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自Daniel Goleman提出社会情绪学习(social-emotional learning)以来,更多学者从不仅仅关注青少年的智力发展转移到研究社会情绪能力(徐晓飞,刘传星,2018)。社会情绪能力是自身对他人情绪识别、理解以及处理的能力(赵立利,2015),其在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等方面都具有促进作用。目前为止,大量学者对社会情绪能力进行了大量的深入研究和学习,其中最为广泛应用的是CASEL组织的学者们总结归纳出社会情绪能力的五种核心内容:自我管理(self management)、社会知觉(social awareness)、自我知觉(self awareness)、负责任的决策(responsible decision making)以及人际交往技能(relationship skills)。社会情绪能力是一个综合的概念,通常指社会能力和情绪能力,既指个体自身的能力也指个体掌握的技能方面(Mayer et al., 2008)。社会情绪能力的发展同时包含了个体运用自身技能与外界环境沟通交流的能力(刘艳,2010)。而当社会情绪能力这一概念传入国内时,我国许多心理学家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本地化解释并加入了自身的理解。例如韦钰教授定义社会情绪能力为与他人共同工作时的交流、理解和合作的能力。目前研究大多采用特拉华社会情绪能力量表对其进行测量,该量表分为四个分量表,分别代表四个维度,为:负责任的决策、自我管理、社会知觉和同伴关系。量表采取4点计分制,以量表得分代表社会情绪能力,量表得分为各题目所得分总和,得分越高则社会情绪能力越强。Bernard教授提出,通过相关社会情绪能力课程的学习可以显著改善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降低焦虑、抑郁等负面感受(Bernard, 2016)。
肖三蓉等曾将人格特质与家庭环境进行联系,发现人格特质与家庭环境之间相互影响,某些维度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其运用QZPS量表与家庭环境量表对人格特质和家庭环境进行测量,研究发现不仅人格特质的大维度与家庭环境维度之间存在相关,同时小因素与家庭环境维度之间也存在相关。聂衍刚等对人格类型和青少年社会情绪进行相关研究,研究发现部分维度与社会良好适应行为具有显著相关(徐鹏,2018)。Anglim, J.以大五人格模型和HEXACO人格结构模型为中介,研究人格和社会情绪能力对问题解决方面的多维分析(Horwood & Anglim, 2018)。路丹同样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儿童的家庭环境和情绪管理能力的相关进行研究,研究结论主要为家庭环境量表的维度“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修养性”、“民主性”与儿童情绪管理呈显著正相关(孟牒,2018)。丁丽丽等人为研究早期家庭环境对儿童发育水平、情绪社会化发展的相关性,采取量表调查法,分析其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为:幼儿早期家庭环境对其发育和情绪社会化发展均有显著影响(丁丽丽,何守森,2016)。
本研究建立主要以大五人格理论为基础,主要分为5个特质:宜人性、开放性、责任心、神经质和外倾性。每一特质代表个体的一种性格特点,而大五理论主要以这五种性格特点对个体的主要特质进行描述。国内外对于人格类型的研究较多集中于职业选择方面或者由于人格类型的差异导致不同职业的选择。例如目前将人格理论经常运用的课程,高中生或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或者在公司职业选择以及职业选拔、安置方面等。而当前青少年的人格研究也多集中于将青少年的人格类型应用于实际之中。
家庭环境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可代表一个家庭的氛围状况,可以细致分为家庭硬环境和家庭软环境,家庭硬环境包括家庭物质环境、社交以及资源(方双虎,1997)。家庭环境是社会环境的组成单元,青少年时期的发展环境中,家庭环境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由于家庭环境属于主观报告的概念,因此对于家庭环境的测量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测量,通过一系列问题对被试进行调查。并通过一定的得分标准对个体的家庭环境进行解释。不同的量表采用不同的计分制度和维度划分。本研究采用的家庭环境量表则采用2点评分制,从10个维度对个体的家庭环境进行解释。
2. 研究假设和研究意义
青少年的发展目前成为国内最关注的方向之一,随着近段时间未成年人犯罪逐渐低龄化以及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在社会化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目前对于青少年的关注方向不止是停留在课程教育方面,同时还转向了青少年的素质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社会情绪能力既包括青少年与社会环境相处的能力也包括青少年利用自身掌握技能去解决社会环境带来的困境,因此当前研究者对于青少年的研究逐渐转移到这些方面,例如情绪能力、情绪智力以及社会适应等方面。
