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预防医学教学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Exploring the Role of Preventive Medicine Teaching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Professional Master’s Students
摘要: 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当下,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理论教学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路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不仅要注重专业技能提升,更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德才兼备的育人目标。预防医学作为保障公众健康的核心学科,其教学过程蕴含丰富的价值引领资源。本研究基于课程思政相关理论,深入刨析预防医学教学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通过科学构建理论框架、完善研究方法、补充实证数据,探索将其融入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有效模式,旨在形成系统的育人体系。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与访谈等方法,全面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选取典型院校实践案例进行分析,结合师生反馈为培养方案优化提供依据。
Abstract: In the current context of deepening reform in higher education,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oretical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path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master’s students should not only focus on enhancing professional skills, but also on strengthen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well-rounded individuals with both moral integrity and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s a core discipline for safeguarding public health, preventive medicine teaching contains abundant resources for value guidance. Based on relevant theories of curriculum-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s study deeply analyzes the role of preventive medicine teaching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professional master’s students. By scientifically constructing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improving research methods, and supplementing empirical data, it explores effective models for integrating preventive medicine teaching into postgraduate training programs, aiming to form a systematic education system. The research comprehensively employs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review, case analysis,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to comprehensively sort out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achievements, select practical cases from typical universities for analysis, and provide a basis for optimizing training programs based on feedback from teachers and students.
文章引用:武英, 赵丹丹, 阎升光, 李云. 探索预防医学教学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J]. 职业教育发展, 2025, 14(7): 325-329. https://doi.org/10.12677/ve.2025.147335

1. 引言

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阶段,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既要聚焦专业技能精进,也要强化职业素养与价值引领,实现专业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协同发展。预防医学作为以群体健康为研究对象、以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为核心的学科,其教学内容与实践场景紧密关联公共卫生安全与社会民生福祉,天然蕴含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将预防医学教学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是培养适应现代公共卫生事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必然选择,对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两者的融合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理论框架不清晰、研究方法科学性不足、实证支撑薄弱等问题[1]-[3]。因此,深入研究二者融合路径,完善理论与实践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紧迫性和实践价值,这也正是本研究目的与方法设定的出发点。

研究目的与方法

本研究旨在深入剖析预防医学教学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探索如何将其融入研究生培养方案,形成科学、系统的育人模式。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国内外预防医学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相关成果;运用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院校实践案例进行分析;结合问卷调查与访谈,收集师生反馈,为培养方案的优化提供依据。

2. 预防医学教学与研究生思政教育概述

2.1. 预防医学教学特点与内容

预防医学教学具有群体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其内容广泛,涵盖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等多个领域,注重培养学生对人群健康状况的监测、分析和干预能力,强调从宏观角度解决公共卫生问题。

2.2. 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政教育重要性与现状

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政教育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至关重要。然而,当前研究生思政教育存在教育方式单一、与专业教学结合不紧密、缺乏系统课程等问题,难以充分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

2.3. 两者结合的理论基础

课程思政理论为预防医学教学与思政教育的结合提供了坚实基础。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预防医学教学内容与过程,能够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契合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时,研究生培养方案作为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需要在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体现这种融合,以保障育人效果。

3. 预防医学教学在研究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3.1. 培养职业道德与职业认同感

在预防医学教学过程中,通过真实案例和实践教学,向研究生展现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性与艰巨性。例如,在传染病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等教学内容中,让学生深刻体会预防医学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从而培养其职业道德和对预防医学专业的认同感,使其树立投身公共卫生事业的坚定信念。

3.2. 强化社会责任感

以新冠疫情防控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为例,预防医学教学能够引导研究生认识到自身在保障公众健康、维护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疫情防控中的各项措施和决策,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其明白预防医学工作不仅是专业任务,更是对社会和人民的责任。

3.3. 提升综合素质

预防医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等能力。在团队合作完成公共卫生项目、分析复杂健康问题等过程中,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得到锻炼和提升。这些能力的培养与思政教育中的团队精神、创新精神等要求相契合,有助于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也为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综合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撑。

4. 预防医学教学与研究生思政教育结合案例分析

4.1. 案例选取与介绍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等院校的预防医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这些院校在预防医学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具有典型性和借鉴意义。

