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英语写作中的介词使用错误研究
A Study on the Misuse of Prepositions in English Writing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DOI: 10.12677/ae.2025.1571252, PDF, HTML, XML,   
作者: 郑丽佳:重庆三峡学院外国语学院,重庆
关键词: 初中生英语写作介词错误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English Writing Misuse of Prepositions
摘要: 本研究基于Corder错误分析理论,聚焦初中生英语写作中的介词使用错误现象,通过实证分析万州某中学60例典型错误语料,系统考察母语迁移对二语语法习得的影响机制。通过对初中生英语写作样本的收集与分析,系统梳理了介词错误的主要类型,研究发现:初中学习者存在介词遗漏、介词误用以及介词冗余等典型错误。并从母语干扰、目的语知识不足、文化差异及学习策略不当等角度剖析了错误产生的原因。基于此,本研究构建了包含认知重构、语境强化、记忆巩固和应用迁移的四维干预模型,旨在为初中英语介词教学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Abstract: This study is based on Corder’s Error Analysis theory and focuses on the phenomenon of preposition errors in the English writing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By empirically analyzing 60 typical error samples from a middle school in Wanzhou, it systematically examines the impact mechanism of L1 transfer on the acquisition of L2 grammar. Through th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English writing samples from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main types of preposition errors were systema- tically categorized. The study found that junior high school learners typically exhibit errors such as omission of prepositions, misuse of prepositions, and redundancy of prepositions. The causes of these errors were analyzed from perspectives such as L1 interference, insufficient target language knowledge,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improper learning strategies.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this study constructs a four-dimensional intervention model that includes cognitive restructuring, context reinforcement, memory consolidation, and application transfer, aiming to provide targeted solutions for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preposition teaching.
文章引用:郑丽佳. 初中生英语写作中的介词使用错误研究[J]. 教育进展, 2025, 15(7): 552-558. https://doi.org/10.12677/ae.2025.1571252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从初中英语教学实践来看,中学生的介词学习长期面临诸多困境。首先,介词数量较多,这些介词不仅用法灵活而且隐喻扩展也十分复杂,新课标规定初中生需要掌握的核心介词有50多个,这无疑给学生增加了学习压力。其次,由于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使得学生难以理解英语介词在真实语境中的功能与价值,在写作时经常无法选择合适的介词来准确传达意思。最后,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过度强调机械记忆,对认知干预的关注度不足,导致“教–学–用”三个环节彼此脱离,学生虽然记住了形式,却难以在实际中准确地运用[1]。新课标强调要求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然而,目前关于初中生在英语 写作中出现的介词错误的相关研究还比较缺乏。因此,本研究将基于错误分析理论,通过深入分析初中生的作文语料,探究英语写作中词使用错误类型、成因,并提出针对性教学建议。

1.2. 研究意义

本研究以错误分析理论为基础,聚焦初中生英语写作中的介词使用错误情况,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在理论层面,研究整理了初中生英语写作中的常见介词错误,并从母语干扰、目的语知识欠缺、文化差异、学习策略不合理等多方面深入分析了错误产生的原因。不仅为错误分析理论在特定语言现象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际支撑,还进一步充实了二语习得理论在微观语言单位研究方面的内容。在实践方面,通过对错误现象的深入分析,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灵活调整教学策略,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2. 文献综述

2.1. 错误分析理论

1967年,Corder发表了《学习者错误的重要意义》一书,这一著作堪称错误分析理论发展的基石[2]。在其中,他着重阐述了错误的性质、意义及分类。该理论从学习者的错误切入,试图探寻学生在语言学习时所采用的策略,以及错误产生的缘由,进而推断并深入了解外语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犯错的规律,同时洞悉学习者在外语学习时展现出的心理特征。Corder将错误分为两类,即“错误(error)”与“失误(mistake)”。其中,“错误”被视作认知性错误,而“失误”则被归为疏忽性错误。Corder对错误分析的意义做出了总结:从教师角度而言,剖析学生学习过程中犯下的错误,有助于教师知晓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对研究者来说,持续研究学习者的语言学习策略,能够推动语言学不断发展进步。Corder在1981年提出错误分析的五个基本步骤:其一,收集学习者语料;其二,进行错误鉴别;其三,开展错误分类;其四,解释错误原因;其五,实施错误更正。这些基本步骤对本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2. 相关研究

2.2.1. 国外关于英语写作中介词错误的研究

对于以英语作为外语(EFL)的学习者来说,对英语介词的学习难度比较大。首先,英语介词的语义、语法功能及搭配规则错综复杂。其次,EFL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常无意识地将母语里的介词使用习惯迁移至英语学习当中[3]。在实践研究领域,国外已有诸多实证研究为教师介词教学提供了教学建议。例如,(Tahaineh, 2010)以约旦某大学162名一、二、三年级英语语言水平相近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展开调研。结果表明,大学生所犯错误里,高达58%被归为母语迁移错误,其余42%则属于学习目标语时产生的内部错误。(Chek, 2017)在深入分析马来西亚150名16岁学生的介词错误后,就如何更高效地向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SL)的学习者教授英语介词给出建议。他们发现,大部分介词错误源自母语迁移,而非目标语内部问题。(Mahmoud, 2011)对阿曼某大学二年级50名男女学生作文中的50个介词错误进行分析时,却得出不同结果。他发现学生作文里的介词错误不足20%,由此得出结论:英语介词对于EFL学习者而言,通常并非难以攻克的难题。

