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汉语“吃”字开头短语的维译方法
Exploring the Method of Translating the Opening Phrase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 “Eat”
DOI: 10.12677/ml.2025.137795, PDF, HTML, XML,   
作者: 张俊亭:新疆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关键词: “吃”字短语翻译方法维译“Eat” Word Phrase Translation Methods Uyghur Translation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汉语动词“吃”的词汇意义及以“吃”字开头构成的短语、成语在维吾尔语中的翻译。通过对语料的收集与分类,分析汉语“吃”字开头短语原型义和其他衍生义项的特点,结合维吾尔语的表达习惯,提出了一些翻译方法和翻译建议。研究发现,汉语“吃”字原型义衍生出八种义项,在翻译成维吾尔语时可以用“直译加音译”、“直译加意译”等四种方法,建议从文化适配、语义解析和句法重构三层面突破直译局限,尤其注重维吾尔语表达习惯与汉语隐喻的有机转换。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lexical meaning of the Chinese verb “eat” and the translation of phrases and idioms starting with the word “eat” in Uyghur. Through the coll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corpu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he beginning phrase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 “eat” and other derived meanings, and puts forward some translation methods and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expression habits of Uygur language.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he Chinese word “eat” was derived from eight meanings, and four methods such as “literal translation plus transliteration” and “literal translation plus paraphrase” could be used to break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literal translation from the three levels of cultural adaptation, semantic analysis and syntactic reconstruction, especially focusing on the organic transformation of Uyghur expression habits and Chinese metaphors.
文章引用:张俊亭. 探析汉语“吃”字开头短语的维译方法[J]. 现代语言学, 2025, 13(7): 995-1002. https://doi.org/10.12677/ml.2025.137795

1. 引言

“吃”作为汉语中一个基本动词,语义和语用功能广泛,除表示摄取食物外,还有依靠、消耗、承受等引申义,以“吃”开头的短语众多且具表现力,如“吃官司”“吃惊”“吃苦”等。但汉维语言在文化背景、语言结构等方面有差异,“吃”字短语维译时难以直接对应,需深入探讨。笔者在知网中通过“‘吃’维译”、“‘吃’字短语汉维对比”等关键词进行搜索,相关内容的文献仅有3条。王玉凤(2023)研究通过“吃 + N饭”这一结构,探讨了汉语中动宾结构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以及如何准确传达原句的语义和文化内涵[1]。李小燕(2020)的研究则扩展到了“吃 + X”这一更广泛的短语范畴,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宾语与“吃”结合时的翻译策略[2]。而亚生江·买买提(2018)的研究则专注于惯用语,探讨了“吃”字开头的惯用语在维吾尔语中的翻译和表达,这些惯用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和修辞色彩[3]。笔者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吃”字的原型义及衍生义项入手,分析其短语的特点、同时分析这些特点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得到恰当的处理,提出一定的翻译建议,旨在为“吃”字短语的翻译实践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2. “吃”字开头短语特点

“吃”字初见于战国文字,《说文解字》释为“言蹇难也”,本义是“口吃”,如《汉书·周昌传》中“昌为人吃”即指周昌说话结巴。“吃”为形声字,篆文由“口”与“气”组成,表呼吸不畅、阻碍说话[4]

随着语言的发展“吃”假借“喫”义,“喫”本义为“食”,后隶变为“吃”,逐渐成为正体字。如今“吃”主要表饮食义,如“吃饭”“吃药”等。词典编纂义项排列时,学术共识倾向于将词语的核心意义,即原型义,置于义项序列的首位。在对多部词典进行查阅后,笔者注意到“饮食义”普遍被列为第一个义项。如果我们以“饮食义”作为参照基准,便能较为轻松地推断出其它衍生的含义。从下文通过对“吃”字的引申含义进行分析,这一观点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因此,将词典中列出的首个义项认定为原型义是较为恰当的。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参考《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吃”字义项[5],并结合收集到的语料进行了分析。值得注意的是,动词词义延伸需与具体宾语结合探讨,多义词“吃”的引申义可依据其词义延伸路径分为相关性引申和相似性引申。如见表1

