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类专业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
Establish a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System for Biomedical Professional Courses
DOI: 10.12677/ae.2025.1571187,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张永霞, 代书玲, 范丽平: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医药与健康系,上海;王金福*: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学与技术系,上海
关键词: 四基于三分类生物医药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Four Bases Three Classifications Biomedicin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System for Course
摘要: 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是评价课程思政效果的重要标准,建立科学、合理、可落地实施的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对于各类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教学非常重要。以药品生物技术专业为例,通过“四基于、三分类”的方式构建生物医药类专业课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为生物医药类专业课课程思政评价的实施提供保障,也为其他实操性强的专业课课程思政评价提供参考。
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system for course is an important standard to evalua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ffect of the cours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reasonable and feasibl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system. Taking the major of pharmaceutical bio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we constructe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biomedical courses through the way of “four bases and three classifications”, and explore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courses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文章引用:张永霞, 代书玲, 范丽平, 王金福. 生物医药类专业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J]. 教育进展, 2025, 15(7): 98-109. https://doi.org/10.12677/ae.2025.1571187

1. 引言

课程思政是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所学课程中,从而构建出全员、全程、全课的协同育人模式的一种教育理念。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承担着控制课程思政质量、评估课程思政成效、监督课程思政建设过程、推动课程思政进一步改革等重要职责[1]。完善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可以使课程思政更加规范合理地进行,全面提高课程思政的实施水平[2]。目前,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具体的课程建立的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3]-[5],少有针对专业特点进行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方面的研究。《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药品生物技术专业是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医药与健康专业群中一个核心专业。本专业主要面向生物制药企业、生物科技企业、实验动物生产企业、科研院所的生物技术相关实验室、药品研发及临床前评价机构等相关企事业单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创新意识,掌握药品生物技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研发辅助、生产检验、经营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主干课程包括化学基础、分析化学、微生物基础、微生物检测技术、生物化学、基因工程、细胞培养、发酵技术、药理与毒理、实验动物等。本研究以药品生物技术专业为例,如图1所示采用“四基于、三分类”方式构建药品生物技术专业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

2. 考核评价体系设计的“四基于”

2.1. 基于专业群“八心共育”思政总目标设计

药品生物技术专业是生物医药与健康专业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其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的设计首先要基于生物医药专业群“八心共育”的思政总目标进行设计。“八心”包括“赤子之心”、“诚信之心”、“工匠之心”、“安全之心”、“环保之心”、“团结之心”、“仁爱之心”和“修进之心”。“赤子之心”包括爱国奉献和感恩报国两方面,“诚信之心”包括诚实守信和守法依规两方面,“工匠之心”包括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负责担当、细致入微和开拓创新五方面,“安全之心”包括实验室安全、生物安全与防护、食品与药品安全三方面,“环保之心”包括垃圾分类和环保卫士两方面,“团结之心”包括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两个方面、“仁爱之心”包括孝老尊师、敬畏生命和关爱动物三个方面,“修进之心”包括治学修身、健康自信、勤劳奋进、节约守纪四个方面[6]。药品生物技术专业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应当全面满足“八心共育”思政总目标的要求。

Figure 1.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pharmaceutical biotechnology professional course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four bases and three classifications”

1. “四基于、三分类”药品生物技术专业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

2.2. 基于专业人才培养的思政目标设计

专业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一定要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才能发挥科学评价专业课程思政效果的作用。药品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思政目标包括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感;具有精益求精、严谨、耐心、专注、协作的工匠精神和团队意识;具有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勇于创新的精神;具有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具有环境保护意识,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具有正确的就业观和一定的创业意识;具备稳定向上的情感力量,坚强恒久的意志力量,鲜明独特的人格魅力;能正确评价自我,积极乐观;能正确对待挫折。因此在建立考核评价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全面评价专业人才培养的思政目标达成情况。

2.3. 基于专业课程教学特点分类细化设计

考核评价体系要与课程教学特点相结合。药品生物技术的专业课大多为“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因此专业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必须将思政考核点滴式融入实验实训中。如图1所示根据课程的研究和操作对象不同,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课大体可分为三类:理化分离与检测类、药品临床前动物实验类和微生物检测与生物制剂生产类。因此,思政考核评价设计也要根据课程特点进行分类细化设计。