但是目前研究者关于对社会情绪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相关研究方面,例如已有研究证实人格特质对于社会情绪能力具有高相关(聂衍刚,林崇德,2008),但是具体未显示出何种因果关系。国内刘艳等人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情绪智力与大五人格对社会适应的影响,但仅仅探讨了大五人格对于社会适应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至于是何种因果关系并没有进行详细地探讨。
因此,本研究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之上,结合之前已证实的社会情绪能力相关的各因素(大五人格和家庭环境),进一步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出大五人格和家庭环境对社会情绪能力的具体影响。且提出假设为:大五人格中外倾性、严谨性等维度对于社会情绪能力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而家庭环境中知识性、娱乐性和情感表达等维度对社会情绪能力有积极影响。
2.1. 研究意义
2.1.1. 理论意义
本研究得出在人格类型和家庭环境中,严谨性和知识性对青少年的社会情绪能力具有积极影响作用,说明大五人格这一结论不仅可以证实之前已有研究所提出的人格类型与社会情绪能力的相关,还进一步研究出人格类型维度中对其还有显著正相关的影响。
2.1.2. 现实意义
该研究在教育意义上具有一定的作用。青少年社会情绪能力对于青少年的社会化发展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而如何培养以及从哪些方面培养青少年就成为了关注的方向。不仅仅是在校园,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于青少年社会情绪能力的获得也很重要。除了校园之外,当代青少年在家庭的时间最长,受到的影响最大,因此家庭环境中的知识性与社会情绪能力存在显著正向预测,在对于家庭环境的营造中可以倾向于提升知识程度,知识程度越高,社会情绪能力越高。
3. 方法
3.1. 研究对象
共选取重庆市三所中学年龄16~18岁的高中生发放量表进行调查,共收取有效问卷269份。
3.2. 研究材料
3.2.1. 大五人格问卷量表
本研究采用简化版的大五人格量表,共包含60题,该量表基本达到预期目标(罗杰,戴晓阳,2018;周洁,2010),5点评分制,分为5个维度,分别是:顺同性、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严谨性。其中共有24题采取反向计分制。黎红艳等(2015)建议在使用量表时报告此次信度水平,本次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609。
3.2.2. 家庭环境量表
本研究采用由费立鹏(1981)进行翻译修改的中国本土版家庭环境量表,共含有90题,采取2点评分制,量表一共分为10个维度,分别是:矛盾性、独立性、亲密度、娱乐性、知识性、道德宗教观、情感表达、组织性、控制性、成功性。本次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865。
3.2.3. 特拉华社会情绪能力量表
本研究采用由George Bear和杨春燕共同编制的特拉华社会情绪能力量表中文版,该中文量表的信效度研究由朱新鑫(2016)进行验证。共有12个题目,采取4点评分制,其中“当我遇到麻烦的时候我会指责别人”采用反向计分制。量表包含4个维度,分别为:负责任的决策、自我管理、社会知觉和同伴关系。得分计算为所有条目总分,总分越高表明社会情绪能力越强。本次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792。
3.3. 施测过程
选取重庆市三所高中的高一和高三年级共四个班的学生集体施测,选取晚自习期间集体填写问卷,受测者年龄为16~18岁,填写时间为45分钟。在填写之前,由主试告知学生所填写的内容,并且阅读注意事项。问卷填写具有保密性,除受测者年龄与性别之外不涉及填写者的姓名以及其他个人信息。
在45分钟后,回收问卷,对无效问卷进行筛选(例如问卷存在作答不完整、明显不认真作答等情况),共收集有效问卷269份。
3.4. 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4. 结果分析
4.1. 社会情绪能力在年级和性别上的差异
Table 1. Distribution of demographic variables
表1. 人口学变量分布情况
人口学变量 |
选项 |
频率 |
百分比 |
年级 |
高一 |
65 |
24.2% |
高三 |
204 |
75.8% |
性别 |
男性 |
128 |
47.6% |
女性 |
141 |
52.4% |
通过对有效数据进行基本描述统计,其中男性128名,女性141名,平均年龄为17.1岁。其中人口学变量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男女占比相当,分别为男性占比47.6%,女性占比为52.4%。而年级分布较不平均,高三年级学生占比为75.8%。
对年级和性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由表2可知,社会情绪能力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为高三年级学生社会情绪能力得分高于高一年级学生(t = −4.542, p < .001)。
Table 2.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demographic variables and social-emotional competence
