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深度学习最初的研究多在人工神经网络,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在教育领域对深度学习进行了研究。面对新时代的发展,在英语阅读课中融入深度学习这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核心素养《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也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1],而阅读是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在英语阅读课中以深度学习为指导,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问题的处理,从而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然而,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上,大部分老师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教学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词汇和语法水平上,而不注重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出现表层学习的状态,具体表现为教学目标低下、活动安排单一、问题设计表层等(鲍闽芳,2020) [2]。而深度学习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要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3],符合新课标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因此,在提倡核心能力培养的新课改背景下,基于深度学习进行英语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2. 概念界定
2.1. 深度学习的内涵与特征
Bloom (1956)在《教育目标分类》中对人的认知思维过程由浅入深进行了分类。在此分类中蕴含了深度学习与表面学习,其中记忆、理解与应用被认为是低阶思维,分析、评价与创造被认为是高阶思维[4]。Marton & Saljo (1976)对深度学习与表面学习进行了区分,并认为深度学习是一种学习过程,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能够对知识进行理解并应用[5]。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不同的研究者对深度学习有不同的定义。Biggs (1979)提出,深度学习是一种学习方法,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具有高阶思维能力,能够积极参与并对学习材料保持兴趣[6]。美国研究院(2014)认为深度学习是一种学习能力,并将该学习能力划分为认知领域、人际领域与自我领域三个领域[7]。吴秀娟(2014)提出深度学习是通过对知识信息进行深度加工与处理,从而透彻理解复杂知识的本质与内涵的一种认知过程。通过深度学习能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8]。郭华(2016)认为深度学习是一种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实现成长,同时深度学习具有五个特征:联想与结构、活动与体验、本质与变式、迁移与应用、价值与评价[9]。王蔷(2021)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补充,认为内化与交流也是英语学科深度学习的主要特征[10]。因此,笔者结合国内外研究者对深度学习的定义,认为深度学习是一种学习过程。
2.2. 深度学习与英语阅读教学
英语阅读是获取英语知识不可或缺的一环,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材料基础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建构已有知识和阅读文章之间的联系,教会学生如何对信息进行深层加工,从而促进学生英语阅读的深度学习。近年来,深度学习受到广大研究者的青睐。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深度学习与英语阅读教学相结合的文献主要体现在教学策略的理论层面研究以及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上。因此,笔者以深度学习理念为指导,探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以期能为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提供方法指引,突破传统教学框架;同时,为学生搭建深度参与、主动构建的阅读学习平台,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终身发展。
3. 基于深度学习理念探索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1) 教师要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的深度学习观念。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学习时倾向于采用表层学习的方法,认为学习只是对阅读知识的机械记忆。因此,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尤为重要。当学生学习英语阅读时,很容易受到老师的影响。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因此,教师首先要有科学的英语教与学的观念。教师应该意识到,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文本所包含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有效迁移和应用,培养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核心素养。此外,教师要提高学生对英语阅读学习价值的认识。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索英语阅读文章的内在关联性、英语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所学到的英语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了解英语阅读学习的核心在于培养他们思考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词汇、句式或语法。
(2)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和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生英语阅读深度学习的重要因素,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特久性,从而促进学生英语阅读的深度学习。教师要同等重视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作用。根据内外动机理论,只有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才能在语言学习中取得良好的效果。虽然内部学习动机对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更有帮助,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外部动机的作用。比如,教师可以引入一些中国文化的英文文章来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不仅可以让课堂变得更生动,也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适当的奖勋来激发学生的外在动机。例如,在一段时间内阅读课表现好的学生可以得到一本英语小说。与之同时,教师可以在日常的阅读学习中给予学生鼓励,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信心和自我效能感。最后,教师可以设置难度适中的阅读任务,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
(3) 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在英语阅读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投入关系到学生的深度学习。教师要考虑到学生对课堂环境的感知,鼓励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角色,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是英语阅读课堂学习的主人。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通常扮演控制者和训练者的角色,这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而深度学习是一个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因此,有必要改变教师以往的角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扮演指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他们可以在阅读课上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由讨论,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意见。其次,加强学生的自律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的有效方法,这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律和责任感。比如,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自律学习的要求,比如在上课前主动预习阅读文本,让自律学习逐渐成为学生的主动学习习惯。