Table 1. Meaning of the word “eat”

1. “吃”字含义

“吃”含义

原型义

原义

饮食义

吃饭

引申义

相关性引申

表依靠

吃青春饭

相似性引申

表进入义

吃进去

消灭义

吃车(下象棋)

表领会、理解义

吃透

表获取义

吃回扣

表欺负、欺压义

吃豆腐

表遭受义

吃苦头

表消耗义

吃油(消耗油量)

3. “吃”字短语维译方法

翻译本质非单纯语言符号转换,而是准确传达原语深层意义至目的语读者。翻译方法选择依翻译目的而定,同一词在不同语境译法不同,但“信”(信息真实)是前提,在此基础上灵活编辑原文达“达”(通顺)之效。汉语“吃”字短语多样,维吾尔语中无完全对应词时,翻译需考虑维吾尔语习惯与文化背景,采取灵活译法。

3.1. “吃”字原型义短语维译

根据上文叙述,“吃”字原型义短语分析如下:

吃饭——maq jemɛk

吃水果——mewɛ jemɛk

吃馄饨——ʧɵʧyrɛ jemɛk

吃药——dora jemɛk

吃菜——sɛj jemɛk

(1) 他们被安插在一桌较不尊贵的客人的席上,做笑脸,举酒杯,吃菜,不像一个人,只像一副机器。1

ular jyz—abruji anʧɛ juqiri bolmiɣan bir qisim mehmanlarniŋ qatariɣa qisturup qojulɣan bolup, zorɣa kylymsirɛjtti, qɛdɛh kɵtyrɛtti, qorumazakuska jɛjtti. ular bu jɛrdɛ adɛm ɛmɛs, pɛqɛt bir maʃiniɣila oχʃap qalɣanidi.

(2) 快点去吃饭,再晏点恐怕饭都吃完了。

ʧapsan berip tamaq jɛjli, keʧikip qalsaq tamaq tygɛjdu.

(3) 他喜欢吃肯德基。

u kendeʤi jejiʃni jaχʃi kɵridu

例(1)、(2)和(3)中,“吃菜”“吃饭”“吃肯德基”均被用来描述其原型含义,即与进食相关的概念。例(1)原文是“吃菜”,翻译维吾尔语“qoruma—zakuska jɛjtti”这里并没有直接翻译为吃菜,而是根据意义翻译为吃炒好的菜,运用了意译维译方法。例(2)“jɛjli”对应“吃”,“tamaq”对应“饭”,词汇字面意义在汉维语中一致,本身易理解,没有引申义与文化内涵,因此采用直译法进行翻译。例(3)肯德基是一家国外的快餐连锁店,是一个专有名词且在维吾尔语中没有对应表达,在翻译时,可以将肯德基音译为“kentaki”,保留“吃”的字面意义,采用音译加直译的方法翻译为“kendeʤi jejiʃni”。

3.2. “吃”字引申义短语维译

“吃”字引申义短语分为相关性引申和相似性引申共八种义项,具体分析如下:

1. 相关性引申

a. 表依靠

食物的摄取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因此,“吃”不仅象征着维持生命的根本要求,也隐含了对“依赖”的理解。在“吃”所搭配的宾语中,往往涉及的是那些支撑日常生活的资源和经济基础,这揭示了“吃饭”与“生活或生存”的密切关联,进而使得“吃”这一词汇在语义上延展,蕴含了“依靠”的深层含义。

吃老本——kona dɛsmajigɛ tajinip ʤan baqmaq

吃劳保——ɛmgɛk suɣurtisidin bɛhrimɛn bolmaq

吃青春饭——jaʃliq bahar nenini jemɛk

吃百家饭——tilɛmʧilik qilmaq

(4) 办法不很多。吃救济款吗?

amal kɵp ɛmɛs. qutquzuʃ puli jɛmsiz?

