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家安全教育研究的热点与发展趋势
Hotspots and Developmental Trends in the Research of National Security Education in China
DOI: 10.12677/ass.2025.147633, PDF, HTML, XML,   
作者: 蔡权有:南宁师范大学旅游与文化学院,广西 南宁;袁育荣:南昌大学教育发展研究院,江西 南昌;张艳敏: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西 南宁
关键词: 国家安全教育发展趋势文献计量法可视化分析National Security Education Developmental Trends Bibliometric Method Visualization Analysis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国家安全教育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通过文献计量法分析CNKI数据库中2001~2025年间的995篇相关文献,研究发现:年度发文量呈上升趋势,核心期刊数量较少;研究机构多样化,但作者和机构间合作较少;研究热点集中在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学科建设和实施路径,易受政策和时代背景影响。未来研究应加强合作,拓宽研究对象,丰富边疆和中小学研究内容,推动国家安全教育学科发展与实践创新。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hotspots and developmental trends of national security education research in China. Through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995 relevant papers from 2001 to 2025 in the CNKI database, the findings reveal: Annual publication volume shows an upward trend, but the proportion of core journals is relatively low; Research institutions are diverse, yet collaboration among authors and institutions is limited; Research focuses on national security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pathways, shaped by policy and historical contexts. Future research should strengthen collaboration, expand the scope to include border areas and primary/secondary school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national security education disciplines.
文章引用:蔡权有, 袁育荣, 张艳敏. 我国国家安全教育研究的热点与发展趋势[J]. 社会科学前沿, 2025, 14(7): 440-451.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5.147633

1. 引言

国家安全教育是指基于维护国家安全的目标要求,对全体国民开展观念与战略、形势与政策等方面的教育[1],是针对全体国民所实施的包括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内的教育活动[2],有助于青少年了解国家安全形势、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构筑国家安全群众基础以及助力国家安全能力建设[3]。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法分析21世纪以来我国国家安全教育研究的现状、热点与发展趋势,通过梳理国家安全教育研究的发展过程,理清贯穿其中的逻辑思路,为进一步深化研究提供思路和文献支持。主要围绕三个问题进行分析:(1) 21世纪初我国国家安全教育领域整体呈现怎么样的发文量?其中作者之间的合作关联度怎么样?核心作者发文量多少?是否存在核心发文群体?核心群体作者的发文量和影响力如何?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关联度如何?(2) 研究的热点是什么?有哪些核心关键词?关键词的聚类、突现和时区情况如何?(3) 我国国家安全教育领域呈现怎么样的发展趋势?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可能是什么?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为资料来源数据库。检索条件设置如下:“主题 = 国家安全教育”OR“关键词 = 国家安全教育”OR“篇关摘 = 国家安全教育”,时间范围选择2001年至2025年。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最终有995篇文献进入到分析程序(检索时间为2025年2月25日)。筛选条件为:(1) 删除书评、活动介绍等文献;(2) 论文基本要素不能缺,包括标题、作者、单位、摘要和关键词等[4]

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法分析21世纪以来我国国家安全教育研究的热点与发展趋势。运用CiteSpace 6.3.R1 (64-bit)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分析条件设置如下:首先点击数据按钮,依次导入数据,进行数据转换。其次,点击新建按钮,依次导入数据,建立“国家安全教育”文件名称,接着对数据进行分析,分析条件设置如下:时间范围设定为2001~2025年;时间切片(year per slice)设定为1;g-index中将K值设置为20,其他参数保持不变,制作年度发文量图谱、核心作者图谱、研究机构图谱、关键词共现图谱、关键词聚类图谱、关键词时区图谱和关键词突现图谱等,并使用Excel工具对部分检索数据进行补充和完善。结合这些数据信息分析21世纪以来我国国家安全教育研究的发展状况、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3. 研究结果分析

