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数字技术与其深度融合,跨境电商已成为国际贸易的核心驱动力,其凭借突破地域与时空的双重局限,通过重构产业价值链的独特优势,在全球商业贸易中占据一席之地。然而,跨境电商企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仍然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普通企业所面临的资金困境。如跨境电商企业由于其销售货物周期长,容易面临着资金周转效率低下,尤其是跨境电商企业的跨境支付流程复杂,涉及到的交易对象众多,协调难度加大等问题严重制约着跨境电商企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供应链金融凭借其整合供应链资源,协调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交易信用。为破解跨境电商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供应链金融通过整合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使其纳入统一管理框架下,能够缓解企业短期资金流动压力,提高资金周转速度,通过核心企业的信用背书,为供应链上的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缩短交易过程中的资金审核时间,极大提高了资金周转效率,为跨境电商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支持。
2. 文献综述
陈游(2025) [1]以农产品为研究对象,发现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着不均衡的问题,农户以及农业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问题,而嵌入式金融则可以解决农户以及农业企业在资金方面的问题。嵌入式金融通过与电商平台合作,可以解决其销售渠道问题,提高交易效率,而与农业合作社合作可以获得相应的信贷支持,所获得的资金可以用于农产品规模扩大以及采用机器化种植与收割,从而提高效率。戴立君等(2022) [2]提出农村电商发展存在基础设施落后,产业资金服务单一以及人才资源匮乏问题。因此,要盘活农村资源,借助供应链金融的创新模式,加强对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加速农业企业现代化发展。胡晓峰(2021) [3]提出以银行,电商平台,核心企业为主导,从而形成三种主流模式。通过分析三种模式运行机制,指出农业供应链与数字技术结合过程中,存在资金供应不足,参与主体合法权益难以保障等问题。而对于化工行业,企业同样存在着融资压力,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对于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保障资金安全有重要意义(赵永红,2024) [4]。史金召(2022) [5]等学者将传统供应链金融与跨境电商特点相结合,率先系统提出“三类五种”跨境电商供应链金融模式。研究发现,跨境电商供应链金融在跨境交易资金合法性,汇率变动等方面存在诸多“新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在开展此类业务时应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杨青(2020) [6]运用演化博弈方法研究了在委托代理模式下,银行委托电商平台对融资企业进行授信管理时的银行监管问题。研究发现,当银行与电商平台各自付出的成本较高时,双方都没有动力参与到该项业务中,此时该供应链业务极大可能面临失败。童年成等(2019) [7]以电子商务为背景,对线上供应链金融做出理论解释并对三种供应链融资模式进行深度探究。姜浩等(2019) [8]认为随着互联网技术与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不断融合,使得该新型的供应链金融模式解决了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中存在的风险高,管理成本大等问题,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渠道。
李向红等(2023) [9]提出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账本、数字签名、不对称加密算法与智能合约机制有助于跨境电商去中心化体现的构建。区块链技术赋能跨境电商数字化发展,提升跨境电商供应链管理水平。孟静(2021) [10]从区块链技术视角分析跨境电商行业的供应链金融风险,并分别对供应链金融中涉及到的信用风险与操作风险采用不同的应对措施,以降低供应链金融风险。董兴林(2021) [11]通过构建区块链 + B2B线上供应链金融模式,解决线上供应链金融业务上存在的问题。
通过梳理文献发现,现在大多数学者对供应链金融与跨境电商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区块链技术在跨境电商与供应链金融中所实现的价值或者是研究供应链金融模式下跨境电商企业实现融资的理论机制,而较少有学者将区块链技术与融资约束纳入同一个研究范围内进行考虑,本文从区块链技术与融资约束两个角度切入,理论验证供应链金融赋能跨境电商企业发展的作用机制。
3. 供应链金融概述
3.1. 供应链金融的概念
供应链金融是在分析与总结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中,通过开辟新的融资渠道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Berger, 2006) [12]。因此,供应链金融通过核心企业的信用背书,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融资提供新型的融资产品或者服务,进而满足企业所需资金要求(胡跃飞和黄少卿,2009) [13]。总之,供应链金融通过评估该供应链上融资企业的信用风险,最后决定为其提供融资的金额以及期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整个供应链上的现金流,物流,信息流以及商流的一致性,提高了整个供应链上资金的使用效率(Wuttke等,2013;唐友伟,2011) [14] [15]。