(5) 而他,过去一直认为吃老本是最可诅咒的事情,绝对不能容忍把这种恶毒的语言用在自己身上。

u ilgiri izʧil tyrdɛ kona dɛsmajini jejiʃ ɛŋ qarɣiʃqa bolidiɣan iʃ dɛp qarajtti, bundaq zɛhɛrχɛndilik bilɛn qilinɣan sɵzlɛrni ɵzigɛ iʃlitiʃkɛ hɛrgiz ʧidap turalmajtti.

(6) 他经常吃软饭,猖狂的很。

u daim horun ɛr, bɛk ɣalʤirliʃip kɛtti.

例(4)“吃救济”是指依靠政府或社会提供的救济金、补助金来维持生活。在维译时,“qutquzuʃ”对应救济,“puli”对应钱,“jɛmsiz”对应吃,采取了直译的方法。例(5)“吃老本”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依靠过去的积累、成就或者资本来维持现状,而不去努力创造新的价值或者寻求进步。“kona dɛsmajini jejiʃ ”吃老的本金,采取了直译的翻译方法。例句(6)“吃软饭”指的是利用女人来谋取生存的男人,通常带有贬义色彩,这种表达方式是相关性思维的引申。如果直译为“jumʃaq tamaq jejiʃ”,会使维吾尔语读者不明所以,误解为吃柔软的饭,效果不好,属于“硬译”,可以采取意译法将其译为“horun ɛr”(懒男人),可以准确无误的传达吃软饭的深层含义“靠女人生存的男人”,从而使维吾尔语读者更恰当的使用这个词。

2. 相似性引申

相似引申是一种词汇语义的衍生方式,它基于原词义的形象特征,寻找在本质或外形上具有相似性的他物,通过比喻或譬喻的手法,使得原词义发生扩展,形成新的语义。这种引申方式往往使得词汇在原有的意义基础上,增加了隐喻性的内涵,从而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例如,将“吃”这个词从其基本的“摄取食物”的意义,引申为“消耗”或“侵蚀”,就是利用了“吃”这个动作对食物的消耗过程,与其它事物的消耗或侵蚀过程在本质上的相似性。

b. 表进入义

食物从身体外部进入口腔的过程,体现了一种由外向内的运动轨迹。这种现象在语言中的引申,使得“吃”这个动作不仅仅局限于食物的摄取,而是可以扩展到描述一个物体进入另一个物体的动作。

(7) 这些委屈,就像落叶落在泥土里,全都吃了进去

ʧyʃyp kɛtkɛndɛk, hɛmmisini jɛwɛtti.

例(7)中落叶落在土表并逐渐渗透进入泥土的过程,展现了一种由外向内的行动轨迹。这种过程与食物摄入人体时的移动路径相似,都是一种从外部向内部移动的现象。“hɛmmisini jɛwɛtti”意为全都吃掉了,保留了“吃”字,汉语“进去”根据意思,翻译成吃掉了,采取了直译加意译的翻译方法。

c. 表消灭义

人类和动物在进食过程中,将食物咀嚼并咽下,最终在胃中消化殆尽。这一过程与战争中一方被另一方击败或棋局中一方被另一方消灭的情况有着相似之处。因此,“吃”这个词也衍生出了“消灭”的含义。

(8) 第一,确实装备差距太大,以肉体博炸药,一个师吃不掉一个营。

birinʧi, qoral - jaraq ʤɛhɛttiki pɛrq hɛqiqɛtɛn bɛk ʧoŋ, ʤismanij ʤɛhɛttin partlatquʧ dora bilɛn bir ʃi bir bataljonni joqitalmajdu.