2.2.2. 国内关于英语写作中介词错误的研究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和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地位的不断巩固,国内众多学者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的介词错误展开了研究,为英语教学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初中生英语写作介词错误的研究领域,钟艳(2021)以160名初中生的作文作为样本,通过统计分析、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等多种方法,发现介词搭配错误是初中生介词错误的主要类型,在所有介词错误中占比高达40%。任超男(2019)随机选取了300名初中生的语料进行分析,得出固定词组使用错误在介词错误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结论。

高中英语写作中的介词错误研究也有很多,赵美虹(2019)专注于高二英语作文中空间介词使用错误的研究,发现介词与名词等的搭配错误居多,并且作文分数与介词错误数量呈现反比关系。张颖(2019)对300名高中生和30名教师展开研究,发现高中生介词错误主要集中在词组误用、搭配错误、介词缺失和多用等方面。王猷雯(2018)还指出,语料库的合理运用有助于减少初中生介词使用错误,进而提升写作水平。

大学生英语写作介词使用错误也有大量研究,王矗(2010)运用语料库对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介词错误进行分类,并从认知角度剖析原因,发现空间介词错误占比达39%,主要集中在介词与名词的搭配以及介词的多用、少用情况。李云蕾(2016)依据错误分析理论,对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的介词用法错误进行分析,提出了错误成因以及相应的教学建议。

2.2.3. 研究述评

在英语写作中介词使用错误这一特定研究领域,前人已经展开了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不仅揭示出不同学习阶段与群体在英语写作时常见的问题,也为教学实践提供了关键指引。然而,鉴于英语学习需求的多样化以及学习群体的持续扩充,仍有部分问题亟待深入探究。比如,错误类型的划分不够精细,对新兴错误缺乏关注;在分析错误成因时,往往局限于单一因素;实证研究数量有限,研究结果的普遍性与可靠性还有待增强。基于此,本研究将专注于初中生英语写作中介词错误这一特定领域,通过深度剖析其错误类型、成因及教学对策,期望进一步拓展与深化该领域的研究内容,为提高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本研究试图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 初中生在英语介词习得过程中存在哪些错误?

2. 这些错误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如何通过教学干预帮助学生减少介词错误,提高语言能力?

3.2.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万州某中学初三15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收集到了60份英语写作样本。之所以选择初三学生来研究写作中的介词使用错误现象,原因在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其英语学习正处在关键的综合运用与深化时期。经过初一初二的知识积累,他们已经接触了大量介词的用法并且写作任务复杂多样,涉及更多句式和语篇结构,但在复杂语境中也更容易出错,这些错误能反映深层语法问题。此外,初三学生面临升学压力对写作的质量要求高,研究初三学生写作中的介词错误现象针对性更强,能为介词教学提高有价值的参考。

3.3.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对学生作文展开收集、标注与批改工作,经细致剖析与深入洞悉学生写作状况,尤其是介词使用错误类型,将其分为三类:主要错误、次要错误和其他错误,通过深入分析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成因,为较少写作中的介词错误提供针对性的建议。

4. 结果与分析

据统计,在本次调查中初中生在英语写作中的介词错误类型主要有介词遗漏、介词错用、介词冗余、介词固定搭配错误、介词时态搭配错误(在某些特定时态中,介词的使用规则没有掌握好,导致时态和介词搭配错误,如:“by the end of + 过去时间,常与过去完成时连用”)、词性混淆6种。各种介词错误类型的数量和占比具体见图1图2。其中,介词遗漏、介词错用、介词冗余是最常见的3中错误。

4.1. 对作文中的介词错误分析结果

4.1.1. 主要错误类型分析

据统计,介词遗漏、介词错用以及介词冗余3类错误占比最高,共计56.7%,成为初中生英语写作里介词错误的主要呈现方式。这些错误的产生既有共性有各有特点。介词遗漏主要是因为动词数量大,学生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识别存在较大困难。当不及物动词后需要连接宾语时,学生往往会忽视添加必要的介词。在运用固定短语及搭配时,由于记忆不够牢固等原因也会导致介词遗漏。介词错用,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不同介词的语义及用法理解不准确,以至于无法精确选择恰当的介词来传递特定的意思。介词冗余则体现出学生对英语句子简洁性的把握不足,在不需要介词的结构中错误添加,破坏了句子的规范性。与此同时,母语思维所产生的干扰不容轻视。汉语注重意合的表达习惯,导致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会下意识地照搬母语中介词的使用方式,最终引发错误[4]