基于此,将供应链金融界定为银行等金融机构以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与之有真实贸易关系的上下游企业为基础,凭借核心企业在银行的信用等级,根据真实的预期现金流作为依据,所创新出的供应链融资模式。主要分为:应收账款融资,预付账款融资以及存货抵押融资(凌润泽,2021) [16]。其中,应收账款融资是指企业销售商品或服务,但由于收到的不是现金等流动性强的资金流,而是商业汇票。这就使得企业的资金没有及时流入,从而导致该企业的其他采购或者投资活动受到影响。这时候,借助供应链金融的特性,该企业可凭借核心企业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用背书,以应收账款作为抵押获得融资支持。预付账款融资同样是基于该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信用情况,可将预付账款票据向银行申请融资。存货抵押融资也就是将存货作为抵押物,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融资支持(夏雨等,2019;闫俊宏和许祥秦,2007) [17] [18]。总之,这三种融资模式的核心都是借助核心企业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用等级背书,通过该核心企业与之发生的真实贸易往来,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顺利交易提供资金支持。
3.2. 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金融科技的不断融入,供应链的发展也呈现出更加广阔的空间。供应链金融如今更加精细化,区域化,这充分拓宽了其为跨境电商企业融资的实力以及潜力(陆岷峰;2021;宋华,2019) [19] [20]。加入了数字技术的供应链,通过区块链技术将融资企业的交易信息以及生产经营情况等信息上传至供应链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中的存储功能以及信息不改纂改等特性,降低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监督企业资金流向的成本(王程超等,2023;何静和旷开源,2023) [21] [22]。与商业银行的传统风险控制的模式相比,数字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了金融机构的风险识别能力且降低了其在评估风险中所耗费的人力物力成本,为金融机构以及企业双方提供更便捷的服务(Cornelli等2020;Frost等,2019) [23] [24]。当企业通过供应链进行融资时,涉及交易的各方可借助区块链平台查看该融资企业的财务情况以及与其他企业的贸易往来信息,通过平台所录入的信息,交叉验证,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同时又可避免同一订单多次融资,多次抵押以及企业在获得资金后所发生的道德风险问题(龚强等,2021;许荻迪,2019;朱兴雄等,2018) [25]-[27]。王程超和张路(2022) [28]指出通过金融科技可以从以往的事后监管转变为事前监管、从静态监管转变为动态监管,而且通过智能合约技术可以实现限制融资企业资金使用渠道以及实现票据拆分和自动结算等功能,极大提高了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效率,并能够有效降低风险。
4. 跨境电商概述
4.1. 跨境电商的概念
跨境电商是指不同国家的交易对象,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的跨区域跨国界的商品和服务交易活动,涵盖跨境零售、B2B贸易、跨境支付、国际物流及清关服务等一系列环节。其核心特征在于依托数字技术打破区域局限,遍及全球市场,使企业或个人能够直接触达海外消费者或供应商,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贸易便利化。主要模式包括B2C、C2C,并逐渐衍生出社交电商、直播带货等新形态。
4.2. 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跨境电商逐渐引起了国家和企业的重视。跨境电商主要是以外贸企业为导向,通过整合信息,将商品从生产者运输到需求者,而不受时间地域限制,进而能够拉动经济快速增长[29]。尤其在近几年国家出台的关于推进跨境电商发展的政策的支持下,我国中小微企业从业者积极参与其中,跨境电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匹黑马。尤其是2016年的G20峰会上,跨境电商首次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峰会的举行,加快了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使得参与峰会的国家与我国跨境电商贸易更加紧密。随着跨境电商市场规模的逐步扩大,根据海关统计调查显示,2021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达到1.98万亿元,增长了15%,企业数量从2013年的73家增长至2021年的4727家,每年平均增长168.42%1。由此可见,跨境电商发展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以及对外贸易的引擎,未来仍需加大对跨境电商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筑牢与扩展跨境电商发展生态圈,为我国经济发展助力。
5. 供应链金融赋能跨境电商的路径研究
在全球贸易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供应链金融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重构,为跨境电商企业突破资金周转瓶颈、优化风险管理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