(9) 哟,没注意,不行不行,明车暗马偷,你吃车咋连招呼也不打?

huj, diqqɛt qilmaptimɛn, bolmajdu, bolmajdu, aʃkara wɛ joʃurun halda oɣriliqʧɛ zɛmbirɛk jɛwatisɛn, sɛn nemiʃqa qoral jemɛjsɛn?

例(8) (9)中,“吃”字用法在战争和象棋术语中扩展,“吃不掉”表无法消灭对方军队,“吃炮”“吃车”指将棋子移除。这些基于“吃”消化食物的形象,是相似性思维,即跨领域映射概念创出新义。翻译时,例(8)“吃不掉”意译为维语“bataljonni joqitalmajdu”;例(9)“zɛmbirɛk jɛwatisɛn”直译“吃炮”,但实际指下棋,需联系语境;“qoral jemɛjsɛn”是吃武器,原文是指下象棋“吃车”,采取了直译加意译的翻译方法。

d. 表领会、理解义

在处理日常生活中的新知识和信息时,我们的大脑经历一个类似于消化系统的过程。首先,信息被摄入大脑,类似于食物进入口腔;然后,大脑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和分析,类似于食物在消化过程中的细嚼慢咽;最后,大脑对这些信息进行吸收和理解,类似于食物在消化系统中被吸收和利用。这种相似性联系使得我们能够更形象地理解大脑处理信息的过程。

吃透两头——ikki tɛrɛpni obdan bilmɛk

吃得准——toɣra pɛrɛz qildiŋiz

吃透——ʧoŋqurʧyʃɛnmɛk

吃不清——eniq jejɛlmɛslik

(10) 那时每个人的意图都已经很清楚了,而我却没有理解,甚至现在也不见得把一切都弄清吃透

u ʧaɣda hɛr bir adɛmniŋ muddiasi nahajiti eniq boldi, lekin mɛn ʧyʃɛnmidim, hɛtta hazir hɛmmini ʧoŋqurʧyʃɛnmɛk.

(11) 上家是那位侦探,绝对吃准了我想要什么牌,吊我胃口。

ystynki ɵjdiki heliqi razwedʧik, meniŋ qandaq qart alɣum barliqini eniq bilip, meni qiziqturdi.

在例句(10)和(11)中“吃透”是大家的意图理解得非常深入和透彻,类似于将食物彻底消化吸收;“吃准”是侦探明确的知道我想要什么牌,这些用法都是基于“吃”在进食过程中对食物消化的形象,将其引申到理解信息和把握情况的过程,从而产生了新的意义。例(10)中吃透的意思是深层次的理解、明白,根据其含义可以将其意译为“ʧoŋqurʧyʃɛnmɛk”(深刻理解)。例(11)吃准的深层意思是清楚知道,可以将其意译成“eniq bilip”(明知)。

e. 表获取义

这一义项的产生是源于对食用食物时行为及其所产生结果的联想与思考。在获取益处并独自占有利益的情形,与人类获取和食用食物时所展现出的行为状态之间,便存在了一定的相似特性。也正因如此,这两者之间才得以产生基于相似性而进行的意义引申与拓展。

吃偏饭—— ajrim etibar bɛrmɛk

吃小灶——kiʧik qaran tamiqidin bɛhrimɛn bolmaq

吃现成饭——tɛjjarɣa hɛjjar bolmaq

吃回扣——ystɛkbɛrmɛk

吃白食——tɛjjartap

(12) 你们这两个杂种,不要如此猖狂,有饭大家吃,休要吃独食

silɛr bu ikki zadɛ, bundaq ɣalʤirlaʃmaŋlar, tamaq bolsa kɵpʧilik jɛŋlar, jalɣuz tamaq jemɛŋlar.

