非常不同意;2 = 不同意;3 = 一般;4 = 同意;5 = 非常同意 |
3.57 |
1.029 |
保险知识普及 |
1 = 非常不同意;2 = 不同意;3 = 一般;4 = 同意;5 = 非常同意 |
3.54 |
0.995 |
3.6.2. 牧区牧民参保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牧区牧民对畜牧业保险风险的了解程度的打分为1~5分,1~5分别表示完全不了解、不太了解、一般、比较了解和非常了解。由表12可以看出,了解程度的均值为3.53,表明调查对象对畜牧业保险的了解程度不高。牧区牧民认为政府补贴对参加畜牧业保险的影响程度打分为1~5分,1~5分别表示非常小、比较小、一般、比较大和非常大。由表可以看出,影响程度的均值为3.79,表明调查对象认为政府补贴对参加畜牧业保险的影响程度比较大。牧区牧民认为简化理赔手续对参加畜牧业保险的影响程度打分为1~5分,1~5分别表示非常不愿意、不太愿意、一般、比较愿意和非常愿意。由表可以看出,影响程度的均值为4.07,表明调查对象认为简化理赔手续对参加畜牧业保险的影响程度比较大。牧区牧民认为提高保费补贴比例对参加畜牧业保险的影响程度打分为1~5分,1~5分别表示非常不愿意、不太愿意、一般、比较愿意和非常愿意。由表可以看出,影响程度的均值为4,表明调查对象认为简化理赔手续对参加畜牧业保险的影响程度比较大。
Table 13. Names, meanings and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variables
表13. 变量的名称、含义及统计特征
变量名 |
变量意义 |
均值 |
标准差 |
参保行为 |
0 = 否;1 = 是 |
0.71 |
0.453 |
年龄 |
1 = 18~30岁;2 = 31~40岁;3 = 41~50岁;4 = 50岁以上 |
1.18 |
0.557 |
养殖收入 |
1 = 10万以下;2 = 10~50万;3 = 50万以上 |
1.26 |
0.489 |
对畜牧业保险的
了解程度 |
1 = 完全不了解;2 = 不太了解;3 = 一般;4 = 比较了解;5 = 非常了解 |
3.53 |
1.013 |
政府财政补贴 |
1 = 非常小;2 = 比较小;3 = 一般;4 = 比较大;5 = 非常大 |
3.79 |
0.906 |
简化理赔手续 |
1 = 非常不愿意;2 = 不太愿意;3 = 一般;4 = 比较愿意;5 = 非常愿意 |
4.07 |
0.797 |
提高保费补贴比例 |
1 = 非常不愿意;2 = 不太愿意;3 = 一般;4 = 比较愿意;5 = 非常愿意 |
4.00 |
0.854 |
由表13可以看出年龄与参保行为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060,非常接近0,表明两者之间几乎没有线性相关关系。p值为0.432,远大于0.05,说明年龄对参保行为的影响不显著,表明年龄对参保行为几乎没有影响,可以认为年龄不是影响参保行为的重要因素。养殖收入与参保行为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096,表明两者之间的线性关系较弱,p值为0.213,大于0.05,说明养殖收入对参保行为的影响不显著,表明养殖收入水平对参保行为的影响不明显,不是影响参保行为的重要因素。
Table 14. Correlation analysis results
表14. 相关性分析结果
变量名 |
参保行为 |
|
相关系数 |
Sig. (双尾) |
年龄 |
0.060 |
0.432 |
养殖收入 |
0.096 |
0.213 |
对畜牧业保险的了解程度 |
0.411** |
0.000 |
政府财政补贴 |
0.257** |
0.001 |
简化理赔手续 |
0.305** |
0.000 |
提高保费补贴比例 |
0.258** |
0.000 |
注:**.在0.01级别(双尾),相关性显著。
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14,对畜牧业保险的了解程度相关系数为0.411,是一个中等强度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对畜牧业保险的了解程度越高,参保行为越积极。p值为0.000,远小于0.01,说明这种相关性非常显著,表明对畜牧业保险的了解程度是影响参保行为的重要因素,提高农民对保险的了解程度可以显著提高参保行为。政府财政补贴相关系数为0.257,表明政府财政补贴与参保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强度较弱,p值为0.001,小于0.01,说明这种相关性显著,表明政府财政补贴对参保行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提供经济支持方面。简化理赔手续相关系数为0.305,表明简化理赔手续与参保行为之间存在中等强度的正相关关系,p值为0.000,远小于0.01,说明这种相关性非常显著,表明简化理赔手续对参保行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减少理赔过程中的复杂性和时间成本可以显著提高参保意愿。提高保费补贴比例相关系数为0.258,表明提高保费补贴比例与参保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强度较弱,说明这种相关性非常显著,表明提高保费补贴比例对参保行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减轻牧区牧民经济负担方面。