3.1. 年度发文量分析

发文量的变化是衡量某一研究主题在特定时间范围内发展态势的重要指标,可以清晰地了解研究热度在特定时间段内的变化,帮助分析发展动态、预测未来趋势[5]。运用CiteSpace 6.3.R1 (64-bit)分析国家安全教育研究的年度发文量,结果见图1。由图1可知,我国国家安全教育相关文献从2001年至2025年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年度发文量的拟合趋势线函数为y = 1.96540.1676x,R2 = 0.789,说明拟合度较好,国家安全教育研究的关注度在持续上升。根据文献的年度发文量可以将之分为三个阶段:2001年至2013年,2014年至2020年,以及2020年至2025年。第一阶段(2001年到2013年)国家安全教育的发文量较少,主要围绕全球化、网络时代等时代背景开展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研究。第二阶段(2014年至2020年)国家安全教育的发文量有所增加,但增长趋势较缓慢。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阐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内涵、指导思想和贯彻原则。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其中第十四条规定,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学者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安全意识等的研究。第三阶段(2021年到2025年)从2021年开始,国家安全教育发文量快速上升,呈现井喷式增长趋势,这表示国家安全教育领域受到较多关注。

Figure 1. The number of published papers on national security education from 2001 to 2025

1. 2001~2025年国家安全教育发文量

3.2. 发文作者分析

运用CiteSpace 6.3.R1 (64-bit)分析国家安全教育研究领域作者的发文情况,结果见图2。由图2可知,节点数量N = 445,连线数量E = 129,网络密度Density = 0.0013,节点数量即为作者数量,节点连线表示作者之间存在合作关系。核心作者指在某研究领域具有深厚造诣,研究成果相对丰富,具有新颖学术观点和见解的学者,同时对该领域发展起到一定程度的引领作用[6]。根据发文量的统计结果(见表1),“国家安全教育”领域发文量最多的学者是曹晓飞,高达9篇,在该领域影响力较大。根据普赖斯定律M = 0.749 ∗ √Nmax,其中M为核心作者发文量,Nmax为该领域最高产作者发文量,由此可推算出该领域的核心作者。经计算M ≈ 2.3,即发文量在3篇及以上的作者为核心作者,共有14位(见表1)。发文量在5篇及以上的作者分别有曹晓飞(9篇)、董新良(7篇)、刘铮(5篇)、刘跃进(5篇)。根据核心作者发文量进一步演算,核心作者数量约占总数的3.15%,核心作者发文量累计60篇,占文献总量的6.03%,并没有达到普赖斯定律规定的“10%的作者和50%的发文量”的标准[7]。因此,可以推断当前国家安全教育领域并没有形成有规模的核心作者群。网络密度较低(D = 0.0013),表示领域内作者之间的合作较为松散,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

Figure 2. Author collaboration map

2. 作者合作图谱

Table 1. Core authors and their publication outputs

1. 核心作者和发文量

序号

作者

发文量

序号

作者

发文量

1

曹晓飞

9

8

边和平

4

2

董新良

7

9

刘玉青

3

3

刘峥

5

10

王艳

3

4

刘跃进

5

11

张琳

3

5

张家辉

4

12

侯雪燕

3

6

云宇龙

4

13

吕国辉

3

7

赵越

4

14

闫淑楠

3

3.3. 研究机构分析

运用CiteSpace 6.3.R1 (64-bit)分析国家安全教育领域的研究机构,结果见图3。由图3可知,节点数量N = 413,连线数量E = 75,网络密度Density = 0.0009。节点数量即为研究机构数量,连线表示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当前,“国家安全教育”这一领域受到众多机构的关注并展开相应的研究(见表2),发文量在6篇及以上的机构分别是西南政法大学国家安全学院(12篇)、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1篇)、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篇)、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7篇)、西安交通大学军事教研室(7篇)、广东石油化工学院(6篇)等。这些机构涵盖了政法类院校、师范类院校、综合类院校和理工类院校,可以推断出国家安全教育关注院校的多样性,同时也丰富了国家安全教育的研究内容。但网络密度显示研究机构之间缺少联系,合作机会较少,或者合作的重点不在该领域。有少量研究机构存在合作,如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等的跨省合作,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与地理与旅游学院的校内合作。就整体分析结果来看,研究机构主要是机构内部学院之间的小范围合作,校际合作较少且多为同省份的跨校合作。这说明国家安全教育的跨机构和跨地域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Figure 3. Cooperative analysis of research institutions

