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电商平台供应链融资模式研究
Research on the Supply Chain Financing Model of JD. COM E-Commerce Platform
DOI: 10.12677/mse.2025.144099,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张嘉莹:北京印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关键词: 电商平台供应链融资融资模式E-Commerce Platform Supply Chain Finance Financing Model
摘要: 以电商平台为核心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是当前供应链金融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与传统的供应链金融相比,其具有门槛低、效率高、成本低和操作便捷等优势,引得众多电商平台纷纷推出供应链融资业务,其中尤以京东电商平台具有代表性。自2013年以来,京东电商平台运营供应链金融已有十年之久,凭借规模庞大的电商平台和基于强力保障的物流设施,其供应链金融业务先后历经初步探索、独立运营和升级转型三个阶段,如今已发展得较为成熟。截止目前形成了以京保贝、京小贷、动产融资为核心的产品和企业金采、京东收银等更为多元化的金融产品体系,实现了供应链融资服务从传统行业企业操盘到新兴电商巨头的突破,从线下冗繁走到线上快捷的进化。由此本文针对京东电商平台供应链融资模式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以便于能够了解其具体的运行情况。
Abstract: The supply chain finance business centered on e-commerce platform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development directions of current supply chain finance.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supply chain finance,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a low threshold, high efficiency, low cost,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which has attracted many e-commerce platforms to launch supply chain financing business, especially the JD e-commerce platform. Since 2013, JD. COM e-commerce platform has been operating supply chain finance for ten years, and its supply chain finance business has gone through three stages: initial exploration, independent operation, and upgrading and transformation with a large-scale e-commerce platform and logistics facilities based on strong guarantees, and has now developed relatively maturely. Up to now, it has formed a more diversified financial product system with Jingbaobei, JD small loan and movable property financing as the core products, and JD Business Collect, JD Cashier, etc., which has realized the breakthrough of supply chain financing services from traditional industry enterprises to emerging e-commerce giants, and from offline redundancy to online fast evolution. Therefore, this paper conducts a systematic study on the supply chain financing model of the JD e-commerce platform to understand its specific operation.
文章引用:张嘉莹. 京东电商平台供应链融资模式研究[J]. 管理科学与工程, 2025, 14(4): 866-876. https://doi.org/10.12677/mse.2025.144099

1. 引言

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是我国政府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中小微企业在传统融资模式中受规模小、经营管理规范性不足、信用积累薄弱及盈利能力稳定性欠佳等因素制约,面临显著的融资困境。而近年来供应链融资模式依托产业链核心企业信用、整合物流与资金流数据等方式,有效改善了其在第三方担保及资产抵押方面的瓶颈。与此同时,政府也不断出台鼓励供应链融资发展的指导性政策。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国家将把供应链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指导了方向,该指导意见强调应该深度融合供应链与互联网、物流网,创新发展供应链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打造智慧供应链体系。

电商平台领域曾经历投融资热潮,企业估值不断攀升,供应链融资业务也随之扩张。浪潮过后,市场逐渐形成由相对稳定的电商平台巨头瓜分供应链融资市场的格局[1]。京东电商平台虽非行业先行者,却以国内最大自营性电商平台的定位,在供应链融资业务中展现出惊人的创新速度与实效,成为我国电商平台供应链融资模式的典型范本。针对其供应链融资模式展开研究,核心目标在于为优化电商平台供应链融资模式的设计提供改进思路,为电商企业开展同类业务提供参考建议,为中小微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助力,同时也期望为供应链上的多元利益关联方提供借鉴。

2. 京东电商平台供应链融资模式分析

2.1. 京东电商平台简介

京东电商平台是中国的综合网络零售商,是中国电子商务领域受消费者欢迎和具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网站之一,在线销售家电、数码通讯、电脑、家居百货、服装服饰、母婴、图书、食品、在线旅游等12大类数万个品牌百万种优质商品[2]。京东电商平台在2012年的中国自营B2C市场占据49%的份额,凭借全供应链继续扩大在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优势。京东已经建立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华中、东北六大物流中心,同时在全国超过360座城市建立核心城市配送站。京东电商平台经历了十分明显的发展,净营收从2013年的不足千亿元升至2024年的上万亿元,达到了1.158万亿元的营收,整体上经历了十分快速、迅猛的发展,成绩斐然。