Figure 1. The frequency chart of preposition errors

1. 介词错误类型频数图

Figure 2. The proportion of preposition errors

2. 介词错误类型占比图

4.1.2. 次要错误类型分析

介词固定搭配错误、时态搭配错误以及词性混淆是错误较少的3种错误类型合计占比30%,但是这类错误也不容忽视,这写错误表明学生在词性认知方面存在模糊地带,对介词与连词、副词等其他词性的功能和用法区分不清以及不清楚时态规则对介词结构的约束,所以在实际运用时容易出错。

综合上述数据分析可知,初中生英语写作中的介词错误主要集中于介词遗漏、错用、冗余、搭配不当、词性混淆等方面。产生这些错误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集中于对语法知识掌握度不够以及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等方面。尽管不同错误类型占比不同,但每种错误都暴露出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之处。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针对这些问题,加强对学生介词用法的引导,帮助学生摆脱母语思维的干扰,增强他们对英语句子结构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从而有效降低写作中的介词错误,提高英语写作水平[5]

5. 教学建议

本研究基于对初中生英语写作中介词错误的分析,提出以下教学建议,这些建议从认知重构、语境强化、记忆巩固和应用迁移四个阶段入手,每个阶段对应不同的教学重点和方法。旨在为教师选择教学策略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介词用法,提升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5.1. 认知重构阶段

在认知重构阶段,教师需要帮助学生重新构建对介词的认知体系,纠正他们可能存在得错误思维。教师可以采用对比分析法,引导学生观察中英语言中介词使用的差异,尤其是由于母语负迁移可能导致的错误,从而降低母语对英语介词学习的干扰。其次,利用思维导图等可视化工具,帮助学生梳理介词的功能分类和常见搭配,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教师也可以呈现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错误案例让学生主动参与错误的识别与纠正,从而加深对介词正确用法的理解。

5.2. 语境强化阶段

在语境强化阶段,教师应通过创设真实语境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加强对介词的理解与运用。同时,设计针对性的错误溯源练习,引导学生分析和纠正常见的介词错误,帮助他们明确错误原因并掌握正确的表达方式[6]。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够精准理解介词的用法,还能在实际语境中得体地运用,提升语言运用能力[7]

5.3. 记忆巩固阶段

在记忆巩固阶段,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将新学的介词知识从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可以采用多模态记忆法,融合视觉、听觉、动觉等多种感官,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制作介词卡片、听写练习、角色扮演等,增强学生对介词的记忆效果。同时,运用间隔重复练习,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引导学生在不同时间间隔内反复复习,巩固记忆。通过这些方法,学生能够更牢固地掌握介词知识,减少遗忘。

5.4. 应用迁移阶段

应用迁移阶段的目的是检验学生对介词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推动其在实际语境中的灵活运用。教师可以设置多样化的拓展任务,要求学生在不同语境下运用不同介词,如写作练习、口语表达等,以此检测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此外,设计错误修正挑战,让学生在分析和修正错误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对介词正确用法的理解与记忆。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迁移到新的语境中,提升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6. 结论

6.1. 结语

本研究聚焦万州某中学初三学生英语写作里的介词错误展开分析,发现中学生英语写作中介词主要错误有介词遗漏、介词错用以及介词冗余等。这些错误产生的原因,主要和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欠缺、文化背景知识不足,以及学习策略单一有关。研究结果对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有重要启发:教师可以通过汉英对比教学,减轻母语负迁移带来的影响;融入文化语境训练,增强学生语用能力;优化纠错反馈机制,助力学生纠正错误;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记忆与运用能力;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策略,引导学生主动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些教学建议,对提升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有帮助,能为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6.2. 研究不足

虽然本研究有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研究对象仅为单一地区的一个班级,样本数量较少,使得研究结果的普遍适用性受限;研究方法主要依靠作文语料分析和访谈,缺少课堂观察等其他方式,无法全面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没有对学生进行长期动态跟踪,难以验证教学干预的长期成效;对新兴错误关注度不够,没能深入剖析其成因与特点。

6.3. 未来研究方向

未来研究可从这些方面着手:扩大研究范围,开展跨区域、跨层次的对比研究,检验结论的普遍适用性;设计长期跟踪研究,观察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介词错误的变化;综合运用课堂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加强对新兴错误的分类与分析,为教学实践提供更全面的指导。通过这些改进,进一步推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卫春艳.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下的英语介词错误研究[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36(5): 116-119+124.
[2] 熊光源. 语言迁移理论视域下英语对三语习得的迁移作用[J]. 校园英语, 2023(23): 187-189.
[3] 肖卓伶. 基于语料库的初中生英语写作介词错误分析[D]: [硕士学位论文]. 昆明: 云南师范大学, 2024.
[4] 申丽.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介词误用调查——以华北理工大学学生为例[D]: [硕士学位论文]. 唐山: 华北理工大学, 2015.
[5] 冯文华. 高中英语写作中的介词错误分析[D]: [硕士学位论文]. 苏州: 苏州大学, 2011.
[6] 高秋雯. 认知语义学视角下英语介词on的习得[J]. 嘉应文学, 2025(3): 60-62.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 [S].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 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