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赋能银发电商的发展路径与价值意蕴
The Development Path and Value Implications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Empowering Silver-Haired E-Commerce
摘要: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与人口老龄化加速的时代背景下,新质生产力为银发电商的发展带来了全新机遇与变革动力。本文深入剖析新质生产力赋能银发电商的发展路径,包括以科技创新驱动产品与服务升级、依托数字技术优化运营模式、借助人才培育提升发展活力等。同时,全面阐述其价值意蕴,涵盖推动老年消费市场繁荣、促进养老产业创新发展以及助力社会和谐稳定等多个层面,旨在为银发电商在新质生产力引领下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Abstract: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economy and the accelerating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has brought brand-new opportunities and transformative impetus to the development of silver-haired e-commerce. This article conduct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empowering silver-haired e-commerce, including driving product and service upgrades through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ptimizing operation models relying on digital technology, and enhancing development vitality by leveraging talent cultiv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comprehensively expounds its value implications, covering multiple aspects such as promoting the prosperity of the elderly consumption market, facilitating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elderly care industry, and contributing to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The aim i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silver-haired e-commerce under the guidance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文章引用:王晓君. 新质生产力赋能银发电商的发展路径与价值意蕴[J]. 电子商务评论, 2025, 14(7): 1595-1601. https://doi.org/10.12677/ecl.2025.1472344

1. 引言

在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与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的双重时代背景下,银发经济正从“边缘需求”跃升为“战略高地”。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发布的《2023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23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97亿,占总人口比例突破21%,预计2050年将突破5亿。庞大的老年群体不仅催生出万亿级消费市场,更对养老服务、健康管理、精神文化等领域的供给模式提出结构性变革需求。然而,传统银发电商在适老化产品供给、服务效率、用户信任等方面仍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困境:一方面,老年群体因数字技能匮乏、隐私安全顾虑等陷入“数字围城”;另一方面,企业受限于技术适配性不足、产业链协同低效,难以将潜在需求转化为有效供给。

在此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崛起为银发电商破局提供了关键动能。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涵盖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前沿技术,通过技术重构生产要素、优化生产关系,推动产业向智能化、融合化、生态化方向跃迁。对于银发电商而言,新质生产力不仅是技术工具的迭代,更是发展范式的革新:它既能通过智能交互降低老年人使用门槛,以数据驱动实现精准需求匹配,又能通过产业链协同催生“电商 + 医疗 + 养老”新业态,最终构建起“技术–产业–社会”三位一体的价值闭环。本研究助力银发电商突破“银发低效”的刻板印象,成为数字经济时代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本研究旨在系统构建银发电商在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高质量发展理论框架,并提炼可复制的实践路径,以期通过技术赋能与模式创新,破解当前银发电商领域存在的“低效供给–需求错配”结构性矛盾,推动其从粗放式流量竞争转向精细化价值深耕,最终成为数字经济时代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载体。

2. 新质生产力与银发电商概述

2.1.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对“新质生产力”概念进行了系统阐释:“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并进一步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1]。马克思指出:“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2]。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摆脱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束缚,通过创新要素的集聚与重组,推动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在数字经济时代,新质生产力表现为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在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广泛应用,重塑产业生态和经济发展模式。

2.2. 银发电商的发展现状

随着中国老龄化趋势加剧、老年人口结构以及养老观念的变化,国务院办公厅在2024年发布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指出,银发经济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所催生的新经济形态,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2025年4月,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2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特别提出,要增强银发市场服务能力,促进适老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银发族生活品质。到21世纪中叶,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预计约为40万亿元,银发经济市场潜力巨大[3]。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张威认为“电子商务作为数字经济发展最迅速、创新最活跃、应用最丰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银发经济发展中发挥独特作用”。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消费市场、银发经济成为电商发展的“新蓝海”。当前,银发电商市场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老年网民数量的不断攀升,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参与到电商消费中来。但同时,银发电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老年用户数字技能不足导致的购物障碍、产品与服务的适老化程度不高、市场竞争秩序有待规范等问题,制约着其进一步发展。

2.3. 新质生产力与银发电商融合前景

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新质生产力浪潮中,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各行业发展格局。作为银发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典型代表,银发电商迎来了关键变革期。这些前沿技术与老年人独特且多元的需求深度碰撞,不仅有望突破老年用户数字技能不足、产品适老化程度低等发展瓶颈,更能催生出极具潜力的创新商业模式,为银发经济注入全新动能。人工智能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打造支持方言交互的智能语音助手,基于用户画像实现精准商品推荐[4],解决老年用户操作和信息筛选难题;物联网则将可穿戴设备与电商平台联通,实时监测健康数据并联动医疗服务,同时结合家居智能控制构建场景化服务,形成智慧养老消费闭环。在此基础上,银发电商催生出三大创新商业模式:“健康管理 + 电商”订阅制模式依托智能技术提供个性化健康服务与商品配送,优化供应链并提升用户粘性;社区共享型平台借助大数据整合周边资源,以“线上预订 + 线下体验”结合社区共享经济,增强用户参与;AI虚拟陪伴模式通过情感交互机器人融入老年生活,在满足精神需求的同时自然引导消费,实现社会与经济效益双提升。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技术革新,如何有效利用新质生产力赋能电商,尤其是银发电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仍是亟待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3. 银发电商发展的现实困境与深层挑战