3. 研究机构合作分析

Table 2.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their publication outputs

2. 研究机构及发文量

序号

研究机构

发文量

1

西南政法大学国家安全学院

12

2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11

3

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8

4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7

5

西安交通大学军事教研室

7

6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6

3.4. 来源期刊分析

对刊载国家安全教育论文的期刊进行分析,发现995篇论文分布在467本期刊上。载文量在5篇及以上的期刊(见表3),共47种期刊,载文量累计411篇,约占41.31%。其中载文量20篇及以上的期刊共有2种,即《中学地理教学参考》(35篇)和《中国军转民》(25篇);载文量10篇及以上的期刊有13种。核心期刊共有14种,即《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地理教学》《教学与管理》《教育理论与实践》《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思想理论教育》《情报杂志》《思想政治课教学》《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中国教育学刊》《黑龙江高教研究》《国际安全研究》和《民族教育研究》,核心期刊约占3%,累计载文量134篇,占比13.47%。

Table 3. Journals publishing articles on national security education research (with a publication volume of 5 or more articles)

3. 国家安全教育研究载文期刊(载文量在5篇及以上)

序号

期刊

发文量

序号

期刊

发文量

1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35

25

现代交际

6

2

中国军转民

25

26

思想理论教育

6

3

大学

16

27

船舶职业教育

6

4

现代职业教育

16

28

北京教育(德育)

6

5

产业与科技论坛

15

29

情报杂志

6

6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15

30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6

7

地理教学

13

31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5

8

教育教学论坛

13

32

思想政治课教学

5

9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12

33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5

10

教学与管理

11

34

中国教育学刊

5

11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11

35

黑龙江高教研究

5

12

高校后勤研究

10

36

国际安全研究

5

13

教育理论与实践

10

37

法制博览

5

14

西部素质教育

9

38

北京教育(高教)

5

15

教育探索

9

39

办公室业务

5

16

现代商贸工业

9

40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5

17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8

41

品位·经典

5

18

公关世界

8

42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5

19

高教论坛

8

43

民族教育研究

5

20

科教导刊

8

44

煤炭高等教育

5

21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8

45

领导科学论坛

5

22

学理论

7

46

科技资讯

5

23

国家安全论坛

7

47

教育现代化

5

24

教育评论

7

4. 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分析

4.1. 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是对文献主题的高度概括和凝练,通过对文献的高频关键词进行分析可以揭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趋向以及各研究主题之间的关系。运用CiteSpace 6.3.R1 (64-bit)绘制国家安全教育研究的关键词共现图,算法为Pathfinder-各个时间段,结果见图4。由图4可知,节点数量N = 469,连线数量E = 722,网络密度Density = 0.0069。节点以引文年轮的形式呈现。年轮大小反映关键词出现频次,年轮越大说明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中介中心性是衡量某个节点相对于其他节点的权力,中心性越高表示影响力越大,超过0.1的节点被称为关键节点[8]。其中,“国家安全”“大学生”“高校”“安全教育”“教育”的中心性超过0.1 (见表4),反映出该领域中核心关键词较为集中,研究主要围绕这几方面展开,同时已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Figure 4. Analysis of keyword co-occurrence map

4. 关键词共现图谱分析

Table 4. Keywords and their centrality

4. 关键词及其中心性

序号

关键词

中心性

1

国家安全

0.52

2

大学生

0.37

3

高校

0.21

4

安全教育

0.13

5

教育

0.13

4.2. 关键词聚类分析

为了进一步挖掘关键词之间的潜在联系,对离散的和高关联性的关键词进行归类得到聚类图[9],谱见图5。所有聚类的平均模块值(Q = 0.6699)大于0.3,平均轮廓值(S = 0.898)大于0.7,表示聚类的结构是显著且令人信服的[10]。如表5所示,该领域关键词有效聚类共有10个,分别是“国家安全”“大学生”“安全教育”“国防教育”“新时代”“途径”“教育”“学科建设”“路径”“安全”。根据关键词聚类结果可以将该领域的研究分为国家安全教育、国家安全教育路径两大主题。