4.2. 案例实施过程与方法

案例实施过程中,采用“互联网 + 跨学科 + 思政”模式,结合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法。例如,通过引入实际公共卫生事件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引导学生在解决专业问题的同时,思考其中蕴含的社会责任、职业道德等思政元素,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4.3. 案例效果评估与经验总结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案例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学习积极性均有显著提升。总结经验发现,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课程结构和实践环节,是实现预防医学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效结合的关键。

5. 预防医学教学在研究生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

5.1. 内容融合难度大

预防医学与思政教育在知识体系、教学目标上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将思政元素合理、自然地融入预防医学教学内容,避免出现“生搬硬套”的情况,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同时,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如何平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比例,确保两者有机融合,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5.2. 传统观念影响

以往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对预防医学教学与思政教育结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重专业知识传授、轻思政教育的传统观念。此外,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侧重于专业知识考核,忽视了思政教育效果的评价,不利于推动两者的融合发展。在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这种观念也会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

5.3. 教学资源匮乏

目前,预防医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教材、师资培训资源相对匮乏。通过对相关数据库的检索发现,近五年公开出版的预防医学课程思政教材仅12部,且存在内容重复、案例陈旧等问题。缺乏丰富、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有效融入思政元素,学生也缺乏生动、直观的学习素材。同时,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完善也需要相应教学资源的支持,资源匮乏限制了培养方案的优化。

6. 提升预防医学教学在研究生思政教育效果的策略

6.1. 优化课程设计

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增加医学伦理学、公共卫生政策与法规等思政相关课程,同时在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中明确思政教学目标,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例如,在环境卫生学课程中,结合大气污染治理案例,融入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思政内容,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建立课程思政教学大纲审核机制,确保每门课程的思政目标清晰、融入方式合理。

6.2. 创新教学方法

采用案例教学、PBL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方法。通过引入真实的公共卫生事件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团队合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其专业能力和思政素养。例如,设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情景模拟,学生分组扮演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社区管理者、医护人员等角色,在实践中体会责任担当,增强社会责任感。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打造沉浸式教学场景,提升教学效果。同时,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明确实践教学环节的思政教育要求,提升实践育人效果。

6.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组织团队中教师参加思政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政教育意识和能力。每年定期举办预防医学课程思政教学研修班,邀请教育专家、一线优秀教师分享经验。鼓励教师参与学术交流和实践活动,积累思政教育素材和经验。建立教师思政教育能力评价机制,将思政教育成效纳入教师考核体系,激励教师积极开展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例如,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开发、学生思政素养提升效果等指标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重要参考,为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提供师资保障。

6.4. 丰富教学资源

开发预防医学课程思政教材和案例库,收集整理国内外公共卫生领域的典型案例,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组建由专业教师、思政教师、行业专家组成的编写团队,确保教材和案例的专业性与思想性。利用网络平台、多媒体资源等拓展教学资源,建设线上思政教育课程和学习平台。例如,开发“预防医学课程思政在线案例库”,涵盖传染病防控、慢性病管理、职业卫生等多个领域的案例,并配套教学视频、讨论区等功能,为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优化提供支撑,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总结

本研究表明,预防医学教学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政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素质。通过基于科学理论框架构建、完善研究方法、补充实证数据,将预防医学教学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入研究生培养方案,能够解决当前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升人才培养质量[4] [5]。然而,在融合过程中仍面临内容融合难度大、传统观念影响、教学资源匮乏等挑战,需要通过优化课程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丰富教学资源等策略加以解决。

7.2.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深入探索预防医学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新模式、新方法,开发更多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学资源。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研究生思政教育效果评价体系,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动态调整机制,持续改进预防医学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实践。此外,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广泛应用,研究可关注新兴技术应用中的伦理问题、职业规范等思政教育元素,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6] [7]

基金项目

华北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综合改革项目(YB18010223-20);校级一流课程——预防医学本科教学工程项目。

参考文献

[1] 邬大光. 重新认识高等教育研究的存在价值——兼论大学治理中的经验与科学[J]. 大学教育科学, 2020(1): 8-13.
[2] 高德毅, 宗爱东.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 中国高等教育, 2017(1): 43-46.
[3] 高俊虎. 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4] 陈金龙.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方法[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3, 9(2): 22-25.
[5] 张琳晶. “多维一体”教学目标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鄂州大学学报, 2025, 31(3): 17-19.
[6] 韩可. 课程论视角下“大思政课”的实施维度与实践理路[J]. 思想理论教育, 2022(5): 72-77.
[7] Beauchamp, T.L. and Childress, J.F. (2019) Principles of Biomedical Eth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