3.1. 消费市场供需失衡

在我国老龄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老龄消费市场供需矛盾愈发突出。“银发经济发展是需求和供给因素共同决定的”[5]。从需求角度来讲,老龄人口数量不断增多,预期寿命逐步延长,其消费实力与消费意愿也在稳定提升,在健康养生、休闲旅游、养老照护以及文化娱乐等方面,展现出对多样化、高品质消费的追求。反观供给层面,发展明显迟缓。现阶段我国老龄消费市场仍处于初始发展时期,整体发展节奏跟不上人口老龄化的步伐,难以契合老龄群体快速增长的消费需要。一些厂商受固有观念束缚,把老龄群体看作是节俭、消费能力弱的群体,极大地低估了老龄经济与新兴业态融合后的发展空间,在老龄消费市场的投入严重不足。这致使市场上老龄产品和服务在数量与质量上都存在短板,无法满足老龄群体多元且高质量的消费诉求,最终造成供需失衡,老龄市场的消费潜力无法充分释放。

3.2. 人才要素不足

在银发电商领域,由于其横跨电子商务、老年服务、信息技术、健康医疗等多领域,对交叉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但现实情况是,此类人才严重匮乏且当前多数从业者仅具备单一领域知识。人才结构失衡与知识单一的困境,本质上折射出人才培养机制与市场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从个人层面来看,随着年龄的逐步增长,老年用户在记忆力、反应速度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这一变化无疑为他们学习数字技能增添了诸多难度。除此之外,部分老年用户还深受“数字恐惧”心理的困扰,面对新技术时往往心生畏难情绪,缺乏主动投身学习的内在动力。从教育体系层面来看,当前针对老年群体的数字技能培训存在明显的短板。学校教育主要聚焦于青少年群体,而职业培训也鲜少将老年用户纳入服务范围。尽管社会上存在老年大学、社区培训等提供数字技能课程的渠道,但这些课程普遍存在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以及培训覆盖面有限等问题。从社会层面来看,整个社会的数字环境对老年用户并不够友好。互联网内容大多以年轻群体为导向,在数字消费引导方面缺乏对老年用户的针对性考量,这使得老年用户在融入数字生活的过程中面临重重障碍。银发经济特定的服务对象和工作内容,使得相关服务业工作强度较大,工作环境和待遇吸引力不足,导致行业对人才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3.3. 顶层设计不足

银发电商作为数字经济与老龄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兴业态,其发展受制于制度政策体系的结构性缺陷。尤其是“银发经济发展障碍超越了监管体系、行业标准及社会文化的适应能力,技术应用与市场治理机制脱节,严重制约了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6]。当前银发电商领域的制度供给呈现“散点式”特征,缺乏覆盖全产业链的系统性制度框架。银发电商涵盖商务交易、民政服务、医疗健康、金融消费等多领域,与现行部门分治的监管体系形成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多部门职能交叉导致“多头管理”现象频发,部门间权责边界模糊,容易出现重复监管与标准冲突;另一方面,虚拟养老顾问、智能护理机器人租赁等新兴业务形态存在监管空白,由于缺乏明确的主管部门和监管细则,使得数据滥用、服务欺诈等风险难以得到有效防控。这种监管协同机制的缺失,削弱了政府对银发电商市场的治理效能。同时,现行政策扶持体系仍以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传统手段为主,难以适配银发电商的技术创新与业态升级需求,从而导致政策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无法充分激发市场主体参与银发电商建设的积极性。

4. 新质生产力赋能银发电商的价值意蕴

4.1. 激活消费“蓝海”,拉动内需增长

新质生产力驱动银发电商挖掘老年群体消费潜力,开辟万亿级经济新增长点。一方面,新质生产力赋能下的银发电商,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精准识别老年群体在健康养生、文化娱乐、生活服务等领域的个性化需求。通过算法推荐、智能搜索功能,打破时空限制,帮助老年人快速匹配适配产品;同时以“线上下单 + 送货到家”的便捷模式,降低消费门槛,激发潜在需求。例如,智能健康监测设备通过电商平台直达老年用户,配套的数据分析服务可实时反馈健康状况,这种“产品 + 服务”的组合,既满足健康管理刚需,也创造了持续性消费场景,推动老年消费市场从“被动满足”向“主动挖掘”转变。另一方面,银发电商的发展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在供给侧,老年用品制造、智能硬件研发等行业加速技术迭代;在流通侧,物流配送企业优化末端服务网络,推出“适老化配送”“社区驿站代收”等解决方案;在服务侧,金融机构开发适老支付、消费分期等产品,降低消费门槛。这种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不仅完善了老年消费市场的基础设施,更通过产业联动效应,为经济增长注入持久动力,助力形成内需驱动的新发展格局。