4.2.1. 国家安全与大学生

该主题包括“国家安全”“安全教育”“国防教育”“大学生”“教育”“安全”等聚类。总体而言,该主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国家安全教育的发展历史,高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和国防教育的现状、挑战和对策,以及国外国家安全教育的研究与比较。研究者根据重要时间节点划分国家安全教育的发展阶段,包括以实现国家独立和维护主权安全为导向、以保卫革命胜利果实和巩固政权安全为主线、以树立综合安全观念和维护发展安全为核心、以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打造新安全格局为主题等四个阶段;国防教育、保密和反间谍教育与总体国家安全三个发展时期[11];传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和传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为主、兼顾非传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两个阶段[12]。高校在国家安全教育方面存在重视不够、学生意识不强、教育途径单一、非传统安全教育缺乏等问题[13]。可以通过整合国防教育与德育[14]、增加国家安全教育相关内容、与专业课内容相结合、明确国家安全教育理念、建立国家安全教育课程规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着力[15]。有学者对中外国家安全教育进行比较[16],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时代我国国家安全教育法制化建设须从增强危机意识、推动专项立法、保障经费投入、明确责任机构等处着重发力的对策[17]

4.2.2. 国家安全与路径

该主题涉及的聚类有“新时代”“途径”“学科建设”“路径”等。2018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指出,推动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设立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依托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现有相关学科专业开展国家安全专业人才培养。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各学段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主要目标、学习内容、实施途径、评价方式以及管理保障等,为大中小学推进国家安全教育提供了有力指导。学者们也对国家安全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新时代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国家安全教育与思政课相结合等展开了一系列研究。有学者以《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学位10号文件中一级学科应具备的条件为依据,由此作出国家安全学已初步具备一级学科条件的判断[18]。推动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要立足系统思维[19],牢牢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探索学科基础研究范式为主线,立足学科自身的交叉属性、战略属性和政治属性[20],在细化学科制度体系、加强交叉研究、增强社会认同以及形成合力等方面着手[21]。总体国家安全观体现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具有突出的人民性、系统性、发展性和实践性。新时代高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理念,遵循国家安全教育独特的内在逻辑。结合思政课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在不同学段和同一学段内容不同门类的思政课中,教学内容和方法应该有所侧重[22]