2.2. 京东电商平台供应链融资模式

2.2.1. “京保贝”供应链融资模式

京东平台推出的“京保贝”供应链融资模式,主要针对的是在平台中有持续90天以上交易记录的供应商,对于这些用户的融资申请,京东电商平台通过自有资金的发放来满足用户的融资需求。并且这一融资模式实现了完全线上操作,只要有融资需求的平台供应商,在满足90天交易记录这一限定条件的基础上,就可以登录“京保贝”的融资申请页面,按照相应的指示进行操作;平台通过智能化分析给出申请供应商的授信额度,在额度范围之内供应商提交融资申请,平台就会在180秒之内实现审批和放款,效率极高[3]。这一模式下,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依据较高的信用和符合要求的购销数据,就可以较低成本获得较长还款期限的资金。电商平台则按日对单笔融资进行计息,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可以获得低至万元高至上亿元的融资资金。

在“京保贝”供应链融资模式下,京东金融聚焦京东电商平台上游供应商的融资需求,通过全流程线上化服务提供贷款支持。具体而言,首先要求供应链企业与京东电商平台建立稳定合作并签订商品采购协议,形成交易链路基础。京东金融整合多维度数据构建授信模型,生成企业专属授信额度,并将额度上限同步至平台及企业。在此之后企业可按需线上提交贷款申请,京东金融依托智能风控系统自动审核并即时放款。最后,当平台完成商品销售,回款将直接划转至京东金融账户,系统自动完成资金清算。这种模式具有显著的优势。一方面,线上化操作替代人工审批,极大提升了融资效率,便于企业灵活获取资金;另一方面,系统基于实时交易数据动态调整授信额度,精准匹配供应链运营需求,既降低信用风险,又增强了资金使用的灵活性。通过“京保贝”,京东金融成功构建起覆盖数据授信、申请审批、放款结算的全闭环数字化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

2.2.2. “京小贷”供应链融资模式

京东电商平台中除了自营业务之外,还入驻了数十万家商户,这些商户利用平台销售商品,形成了与京东电商平台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面向这些海量的中小商户,京东金融实施了“京小贷”供应链融资模式[3]

“京小贷”是京东金融为与京东电商平台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商家打造的供应链融资模式,旨在通过数字化方式满足商家差异化资金需求。合作商家向平台提交企业基本信息、交易数据等资料后,京东金融依托智能授信评估模型,综合交易流水、信用记录、经营状况等多维度数据生成个性化授信额度。基于此,平台针对商家不同场景需求设计了三类精准化融资产品:一是提前收款,面向已发货但尚未回款的商家,帮助其提前支取订单款项、加速资金周转;二是信用贷,针对平台内信用记录优良、经营稳定的商家,提供基于历史信用数据的无抵押纯信用贷款,降低优质商家融资门槛;三是订单贷,面向持有大量有效在途订单的商家,以订单预期收益为授信依据,将订单价值转化为即时现金流。“京小贷”通过“数据授信 + 场景化产品”模式,实现了对不同经营特征商家的精准覆盖,既提升了融资服务的针对性和效率,又借助数字化风控体系有效控制风险,为平台商家提供了灵活高效的供应链金融支持,助力其优化资金链管理。