4.2. 破解养老难题,推动积极老龄化

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传统养老模式面临资源不足、分配不均的问题。新质生产力赋能下的银发电商,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有效缓解了这一矛盾。其一,借助物联网技术,银发电商平台可将分散的社区养老服务、医疗资源与老年用户需求精准匹配,老年人通过电商平台就能预约上门护理、康复治疗等服务,提高了养老资源的利用效率,减轻了社会养老负担。同时,远程健康监测仪等智能养老设备的普及,能实时追踪老年人身体状况,及时预警健康风险,让子女和医护人员远程即可掌握老人情况,降低了对集中式养老设施的依赖。其二,新质生产力赋能的银发电商,致力于消除数字鸿沟,推动社会公平。通过开发适老化界面、语音交互功能以及提供线下培训服务,帮助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障碍,享受数字时代的便利,避免其被边缘化。同时,银发电商还关注农村及偏远地区老年人的需求,将优质的养老产品和服务通过电商渠道输送到这些地区,缩小城乡养老资源差距。这种对老年群体的普遍关注和服务覆盖,体现了社会的包容性,促进了不同群体之间的公平发展,让全体老年人都能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4.3. 优化就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新质生产力赋能银发电商,为高质量充分就业注入强劲动能。其一,促进就业结构优化,推动人才升级。新质生产力加速银发经济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型,驱动就业结构呈现“金字塔型”向“橄榄型”演变。一方面,护工、家政员等传统养老服务岗位通过数字化培训实现技能升级,要求其掌握人体工程学、老年心理学等跨学科知识,推动从业者向“智慧养老服务师”转型。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渗透使岗位技能需求呈现“T型结构”特征——从业者既需纵向深耕老年服务领域,又需横向掌握数据分析、数字营销等通用技能。这种结构转型推动就业市场从低技能重复劳动向高技能创新劳动升级,提升劳动力市场的专业化水平。其二,提升就业质量,实现职业价值进阶。新质生产力赋能下,银发电商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升级,显著改善就业环境与发展空间。在工作条件上,依托云计算、5G通信及协同办公系统,老年健康咨询、线上课程研发等岗位实现远程协作与弹性工时制度的广泛应用,有效突破时空限制,体现了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过程的智能化改造;在薪酬待遇方面,新兴技术岗位凭借高专业性获得优厚薪资,如适老化软件开发工程师平均薪酬较传统岗位高出30%以上;在职业发展维度,企业联合高校、职业院校搭建“银发经济人才培养体系”,这种协同育人模式不仅为从业者提供从基础技术岗位到战略管理岗位的进阶通道,更通过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前沿技术攻关等高端实践,推动个体职业发展与产业技术升级的深度耦合。

5. 新质生产力赋能银发电商的发展路径

5.1. 科技赋能:强化技术支撑作用,激发创新驱动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重大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构建产业新体系”[7],为新质生产力赋能银发经济指明了方向。智能适老产品研发,个性化服务定制。借助新质生产力中的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加大对智能适老产品的研发投入。例如,开发具有健康监测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能够实时监测老年人的心率、血压、睡眠等生理指标,并通过数据分析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研发智能养老机器人,可协助老年人完成日常生活照料、家务劳动、紧急呼叫等任务,提升老年人生活的便利性与安全性。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老年用户的消费行为、偏好和需求进行深度分析,实现个性化服务定制。电商平台根据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兴趣爱好等,精准推送符合其需求的商品和服务信息,如为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推荐相关的药品、医疗器械和健康管理服务;为热爱旅游的老年人定制专属的老年旅游线路和服务套餐。第二,智能供应链管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采购环节整合电商平台的商品浏览时长、加购率、复购频次等消费数据,利用算法预测需求,设置库存阈值预警机制,当系统预测到某类商品需求增长超20%时,自动触发采购流程,向供应商发送采购订单,并同步调整采购周期与数量;仓储管理通过物联网监控库存、自动化分拣,同时针对老年商品特点优化布局与存储环境。比如,当某批次老年药品临近保质期,系统自动预警并优先安排出库;库存低于安全值时,自动生成补货清单;借助智能物流配送系统,根据老年人的居住地址和时间偏好,优化配送路线,提高配送效率,确保商品及时送达老年人手中。电子商务是具有综合特征的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对物流体系具有较强的依赖性[8]。在此基础上,推动银发电商线上线下融合(OMO)模式的发展,打造“线上选购 + 线下体验 + 线下服务”的消费闭环。在线下开设老年产品体验店或服务中心,让老年人可以亲身感受产品的功能和质量,同时提供现场试用、操作指导、售后服务等;线上平台则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购物渠道、丰富的产品信息和社交互动空间,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提升老年人的购物体验和满意度。

