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CBA联赛是中国于1995创立的男子职业篮球联赛,如今已成功走过了29个赛季的光辉历程,在这漫长的发展进程中,经过一系列大胆而富有成效的变革,已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篮球联盟制度。CBA联赛在引入外援政策下整体竞技水平、观赏性和商业价值都大大提高,由此也反映出外援对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所做的贡献,外援有其身份的特殊性,成为目前CBA联赛场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这个赛季由于CBA外援引用政策的放开,已经有100名外籍球员先后选择注册成为CBA球员。使得CBA联赛的整体水平、联赛的观赏性、对抗性和商业性都得到极大的增强,也给国内的球员提供了向优秀外援学习机会与锻炼平台。但外援的到来也会给联赛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CBA外援改革存在的利弊,对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改革当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对联赛发展产生的影响,都有待于我们更深入地探讨[2]。本研究所有数据均从CBA官方网站数据库获得,通过对2023~2024赛季季后赛四强球队以及球队外援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剖析外援现状对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改革与发展的影响,为制定更为合理的外援政策以及为推动CBA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2. 四强球队外援的使用现状分析
CBA的大多数球队都会根据需要来寻找适合自己的外援弥补短板,从而来提升球队的竞争力。在2023~2024赛季中,季后赛四强球队共上场了12名外援,其中后卫6人、中锋3人、前锋3人,其中后卫占比高达50%,前锋和中锋各占25%。
2.1. 四强球队外援场上位置分布图
Table 1. Distribution of foreign players’ positions in the top four teams
表1. 四强球队外籍球员场上位置分布
球员位置 |
人数 |
比例 |
后卫 |
6 |
50% |
前锋 |
3 |
25% |
中锋 |
3 |
25% |
从表1可知,目前大多数球队在选择外援时没有像之前一样选择身材魁梧、篮下技术全面的中锋球员而是偏向于运动能力出色、具有自主进攻能力的后卫球员[3]。他们不仅有很强的得分和传导球能力,同时在球队打不开局面的时候,往往这些得分能力爆炸的后卫就会站出来,在球队的战术执行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四强球队来看,辽宁队的弗格、广东队的沃特斯、浙江队的卡里克–琼斯、新疆队的多米尼克–琼斯都是兼具得分能力与传球能力的持球核心。可以看出CBA强队在选择外援上也越来越外线化,也侧面反映出目前国内后卫的攻击性不足这一问题。
2.2. 四强球队外援回合占有率分析
Table 2. Analysis of the possession rate of foreign players in the top four teams
表2. 四强球队外籍球员场上回合占有率分析
球员名称/位置 |
回合占有率 |
所属球队 |
克里克(SF) |
39.9% |
新疆 |
佩里(C) |
38.4% |
浙江 |
卡里克—琼斯(PG) |
37.4% |
浙江 |
威金顿(PG) |
36.8% |
新疆 |
库珀(PG) |
36.4% |
辽宁 |
沃特斯(PG) |
35.1% |
广东 |
盖利(SF) |
33.9% |
浙江 |
弗格(SG) |
33.0% |
辽宁 |
多米尼克–琼斯(SG) |
30.6% |
新疆 |
威姆斯(SF) |
28.8% |
广东 |
贝尔(C) |
22.7% |
广东 |
莫兰德(C) |
21.1% |
辽宁 |
回合占有率(Usage Percentage),简称USG%,是指球员以出手,失误,罚球等方式终结本队的进攻机会数占本队所有进攻机会数的比例,某种程度上能反映球员的进攻产量或球权地位。高回合占有率球员往往意味着较强的进攻开发能力和消化球权的能力,是进攻端较为稀缺的能力,具备此能力的球员一般都为明星球员[4]。