2.2.3. “云仓京融”供应链融资模式

“云仓京融”供应链融资模式服务范围更加广泛,其金融业务不仅局限于京东电商平台,还拓展至平台之外的非供应链企业。在服务对象更加广泛的前提下,融资模式也有很大的不同。为了实现这一供应链融资模式,京东电商平台首先会与数据公司进行合作,从而构建一个有别于传统价值估算模型,不再将大宗商品作为单一的抵押或质押标的物,从而大大降低融资企业抵押或质押的门槛[4]。通过整合融资企业的信息数据,并结合质押物的价格走向可精准测算出质押物的质押率。除与数据公司合作外,京东电商平台还联动仓储公司,将融资企业的质押标的物存入合作仓储空间,借此实现对质押物的动态监控,实时掌握其状态变化,大幅降低融资风险。该模式打破了京东电商平台的业务边界,将金融服务拓展至全网范围——凡满足相关动产质押条件的企业,均可向京东金融申请贷款以解决资金难题,此举既延伸了供应链金融的服务半径,也为中小企业融资开辟了更具灵活性的路径。

2.3. 京东电商平台供应链融资业务发展现状

2.3.1. 供应链融资业务规模

京东电商平台凭借其在供应链融资领域的深厚积累和独特优势,吸引了众多类型的中小企业前来开展融资活动,呈现出对象多样化的特点,既有针对京东电商平台上游供应商企业的,也有覆盖全平台商家的融资模式,同时也拓展了非本平台企业的动产融资,并且还将平台消费者纳入供应链融资对象范围之内,使得供应链融资规模不断扩大[4]。由图1中的数据可知,2017年以来京东供应链融资规模不断增长,尤其2020年以来融资业务的增长十分明显,每年以超过百亿的速度增长,2022年京东供应链金融在贷余额达到了718.29亿元。规模的扩大不仅仅让京东供应链融资能够覆盖到更为广泛的企业和消费群体,也能够涉及到更多行业和领域,为供应链中更多企业服务。

Figure 1. JD supply chain finance loan balance (unit: 100 million yuan)

1. 京东供应链金融在贷余额(单位:亿元)

2.3.2. 供应链融资业务流程

京东针对不同服务群体推出了多元化供应链融资产品,涵盖多种融资模式,这些模式大多具备流程简洁的特点,业务操作较传统供应链融资更趋简化。平台依托自身海量信息数据,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对供应链企业信用状况进行精准评估,从而为企业提供适配的融资服务。全程线上化操作模式,相较于传统商行主导的融资模式,既大幅节省了人力资源成本投入,又摒弃了繁杂的审批流程,在降低金融服务成本的同时显著提升了服务效率。此外,为充分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京东电商平台推出了丰富多样的融资模式,使中小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还款方式、还款期限等,大幅增强了融资服务的可选择性与适配性。由此基于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基础上,京东电商平台可以搜集较为完整的融资企业信息,从而根据搜集到的信息可以便利地授予其信用额度等,实现便捷、高效的在线供应链融资业务[4]

2.3.3. 供应链融资业务的风险管理

相较于传统供应链融资模式,京东电商平台在融资过程中具备更强的风险管控能力。在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传统模式中,中小企业面临较高融资门槛,导致融资效率普遍偏低。尽管核心企业通过业务扩张构建了多方参与的供应链体系,但传统模式高度依赖核心企业配合,若核心企业不协同金融机构推进供应链融资,整个模式将难以运行。此外,金融机构在传统模式中无法通过核心企业获取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结果,难以掌握其资信状况,进一步制约了供应链融资服务的落地,使得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京东平台的创新之处,正是通过技术手段突破了传统模式对核心企业的过度依赖,为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提供了新路径[5]。基于这一信息不对称,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处于被动的地位,无法真实有效地评价中小企业,也就无法对供应链融资的风险进行控制,因此实施供应链融资的动力也就不足。而京东电商平台的供应链融资模式规避了这些问题和弊端,也就能够开展更好的风险管理工作。

