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消化内镜检查应用PDCA循环护理的效果。方法:将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内镜中心2024年1月~12月的98例患者作为样本。以Excel表格法均分为控制组(常规护理)和循环组(PDCA循环护理),每组49例。控制组实施常规护理,循环组加用PDCA循环护理。比较两组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循环组护理质量中消毒清洗(4.22 ± 0.36 vs 4.01 ± 0.39)分、护理文书(4.26 ± 0.43 vs 4.07 ± 0.39)分、工作落实(4.32 ± 0.31 vs 4.13 ± 0.32)分、服务态度(4.50 ± 0.41 vs 4.19 ± 0.37)分评分均高于控制组(t = 2.770, 2.291, 2.982, 3.929, P < 0.05);循环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程度高于控制组(P < 0.05);循环组不良事件少于控制组(P < 0.05)。结论:PDCA循环护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依从性,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改善满意程度。
Abstract: Objective: Exploring the effect of applying PDCA cycle nursing in digestive endoscopy examinations. Method: A total of 98 patients from the Endoscopy Center of Urumqi Friendship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2024 and December 2024 were selected as the sample. They were even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care) and a cycle group (PDCA cycle nursing care) using the Excel table method, with 49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 while the cycle group additionally underwent PDCA cycle nursing care. Relevant clinical indicator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In the PDCA cycle nursing group, the quality assessment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disinfection and cleaning (4.22 ± 0.36 vs. 4.01 ± 0.39), nursing documentation (4.26 ± 0.43 vs. 4.07 ± 0.39), implementation of procedures (4.32 ± 0.31 vs. 4.13 ± 0.32), and service attitude (4.50 ± 0.41 vs. 4.19 ± 0.37) (t = 2.770, 2.291, 2.982, 3.929, respectively; P < 0.05). Additionally, the compliance rate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PDCA cycle group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Moreover,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was lower in the PDCA cycle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PDCA cycle nursing effectively enhances nursing quality and patient compliance, reduces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events, and improves patient satisfaction.
1. 引言
消化内镜检查是一种通过内窥镜直接观察消化道内部情况的医疗检查方法。是通过带有摄像头的柔性管状设备,经口腔或肛门插入,进入消化道位置,帮助临床上发现机体内存在的炎症、溃疡、息肉、肿瘤等病变[1]。伴随生活、饮食习惯的不断变化,消化道病变患者数量逐年上升,对于消化内镜的需求也在大幅上涨。但是,患者对消化内镜检查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存在误解,导致检查依从性较低。而且患者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等待排队才能够实施消化内镜检查,使得满意程度下降[2]。而护理干预在此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患者对于术前准备的认知不足,影响检查效果。而且患者在检查前普遍存在负性情绪,而基础护理对于心理支持的内容相对较少,具体效果不足。PDCA循环护理是一种基于质量管理理论的护理模式,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四个环节,并可以形成一个不断循环的闭环,旨在通过持续改进提高护理质量[3]。本文特研究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应用PDCA循环护理的效果。
2. 资料与方法
2.1. 基础资料
将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内镜中心2024.1~2024.12的98例患者作为样本。以Excel表格法均分为控制组(常规护理)和循环组(PDCA循环护理),每组49例。循环组男25例,女24例,年龄28~75岁,中位数(51.33 ± 4.65)岁。胃镜25例、肠镜24例。控制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27~77岁,中位数(51.40 ± 4.86)岁。胃镜26例、肠镜23例。组间基础资料比较(P > 0.05)。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
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内镜诊疗指征;沟通能力正常;对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急性胃肠穿孔,对内镜检查不耐受;胃肠道严重狭窄;配合程度差。
2.3. 方法
控制组:告知待检患者术前保证禁食禁饮。遵医嘱提前使用药物进行肠道清洁。向患者详细讲解检查流程,缓解其紧张情绪。协助患者采取正确体位,监测生命体征。检查后观察患者有无不适,指导休息留观。术后2小时禁食,之后可逐渐进食温凉流质食物。
循环组:(1) 计划:通过分析既往检查中的护理问题确定改进方向。制定具体护理目标,包括提高术前准备合格率等。并培训护理人员掌握循环护理的实施方法。(2) 执行:术前为患者介绍详细讲解内镜检查流程和配合方法等。指导患者完成术前相关准备,并评估肠道准备效果。对焦虑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必要时建议使用镇静剂。术中协助患者采取适宜体位。监测生命体征,配合医生和麻醉师完成检查。记录检查过程中的情况。术后护理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腹痛等不适症状。指导患者术后饮食和活动,如2小时内禁食、避免剧烈运动。对活检或治疗患者,重点关注有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向患者解释检查结果,指导后续治疗和随访。强调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改善的重要性。(3) 检查:护理团队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分析目标达成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统计患者肠道准备合格率、心理状态评分等指标。收集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了解护理服务的不足之处。对比实施PDCA循环护理前后的数据,评估护理质量是否提升。分析未达标的原因,如健康教育不到位、护理人员执行不力等。列出检查阶段发现的主要问题,如部分患者肠道清洁不彻底、术后护理记录不完整等。(4) 处理:根据检查阶段的结果,总结经验,优化护理流程,针对肠道清洁不彻底的问题,优化肠道准备方案,如调整泻药剂量或增加灌肠措施。针对术后护理记录不完整的问题,制定标准化的记录模板,加强护理人员培训。针对患者满意度较低的问题,增加护患沟通环节,提供更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并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