2.4. 基于教学全流程、多方评价设计

考核评价体系要贯穿于专业内每门课教学的全程,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就是对每一次典型的“做中学、学中做”的工作任务引领型、线上线下混合型教学过程进行评价,贯穿于每次课的全程,课前、课中和课后相结合。如图1所示,课前评价包括评价学生在课程平台上独立完成思政微课的学习和参与思政微课讨论的情况,这个由平台数据直接评价。课中根据课程特点分类细化评价,每个任务的课中思政考核实行学生自评、小组评价、组间评价、教师评价,这四方评价。课后评价主要是在课程平台上进行思政小测试和思政收获分享,这个也是由平台数据直接评价。终结评价在学期末进行,包括期末技能考核中素养评价(包括思政素养和职业素养)、期末知识点考核中的思政知识评价及思政小论文。思政小论文是学生思政收获和感想的学期总结,要突出生物医药类行业的思政特色。终结评价的人员包括任课教师、企业兼职教师。这样“全程、多方的考核评价体系才能更客观地考核学生的思政素养。

3. 思政考核评价体系设计的“三分类”

课中评价是专业课程思政考核的重点。按照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的特点,课程思政考核评价分为以下三类。

3.1. 理化分离与检测类课程思政素养考核评价

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理化分离与检测类课程包括《化学基础》《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和《实验室规划与管理》等课程。这类课程的特点是教学中涉及到层析、离心等生物分离技术、化学合成、滴定等化学技术和分光光度计检测、酶标仪检测等仪器分析检测技术。实训中要用到大量的化学药品,有些药品属于的危险化学品的范畴。因此,在设计此类课程的思政考核评价体系中,务必要将课程教学特点与“八心共育”的课程思政总体目标相结合进行。如表1所示,每个思政目标总分是100分,下设不同的一级指标。评价共设立了15个一级指标,分别是爱国奉献、职业防护、实验室安全、团队合作、纪律意识、节约意识、劳动意识、奋进精神、沟通能力、细致入微、精益求精、环保素养、诚信意识、创新意识和关爱他人。每个一级指标下包含与课程特点紧密结合的二级指标、赋分、得分、权重和计分。二级指标具有明显的理化分离与检测类课程特点。比如,在环保素养一级指标下有3个二级指标包括:普通液体和固体废物处理、有害液体废物处理正确和通风橱的使用,这些二级指标考核的是理化分离与检测类课程实操中产生的废气、固废和废液的正确处理,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室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不同课程在不同教学阶段可以选取与教学内容比配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调整赋分,组成日常课程思政考核评价表,实现此类课程的过程性课程思政考核。

3.2. 药品临床前动物实验类课程思政素养考核评价

药品生物技术专业药品临床前动物实验类课程包括《实验动物》《药理与毒理》和《动物病理》等课程。这类课程的特点是课程教学中要用到小白鼠、大白鼠、家兔等多种实验动物。因此这类课程的思政考核评价表的设计既要结合“八心共育”的课程思政总体目标,更要紧密结合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来进行。如表2所示,每个思政目标总分是100分,下设不同的一级指标。评价设立了14个一级指标,

Table 1. Evaluation 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iteracy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separation and testing courses