Figure 5. Keyword clustering network analysis

5. 关键词聚类网络分析

Table 5. Analysis of keyword clustering groups

5. 关键词聚类群分析

Cluster ID

Silhouette

LLR

0

0.972

国家安全;大学生;高校;美国;安全教育

1

0.851

大学生;网络时代;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体系;课程建设

2

0.867

安全教育;高校;意识形态;高职院校;思政课

3

0.871

国防教育;问题;对策;现状;策略

4

0.800

新时代;大中小学;一体化;实践路径;国家安全

5

0.896

途径;文化安全;全球化;核心素养;内容

6

0.929

教育;爱国主义;新时期;体系;国家

7

0.927

学科建设;国家安全学;高等教育;国防动员;交叉学科

8

0.873

路径;价值;公共安全;人民至上;战略意义

9

0.948

安全;西藏;屏障;外语;政策

4.3. 关键词突现分析

Figure 6. Keyword burst map

6. 关键词突现图

关键词突现是指研究领域中的关键词随着时间变化而突然出现或变得显著。突现强度大,则表明在该时间段内此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多。运用CiteSpace 6.3.R1 (64-bit)绘制国家安全教育研究的关键词突现图,结果见图6。图谱中的Strength表示突现强度,Begin和End分别表示该关键词被广泛使用的初始年份和终止年份[23]。从突现强度来看,突现强度最大的关键词是全球化(6.44),突现年份为2003~2011年。全球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涵盖政治、文化和生活等诸多领域,带来不同文化政治思潮的相互交融与碰撞,也使得我国国家安全面临极大的挑战[24]。学者们结合全球化的时代背景探讨高校实施国家安全教育的紧迫性和有效机制等内容。其次是新时代和课程思政,突现强度均为5.36,前者的突现年份是2018~2019年,后者的突现年份为2021~2023年。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同时提出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到的第一篇相关文章是《新时代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教育切入点研究》,发表于2018年6月8日。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人的思想观念的工作,是学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载体。学者对如何将思政课与国家安全教育结合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充分运用学校和社会资源、发挥改革与创新作用、完善学科与队伍建设以及构建督导与激励机制[25]等措施。2023~2025年的突现关键词有公安院校(3.49)和高中地理(2.99)。公安院校的重要作用在于培养公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26],开设的专业和国家安全密切相关。学者们在该方面的研究也多集中在课程建设、现状调查和实施路径等。中学地理教材中涵盖了许多国家安全方面的知识,如粮食安全、能源安全、资源安全、海洋空间安全等。因此可以结合中学地理开展国家安全教育,让学生既学习到地理知识,又能深化对国家安全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实现专业学习与安全教育良性互动。由突现关键词可以了解每个阶段国家安全教育研究重点关注的内容。

4.4. 关键词时区图分析

关键词时区图可以反映学科研究前沿[27],直观地显示共被引集群的时间特征[28]。图谱中横轴为时间,纵轴为聚类,关键词节点位置表示首次出现的年份,关键词连线表示关键词之间的关联强度。运用CiteSpace 6.3.R1 (64-bit)绘制国家安全教育研究的关键词时线图,结果见图7。可以划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Figure 7. Analysis of keyword time zone map

7. 关键词时区图分析

第一阶段:2001~2013年:关键词包括“国家安全”“大学生”“高校”“安全教育”等,说明国家安全教育受重视程度逐渐提高。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通知》,强调了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重要性,为高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提供了政策依据。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安全教育的基础理论探讨和初步实践探索上。国家安全教育领域得到学教两界的关注,并开始探讨其基本概念、内涵和教育模式。

第二阶段:2014~2020年,关键词包括“新时代”“实践路径”“思政课”“课程建设”等开始频繁出现。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从此之后国家安全教育领域研究进入“新时代”;“实践路径”“思政课”“课程建设”标志着学者们开始对国家安全教育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其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和实现路径。

第三阶段:2021~2025年,2021年,关键词包括“课程思政”“大中小学一体化”“粮食安全”“交叉学科”等。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实施要求,为国家安全教育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具体指导。2022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意见》,强调要加强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创新和实践教学开展,提高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学者们关注如何进一步提高国家安全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研究更加注重国家安全教育的深化发展和创新提升。

5. 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法分析了21世纪以来我国国家安全教育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得到如下结论:(1) 在年度发文量和发文期刊上,从2001年开始,国家安全教育相关发文量整体上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表示该领域受到的关注日益增多。国家安全教育研究成果发表在众多期刊上,为学术成果的传播、交流与学习提供了平台。但刊载文章的核心期刊较少,需要加强相关期刊的建设以及提升学术成果的发表质量。(2) 在研究者和研究机构方面,曹晓飞、董新良、刘铮和刘跃进等学者发文量较多,在该领域影响较大。国家安全教育研究机构多样化,包括政法类院校、师范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和综合类院校,从侧面反映出高校对国家安全教育研究的关注和重视。但作者和机构之间的联系和合作较为松散,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形成有规模、有组织的学术共同体,推动国家安全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3) 在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面,国家安全教育主要集中在高校及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学科建设、实施路径等方面的研究,同时研究内容受到时代背景、相关政策文件等的影响。在研究对象上主要是高校大学生,今后可以扩大到中小学生,拓宽国家安全教育研究的范围,取得更加丰富的研究成果。