2.4.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依从性、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满意程度。
2.4.1. 护理质量观察指标
应用自拟问卷对护理质量测定,问卷包括消毒清洗、护理文书、工作落实、服务态度4个因子,单因子为五分制,分数正向赋值。
2.4.2. 依从性观察指标
将依从性分为依从(经医护人员引导配合完成诊疗操作)、较依从(存在不适感时发生抵触,经疏导后可配合完成诊疗操作)及一般(无法配合诊疗操作)。依从率 = 依从率 + 较依从率。
2.4.3.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观察指标
统计并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器械损伤、呛咳及躁动。
2.4.4. 满意程度观察指标
以自拟问卷对满意程度测定。问卷最高10分,分数正向赋值,分为满意(9~10分)、较满意(6~8分)及一般(0~5分)。满意率 = 满意率 + 较满意率。
2.5. 统计学分析
基于SPSS27.0软件处理研究数据。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
)行t检验,计数资料[n (%)]采用c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护理质量比较
循环组护理质量高于控制组(P < 0.05),见表1所示。
Table 1. Comparison of nursing quality between groups (
, score)
表1. 组间护理质量比较(
,分)
组别 |
例数 |
消毒清洗 |
护理文书 |
工作落实 |
服务态度 |
循环组 |
49 |
4.22 ± 0.36 |
4.26 ± 0.43 |
4.32 ± 0.31 |
4.50 ± 0.41 |
控制组 |
49 |
4.01 ± 0.39 |
4.07 ± 0.39 |
4.13 ± 0.32 |
4.19 ± 0.37 |
t |
- |
2.770 |
2.291 |
2.982 |
3.929 |
P |
- |
0.007 |
0.024 |
0.004 |
0.000 |
3.2. 依从性比较
循环组依从性高于控制组(P < 0.05),见表2所示。
Table 2. Comparison of compliance between groups [n (%)]
表2. 组间依从性比较[n (%)]
组别 |
例数 |
依从 |
较依从 |
一般 |
依从率 |
循环组 |
49 |
33 (67.35) |
15 (30.61) |
1 (2.04) |
48 (97.96) |
控制组 |
49 |
18 (36.73) |
23 (46.94) |
8 (16.33) |
41 (83.67) |
c2 |
- |
- |
- |
- |
4.405 |
P |
- |
- |
- |
- |
0.036 |
3.3.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循环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中未发生器械损伤,发生呛咳1例,占比2.04%,发生躁动1例,占比2.04%,循环组不良事件率为4.05%。控制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中发生器械损伤1例,占比2.04%,发生呛咳4例,占比8.16%,发生躁动3例,占比6.12%,循环组不良事件率为16.33%,循环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少于控制组(c2 = 4.009, P < 0.05),见表3所示。
Table 3. Comparison of satisfaction between groups [n (%)]
表3. 组间满意程度比较[n (%)]
组别 |
例数 |
满意 |
较满意 |
一般 |
满意率 |
循环组 |
49 |
31 (63.27) |
18 (36.73) |
0 (0.00) |
49 (100.00) |
控制组 |
49 |
21 (42.86) |
22 (44.90) |
6 (12.24) |
43 (87.76) |
c2 |
- |
- |
- |
- |
4.438 |
P |
- |
- |
- |
- |
0.035 |
3.4. 满意程度比较
循环组满意程度高于控制组(P < 0.05),见表3所示。
4. 讨论
消化内镜现已成为临床上针对各类消化系统疾病的首选诊疗方法之一,能够直观地发现患者的病灶,并直接进行治疗。但消化内镜对于患者的配合程度具有较高的要求,患者依从性不良时会直接影响诊疗效果。而患者的依从性除与患者自身情况相关外,还与护理工作存有重要联系[4]。为更好地改善患者护理质量,本研究特分析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应用PDCA循环护理的效果。
本次研究数据显示,循环组护理质量、依从性高于控制组(P < 0.05);循环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少于控制组(c2 = 4.009, P < 0.05);循环组满意程度高于控制组(P < 0.05)。分析原因为:计划阶段通过分析既往检查中的护理问题,明确改进方向,制定具体目标。这种目标导向的护理计划,确保护理措施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执行阶段通过标准化的护理流程确保每个环节落实到位,减少护理缺陷。检查阶段通过数据收集和效果评估,及时发现护理中的不足,为改进提供依据[5]。处理阶段通过总结经验、优化流程,将有效的改进措施纳入标准化护理,形成长效机制。通过PDCA循环的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在计划阶段,制定详细的健康教育内容;在执行阶段,向患者发放手册、讲解检查流程和注意事项。这种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充分理解检查的必要性和准备要求,从而提高依从性。针对焦虑患者,提供心理疏导和镇静剂建议,缓解其紧张情绪。通过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其配合检查的意愿。在处理阶段,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提供更个性化的护理服务,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6]。通过PDCA循环护理,患者对于内镜检查的认知提高,可以更加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术前准备等,患者的依从性得到改善。
术前通过优化肠道准备方案(如调整泻药剂量或增加灌肠措施),确保肠道清洁彻底,降低对检查的不良影响[7]。术后通过标准化术后观察和并发症处理方案,能够尽早发现患者的风险并进行积极处理,避免并发症发生。通过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得到全面提升,患者对检查过程的满意度也随之提高。而通过心理疏导和详细讲解,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其检查体验[8]。在处理阶段,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提供更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增强患者的满意度。通过增加护患沟通环节,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加强护理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PDCA循环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护理质量、依从性、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满意程度。其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目标导向、持续改进、标准化管理和以患者为中心四个方面。通过PDCA循环护理的实施,不仅提高了护理效果,还增强了患者的信任感和满意度,为消化内镜检查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