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近年来,国家层面强调了将思政工作贯穿整个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1]。这一点在护理专业的教学中尤为重要,因为护理专业不仅需要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文关怀精神。因此,“课程思政”不仅是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护理专业教育质量的关键途径[2]。
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杜世正等人[3]“课程思政”的实施已经在多个护理专业课程中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例如,在《成人护理(内科)》课程中,通过人文素质教育与课程思政教育的结合,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此外,护理研究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也显示出了良好的教学成效,学生对课程思政设计的认可度高,学习体验和感受正面。
然而,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王琼芳等人[4]认为教育主体对课程思政的认知缺乏整体性,教师育人职责和课程育人功能的认识不足,以及课程思政实施方案的协同效应较弱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限制了课程思政在护理专业中的深入发展。
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护理专业课程中,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例如,刘芹[5]强调了人文素质教育与课程思政教育的内在统一性,提出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提升《成人护理(内科)》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策略。陈毓卓等人[6]则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基本内涵,提出了顶层设计改革教学的想法。此外,程赛杰等人[7]通过分析课程思政在护理专业教学改革中的现状、必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国外的研究相对较少,但可以推测,国外在护理教育中同样重视思政教育的融入。考虑到国际上对于医学伦理、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普遍关注,可以合理推断,国外在护理教育中也会探索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中,以培养具有高度职业素养和良好道德观念的护理人才。
从实践角度来看,一些高校已经在《成人护理学》等课程中尝试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杨旭颖等人[8]通过调查学生对课程思政设计的认可度和学习体验,发现学生对该课程思政设计的广度、深度、逻辑关联及总体评价较高,认为课程思政教学题材丰富、形式多样,与专业知识融入自然,起到了积极的立德树人教育效果。这表明,将思政教育融入护理专业课程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3. 本研究对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和意义
3.1. 促进学生价值观、职业道德观的培养
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国家层面强调需将思政工作贯穿整个教育工作中。这表明在高等教育中,特别是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已成为国家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教学改革不仅关系到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关系到学生价值观、职业道德观的培养。
3.2. 有效地将医学专业知识与思政德育相结合
通过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可以有效地将医学专业知识与思政德育相结合,不仅为学生提供全面的专业护理知识和技能,还能促使德育充分渗透至各个课程中,帮助学生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通过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提升《成人护理》课程思政教学效果[9]。
3.3. 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还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方秀新等人[10]通过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可以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并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综合政治素质。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更加注重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11],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需求。
3.4.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柳等人[12]通过实践证明,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认同和自信。例如,在《护理岗位能力综合实训》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方法进行教学,能够明显提高护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度及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13]。这些成果表明,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不仅能够提升教学质量,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主观能动性。
综上,基于课程思政的《成人护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对于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显著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护理人才。
4. 研究内容
4.1. 分析《成人护理学》课程的特点及其与课程思政结合的可能性
《成人护理学》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该课程不仅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强调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14]。课程内容涵盖广泛的医学知识、护理技能以及相关的伦理道德问题,要求学生具备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设计并实施一系列课程思政教学活动
定期邀请护理领域的专家或资深护士来校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工作经验和道德理念,激发学生的职业热情和道德认知[15]。选取典型的护理案例,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道德冲突和解决方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16] [17]。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体验不同护理角色(如医生、护士、患者家属等),增进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同情心,提升人文关怀能力[9]。鼓励学生参与社区健康宣教、老年护理中心志愿服务等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同时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18]。
4.3. 评估这些教学活动对学生思政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影响
通过课程思政的实施,学生能够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提升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19] [20]。课程思政的融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这些都是现代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专业技能[20] [21]。
4.4. 提出基于研究结果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建议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课程思政建设重要指示和《护理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制定明确的课程思政目标,确保课程内容和思政元素有机结合。深入挖掘《成人护理学》课程中的知识点,找出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到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建立和完善课程思政的教学制度体系,确保课程思政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组建由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思政教育能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实践能力。
5. 研究方法与实施步骤
通过系统地回顾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在《成人护理学》课程思政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选择护理学院某班级的《成人护理学》课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对照组则保持传统教学模式不变。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等方式收集数据,使用SPSS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评估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效果。组建研究团队,明确分工,对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培训,确保教师具备相应的教学能力和思政意识。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方案,包括教学内容、方法、评价标准等。
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评估,包括专业知识掌握程度、思政素养提升情况等,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包括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学生反馈等。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方案,优化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6. 结语
本研究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首先,明确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和必要性,分析其在护理专业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其次,探索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和方法,如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最后,评估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为护理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总之,基于课程思政的成人护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教育者、学者和实践者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和完善。通过本研究的设计与探索,期望能够为护理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提升护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基金资助
2024年湖北医药学院教学研究项目(2024041)。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