1. 理化分离与检测类课程思政素养评价表

思政目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赋分

得分

权重

计分

赤子之心

爱国奉献

能列举出理化分离与检测类领域的我国科学家的杰出贡献。

50

10%

能说出如何身体力行学习和实践理化分离与检测科学家的爱国奉献精神。

50

安全之心

职业防护

穿好工作服

10

20%

戴手套

10

戴口罩

10

煮沸类实验戴护目镜

10

实验室安全

能说出本次实训中的挥发性液体、刺激性液体、腐蚀性液体和强氧化性固体,并能说出如何防护和正确操作。

10

在通风橱内操作挥发性试剂

10

腐蚀性液体试剂瓶的正确开启

10

腐蚀性液体的正确移液

10

强氧化性化学品的正确取用

5

加热时防止飞溅

5

实训后及时关闭水电

10

团结之心

团队合作

组内分工明确

20

10%

组内配合度高

20

遇到问题,共同协商,不争吵

20

沟通能力

遇到问题及时与老师和同学沟通

20

沟通中礼貌用语

20

修进之心

纪律意识

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10

15%

不乱串实验组

10

节约意识

不浪费手套、口罩、枪头等实验耗材

10

取用实验药品适量

10

劳动意识

试剂用后归位,摆放整齐

10

实训器材用后及时清洗归位

10

仪器使用后及时保养

10

实训后桌面整洁、地面干净

10

奋进精神

实验失败不气馁

10

及时找措施补救或重新做

10

工匠之心

细致入微

称量准确

10

20%

移液精确

10

计算正确

10

结果记录规范

20

精益求精

标准曲线制作中的4个“9”精神

20

创新意识

创新设计理化检测方案

20

敢于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

10

环保之心

环保素养

普通液体和固体废物处理

30

10%

有害液体废物处理正确

30

通风橱的使用

40

诚信之心

诚信意识

实验数据真实记录

30

10%

数据的客观分析

30

独立完成实训报告

40

仁爱之心

关爱他人

实训中,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100

5%

八心共育

合计

Table 2. Evaluation 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in pre-clinical animal experiment of pharmaceutical courses

2. 药品临床前动物实验类课程思政素养评价表

思政目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赋分

得分

权重

计分

赤子之心

爱国奉献

能列举出实验动物领域我国科学家的杰出贡献。

50

10%

能说出如何身体力行学习和实践实验动物领域科学家的爱国奉献精神。

50

仁爱之心

动物福利

饲养中适当放置玩具

10

10%

实验设计中遵守3R原则

40

动物实验操作中遵守3R原则

40

关爱他人

实训中,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10

团结之心

团队合作

参与团队设计动物给药方式和剂量

20

10%

讨论中发言积极

10

服从团队分工

10

动物试验中积极动手

20

沟通能力

遇到问题及时与老师和同学沟通

20

沟通中礼貌用语

20

修进之心

劳动意识

及时投食换水

10

15%

及时更换垫料

10

实验台的清洁

10

纪律意识

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10

不乱串实验组

10

节约意识

减少注射器的使用

10

不随意浪费实训药物和手套

10

奋进精神

给药失败不气馁

10

及时找措施补救或重新做

20

工匠之心

细致入微

保定动物正确

10

15%

动物给药部位正确

10

给药量计算准确

10

给药剂量精确

10

给药后症状记录准确详细

10

认真仔细观察切片,记录病变

10

创新意识

创新设计给药方案

15

创新设计动物模型

15

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10

安全之心

职业防护与实验安全

穿好实验服、带好口罩

20

20%

保定实验动物带防护手套

20

剪刀、手术刀、注射器的安全使用

20

用过的针头、刀片放入利器桶

20

如遇动物咬伤后的及时正确处理

20

环保之心

环保素养

实验动物尸体的无害化处理

30

10%

实验动物粪尿处理

30

动物试验中的垃圾分类

40

诚信之心

诚信意识

如实记录给药后情况

30

10%

小组如实汇报给药后结果

30

独立完成实训报告,不抄袭

40

八心共育

合计

分别是爱国奉献、动物福利、关爱他人、团队合作、沟通能力、劳动意识、纪律意识、节约意识、奋进精神、细致入微、创新意识、职业防护与实验安全、环保素养、诚信意识。每个一级指标下包含与课程特点紧密结合的二级指标、赋分、得分、权重和计分。动物福利是该类型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中特有的一级指标,其二级指标中包括三个:饲养中适当放置玩具、实验设计中遵守3R原则和动物实验操作中遵守3R原则。这三个二级指标重点考核的是学生对于实验动物的关心和关爱,体现了“八心共育”目标中的仁爱之心。不同课程在不同教学阶段可选取与教学内容比配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适度调整赋分,组成日常课程思政考核评价表,实现这类课程的过程性课程思政考核。