表2. 人口学变量与社会情绪能力相关检验
|
t |
自由度 |
Sig. (双尾) |
平均值差值 |
标准误差差值 |
性别 |
−1.415 |
258.121 |
.158 |
−.851 |
.601 |
年级 |
−4.542 |
110.634 |
.000 |
−3.025 |
.666 |
4.2. 大五人格和家庭环境与社会情绪能力的相关分析
社会情绪能力得分情况以及大五人格五个维度得分、家庭环境10个维度得分如表3所示。
Table 3. Descriptive statistics (n = 269)
表3. 描述统计(n = 269)
选项 |
M ± SD |
社会情绪能力 |
37.8 ± 4.9 |
亲密度 |
7.1 ± 2.2 |
情感表达 |
5.2 ± 1.6 |
矛盾性 |
3.0 ± 1.9 |
独立性 |
4.7 ± 1.4 |
成功性 |
5.4 ± 1.5 |
知识性 |
4.4 ± 2.3 |
娱乐性 |
5.2 ± 2.3 |
道德宗教观 |
5.4 ± 1.5 |
组织性 |
6.5 ± 2.0 |
控制性 |
3.9 ± 2.0 |
神经质 |
35.6 ± 5.4 |
外向性 |
40.4 ± 4.9 |
开放性 |
37.2 ± 4.3 |
顺同性 |
35.8 ± 5.6 |
严谨性 |
40.9 ± 5.1 |
对人格五因素和社会情绪能力以及家庭环境10因素和社会情绪能力之间进行相关分析。具体结果如表4、表5所示,不在文中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人格五因素中,神经质、顺同性、严谨性和社会情绪能力具有高度相关,其中神经质和社会情绪能力呈现显著负相关(t = −.275, p < .01)。家庭环境因素中,亲密度、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和控制性与社会情绪能力具有高度正相关,矛盾性与社会情绪能力呈现显著负相关(t = −.188, p < .01)。
Table 4.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personality type traits and social-emotional competence
表4. 人格类型特质与社会情绪能力相关性
|
神经质 |
外向性 |
开放性 |
顺同性 |
严谨性 |
社会情绪能力 |
神经质 |
1.00 |
|
|
|
|
|
外向性 |
.189** |
1.00 |
|
|
|
|
开放性 |
.300** |
.423** |
1.00 |
|
|
|
顺同性 |
.401** |
.373** |
.414** |
1.00 |
|
|
严谨性 |
.141* |
.378** |
.355** |
.335** |
1.00 |
|
社会情绪能力 |
−.275** |
.11 |
.05 |
.170** |
.279** |
1.00 |
**在.01级别(双尾),相关性显著。 |
|
|
|
*在.05级别(双尾),相关性显著。 |
|
|
|
Table 5.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family environment and social-emotional competence
表5. 家庭环境与社会情绪能力相关性
|
社会情绪能力 |
亲密度 |
情感表达 |
矛盾性 |
独立性 |
成功性 |
知识性 |
娱乐性 |
道德宗教观 |
组织性 |
控制性 |
社会情绪能力 |
1 |
|
|
|
|
|
|
|
|
|
|
亲密度 |
.220** |
1 |
|
|
|
|
|
|
|
|
|
情感表达 |
.111 |
.501** |
1 |
|
|
|
|
|
|
|
|
矛盾性 |
−.188** |
−.567** |
−.296** |
1 |
|
|
|
|
|
|
|
独立性 |
.024 |
.001 |
.014 |
−.103 |
1 |
|
|
|
|
|
|
成功性 |
.111 |
.340** |
.170** |
−.163** |
−.006 |
1 |
|
|
|
|
|
知识性 |
.376** |
.407** |
.285** |
−.406** |
.190** |
.357** |
1 |
|
|
|
|
娱乐性 |
.286** |
.514** |
.313** |
−.415** |
.164** |
.278** |
.646** |
1 |
|
|
|
道德宗教观 |
.234** |
.356** |
.124* |
−.230** |
.053 |
.216** |
.373** |
.278** |
1 |
|
|
组织性 |
.275** |
.550** |
.268** |
−.375** |
.151* |
.334** |
.444** |
.426** |
.356** |
1 |
|
控制性 |
.202** |
.189** |
.043 |
−.09 |
.066 |
.334** |
.401** |
.220** |
.351** |
.430** |
1 |
**在.01级别(双尾),相关性显著。 |
|
|
|
|
|
|
|
|
*在.05级别(双尾),相关性显著。 |
|
|
|
|
|
|
|
|
4.3. 人格五因素、家庭环境对社会情绪能力的影响
Table 6.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of personality types and social-emotional competence
表6. 人格类型对社会情绪能力的影响
模型 |
未标准化系数 |
标准化系数 |
t |
共线性统计 |
|
|
B |
标准错误 |
Beta |
|
容差 |
VIF |
1 |
(常量) |
34.038 |