2.3.4. 京东供应链融资业务的独特性

京东的供应链融资模式依托自营体系与科技能力,与其他电商平台存在显著差异且独具优势。淘宝的供应链融资主要依赖蚂蚁微贷,通过分析平台交易数据来评估商家信用,提供“订单贷款”和“信用贷款”。但由于缺乏对物流和仓储的直接控制,风控更多依赖外部数据,导致融资额度较低且审批周期较长。而京东凭借自营业务构建的全链条数据闭环,结合京东物流的仓储管理与京东科技的大数据风控,形成“数据–资产–金融”的转化路径,实现短时间极速放款与高额授信。拼多多以C2M模式为核心,通过“新品牌计划”整合中小厂商资源,提供货押服务和退款保证保险。其融资模式强调低价驱动和流量集中效应,但因供应商门槛低、商品品质把控难度大,风控依赖合作金融机构的征信数据,融资产品较为单一。苏宁依托线下门店和物流网络,推出“账速融”、“货速融”等产品,但存在客户限定条件多、审批效率低等问题,京东却通过物流与金融深度协同,将仓储网络转化为信用载体,实现“入仓即融资”。相较而言,京东的独特性在于全链条数据穿透的动态风控、物流金融化的实体信用支撑以及行业定制化与生态延伸的能力,并且通过资产证券化分散风险,构建了企业端与消费者端业务场景深度融合的全场景生态。这种模式使其在融资效率、成本控制与风险抵御方面显著领先,将供应链金融升级为实体经济的核心基础设施。

3. 京东电商平台供应链融资模式效果评价

3.1. 资金周转分析

3.1.1. 应收账款周转分析

Figure 2. Accounts payable turnover days of JD e-commerce platform from 2018 to 2023

2. 京东电商平台2018~2023年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对于企业而言,应收账款的流动性与营运能力可通过应收账款周转率这一关键指标进行有效衡量。从图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京东电商平台在2018~2023年六年期间,应收账款的周转天数在2020年之前是逐步下降,从10.7天下降到了3.21天;但是从2021年开始,从3.6天上升到了6.78天,这与疫情之后行业的发展形势密切相关的;从应收账款的周转率来讲,2021年之前是逐步上升的,但是在2021年之后是逐步下降的,从100.1下降到了2023年的53.07。从这个数据来看,京东电商平台在开展了供应链融资模式之后,资金管理水平整体是在上升的。

3.1.2. 存货周转分析

存货周转反映的是在整个供应链环节中的库存环节,也就是说一家企业的存货管理能力越强,那么这家企业存货变现的管理能力是相对比较强的。京东电商平台作为一家电商企业,尤其是自营业务占比较高,对于存货管理的能力要求相对较高。通过图3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京东电商平台的存货周转率整体上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存货周转天数整体上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从这一点来看,京东电商平台存货管理能力是在逐步上升的,尤其是京东电商平台开展了供应链融资模式的改革以后,京东电商平台加快了存货的变现能力。

Figure 3. The inventory turnover rate of JD e-commerce platform from 2018 to 2023

3. 京东电商平台2018~2023年存货周转速度

3.2. 企业经营分析

3.2.1.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

Figure 4. JD e-commerce platform’s operating income and net profit from 2018 to 2023

4. 京东电商平台2018年~2023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

图4来看,京东电商平台2018年~2023年营业收入整体上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从2018年的4620亿元上升到2023年的10850亿元,连续两年突破了万亿元,但是从2022年的10460亿到2023年的10850亿元,增长乏力;在净利润方面,京东电商平台总体上有着明显的改善,从2021年亏损35.6亿元,到2023年净利润为241.7亿元,整体盈利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表1中的数据可知,京东供应链融资所获利息收入为京东营收带来极大的助力。2022年实现了57.42亿元的利息收入,2023年则是实现了72.36亿元的利息收入,为京东电商平台的整体营收贡献了不容小觑的力量。

Table 1. Statistical table of interest income of JD supply chain financing (unit: 100 million yuan)

1. 京东供应链融资利息收入情况统计表(单位:亿元)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京东营收

4620

5769

7458

9516

10462

10856

净利润

−24.92

121.84

51.1

−35.6

103.8

241.7

利息收入

21.18

17.86

27.53

42.13

57.42

72.36

占比利润

−85%

14.6%

53.9%

−118%

55.3%

29.9%

3.2.2. 经营现金流分析

从京东电商平台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来看,其供应链融资模式不仅为小微企业开辟了创新型资金获取渠道,更降低了企业获得授信的条件门槛。依托深度嵌入供应链链条的独特优势,京东能够精准捕捉链内企业在贸易环节的资金需求,并通过发挥平台资源整合能力,有效缩短小微主体的结算周期,激活库存商品的流动性,显著提升其自有资产的使用效率。这一模式既突破了传统融资的门槛限制,又通过优化资金周转链路,切实增强了小微企业的资产运营效能。