3.3. 微生物检测与生物制剂生产类课程思政素养考核评价

药品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检测与生物制剂生产类课程包括《微生物基础》《微生物检测技术》《发酵技术》《细胞培养》和《基因工程》等课程。这类课程的特点是课程教学中要与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和细胞打交道。故此类课程的思政考核评价表的设计既需结合“八心共育”的课程思政总体目标,又要紧密结合微生物和细胞操作要求来进行。如表3所示,每个思政目标总分是100分,下设不同的一级指标。评价设立了13个一级指标包括:爱国奉献、生物安全与职业防护、细致入微、创新意识、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纪律意识、节约意识、劳动意识、奋进精神、环保素养、诚信意识和关爱他人。生物安全是本类课程特色的思政考核指标。二级指标具有明显的涉及微生物和细胞操作思政要素特点。每个一级指标下包含与课程特点紧密结合的二级指标、赋分、得分、权重和计分。例如,在劳动意识一级指标下包含天平、生物安全柜、培养箱等仪器使用后的及时清洁和保养、接种环、酒精灯等器材用后及时归位和实训后桌面整洁、地面干净这3个二级指标,这些都是此类课程实训结束后需要用辛勤的劳动完成的收尾工作。这些工作看似不是正式实训的内容,但对于下次实训的顺利开展和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工作素养的认可非常重要。不同课程在不同教学阶段可以选取与教学内容比配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调整赋分,组成日常课程思政考核评价表,实现此类课程的过程性课程思政考核。

Table 3. Evaluation 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in microbiology testing and biological preparation production courses.

