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数字金融是我国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各个行业和领域都在不断地将自身的业务与数字技术结合并推进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其中也包括电子商务领域。伴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我国电子商务的业务模式也逐步扩展到农村地区。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为农产品的销售拓宽了通道,成为我国农产品销售的新的主要渠道,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1]。近年来贵州省积极响应中央的政策,大力发展本地的大数据产业,将大数据技术融入金融、农业等行业以推进贵州经济的现代化发展。本文将分析贵州省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并探究数字金融推进贵州农村电商发展的可行性、有效性意见,以推动贵州乡村振兴。
2. 文献综述
2.1. 数字金融的相关研究
数字金融的概念提出较晚,目前国内外学者尚未对其形成统一定义。黄益平和黄卓(2018)指出数字金融泛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公司利用数字技术实现融资、支付、投资和其他新型金融业务模式[2]。滕磊和马德功(2020)提出数字金融是金融服务与数字技术结合的产物,它与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等一样,是一系列金融创新的谱系概念[3]。赵茂等(2025)指出数字金融的实质是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缓解金融供给侧矛盾的一种创新金融范式[4]。
2.2. 农村电商的相关研究
对于农村电商的研究,岳欣(2015)指出农村电子商务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跨区域跨行业联合,构筑紧凑而有序的商业联合体,拓展农村信息服务业务、服务领域,为从事涉农领域的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在网上进行产品或服务的销售、购买和电子支付等业务交易的过程[5]。
2.3. 数字金融对农村电商的影响的相关研究
有关数字金融在农村电商发展中起到的作用,目前大多数研究主要是围绕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村电商发展中起到的作用进行研究。汤龙等(2024)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存在电商协同互促的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利用电商农户经营数据和大数据等分析技术,创新了抵押担保和征信方式,并多渠道地促进农村电商发展及其效用发挥[6]。姚利好等(2022)研究发现,农村电商和数字普惠金融在县域经济增长中有着显著的协同效应,并呈现出边际递增的趋势[7]。
基于过往的研究,数字金融与农村电商之间有互相促进,协同发展的正向效应。通过发展数字金融,有效地对农村电商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并通过多种渠道推进农村电商的发展。本文以贵州省为例,探究数字金融助力农村电商的途径。
3. 贵州省农村电商发展现状
3.1. 发展势头好
近年来贵州省电子商务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根据贵州省商务厅的数据,2021年至2023年,贵州网络零售额分别为303.24亿元、513.71亿元、897.7亿元,网络零售额逐年保持较高增长速度。2024年上半年,贵州网络零售交易额549.9亿元,同比增长64.2%。与此同时,农村电商的发展也十分令人瞩目。农村电商网络零售额从2020年98.10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47亿元。增长速度与规模都在进一步扩大[8]。
3.2. 政府大力支持
贵州省政府一直对贵州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大力支持,积极推进“数商兴农”。近年来一直大力发展农村品牌电商,助力乡村产业振兴。2024年,贵州省积极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出台了《2024贵州农村电商直播大行动实施方案》,政府大力鼓励农村电商的直播活动,促进农村电商与京东、快手、小红书、一码贵州等平台的合作,通过借助互联网与新媒体平台的推广销售贵州的农产品,并以此帮助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电商带动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9]。
4. 数字金融助力贵州省农村电商发展的制约因素
贵州农村电商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而数字金融又是当下以及未来金融发展的一大趋势。正确有效地运用数字金融助力农村电商,对于农民收入的增加、数字经济素质的提升以及乡村振兴的推进都有着非凡的意义。以下分析数字金融助力贵州省农村电商的制约因素。
4.1. 贵州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
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部,是一个多山省份,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在这样复杂的地理环境下,推进公路、电力、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完善的难度较高,很多农村地区无法通过网络电商平台进行农产品的推广与销售,更无法参与到像“双11”“618”这样的大型促销中。许多地区仍存在“最后一公里”的困境中。与此同时,山区农村融资能力有限、金融服务的获得性相对较低、获得的金融支持不充分。且电子商务模式多以线上第三方平台支付为主,而农村仍多是现金支付,难以适应电商交易模式。这也使得贵州农村电商的发展受到了制约,同时也使得数字金融助力贵州农村电商发展受到了阻碍。