今后国家安全教育研究要加强作者与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形成有规模的学术团体,发挥团体的力量和作用,在国家安全教育研究领域深耕,为助力国家安全教育发展、国家安全学等学科建设贡献学术力量。在本研究中,研究者发现目前刊登国家安全教育研究成果5篇及以上的核心期刊共有14种,约占总期刊量的3%,累计载文量134篇,占比13.47%。今后要加强以国家安全教育为主题的期刊和期刊栏目建设,为国家安全教育研究成果的发表、宣传与学习构建良好的学术平台。在研究对象上,要加强对民族边疆地区以及中小学的研究,以丰富研究成果以及深化研究内容,为不同地区、不同对象提供有针对性和地区特色的参考方案和实施路径。

参考文献

[1] 赵庆寺. 新时代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理念、逻辑与路径[J]. 思想理论教育, 2019(7): 99-105.
[2] 卢红, 赵越. 中国共产党国家安全教育: 演进、特征与展望[J]. 教育科学, 2022, 38(5): 16-22.
[3] 马乔恩, 吴玉军.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的青少年国家安全教育[J].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9(11): 4-8.
[4] 陈燕, 铁晓锐.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现状及趋势——基于文献计量分析视角(2000-2020年) [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1(2): 61-67.
[5] 梁东阳, 张帅.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24, 9(5): 89-98.
[6] 邱均平, 李威. 知识转移领域作者合作模式实证分析[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2, 35(3): 53-56, 46.
[7] 陈路路.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现状、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J]. 广西民族研究, 2021(3): 45-55.
[8] 温锴, 王宇潇, 陆姣, 等.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智慧养老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22, 39(10): 797-800.
[9] 邢瑞利. 中国共产党国家安全教育的历史进程及经验启示[J]. 教育评论, 2024(6): 159-168.
[10] 朱沛沛, 刘海峰. 国际高校招生制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动态——基于SSCI(2001-2020年)的文献计量分析[J]. 高等教育评论, 2022, 10(1): 156-168.
[11] 姬天雨, 王凌皓.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安全教育的历史演进及基本经验[J]. 学术探索, 2023(3): 129-138.
[12] 秦晓华, 李辽宁.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历史回顾及未来发展[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4(17): 22-25.
[13] 宫兰一, 兰婷. 高职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研究[J]. 职教论坛, 2016(26): 21-23, 79.
[14] 李波. 基于国家安全的国防教育对策[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2, 44(S1): 108-111.
[15] 张杰. 新时代民族院校国家安全教育体系构建与课程改革[J]. 民族教育研究, 2023, 34(5): 97-105.
[16] 郑声文. 中外青少年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比较[J]. 中国德育, 2015(4): 32-36.
[17] 吴艳东, 田瑞. 二战后美国青少年国家安全教育法制化研究[J].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24, 26(3): 52-60.
[18] 马方. 加快建设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的路径研究[J]. 情报杂志, 2018, 37(10): 19-27.
[19] 肖晞. 中国国家安全学的自主知识体系探索[J].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22(7): 127-151+160.
[20] 肖晞, 刘治辰. 中国国家安全学: 生成逻辑、体系创新与未来展望[J]. 国际安全研究, 2024, 42(2): 71-95, 164-165.
[21] 梁怀新. 学科制度视阈下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路径探析[J]. 国家安全论坛, 2022, 1(3): 3-12, 96.
[22] 黄爱宝, 陈瑞昕. 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内容定位与多维价值[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3(3): 1-10.
[23] 周德良, 李慧芝. 国内外碳会计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分析[J].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24(3): 56-65.
[24] 边和平. 全球化语境下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反思与构建[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12): 86-89.
[25] 董晓辉. 国家安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9(8): 100-104.
[26] 朱剑虹. 公安院校的国家安全教育: 使命、差距与路径[J].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23, 35(2): 115-121.
[27] 张丁杰, 徐飞. 近10年我国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与发展态势研究[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7, 34(3): 113-119.
[28] 乔一丹, 陈登凯, 王晗宇, 等.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能调度文献计量分析方法研究[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24, 30(10): 3447-3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