5.2. 人才赋能:加强人才培育力度,提升发展内生活力

“劳动者不仅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新质生产力的主要参与者”[6]。随着新质生产力的深度演进,将兼具高科技背景与创新动能的人才引入银发电商领域,不仅能为行业精准注入数字化运营理念、智能供应链技术等前沿要素,更可通过人才赋能驱动银发电商向智慧化、生态化模式跃迁升级。第一,提升老年用户数字素养。开展针对老年群体的数字技能培训,帮助老年人提升数字素养和电商购物能力。政府、社区、电商平台和社会组织可联合举办线下培训讲座、线上教学课程等活动,向老年人教授智能手机或者平板基础功能,并教学使用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观看内容、发布作品,指导老年人注册使用老年社交APP,参与线上兴趣社群。同时,结合银发电商特色,讲解使用健康监测设备与电商平台的联动功能,如通过智能手环数据在平台购买保健品。在培训过程中逐渐掌握使用电商平台的健康咨询、生活缴费等便民服务功能。缩小老年群体与数字时代的差距,让更多老年人能够享受到银发电商带来的便利。第二,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高校和职业院校应加强与银发电商企业的合作,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既懂电子商务运营管理,又熟悉老年市场需求和心理特点,同时掌握数字技术应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通过实践教学、实习实训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充分释放人才在创新进程中的关键作用,积极鼓励从业者踊跃提出新思路、新方法与新技术。同时,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的人才激励机制,全力打造银发经济领域的专业人才智库,为银发电商的发展输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5.3. 制度赋能: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破除制度性障碍

强化顶层设计与专项政策供给,为新质生产力注入制度动能。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创业扶持等方式,制定针对银发电商的专项扶持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流向适老化技术研发、银发消费场景创新等领域,加速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质生产力要素在银发电商的应用。一方面,简化银发电商企业的资质审批流程,并降低养老服务、健康管理等领域的市场准入门槛,吸引科技企业、互联网平台凭借技术优势跨界布局。另一方面,积极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减少对智能养老设备租赁、虚拟陪伴服务等新兴业态的限制,为新技术、新模式的试错创新提供空间,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第二,依托新质生产力的技术优势创新监管机制,实现安全与发展的平衡。鉴于银发电商消费者具有“生理衰退 + 数字弱势”的特殊属性,其风险抵御能力较弱,因此借助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构建分级分类监管规则是非常有必要的。针对适老化智能设备等标准化产品,采用“底线监管”模式,牢牢确保质量安全线,针对养老金融产品等个性化服务,则实施“穿透式监管”,从业务源头到终端环节层层把控,全方位防范欺诈风险,切实保障老年群体消费安全与合法权益。同时,运用数字技术完善数据安全治理,出台《老年群体数据安全管理办法》,明确银发电商平台的数据收集范围、使用权限和存储期限,严禁滥用老年用户信息。进一步建立数据泄露责任追溯机制,对违规企业实施信用惩戒,并通过行业协会推动企业签署《银发数据安全自律公约》,在切实维护老年群体合法权益的基础上,为新质生产力与银发电商领域的稳健有序发展筑牢保障屏障。

6. 结语

新质生产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先进生产力形态,为银发电商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蕴含着丰富的价值意蕴。通过科技创新驱动产品与服务升级、数字技术优化运营模式以及人才培育提升发展活力等路径,能够有效推动银发电商的高质量发展。同时,新质生产力赋能银发电商在推动老年消费市场繁荣、促进养老产业创新发展和助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进一步加强新质生产力与银发电商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其优势,不断完善发展路径,挖掘更大的价值潜力,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增进老年人福祉、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N]. 人民日报, 2024-02-02(001).
[2]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58: 144.
[3]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银发经济的发展机遇与方向[EB/OL].
http://www.cser.org.cn/plus/view.php?aid=4164, 2025-04-12.
[4] 胡茉, 胡斌, 曹原豪. 直播电商赋能农村创业的作用机理——基于新质生产力视角的多案例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6): 25-36.
[5] 张颖熙, 金书行, 陈婷. 政府、市场、技术协同驱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25(2): 71-76+241.
[6] 黄维, 赵杨归一. 新质生产力赋能银发经济的内在逻辑、关键问题与有效路径[J]. 亚太经济, 2025(1): 1-11.
[7]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7: 204.
[8] 陈凯旋, 张树山. 电商平台建设能推动数实融合吗?——来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的经验证据[J]. 当代经济管理, 2024, 46(8): 3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