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思维品质的英语读后续写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A Study on the Methods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English Continuation Writing Based on Thinking Quality
摘要: 本文聚焦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与思维品质提升,探讨二者关联及教学现状与策略。思维品质包括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读后续写从阅读理解、情节构思和语言运用三方面考察学生思维品质。当前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存在学生学习被动、教师应试导向、资源整合不足和评价方式局限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激发学生主动性、转变教师观念、整合教学资源和完善评价体系等策略,包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开展合作学习、强化教师思维品质培养意识、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拓展阅读素材、利用多媒体资源及多元化评价等,旨在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和读后续写能力提升。
Abstract: This study focuses on high school English continuation writing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inking capacity, and explore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two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strategies of teaching. Thinking capacity includes logic, criticality and creativity, and reading and writing examine students’ quality of thinking in three aspects: reading comprehension, plot conception and language us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is characterized by students’ passive learning, teachers’ test-oriented, insufficient resource integration and limited evaluation methods. Aiming at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strategies of stimulating students’ initiative, changing teachers’ concepts, integrating teaching resources and perfect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 including cultivating students’ sense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carrying out cooperative learning, strengthening teachers’ awareness of cultivating thinking quality, flexibly applying teaching methods, expanding reading materials, utilizing multi-media resources and diversifying evaluations, etc., which are aimed at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inking quality and the enhancement of their ability of reading and subsequent writing.
文章引用:李晨. 聚焦思维品质的英语读后续写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 教育进展, 2025, 15(7): 1441-1445. https://doi.org/10.12677/ae.2025.1571373

1. 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学生在接受高中英语教育后,应在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其中思维品质指的是“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1]。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帮助学生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在英语教学中,读后续写能够综合考查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因此被广泛使用。刘庆思、陈康也表示,读后续写主要聚焦了把握短文关键信息和语言特点的能力,在语言运用的准确性、丰富性,语言结构的把控以及创造性思维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读后续写能够较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2]。但在实际教学中,应试不得不成为学科教学的重心,因为传统的教学理念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因此,课堂教学模式化、表层化,内容教学碎片化、无逻辑性,情感教育标签化等众多问题层出不穷,为应试而教和为应试而学导致学科价值的错位[3]。基于此,本文通过探讨思维品质与读后续写的关系,以期进一步提升教师和学生对读后续写这一题型的重视,以及思维品质在学生英语学习中的重视,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和读后续写能力的提升。

2. 思维品质与读后续写的关联

2.1. 课标对思维品质培养提出具体要求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指出对学生思维品质三级素养的要求,即能准确审视语言与文化领域的各类现象,通过比较,从错综复杂的信息中辨识核心问题,进而把握全局;能够基于差异化情境,整合信息间的内在联系及存在的矛盾关系,系统剖析矛盾成因,最终推导各要素间的逻辑关联[4]。除此之外,学生能够基于获取的综合信息,归纳并概括内其在规律,构建新概念体系,继而在实践场景中应对并解决新型问题,以多元视角认知世界;针对各类观点及思想假设,能够进行批判性审视并提出合理质疑,通过逻辑推理、辨析其价值属性,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最终建构独立的思维体系[5]

思维品质与读后续写存在双向互动机制。思维品质中的信息辨识、逻辑推导等素养支撑读后续写时的文本理解与情节建构,而读后续写任务通过要求学生整合原文信息、批判分析情节逻辑、创造性拓展内容,反向强化其多视角认知、规律归纳及独立思维能力,形成素养培养与技能训练的闭环。

2.2. 读后续写对思维品质的考察维度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对思维品质的考察主要体现在阅读理解、情节构思、语言运用三个维度,各维度紧密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全面考察。

2.2.1. 阅读理解与信息提取

读后续写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把握给定文本的关键信息,包括人物关系、事件背景、情节发展脉络等。这需要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对文本中的细节进行梳理和整合,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动机以及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等。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要能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倾向,为后续的续写提供坚实的基础[6]

2.2.2. 情节构思与逻辑推进

依据段首句和已知情节进行合理的情节构思是读后续写的核心任务之一,这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出了较高要求。学生需要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使续写的情节与前文紧密衔接、逻辑连贯。这包括情节的合理性、完整性以及发展的自然性,要避免出现突兀或不合理的情节转折[7]

2.2.3. 语言表达与风格适配

读后续写不仅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风格的把握有较高要求。学生需要运用准确、恰当的词汇、语法和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使续写内容在语言上与原文保持一致。这体现了学生对语言的精细度和准确性的把握能力,同时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在模仿原文语言风格的基础上,适当运用新颖的表达方式,提升续写内容的质量[8]

3.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现状剖析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以下从学生学习被动、教师应时导向、资源整合不足、评价方式局限四个方面进行剖析。

3.1. 学生学习被动

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学生学习被动的现象较为普遍。许多学生习惯于依赖教师的讲解和指导,缺乏自主思考和探索的主动性。在面对读后续写任务时,他们往往只是机械地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完成,很少主动去分析文本、挖掘内涵、构思独特的情节。例如,在阅读给定的故事后,学生更多地是等待教师提示续写方向,而不是自己主动去梳理故事脉络、预测发展方向,这种被动学习的方式严重制约了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研究表明,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对其思维发展至关重要,被动学习状态使学生难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利于培养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9]