表2数据所示,京东电商平台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直较高,尽管近两年有所下降,不过也都在200亿元以上;投资活动占用和支付了京东电商平台大量的现金流量,不过近两年以来占用金额有所降低;京东电商平台筹资活动带来了一定量的现金流,2022年达到了112.2亿元,但是在2023年则是出现了负数,即−58.8亿元。近五年以来,京东电商平台的现金流总体来说较为充足,期初和期末的现金流都较高,不过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中除了2019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较期初降低了139.42亿元之外,其他年份期末的余额均高于期初余额,尤其2020年增加了507.23亿元之多。

Table 2. JD e-commerce platform cash flow statistics table (unit: 100 million yuan)

2. 京东电商平台现金流量统计表(单位:亿元)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578.19

423.01

425.44

247.81

208.81

595.2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540.26

−742.48

−578.11

−253.49

−260.79

−595.4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1.80

195.03

710.72

25.72

112.20

−58.8

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766.93

906.35

399.12

375.02

297.99

851.2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851.56

766.93

906.35

399.12

375.02

794.0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84.63

−139.42

507.23

24.10

77.04

−57.05

3.2.3. 净资产收益率

通过表3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自从京东电商平台在开展了供应链金融模式改革以后,整体的资产收益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京东电商平台的净资产收益率在2020年的时候达到最高,达到了36.68%,但是在2021年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出现了负数,但是在2023年的时候则是达到了10.86%,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好转。

京东电商平台销售净利率有所改善,同样是在2021年出现负数以后,2023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为2.14%,总资产的周转率有所下降,从2018年的2.35下降到2023年的1.77,资产负债率的指标有所下降,财务状况有所改善,总资产的净利率是在稳步上升,从2018年的−1.27%上升到2023年的3.95%,说明了投资收益情况整体是在好转,尤其是在实行了供应链融资模式改革以后,其贡献相对比较突出。

Table 3. JD e-commerce platform’s return on net assets from 2018 to 2023

3. 京东电商平台2018~2023年净资产收益率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销售净利率

−0.61%

2.06%

6.62%

−0.47%

0.93%

2.14%

总资产周转率

2.35

2.46

2.19

2.07

1.92

1.77

净资产收益率

−3.90%

15.46%

36.68%

−1.80%

4.92%

10.86%

资产负债率

63.27%

61.26%

47.52%

50.30%

53.95%

52.88%

总资产净利率

−1.27%

5.20%

14.49%

−0.77%

1.90%

3.95%

4. 京东电商平台供应链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

4.1. 资金周转分析

京东集团的经营模式依托于强大的供应链融资机制,该机制通过为自营商品提供资金支持、优化存货管理并缩短账款回收周期,有效降低了资金成本,显著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率。不过,这种模式的成功运作高度依赖公司净利润的稳健增长,因为这直接决定着公司能否持续投入资金以推动业务拓展。值得注意的是,京东的净利润主要来源于自营类供应链融资业务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这使得其资金来源具有一定的单一性。

回顾京东初期经营历程,多年亏损直接导致其自有资金储备相对匮乏,对公司资金运营策略形成明显制约。资金储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缩了京东拓展新客户及市场的能力,进而影响到供应链融资业务的深化与广泛推广。在此背景下,京东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维持现有业务盈利增长的同时,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以支撑业务多元化发展和市场进一步拓展。

4.2. 供应链企业虚假交易

京东平台在实现供应链融资服务的便利化同时,其审核程序相对宽松,这在一定程度上未能充分甄别潜在的虚假交易行为。一些不良企业可能会利用该审核机制中的漏洞,故意制造虚假交易,以此增加自身在平台上的信贷评分或直接骗取贷款。这类行为不仅给京东电商平台本身带来财务风险,也对整个供应链的稳健运作构成了威胁[5]