4.2. 农村电商农产品知名度不够,品牌效应差
贵州省的农业发展是全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点。贵州农产品资源丰富,种类较多且有鲜明的地区特色。贵州独特的酸汤牛肉、油茶、土豆粉等特色农产品也借助日益火爆的贵州旅游业逐渐进入广大消费者的视线。然而由于这些优秀的特色农产品在品牌建设、推广力度以及产品的创新改良等多方面因素的不足,导致贵州农产品在国际以及国内的知名度都还不够。这制约了贵州农村电商的进一步发展,品牌建设的不完善,也会影响到农产品完整产业链的建设与完善,使得增收效应后劲不足。
4.3. 农民数字金融素质不高,缺乏信息化人才
农村电商与当下互联网金融、网上销售、网络支付、数字化经济等模式联系紧密。发展农村电商必须有相关的人才。而农村所面临的困境正是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不高,数字金融素质普遍较差,相关的信息化人才严重缺乏。很多农民对于当地银行推出的一些创新的数字金融产品理解不到位,因而也不敢使用相关的金融服务,这也使得农民享受不到数字金融的金融支持。同时,还存在着信息安全被威胁的风险。农民容易被网上的一些虚假信息误导进而产生经济损失,以至于对农村电商以及数字金融存在一些害怕心理。因此,提升农民的数字金融素质,培养信息化人才也是目前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5. 数字金融助力贵州农村电商发展的实现途径
5.1. 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建设,为数字金融助力农村电商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贵州地形多山地高原,地势高且地形复杂。农村地区“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亟待解决。为此政府应加大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发展农村电商不仅仅要解决线上技术的问题,更要完善农村地区的公路、电力、以及相关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保障电商交易的农产品种植、物流、线上销售渠道等一系列环节的贯通,打通“最后一公里”,积极贯彻“数商兴农”。推进农村电商产业链的完善与产业结构的升级。解决数字金融在农村地区电商发展中的基础与技术设施问题。
5.2. 借助数字技术,加强品牌建设与推广
贵州当地有非常多具有当地鲜明特色的农产品,但目前的问题是很多产品只是当地人知道的小而美的特色品牌,由于品牌建设与推广等方面的不足而没有被广大消费者知道的机会。提起贵州品牌,大多数人只能想起贵州茅台、老干妈。但现在贵州农村电商企业可以借助数字金融的新形式,借助于与抖音、小红书、京东、淘宝这样的平台进行合作,通过增加在各个平台的曝光度更大力度地推广贵州农产品,使平台的数据有效地转化为销售量,并真实的让农民增收。同时更好地了解广大消费者的偏好,结合自身产品的特点进行创新,加强自身的产品建设。加强数字金融与农村电商的融合,借助数字金融的作用推动当地农村电商的品牌建设。
5.3. 大力培养信息化人才,助力农村电商的数字化转型
数字金融的作用发挥需要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的信息技术,目前相关领域人才紧缺是乡村面临的一大突出问题。因此应注重乡村人才的培养以及引入,将先进的技术知识人才带进乡村的同时注重本地农民数字金融素质的提升。其中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电商企业自身的人才培养,政府可以推进农村地区与贵州当地高校、科研实验室的相关合作,同时电商企业可以通过加强自身电商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等多手段推进农村电商的数字化转型,使得数字金融服务能更有效推进农村电商的发展及其在农村地区的推广。
5.4. 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缓解农村电商的资金约束
发展农村电商离不开足够的金融支持,而贵州部分农村地区由于位置偏远、基础建设落后以及经济基础薄弱等因素的制约,农村电商对于金融市场的吸引力并不高,使得一些农村地区的电商发展受到了限制。对于这一难题,乡村的银行应考虑当地的农业发展特色,以数字技术赋能普惠金融,将发展当地农村电商、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与助力农民脱贫增收结合起来,有序展开工作。开发出更多像“黔农e付”的便捷支付手段为当地农民提供更好的数字化数字金融服务,缓解农民以及农村电商企业所面对的资金约束,实现服务“三农”乡村振兴的目标。
6. 结论
本文就数字金融助力贵州省农村电商发展的可实现路径进行探讨。在分析贵州省农村电商发展的现实状况以及解析当前数字金融在助力贵州农村电商所面临的约束与困境的基础上,了解了贵州农村电商的整体发展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农村电商的高质量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10]。当前贵州省农村电商正处于快速发展中,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仍然面临着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无法打通农村电商上下游、信息化人才缺乏、品牌建设不够好的问题,数字金融助力农村电商发展也因此受到了阻碍。为此,需要当地金融机构、政府、以及农村电商企业多方的努力,为农村提供更加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更完备的基础设施、数字金融素质高的人才,借助互联网、各大流量平台等平台推广贵州的特色农产品,发挥数字金融的作用,推动贵州农村电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