3. 微生物检测与生物制剂生产类课程思政素养评价表

思政目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赋分

得分

权重

计分

赤子之心

爱国奉献

能列举出微生物或细胞领域的我国科学家的杰出贡献。

50

10%

能说出如何身体力行学习和实践微生物或细胞领域科学家的爱国奉献精神。

50

安全之心

生物安全与职业防护

能说出各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防护要求。

20

20%

穿好实训服、带好口罩和手套

20

无菌室的紫外灯消毒

10

操作前关闭紫外灯

10

接种后接种环的消毒

10

酒精灯的正确使用

10

高压锅的安全使用

10

制作培养基防止烫伤

10

工匠之心

细致入微

操作中的无菌意识

10

20%

培养基配制时,搅拌均匀

20

细胞培养中的细致入微

10

发酵制品生产中的质量意识

10

创新意识

创新设计微生物检测方案

20

创新制作生物制剂

20

敢于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

10

团结之心

沟通能力

遇到问题及时与老师和同学沟通

10

10%

沟通中礼貌用语

10

团队合作

小组共同绘制检测或培养流程图

20

成员配合完成检测

20

服从团队安排

20

操作中积极动手

20

修进之心

纪律意识

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10

15%

有序使用生物安全柜

10

不乱窜实验组

10

节约意识

不浪费培养基、培养皿、手套、口罩等实验耗材

10

取用样品和试剂适量

10

劳动意识

天平、生物安全柜、培养箱等仪器使用后的及时清洁和保养

10

接种环、酒精灯等器材用后及时归位

10

实训后桌面整洁、地面干净

10

奋进精神

培养细胞或微生物失败不气馁

10

分析原因及时找措施补救或重新做

10

环保之心

环保素养

接种过细菌的一次性培养皿的正确处理

40

10%

废弃样品的正确处理

30

用后的酒精棉等医用垃圾投入医废桶

30

诚信之心

诚信意识

如实记录微生物检测结果

30

10%

数据的客观分析

20

出具真实的微生物检测报告

20

独立完成实训报告

30

仁爱之心

关爱他人

实训中,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100

5%

八心共育

合计

4. “四基于、三分类”专业课思政考核评价体系的特点

4.1. 紧密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分类进行评价

依据《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过程性评价理论,课程思政评价需要强化过程性考核评价。“三分类”就是紧密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分类进行课程思政的过程性考核评价。比如安全是任何工作的前提。评价体系根据课程特点分类细化考核学生的安全意识。理化分离与检测类课程着重从在通风橱内操作挥发性试剂、腐蚀性液体的正确移液、强氧化性化学品的正确取用、加热时防止飞溅和实训后及时关闭水电等六个理化分析与检测类课程常接触的安全细节来进行考核。药品临床前动物实验类课程因为要与实验动物打交道,因此从保定实验动物带防护手套、给药和手术器械的安全使用和如遇动物咬伤后的及时正确处理等四个动物实验中需要特别关注的安全操作细节来考核。微生物检测与生物制剂生产类课程则是从能说出各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防护要求、无菌室的紫外灯消毒、操作前关闭紫外灯、接种后接种环的消毒、酒精灯的正确使用和高压锅的安全使用等八个方面来考核。

4.2. 课程思政考核评价落地实施,可操作性强

思政的考核评价一直是课程思政工作的难点,因为缺乏可操作的评价指标。本研究创建的课中“三分类”的评价指标使课程思政考核能够有效落地实施。如对于创新意识的考核:药品临床前动物实验类课程可以通过创新设计给药方案、创新设计动物模型、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三个指标来进行。比如《药理与毒理》课程教师先布置一个设计任务:某新药研发机构研发出一款治疗乳腺肿瘤的新药,请学生小组分别设计该新药的药效评价和毒性评价的给药方案。设计这两个给药方案,要综合考虑统计学要求、成本、给药时间、给药方法等一系列问题,非常锻炼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微生物检测与生物制剂生产类课程通过创新设计微生物检测方案和创新制作生物制剂和敢于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三个指标来进行。理化分离与检测类课程则是从大胆设计理化检测方案和敢于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两个指标来进行。同时,鼓励学生用优秀的创新设计作品,参加创新创业大赛,让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断升华。

4.3. 考核指标贴近社会生活、贴近人生

现实中,一些学生遇到问题不愿意与同学和老师沟通,闷在心里,导致一些小问题积累成了大问题。有些同学沟通中不注意使用文明用语,也会导致问题扩大化。在“三分类”的考核评价指标中,具有对于沟通能力的评价,包括实训中遇到问题及时与老师和同学沟通和沟通中礼貌用语这两个指标,这一点非常贴近社会生活。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遇到问题,通过礼貌地沟通及时解决,这一点为学生日后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培养良好的个人素养。人生中难免会遇到失败,如何正确地面对失败是日后走向成功的关键。在“三分类”考核评价指标中,有对于奋进精神的评价,包括实验操作失败不气馁和分析原因及时找措施补救或重新做这两个二级指标。比如在《药理与毒理》课堂上,有些实训要求给小白鼠进行灌胃给药。有个别学生练习了几次也无法成功给药,就放弃了,不再动手。这个时候,教师和一些操作好的同学就要鼓励这些失败的同学,让他们不气馁,并手把手示范操作要领,直至学会。学生一旦养成了这种不怕失败,勇于奋进的精神,一生都会受益匪浅。

5. “四基于、三分类”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实施效果

将该评价体系在生物两个班79人的中应用,并统计全体学生学期初和学期末思政素养评价表中各个思政目标的平均分数(4舍5入保留整数),并对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如图2所示,八个思政目标的均分学期末比学期初均有所增加,但不同思政目标分值增加的幅度不同。安全之心、工匠之心、修进之心的均分增加最明显(20分及以上);环保之心、诚信之心、仁爱之心、团结之心均分增加较明显(10~15分之间),而赤子之心的均分增加不明显(10分以下)。

Figure 2. Comparis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goals evaluation