虚假交易的发生不仅威胁信贷资金安全,更显著推高平台与贷方面临的信贷风险。一方面,此类行为扰乱正常信贷决策流程,导致本应用于扶持具备真实融资需求和发展潜力企业的资金,被错误配置给实施欺诈行为的主体;另一方面,若风险事件频繁发生,将严重损害中小企业信贷体系的可持续性,进一步加重平台与金融服务提供者的财务压力。这种双重影响既破坏了资金配置的合理性,也对金融生态的稳定性构成潜在威胁。

4.3. 信用风险控制体系不完善

京东电商平台在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时,虽流程设计侧重效率与便捷性,却在风险防控层面显现出一定脆弱性。中小企业通过京东平台申请融资时,面临的审核与信用评估较为宽松,且多数情况下无需提供实物抵押或缴纳保证金即可获得贷款。这种模式虽简化了流程、加速了资金到位,却客观上埋下较高的信贷风险隐患。在供应链生态中,多数中小企业因资本实力薄弱、管理水平不一、信用评级偏低,对外部环境变化更为敏感,一旦遭遇经营困境或市场波动,其偿债能力可能迅速恶化,进而给京东平台带来信贷风险。当此类风险实际发生时,将直接影响京东的资产质量与利润水平。目前京东年度报告中并没有披露京保贝、京小贷、京东白条等融资产品的不良贷款率,但是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本文搜集了京东金融起诉通过“京小贷”借款的企业相关数据,2022年3月起诉的2019年已经逾期的167家借款企业中,公布了25家被起诉企业的相关情况,详见图5的整理和统计。

Figure 5. The number of times the accused enterprise borrowed

5. 被诉企业借款次数情况

4.4. 业务对象范围狭窄

京东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依托于其强大的电子商务平台与庞大的零售业务体系,其动产融资模式核心在于借助电商平台积累的销售数据与流量优势,吸引更多中小企业采用融资服务。然而,目前通过京东电商平台外的其他平台获取融资服务的企业相对有限,这一状况显著限制了京东供应链融资的业务扩张能力。因此,其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增长受到电商业务发展的束缚,可能会影响京东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拓展潜力。

在我国,金融行业是受到严格监管的领域之一。随着国家金融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监管合规的成本也会随之上升。若京东供应链融资业务始终局限于内部电商平台的封闭运营体系,这种发展边界的固化不仅会严重压缩其业务收入的增长上限,更可能削弱其作为核心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与盈利韧性。这种局限性不仅会对京东自身财务状况与盈利水平形成负面冲击,还会通过供应链的传导机制,给上下游企业的融资环境带来连锁压力,进而对供应链的长期稳定与健康发展构成潜在威胁。

5. 京东电商平台供应链融资模式的完善对策

5.1. 突破平台短板,扩大资金来源

对于京东提供的供应链融资服务中,其资金来源主要为自有资金,这就会对供应链中可提供的融资资金产生限制,从而影响其融资效率和效果。为此,京东可以利用自身在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以其庞大的资产实力、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以及众多的平台商家和用户等优势,与银行开展紧密的合作,当流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重视银行这一资金渠道,获得相应的贷款,来提升本平台资金的利用率和流动性[6]

此外,保险公司也是可选的资金来源渠道之一,为此京东可以将保险作为资金来源之一,突破自有资金的限制,便于资金的流入。一方面,京东平台可以与保险公司展开合作,将保险公司纳入平台金融业务的风控体系之中,为中小企业申请的融资服务提供保险服务,从而能够帮助平台进行风险控制,实现供应链金融的良性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京东还可以与保险公司开展合作,开发融资产品,从而引入保险公司的现金流,不仅能扩大平台金融业务,还能实现跨界整合,充实京东金融的资金流。

5.2. 强化操作管理,掌握准确信息

在京东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中,构建优质供应链十分重要,只有严格供应链各参与主体的准入条件,才能切实保障中小微企业在真实交易事实下开展融资活动,避免中小微企业为了获得资金而虚构交易或者虚假交易[7]