3.076 |
|
11.067** |
|
|
自变量 |
神经质 |
−.241 |
.055 |
−.265 |
−4.394** |
.817 |
1.224 |
外向性 |
.091 |
.064 |
.091 |
1.43 |
.734 |
1.363 |
开放性 |
.08 |
.074 |
.07 |
1.076 |
.704 |
1.421 |
顺同性 |
−.211 |
.058 |
−.24 |
3.649** |
.685 |
1.46 |
严谨性 |
.325 |
.059 |
.338 |
5.508** |
.787 |
1.271 |
调整后R方 |
.206 |
F |
14.935** |
D-W |
2.048 |
a因变量:社会情绪能力 |
Table 7.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of family environment and social-emotional competence
表7. 家庭环境对社会情绪能力的影响
模型 |
未标准化系数 |
标准化系数 |
t |
共线性统计 |
|
|
B |
标准错误 |
Beta |
|
容差 |
VIF |
1 |
(常量) |
33.486 |
2.193 |
|
15.268** |
|
|
自变量 |
亲密度 |
.035 |
.204 |
.015 |
.17 |
.4 |
2.499 |
情感表达 |
−.079 |
.206 |
−.025 |
−.381 |
.729 |
1.373 |
矛盾性 |
−.006 |
.184 |
−.002 |
−.034 |
.622 |
1.608 |
独立性 |
−.227 |
.21 |
−.064 |
−1.081 |
.924 |
1.082 |
成功性 |
−.235 |
.209 |
−.073 |
−1.127 |
.775 |
1.291 |
知识性 |
.635 |
.184 |
.291 |
3.453** |
.453 |
2.207 |
娱乐性 |
.106 |
.17 |
.05 |
.627 |
.497 |
2.014 |
道德宗教观 |
.257 |
.217 |
.077 |
1.184 |
.757 |
1.321 |
组织性 |
.294 |
.19 |
.119 |
1.551 |
.55 |
1.817 |
控制性 |
.056 |
.167 |
.023 |
.333 |
.673 |
1.486 |
调整后R方 |
.138 |
F |
5.305** |
D-W |
2.198 |
a因变量:社会情绪能力 |
Table 8.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of personality types, family environment and social-emotional competence
表8. 人格类型和家庭环境对社会情绪能力的影响
模型 |
未标准化系数 |
标准化系数 |
t |
共线性统计 |
|
|
B |
标准错误 |
Beta |
|
容差 |
VIF |
1 |
(常量) |
32.868 |
3.543 |
|
9.278** |
|
|
自变量 |
亲密度 |
.095 |
.191 |
.042 |
.497 |
.396 |
2.527 |
情感表达 |
−.057 |
.195 |
−.019 |
−.294 |
.705 |
1.419 |
矛盾性 |
.17 |
.176 |
.066 |
.963 |
.59 |
1.695 |
独立性 |
−.275 |
.198 |
−.077 |
−1.393 |
.904 |
1.106 |
成功性 |
−.106 |
.197 |
−.033 |
−.54 |
.755 |
1.324 |
知识性 |
.532 |
.179 |
.244 |
2.967** |
.414 |
2.414 |
娱乐性 |
.039 |
.158 |
.018 |
.244 |
.494 |
2.025 |
道德宗教观 |
−.038 |
.208 |
−.011 |
−.18 |
.715 |
1.399 |
组织性 |
.135 |
.181 |
.054 |
.747 |
.527 |
1.896 |
控制性 |
.147 |
.156 |
.061 |
.939 |
.665 |
1.503 |
神经质 |
−.174 |
.057 |
−.191 |
−3.069** |
.721 |
1.387 |
外向性 |
.068 |
.065 |
.068 |
1.057 |
.673 |
1.487 |
开放性 |
.011 |
.075 |
.01 |
.146 |
.648 |
1.543 |
顺同性 |
−.192 |
.06 |
−.218 |
−3.211** |
.603 |
1.658 |
严谨性 |
.295 |
.059 |
.307 |
4.966** |
.73 |
1.369 |
调整后R方 |
.252 |
F |
7.017** |
D-W |
2.206 |
a因变量:社会情绪能力 |
首先将大五人格作为自变量,社会情绪能力得分为因变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具体结果见表6,研究结果表示大五人格对社会情绪能力具有显著影响,解释率达20.6%。神经质对社会情绪能力具有显著负向预测而严谨性和顺同性对其具有显著正向预测。
然后以家庭环境为自变量,社会情绪能力得分为因变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模型,具体结果见表7,同样研究结果说明家庭环境对社会情绪能力具有显著影响。表现为知识性对社会情绪能力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