5.1. 供应链金融通过区块链技术支持跨境电商发展
5.1.1. 区块链技术降低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支持跨境电商发展
区块链中的分布式账本技术是指将供应链中的所有参与方作为区块链网络中的节点,共同维护一个分布式账本,在这个账本中囊括了所有参与方的交易信息。具体而言,区块链技术将供应链上的各个参与方,如供应商、制造商、物流商以及金融机构等纳入分布式账本,各个参与方均在该账本中完成交易信息登记,如货物的采购、运输与交付等,这些信息一旦记录在区块链上就无法被篡改,因此保证了信息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同时,供应链上所涉及的各个参与方可在该账本中查看与该企业有直接交易的货物状态,无需依赖单一的中心化机构来提供信息,从而避免了信息被篡改或者隐瞒的风险,降低了供应链上各个参与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交易更加透明化。除此之外,通过区块链技术可判断交易完成时间以此来减少货物在仓库积压的时间,加快货物周转,提高周转效率,缩短供应链上各个节点的时间成本,加快供应链上跨境电商交易流程的推进,提高交易效率。
5.1.2. 区块链技术与供应链金融工具结合支持跨境电商发展
区块链技术能与不同的供应链金融工具结合,解决跨境电商交易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在支付方面,传统的跨境支付存在着成本高,到账慢等问题,区块链技术通过分布式账本,去除中间与各个银行交涉的手续费等环节,通过跨境支付平台直接进行交易,从而降低资金在交易双方流通的成本,缩短了交易时间,提高了资金的周转效率。在证券发行方面,运用区块链技术进行证券发现,能实现数字化等价和交易,通过智能合约自动执行发行流程,降低发行成本和合规风险,提高发行效率。除此之外,在证券交易阶段,区块链技术还可以实现证券交易的去中心化,去除中介机构,降低代理成本,为企业筹集更多资金,保障跨境电商企业业务的顺利进行与稳步发展。在信贷方面,跨境电商交易涉及多个交易方,供应链上游、下游等各个环节顺利开展才能使得整个交易达成,而一旦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会导致整个供应链上的其他环节受到影响,严重的可能会使得供应链条断裂,因此,选择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合作伙伴相当重要。而区块链能整合企业的信用记录,企业之间交易记录以及金融机构提供的信用等级评价,为跨境电商企业选择合作伙伴以及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给予参考,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供应链上各环节企业承担的风险,助力跨境电商交易的顺利完成。
5.2. 供应链金融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支持跨境电商发展
5.2.1. 核心企业通过信用传递缓解融资约束
供应链金融相比于传统的融资手段,引入了核心企业信用背书,而不单单只是以融资企业的信用状况为依据。通过供应链上与该融资企业有真实交易的核心企业的信用为基础,以该核心企业在金融机构的信用等级情况来判断是否为该企业提供贷款。因此,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信用评价高,通过信用传递给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金融机构基于对核心企业的信任,愿意为这些企业提供贷款,且可以根据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交易情况为他们争取到更多的贷款以及更低的贷款利率,进而降低了企业的融资门槛,缓解了融资约束。
5.2.2. 供应链金融通过整合多方参与缓解融资约束
企业可将供应链中产生的应收账款,预付票据以及存货进行抵押获取融资,由于供应链上交易涉及多个交易方以及交易各方针对交易所进行的监管措施,可从更多方面与角度对企业业务开展情况进行监督,这弥补了金融机构单方监管的不足,降低了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由于供应链上风险共担的性质,使得金融机构所承担的风险被分散,因而金融机构愿意以较低的利率或者更少的贷款条件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故降低了融资门槛,缓解了融资约束。
6. 结语
供应链金融通过区块链技术与缓解融资约束的双重路径,为跨境电商构建了数字化、弹性化的赋能体系。区块链技术凭借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与可追溯的特性,有效破解了跨境贸易中信息孤岛与信任缺失的痛点,将分散的订单、物流、支付等数据上链整合,使金融机构得以实时验证交易真实性并动态评估企业信用,显著降低了风控成本与融资门槛。与此同时,供应链金融通过订单质押、应收账款保理、库存融资等创新工具,精准匹配跨境电商“轻资产、长账期”的运营特征,将传统依赖固定资产抵押的融资模式转向以数据流、货物流为核心的动态授信机制,有效缓解了企业因资金周转压力导致的增长瓶颈。二者的协同作用不仅优化了全链条资金效率——区块链强化了数据增信,融资工具加速了资金回流,更系统性降低了汇率波动、信用违约等风险对跨境业务的冲击。未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深度应用与供应链金融生态的完善,跨境电商企业将进一步突破地域与资源限制,在全球市场实现敏捷扩张与韧性增长,而技术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亦将成为驱动数字经济时代国际贸易革新的核心引擎。
NOTES
1国务院新闻办就2021年全年进出口情况举行发布会(http://www.gov.cn/xinwen/2022-01/15/content_56684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