例句(12)“吃独食”比喻独占利益,不与别人分享。在翻译时,根据其原文深层含义,采用直译加意译的方式翻译为“jalɣuz tamaq jemɛŋlar.”(吃自己的饭)。

f. 表欺负、欺压义

根据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强者压迫弱者,这种现象与食物被咀嚼、吞咽直至仅剩残渣的过程并无本质区别。因此,将食物消化至残渣与贫困民众遭受欺负和迫害,在行为造成的后果上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

吃人不吐骨头——adɛm ustiχini bilɛn billɛ jɛwetidiɣan

吃豆腐——ʧaqʧaq qilmaq

(13) 你们剥老百姓的皮,喝老百姓的血,吃老百姓的肉,从他们的骨头里也要榨出油来。

silɛr puqralarniŋ terisini sojup, qenini iʧip, gɵʃini jɛp, ularniŋ sɵŋikidin jaɣ ʧiqirisilɛr.

(14)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mɛn zadila uχlijalmidim, jerim keʧidɛ χɛtniŋ joʧuqidin χɛtni kɵrdym, dɛptɛrgɛ “adɛm jɛjdiɣan” degɛn ikki χɛt jezilɣanidi.

例句(13) (14)中“吃百姓的肉”、“吃人”都是表示压迫老百姓,这种表达方式是相似性思维的引申。在翻译时均对应“gɵʃini jɛp”、“adɛm jɛjdiɣan”采取了直译的方法,但在读译文时需要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是真的吃百姓肉和吃人肉。

g. 表遭受义

人们通过咀嚼和吞咽的方式“吃”,然而,这种摄入与消化的过程也让人联想到作为动作承受者的感受,从而“吃”不仅意味着摄取,也隐含了“遭受”某种待遇的意义。

吃闭门羹——iʃik tywidin janmaq

吃百眼——soɣuq muamiligɛ uʧrimaq

吃官司——ʤawabkarliqqa tartilmaq

吃苦果——mɛnij qilinɣan mewini jemɛk

吃苦头——burniɣa sukirmɛk

吃眼前亏——qarap turup zijan tartmaq

吃得开——jaramliqjarajdiɣan

吃不开——aqmasliq

若所获待遇优厚且顺遂如意,可用“吃得开”;反之,若所受待遇欠佳且诸事不顺,可用“吃不开”。

(15) 我想总有一天,你也要吃不了兜着走,你这个大汉奸!

hamini bir kyni sɛnmu ʤaʤaŋni jemɛj qalmajsɛn, wu munapiq χain !

(16) 在那种家庭里做姨太太的人的命运是极其明显的:流眼泪,吃打骂,受闲气,依旧会成为她的生活里的重要事情。

bundaq ailidɛ kiʧik aɣiʧa bolɣan adɛmniŋ qismiti intajin eniq: til iʃitiʃ, tajaq jejiʃ, qorsaq kɵpyki tartiʃ wɛhakazalar oχʃaʃla uniŋ hajatidiki muhim iʃlardin bolup qalidu.

例句(15)“吃不了兜着走”指承担后果或责任,通常用于警告或表达后果严重性。“吃不了兜着走”深层含义是会遭到报应,在维译时,“吃”字进行了直译,“兜着走”意译为“ʤaʤaŋni jemɛj qalmajsɛn”(吃报应),采取了直译加意译翻译方法。例句(16)“吃打骂”指遭受打骂。“tajaq jejiʃ”是“吃棍”的意思,吃棍就是挨揍,采取了直译加意译的翻译方法。

h. 表消耗义

在食物被人体消化吸收的进程中,必然会损费诸多资源,由此便衍生出“耗费、损耗、消耗”等含义,比如“ʤapa-ʤɛbir ʧɛkkini”这一表达,其含义为在某件事情上消耗了许多力气,然而最终却未能收获理想的成效。

(17) 他的新跑车吃油厉害,每跑一百公里就得烧掉一箱油。

uniŋ jeŋi musabiqɛ aptomobili majni bɛk kɵp jɛjdu, hɛr 100 kilometir maŋɣanda bir bak majni kɵjdyrywetidu.

