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医院通常都会专门为门诊、急诊、手术、检查、住院病人配置“人–物”资源[1]-[6]。必要的“人–物”资源配置,可以保障医院各个环节工作顺利展开。对“人–物”资源进行优化配置[7]-[12],可以使医院获得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13]-[18]。本文围绕医院“人–物”资源的协同利用以及医院能力效益提升的重大需求,采用相对部分效益差异模型,提出医院医务人员和设备资源配置方法,并通过计算分析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2. 医院“人–物”资源的可用度
假设在一个工作周期内,医院有
个门诊病人、
个急诊病人、
个手术病人、
个检查病人、
个住院病人、
个其他类型病人,构建如下的病人数量向量:
                            (1)
假设医院有
个1类医务人员、
个2类医务人员、
个3类医务人员、
个4类医务人员、
个5类医务人员、
个6类医务人员数量、
台套1类基础检查设备、
台套2类基础检查设备、
台套1类关键检查设备、
台套2类关键检查设备,构建如下的医务人员数量向量和设备数量向量:
                          (2)
                               (3)
对于两个决策单元
和
,如果一个为人员能力效益,另一个为设备能力效益,那么可以用这两个决策单元来构建人力与设备之间的相对效益指标,也可以构建医院“人–物”资源的可用度指标。利用DEA的理论和方法,采用相对部分效益差异模型,构建医院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的可用度指标模型:
                                       (4)
                                       (5)
3. 医院“人–物”资源的能力效益
3.1. 医务人员的成本与价值
在一个工作周期内有
个门诊病人、急诊病人、手术病人、检查病人、住院病人、其他类型病人。为对门诊、急诊、手术、检查、住院等病人进行诊断和医疗,医院配备
个医务人员,包括1类医务人员、2类医务人员、3类医务人员、4类医务人员、5类医务人员、6类医务人员。对于门诊、急诊、手术、检查、住院场景,医务人员的单位成本分别为:
                            (6)
                            (7)
                            (8)
                            (9)
                           (10)
                           (11)
对于门诊、急诊、手术、检查、住院场景,医务人员的单位价值分别为:
                           (12)
                           (13)
                           (14)
                           (15)
                           (16)
                           (17)
式中
和
、
和
、
和
、
和
、
和
、
和
分别为医院在门诊、急诊、手术、检查、住院、其他场景下医务人员的单位成本和单位价值;
和
分别为医院在门诊场景下
类医务人员的单位成本和单位价值;
和
分别为医院在急诊场景下
类医务人员的单位成本和单位价值;
和
分别为医院在手术场景下
类医务人员的单位成本和单位价值;
和
分别为医院在检查场景下
类医务人员的单位成本和单位价值;
和
分别为医院在住院场景下
类医务人员的单位成本和单位价值;
和
分别为医院在其他场景下
类医务人员的单位成本和单位价值。
3.2. 设备的成本与价值
医院设备的单位成本和单位价值分别为:
                            (18)
                            (19)
式中
和
分别为医院设备的单位成本和单位价值;
和
分别为医院
类基础检查设备的单位成本和单位价值;
和
分别为医院
类关键检查设备的单位成本和单位价值。
3.3. 医院的能力效益
考虑人员和设备在门诊、急诊、手术、检查、住院场景下的成本和价值,可计算医院能力效益:
         (20)
式中
用下式表示:
      (21)
4. 考虑能力效益的医院“人–物”资源配置
表1给出了某医院医务人员和设备的相关数据,表2分别给出了医院工作能力数据。下面针对医院能力效益,分析该医院人力和设备资源配置的方法。
4.1. 增加医生数量
考虑医院在一个工作周期内门诊、急诊、手术、检查、住院的病人数量为1000人的场景,当医院诊疗机构能力效益的期望值不低于0.7071、0.7527、0.7995时,医院医务人员总数量不得少于300人、900人、1800人。
考虑医院在一个工作周期内门诊、急诊、手术、检查、住院的病人数量为3000人的场景,当医院诊疗机构能力效益的期望值不低于0.7074、0.7530、0.7997时,医院医务人员总数量不得少于300人、900人、1800人。
通过计算可以发现,医务人员数量的增加并不能显著地提高医院的能力效益。
4.2. 增加设备数量
考虑医院在一个工作周期内门诊、急诊、手术、检查、住院的病人数量为3000人的场景,当医院诊疗机构能力效益的期望值不低于0.7071、0.7929、0.8483、0.9158、0.9516、0.9944时,需要配置至少2、10、20、50、100、1000台套的关键检查设备。计算结果表明,增加医院关键检查设备,可以显著地提高医院的能力效益,而能力效益的提高是以设备成本的大幅度增加为代价的。
Table 1. The data related to hospital medical staff and device
表1. 医院医务人员和设备相关数据
 
  
    | 序号 | 类别 | 门急诊人次 | 医务人员 | 1类医务人员 | 2类医务人员 | 3类医务人员 | 4类医务人员 | 5类医务人员 | 6类医务人员 | 1类基础检查设备 | 2类基础检查设备 | 1类关键检查设备 | 2类关键检查设备 | 
  
    | 1 | 数量/人/
台套 | 8000 | 300 | 3 | 17 | 50 | 120 | 70 | 40 | 120 | 200 | 2 | 30 | 
  
    | 2 | 单位输入成本 /元/单位 | 100 | 7000 | 100,000 | 70,000 | 60,000 | 40,000 | 30,000 | 20,000 | 50,000 | 30,000 | 8,000,000 | 1,000,000 | 
  
    | 3 | 单位输入价值 /元/单位 | 400 | 1000 | 10,000 | 7100 | 6200 | 4150 | 2980 | 1800 | 760 | 380 | 5000 | 3000 | 
 Table 2. The data on work capacity of the hospital
表2. 医院工作能力数据
 
  
    | 序号 | 类别 | 门诊病人 | 急诊病人 | 手术病人 | 检查病人 | 住院病人 | 其他病人 | 
  
    | 1 | 数量/人 | 6000 | 300 | 100 | 3000 | 1000 | 200 | 
  
    | 2 | 单位输出成本/元/单位 | 10,000 | 12,000 | 20,000 | 5000 | 2000 | 100 | 
  
    | 3 | 单位输出价值/元/单位 | 4000 | 5000 | 17,000 | 3000 | 1000 | 80 | 
 5. 结论
本文围绕医院“人–物”资源的协同利用来提升医院能力效益的期望和需求,构建医院医务人员和设备资源的配置模型,提出基于能力效益提升的“人–物”资源协同配置方法。计算数据表明,医务人员数量的增加并不能显著地提高医院的能力效益。计算结果还表明,增加医院关键检查设备,可以显著地提高医院的能力效益,而能力效益的提高是以设备成本的大幅度增加为代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