(4) 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解读教材是有效教学的前提,通过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从而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同时也与促进学生阅读的深度学习目标相契合。教师针对不同类型的阅读课需要由浅入深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从促进学生掌握阅读的基础知识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以人教版初一英语新教材Unit 2 No Rules, No Order阅读课为例,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后确定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a) 学生能够准确掌握与日常活动相关的词汇和短语,如“rule (规则)”、“order (规则)”、“We must...(我们必须)”等;
(b) 学生能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无规则、无秩序”这一主题的含义,并能够识别与复述课文中提到的具体规则和违反规则的后果;
(c) 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人物对规则的态度和行为,理解规则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通过比较和对比,分析不同情境下规则的作用和差异;
(d) 学生能够批判性地思考规则对个人自由和社会制度的影响,讨论在何种情况下规则是必要的,何种情况下可以灵活调整,能够提出自己对规则制定的看法和建议;
(e)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设计一份校园或家庭规则手册,并用英语说明每条规则的目的和重要性;
(f) 学生能够对比不同文化背景下规则的差异,通过讨论与分享,增进对不同文化中规则的认识与尊重;
(g) 学生能够通过预习、查阅资料等方式,自主拓展与规则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并通过同伴互评和教师反馈,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
(h) 学生能够认识到规则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形成遵守规则的良好品质。
教师通过设计以上教学目标,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基础语言知识、提升高阶思维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促进了学生英语阅读的深度学习。这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同时通过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跨文化理解等活动,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终身学习能力。另外,将学生对规则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增强了阅读学习的意义。
(5) 教师有必要设计阅读问题链,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和高阶思维能力。阅读问题链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更深入、更批判性地理解文本内容。阅读问题链还可以帮助教师评估学生的理解能力,并确定需要进一步指导的地方。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对问题的反应,从而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支持,促进学生提升阅读技能与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阅读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运用阅读策略来理解作者的思想。对于初中生来说,首要目标是培养他们的表层和深度理解能力。其中,深度理解是创造性的,它需要进行逻辑推理活动。因此,阅读时教师要通过问题链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和目的,从而使学生能够以更有意义的方式对文本获得更深刻的见解,并获得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以译林版初一英语unit 2 Hobbies—Reading: A fan of science阅读课为例,教师可以设计问题链促进学生的阅读深度学习。在读中环节,教师首先可以向学生提问Why does Daniel think science is cool? What does Daniel do at science museum and at home? What else does Daniel do in his free time?以促进学生的记忆;接着,教师向学生提问What are the good points of visiting science museums, helping fix things, reading book and going on the internet? Can you give more reasons?以促进学生理解文章基本内容;随后,教师可以通过完成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What is your hobby? Can you use these ways to learn your hobbies? What can you do at school?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接着,教师开始将爱好与梦想结合在一起,通过以下问题Can Daniel be a scientist in the future? Why?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紧接着,教师可以询问学生What others should Daniel do if he wants to be a science?引导学生了解成为科学家不仅需爱好,还需要其他个人品质,从而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表达What is your hobby? Can you make your hobby as your dream? How to make it?这几个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6) 教师要设置丰富的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深度学习理念的指导下,英语阅读教学应当设计丰富的活动,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课堂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且提升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角色扮演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本背后蕴含的价值。以人教版初一英语新教材Unit 5 Fun Clubs 为例,教材对话呈现了不同学生加入俱乐部的动机(如:I want to make friends./I love music.),但未深入探讨价值观冲突。那么教师可以创设“俱乐部法庭”情境,组织学生扮演“申请人”、“评委团”、“观察员”等角色。“申请人”需结合教材对话中的角色特征,陈述加入俱乐部对个人发展的意义,“评审团”可以根据社交能力、兴趣培养等维度进行质询,“观察员”记录角色间的价值观碰撞(如是个人兴趣优先还是集体责任优先)。通过让角色扮演让学生贴近角色并结合自身情感进行换位思考,能够让学生理解文章背后深层次的含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辩论、小组合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的深度学习,进一步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整体质量。
(7) 教师要设计多元评价,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设计多元的评价活动,通过评价促进教与学。评价应贯穿于整个教学和学习过程,包括课前、课中与课后,其核心目的在于检验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对学生而言,教师的评价在各个阶段都具有关键作用。在深度学习理念指导下的阅读课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评价方式从掌握阅读文章中的基础知识、理解阅读文章所表达的深层含义以及表达与辩证看待阅读中的内容等几个方面来对学生的阅读深度学习进行评估。同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阅读课精心设计不同的评估表格,从而帮助学生评估自己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是否达到深度学习,进而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而教师可以根据此表格的评估结果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及时调整教学计划。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同伴互评和自我评价。这些评价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反思学习过程,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效率。
4. 结语
新课改背景下,以深度学习理念指导英语阅读教学已成为国内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深度学习作为一种新的理念,能够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率、落实核心素养目标。本文基于深度学习对英语阅读教学进行了策略探究,以期能为教师的英语阅读教学提高参考,对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提供帮助,最终培养学生的高阶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其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