4. 结论
在对畜牧业保险的认知方面,政策性畜牧业保险的认知上还有将近一半的人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而目标价格保险的认知上有超过一半的人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表明畜牧业保险的宣传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加以提高。在了解畜牧业保险的主要渠道方面,政府宣传在畜牧业保险的宣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参与畜牧业保险的原因方面,降低养殖风险是牧区牧民参与畜牧业保险的主要原因,表明养殖户的风险意识在不断提高,已经意识到需要借助外部保障机制来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在影响牧区牧民参保意愿方面,影响牧区牧民参加政策性畜牧业保险意愿的因素包括养殖规模、存在历史损失经历、保费成本、理赔效率、政府宣传推广、法规保障和保险知识普及,其中理赔效率、政府宣传推广、法规保障和保险知识普及均值在3.5以上影响程度较高。在影响牧区牧民参保行为方面,影响牧区牧民参加政策性畜牧业保险行为的因素包括对畜牧业保险的了解程度、政府财政补贴、简化理赔手续和提高保费补贴比例,其相关性分析结果都在0.01水平上显著,其中畜牧业保险的了解程度相关性最高,其次是简化理赔手续,最后是政府财政补贴与提高保费补贴比例。
5. 政策建议
5.1. 加强保险知识宣传教育
提高青海牧区牧民的保险认知和参保意愿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加强关于保险知识的宣传。可以采用多元化宣传方式和针对性教育活动,打破牧区牧民信息获取渠道有限,消除牧民对保险所持的怀疑态度。要创新宣传方式,拓宽宣传渠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网络等大众媒体平台,制作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宣传资料,直观展示畜牧业保险的作用、条款内容和理赔流程。如通过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发布保险宣传视频,吸引年轻牧民关注。根据牧区实际情况,采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扩大覆盖面,提高牧区牧民参与畜牧业保险的积极性。例如,在集市、村委会、学校等地张贴海报,进行现场答疑等。
5.2. 加大政府财政补贴力度
政府可以进一步提高畜牧业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降低牧区牧民的保费负担,让更多牧民能够承担得起保费。对于低收入家庭、贫困户等经济困难的牧民,可以给予额外的保费补贴或者减免保费,确保他们能够买得起保险;建立保费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可以根据畜牧业发展动态状况、市场价格波动情况和牧区牧民收入水平的变化等,适时调整补贴比例;设立畜牧业保险奖励专项资金,可以对积极参保的牧民和积极推广保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激励牧民主动参加保险。
5.3. 简化理赔流程,提高理赔效率
简化理赔流程可以提高牧区牧民参保的行为。保险公司可以优化理赔流程,减少繁琐的环节和手续,建立快速理赔机制。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响应报案,安排专业人员及时到达现场勘查定损或者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卫星遥感、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提高勘查定损的准确性和效率;简化理赔申请材料和审核流程,明确理赔标准和时间限制,减少赔偿款到牧民手中的时间。建立理赔绿色通道,对于受灾严重、生活困难的牧民的理赔申请进行优先处理,对其即时给予经济支持。
5.4. 提高保险产品保障水平,合理设定保额和保费
提高保险产品的保障水平可以增强保险吸引力。根据牲畜市场价值和养殖成本的变化,合理设置保额保费,确保牧民在遭受损失时能获得足够补偿。例如,定期评估牦牛、藏系羊等的市场价值,结合养殖成本适时调整保额;优化保费定价机制,可以根据牧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和面临的风险状况,合理确定保费。对于高风险地区和高风险品种,在提高保障水平的同时,可以通过政府补贴等方式减轻牧民保费负担,提高保险产品的性价比。如建立差异化保费补贴机制,降低农户负担。针对不同养殖规模制定差异化补贴政策:对中小散户加大补贴力度,对规模化企业适当引入市场化定价机制,避免一刀切。
5.5. 加强保险公司与牧民之间的沟通与互动
保险公司可以主动深入牧区,深入了解牧民的需求和意见,及时解答牧民在参保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疑虑从而提高牧区牧民对保险的认可度。定期组织与牧民的座谈会、交流会,倾听牧民的心声,切实了解牧民所需,收集他们对保险产品和服务的建议,可以根据牧民的反馈,不断改进保险产品和服务;加强对保险理赔过程的公开透明,向牧民及时通报理赔进展情况,接受牧民的监督,增强牧民对理赔结果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