3.2. 教师应试导向

教师的应试导向也是影响读后续写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为了应对高考等考试,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试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他们将大量时间花费在讲解语法规则、背诵词汇和模板写作上,力求学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却忽略了读后续写题型背后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要求。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能会强调续写的格式和常用句型,而较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分析人物情感和情节发展的内在逻辑,这种教学方式偏离了读后续写教学的本质目标,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9]

3.3. 资源整合不足

教学资源整合不足是当前读后续写教学中存在的另一问题。教学资源分散,缺乏系统性整合,教师难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例如,虽然教材中提供了一定数量的读后续写素材,但往往形式单一,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此外,教师对多媒体资源、课外读物等拓展素材的利用不够充分,未能将其有效融入教学过程中。如在教学中,教师较少运用与续写主题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活力,也未能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外英文原著、新闻报道等拓展阅读视野,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思维刺激,难以拓展思维广度和深度[8]

3.4. 评价方式局限

当前读后续写教学的评价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评价主要集中在语法、词汇等基础语言指标上,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评价不够全面和深入。例如,在批改学生的续写作品时,教师通常更关注词汇使用是否正确、语法结构是否规范,而对于学生在情节构思、逻辑推理、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表现缺乏系统的评价。这种评价导向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于注重语言形式,而忽视了思维能力的提升。此外,评价过程中缺乏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关注,未能及时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不利于学生发现自身思维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8]

4. 聚焦思维品质的读后续写教学策略

基于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现状中存在的学生学习被动、教师应试导向、资源整合不足和评价方式局限等问题,可从激发学生主动性、转变教师观念、整合教学资源和完善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4.1. 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首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学生认识到读后续写对思维能力提升的重要性,激发其内在学习动机。例如,通过展示优秀续写作品,让学生体会到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思维在续写中的魅力,从而主动投入到学习中。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极提问、思考,培养质疑精神。其次,开展合作学习活动。组织小组讨论和合作续写,让学生在互动中分享想法、互相启发。例如,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探讨续写思路,每个小组成员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情节发展的可能性,然后共同协作完成续写任务。设立小组竞赛等激励机制,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竞争意识,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和表达。

4.2. 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首先,强化教师思维品质培养意识。教师应深入理解读后续写与思维品质培养的关系,将思维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目标的核心。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分析文本逻辑、挖掘主题内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教师还应参加相关培训和教研活动,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提高对思维品质培养的重视程度。其次,灵活运用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等。情境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情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问题导向教学法通过设置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活力。

4.3. 整合丰富教学资源

首先,拓展阅读素材来源。教材外,教师还可以广泛收集英文小说、新闻报道、科普文章等多样化的阅读素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思维素材。例如,选择一些具有争议性话题的新闻报道,让学生在续写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其次,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如播放与续写主题相关的视频、音频等,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例如,在续写一篇关于自然景观的文章时,播放相关的自然纪录片,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自然之美,激发创作灵感。

4.4.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首先,设置多元化评价指标。教师可以建立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关注语言准确性,还要注重评价学生的思维品质。包括情节构思的合理性、逻辑性,创新思维的体现,对文本主题的理解和深化等方面。例如,在评价学生的续写作品时,除了检查语法错误,还要分析情节是否连贯、合理,是否有独特的创意等。增加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评价,如在课堂讨论中观察学生的思维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思维中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其次,注重多样化评价方式。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结合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自评可以促使他们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思维方式;互评可以让学生从同伴那里学到不同的思考角度和写作技巧。运用档案袋评价法,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作品、反思等资料,全面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和思维发展过程,为综合评价提供依据。

5. 结语

本文探讨了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现状,并提出相应策略以提升学生思维品质。通过强调思维品质各维度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明确了读后续写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要求。针对现状问题,所提出的策略涵盖学生学习态度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更新、教学资源优化整合以及评价体系完善等多方面。通过实施这些策略,以期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全面评价学生表现,从而有效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提高读后续写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
[2] 刘庆思, 陈康. 关于一年两考高考英语试卷中读后续写设计的研究[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16(1): 1-5.
[3] 王蔷. 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新挑战[J]. 英语教师, 2015(16): 6-7.
[4] 王莉.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如何在学科教学中落地[J]. 教师教育论坛, 2017(1): 84-85.
[5] 雷荣莹. 基于思维品质的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师提问的调查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成都: 四川师范大学, 2020.
[6] 张艳, 张俊. 我国“读后续写”研究综述[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7(4): 122-125.
[7] 史煜. 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及其评价[J]. 教学与管理, 2020(27): 109-111.
[8] 任瑞瑞. 读后续写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贵阳: 贵州师范大学, 2024.
[9] 张慧.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创新性思维培养现状调查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洛阳: 洛阳师范学院, 2024.
[10] 粟帆, 周泉. 读后续写的综述: 过去, 现在及未来展望[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10): 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