最后将大五人格和家庭环境共同纳入回归方程,具体结果见表8,结果说明仍对社会情绪能力具有显著影响。具体结果与将两个变量单独建立回归方程时相同,神经质得分越低,顺同性、知识性和严谨性得分越高,则社会情绪能力的得分越高,说明这四个维度对社会情绪能力的具有稳固的重要作用。
5. 讨论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人格五因素和家庭环境为影响变量,社会情绪能力为结果变量。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方程模型,检验得到影响社会情绪能力的相关维度。
5.1. 社会情绪能力在年级和性别上的差异
由表2可知,性别之间社会情绪能力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年级和性别之间交互作用并不显著。存在这种现象的可能性为:研究所选取的青少年处于相似环境,即都处于校园内。因此,性别差异在社会情绪能力得分上不显著。而社会情绪能力是建立在社会情绪智力上后天发展的一种能力,因此在年龄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结果可知,高一年级和高三年级在社会情绪能力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5.2. 人格类型对社会情绪能力的影响
在之前已有的相关研究中,已证实人格五因素与社会情绪能力具有显著性相关,但具体维度并未进行细分。因此在进行相关研究之后,可以观察到神经质、顺同性和严谨性与社会情绪能力得分具有显著性相关,且相关程度较高,所以在进行后续的回归方程中,着重观察这三个维度对于社会情绪能力得分的影响作用。神经质代表的是个体的情绪敏感程度,若得分越高,代表易焦虑沮丧;顺同性代表的是个体的性格是否体贴,若得分越高,代表性格越友善体贴;严谨性代表的是个体的性格是否具有责任心,若得分越高,代表责任心越强。
性格越体贴的个体,在与社会环境接触的过程中,通常会更加倾向于融入外界环境,感知外界情绪,能使个体更加容易识别他人情绪,友善体贴,富有同情心,乐于信任与合作;而责任心则会促进个体在与他人进行合作的时候更加高效可靠,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自我约束力;最后个体的情绪约敏感,在日常生活中则更易表现出焦虑和沮丧,不利于社会情绪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回归方程中可以发现,顺同性和严谨性得分越高,个体的社会情绪能力则越强;而当神经质的得分越高时,个体的情绪则更敏感易焦虑,因此社会情绪能力则越低。
5.3. 家庭环境对社会情绪能力的影响
由表5的相关研究可以得出,除了成功性和独立性以及情感表达之外,其余的维度与社会情绪能力的得分均呈现显著性相关,而在这些显著相关之中,矛盾性则与社会情绪能力呈现出显著性负相关。在之后的回归方程中,以家庭环境为自变量,社会情绪能力为因变量,方程结果发现,家庭环境对社会情绪能力存在影响,表现为知识性对社会情绪能力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即家庭环境中的知识性越高,青少年表现的社会情绪能力越强。其余与社会情绪能力呈现显著相关的7个维度未在回归方程中发现对社会情绪能力存在预测作用。这一结果与之前的研究相一致,徐玉英等(2024)在家庭养育与幼儿社会情绪能力的相关研究中发现,其父母的教育水平越高,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发育水平越高。同样的在费立鹏(1981)对家庭环境的修订评估中发现,病人组家庭中的知识性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家庭,说明知识性这一维度对个体的情绪稳定程度以及精神状态存在影响。
由相关研究和回归方程分析可以发现,知识性越高的家庭环境,在其中生活的青少年表现出更强的社会情绪能力,分析其原因为高知识性家庭更易创造一个支持性环境,使孩子在认知、情感和社会互动层面获得综合发展,从而表现为更强的社会情绪能力。
5.4. 研究局限与展望
本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主要缺陷与展望:第一,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法,均采用自我报告的方式进行数据回收,不排除部分个体存在报告偏差和隐瞒,在后续的研究中需要考虑一种更为客观的指标对其进行评价;第二,选取青少年群体的年龄跨度较小,地域跨度也小,不能进行更加全面准确的反应,后续研究应该考虑将年龄跨度增加,并且选取群体的地区也应该多元化。
6. 结论
通过问卷的发放、回收和数据分析,本研究可得出如下结论:
(1) 社会情绪能力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在年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表现为高三年级学生的社会情绪能力得分显著高于高一年级学生的得分。
(2) 单独以人格类型为自变量时,神经质、顺同性和严谨性均对社会情绪能力有显著影响,其中神经质表现为对社会情绪能力存在消极影响;单独以家庭环境为自变量时,知识性对社会情绪能力有积极影响。
在同时以人格类型和家庭环境为自变量时,人格类型中顺同性和严谨性对社会情绪能力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而神经质仍对社会情绪能力具有消极的影响,家庭环境中知识性对社会情绪能力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说明这几种因素的影响作用是稳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