2. 思政目标评价对比图

通过评价表的分析发现安全之心的均分提高主要是由于学生的生物安全与职业防护及实验室安全意识均明显提高。学期初,有些学生出现不穿实训服、不戴口罩和手套的现象。特别是个别学生接触实验动物不戴防护手套,导致被咬。不戴口罩,出现毛屑过敏的现象。有些学生对生物安全没有概念,存在接触一些试剂时,不注重自我防护。经过反复的安全教育实践和严格考核,期末,学生都能做到穿实训服、戴口罩和手套。工匠之心的均分提高主要是由于细致入微和创新意识都明显提高。学期初,一些学生做实训不够认真细致,导致实训结果失败。很多学生缺乏创新精神,觉得只要按照老师给的实训步骤操作即可。经过反复的细致入微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及严格考核,学期末时,很多学生在实训前愿意提出自己的大胆设想,实训操作非常认真,实训结果比较好。修进之心的均分提高主要是由于纪律意识、节约意识、劳动意识、奋进精神都明显提高。学期初,存在迟到、旷课现象、存在浪费手套和口罩现象,存在个别组不清扫实训台和实训失败后就马上放弃的现象,经过反复的纪律意识、节约意识和劳动意识和奋进精神的思政教育和严格考核,学期末时,学生的迟到、旷课、浪费实训材料现象基本杜绝。实训结束时,每个小组主动将试剂和仪器归位,将实训台面清扫干净。值日生主动清洁地面,真正做到了工完场清的程度。

通过评价表的分析发现环保之心的均分提高主要是由于生源来自全国各地,有些省份的学生垃圾分类意识不强,存在乱倒化学试剂、乱扔实训废物的现象,有些学生垃圾分类意识较强,因此学期初,学生之间的分值差别较大,导致均分不够高。经过反复实训室垃圾分类意识的培养和严格考核,学期末,学生的实训室垃圾分类的意识明显增强,乱扔垃圾的现象基本杜绝;诚信之心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学期初,个别小组实训结果不够理想,担心实训分数会低,出现修改数据的现象,经过反复的诚信意识教育与严格考核,学期末,学生做到了客观记录实训结果和独立完成实训报告。仁爱之心的分值增加是一个逐步培养的过程,有些学生比较热情,愿意给同学提供帮助,对小动物比较关爱,因此分值较高。有些同学不愿主动帮助别人,对动物缺乏关爱。经过反复关爱他人和动物福利意识的培养和严格考核,学期末,学生的仁爱之心,明显增强,明白了付出爱才能获得爱的人生真理。团结之心的提高主要是因为实训是以小组的形式完成的,如果小组配合不到位,实训速度明显下降、实训结果也不够理想。学期初,有些小组配合默契,分值较高,但有些小组配合度差,存在个别学生不愿动手,出现问题会发生争吵的现象。经过反复的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与严格考核,实训中,少了争吵,多了协商,小组配合高效默契。

赤子之心的均分增加不明显的原因是,实训一般从第二次课开始,思政考核也是从第二次课,教师在第一次课已介绍了所授课程领域的我国科学家的杰出贡献。因此学期末并没有比学期初明显增加,而少量的增加也是由于学习和考核中,学生能更深刻和全面地说出如何身体力行学习和实践这些科学家的爱国奉献精神。

6. 结语

“四基于、三分类”的思政考核评价体系是基于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特点进行分类评价,全面满足专业群“八心共育”思政总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的思政目标要求,实现了全流程和多方评价。该思政考核评价体系设置了详细的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既贴近课程教学实际,又贴近社会生活、贴近人生。教学实践表明,该评价体系有效促进了学生思政素养的提高。本思政考核评价体系既可以应用于生物医药类专业课程思政评价,也为其他实操性强的专业课程思政评价提供参考。

基金项目

1. 2024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高职生物医药类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模式的探索与研究,项目编号:C2024286;2. 上海市高职高专课程思政与文化素养教指委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与示范团队建设项目项目编号:Kswh2024-xm01。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胡妍. “课程思政”视域下民政类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与操作策略[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1): 87-89.
[2] 张莹. “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J]. 经济师, 2023(5): 212-213.
[3] 康晋. 基于过程评价的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研究[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 2022(6): 131-134, 1673-2499.
[4] 祖健, 陈彻, 王芳, 等. 多元考核评价体系中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中医外科学为例[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4, 24(15): 292-296.
[5] 陈明, 李艳, 周根来, 等.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研究——以高职“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为例[J]. 养殖与饲料, 2021(11): 6-9.
[6] 张永霞, 卢洪秀, 徐莉, 等. 高职生物医药类专业群“八心共育”课程思政目标体系的构建——以生物医药与健康专业群为例[J]. 卷宗, 2024(28): 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