在设定融资标准的过程中,京东电商平台需综合分析三大核心影响因素:一是评估融资企业的整体实力与信用状况,深入了解企业过往金融活动及业务交易记录以排查违约、失信行为,同时全面考察企业制度设计合理性、负责人专业能力及员工综合素质,优先筛选信用良好、制度完善、管理专业的企业;二是研判融资企业的发展潜力,基于企业行业地位、产品或服务竞争力,结合创新能力与市场拓展意愿等维度,综合分析其发展前景与成长潜力,识别具有可持续发展动能的企业;三是考察融资企业的偿债能力,这一核心财务指标直接反映企业实力、竞争力及还款履约能力,需通过分析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现金流稳定性等财务数据,筛选还款能力强的优质合作对象。通过系统化分析上述因素,京东可构建更科学的融资标准体系,提升金融服务精准度并有效降低信贷风险。

5.3. 完善监管体系,强化信用风险控制

为防范各类融资风险并推动京东电商供应链融资业务可持续发展,健全的信用评价体系是不可或缺的。在此背景下,构建一个覆盖范围广泛、依托线上大数据开展深度分析的征信平台尤为关键。该平台不仅能有效降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交易成本,契合成本控制理论的内在要求,更可通过数字化征信手段提升信用评估的精准度与效率。这需要央行充分履行金融监管职责,针对电商平台开展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制定统一的行业规范与标准,同时搭建电商企业与银行信贷业务的对接桥梁,推动融资企业征信信息的跨平台互通共享,为供应链金融生态的风险防控提供坚实的基础设施支撑[8]。除了和银行之间合作,京东电商平台还可以考虑与保险公司、银保监机构以及证券公司等实现交流和合作,实现与这些机构在信息流、物流以及资金流等方面的高效流通,并能够有效评估融资企业的征信情况。为此在未来的金融行业发展中,构建统一的共享的企业征信平台十分必要,从而能够高效准确地开展针对融资企业的评估,为供应链融资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5.4. 提升业务能力,增强获客能力

相较于传统供应链融资模式,电商平台开展供应链融资模式优势显著,其具备海量的数据信息积累,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众多且融资需求旺盛,并且其自身具备较大实力和规模,都为电商企业实施供应链融资奠定了基础。因此,通过良好的融资优势,可以大大加强供应链中中小企业对平台的依赖,有助于京东电商平台构建粘性较强的商业生态体系。并能够实施十分精准化的供应链融资服务,优势明显。

为了能够不断拓展金融业务,需要京东电商平台进行合理的宣传,加大对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宣传推广,从而不断扩充客户群体,扩大京东电商供应链融资的影响力。在进行营销宣传中,京东可以与一些主流媒体平台进行合作,比如抖音、微信、爱奇艺等平台,这些平台拥有巨大的流量,能够通过营销宣传获得预期的效果。

基金项目

会计专业学位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建设项目(项目编号:210900525012)。

参考文献

[1] 苏锦涛, 梁岩, 李星, 等. “互联网+”和大数据背景下对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创新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21(8): 1-5.
[2] 王卉. 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盈利模式探究[J]. 商场现代化, 2022(11): 37-39.
[3] 董星月. 京东电商平台的供应链融资模式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蚌埠: 安徽财经大学, 2021.
[4] 李荣. 电商供应链网络融资研究——基于阿里金融与京东金融的对比分析[J]. 农村金融研究, 2018(1): 30-34.
[5] 张丽丽, 张馨元. 电商供应链融资模式存在的风险及对策探析[J]. 征信, 2021, 39(1): 89-92.
[6] 方雯, 刘玉洁. 中小企业供应链协同融资模式研究[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22(1): 130-134.
[7] 雷源平, 黄朱文. 完善优化供应链金融[J]. 中国金融, 2021(9): 102.
[8] 李书豪, 孙强. 核心企业合作能力影响供应链融资绩效的机理[J].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22(1): 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