例句(17)“吃油厉害”是指消耗油量多,这种表达方式是相似性思维的引申。“majni bɛk kɵp jɛjdu”采取了直译的方法,但译者在阅读时需要根据语境理解,这里的吃油是表示跑车消耗油量高。

综上所述,深入剖析“吃”的八项义项可见,虽看似变化大,但实则紧密关联,均由“吃”的原型义引申而来。通常一词仅有一原型义,而引申义或有多项,可见引申是词义衍生的关键途径。在翻译成维吾尔语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直译、意译、直译加意译以及直译加音译的翻译方法。

4. 翻译建议

翻译就是把概念或信息从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要注意到两种语言类型的差异,还要考虑文化、思维、表达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在汉译维“吃”字开头短语时,笔者有以下建议:

4.1. 使用文化意象替代法

汉语中“吃”字短语常蕴含文化隐喻(如“吃亏”“吃醋”),直译易导致语义丢失。建议:

借用维吾尔语中对应的文化意象:“吃醋”(嫉妒)可译为“hɛsɛt qilmaq”(直译“产生嫉妒”),或借用维吾尔俗语“hɛsɛt qilmaq”(“酸味上头”)以保留情感色彩。

替换为维吾尔语习用表达:如“吃闭门羹”(被拒绝)译为“juzigɛ iʃik taqimaq”(直译“门摔在脸上”),更符合维吾尔语表达习惯。

4.2. 使用动态语义补偿法

汉语“吃”的搭配灵活(“吃老本”“吃透”),需根据动态语义选择维吾尔语动词:

按具体动作转换:“吃饭”译为“tama jemɛk”(常规表达),但“吃食堂”可译为“aʃχanɛ tamaq jegyzyʃ”(强调场所);“吃透”(理解)译为“ʧyʃɛnyp jetiʃ”或“mukɛmmɛl igilɛʃ”(强调“掌握”)。

抽象义显化:“吃官司”译为“ʤinajɛt ʤazasiɣa uʧrimaq”(直译“遭遇法律惩罚”),避免字面直译的歧义。

4.3. 使用语境重构法

针对维吾尔语语法结构(如动词后置、被动式高频使用)调整句式:

被动化处理:如“吃批评”译为“tɛnqid qilinmaq”(被批评),更符合维吾尔语被动表达习惯。

补语转换:汉语“吃得开”(受欢迎)可译为“amraq bolmaq”(直译“被需要”)或“jaχʃi kɵrylyʃ”(被喜爱),通过形容词化传递语义。

省略“吃”字直译:如“吃闲饭”(无所事事)译为“bikar jyryʃ”(闲逛),舍弃字面对应,突出实际含义。

5. 结语

本文聚焦对汉语“吃”字短语在维吾尔语中的翻译问题进行探究,剖析了汉语“吃”字短语的原型意义以及八项引申意义,并依托具体“吃”字短语实例,分析其汉译维时通常采用直译、意译、直译结合音译、直译结合意译等翻译方法,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翻译优化建议。

NOTES

1为了深入研究汉语“吃”字短语在维吾尔语中的翻译问题,本文进行了广泛的语料收集工作。语料主要来源于《维汉大词典》《汉语–维吾尔语惯用语词典》《刀尖·刀之阳面》《红楼梦》《家》《BBC语料库》。

参考文献

[1] 王玉凤. 浅谈汉语动宾结构的维译探究——以“吃 + N饭”为例[J]. 对联, 2023, 29(8): 19-21.
[2] 李小燕. 汉语“吃 + X”短语的维译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喀什: 喀什大学, 2020.
[3] 亚生江∙买买提. 以“吃”字开头的汉语惯用语维译表达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 2018.
[4] 董为光. 汉语“吃~”类说法文化探源[J]. 语言研究, 1995(2): 170-176.
[5]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M]. 第7版.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