CBA联赛由于比赛风格以及战术等因素,通常回合在22%以上就算是高的回合占有率,从表2可知四强球队的外援最低的回合占有率也在21%以上,这充分说明外籍球员的个人能力出众,在外援上场的时间内,他们一般都掌握一大部分球权,他们的状态好坏直接决定着比赛的走向。同时也可以发现,联赛中的两支老牌球队,辽宁队和广东队对于外援的进攻开发依赖程度要小于另外两支球队,这两支球队的体系已经非常成熟且本土球员的能力出众,具有较强的个人能力。
2.3. 四强球队外援场均上场时间统计
Table 3. Statistics on the average playing time of foreign players in the top four teams
表3. 四强球队外援场均上场时间统计
球员名称/位置 |
场均上场时间(分钟) |
所属球队 |
弗格(SG) |
23.8 |
辽宁 |
多米尼克–琼斯(SG) |
21.5 |
新疆 |
威金顿(PG) |
20.8 |
新疆 |
沃特斯(PG) |
20.5 |
广东 |
卡里克–琼斯(PG) |
18.7 |
浙江 |
盖利(SF) |
17.8 |
浙江 |
威姆斯(SF) |
17.7 |
广东 |
莫兰德(C) |
17.3 |
辽宁 |
库珀(PG) |
14.0 |
辽宁 |
佩里(C) |
12.8 |
浙江 |
贝尔(C) |
12.0 |
广东 |
克里克(SF) |
6.8 |
新疆 |
从表3可知2023~2024季后赛中,四强球队外援球员上场时间相比之前有了很大程度的降低,场均上场时间超过20分钟的外援只有四人,最高的弗格只有23.8分钟。本土球员在季后赛中得到了大部分上场时间,本土球员的实力也在逐渐提升,张镇麟、阿不都沙拉木、齐麟、胡明轩等人更是每场比赛场均要上场超过37分钟,这说明四强球队对于本土球员的重视以及信任,本土核心球员已经正在挑起大梁。
2.4. 四强球队外援的出手次数分析
Table 4. Statistics on the average number of shots per game by foreign players of the top four teams
表4. 四强球队外援场均出手次数统计
球员名称/位置 |
场均出手次数 |
所属球队 |
弗格(PG) |
13.3 |
辽宁 |
威金顿(PG) |
13.1 |
新疆 |
卡里克–琼斯(PG) |
12.8 |
浙江 |
沃特斯(PG) |
12.4 |
广东 |
多米尼克–琼斯(SG) |
11.3 |
新疆 |
盖利(SF) |
9.3 |
浙江 |
威姆斯(SF) |
9.2 |
广东 |
库珀(PG) |
8.6 |
辽宁 |
佩里(C) |
7.8 |
浙江 |
莫兰德(C) |
5.3 |
辽宁 |
克里克(SF) |
4.0 |
新疆 |
贝尔(C) |
3.9 |
广东 |
通过CBA官方数据网站可知2023~2024赛季季后赛四强球队场均出手都在80次以上,最高的辽宁队有82.1次场均出手,最低的浙江队也有80.8次,对表4的数据进行处理可得出,四强球队外援出手次数占全队出手的比例为:辽宁队33%、新疆队为35%。广东为31%、浙江队为37%。季后赛四强球队内的本土球员在联赛中已经是各位置的佼佼者,但每场比赛近乎三分之一的出手还是要依赖外籍球员来完成,我们的本土球员的投篮自信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但从内线外援的出手次数,可以看出四强球队对于内线外籍球员的要求从篮下进攻全面正在向防守全面过渡,给予本土内线球员更大的进步空间。
2.5. 外援的上场政策变更
从1995年引入第一个外援开始,中国篮协规定每支队伍最多只能有两名外援,每支队伍在每场比赛中只有一位外国球员可以参加,而1998~1999赛季,中国篮协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外籍球员上场人数改为4节4人次,可以某一节两名外援同时在场上[5]。2009~2010赛季,联赛又进行了一次重大的改革,不再限制外籍球员上场时间,大大促进了外籍球员的发挥。丰富教练组对球员的战术安排,外籍球员的上场时间变更为4节4人次或4节5人次。随着联赛的水平不断提高,2021~2024赛季外援实行4节4人次,后四名球队可以实行4节5人次。2024年最新的外援政策是4节7人次,最后一节只能上一名外援,但每个队伍可以签约4名外援,且外援的工资慢上调到475万美元,这一政策大幅度提高了联赛的竞争力,但也对一些本土球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3. 外援引入对本土球员的影响
3.1. 减少国内球员的战术地位
核心球员与角色球员的区别主要在于回合占有率以及投篮出手次数,所以要得知一个球员在球队中的进攻以及战术地位主要通过回合占有率以及投篮出手次数来进行分析。从表2和表4可知2023~2024季后赛四强球队内外籍球员仍然处于核心地位,而本土球员更多地是起到一个牵制以及助攻者的作用,大部分的本土球员没有教练团队为其量身定做的战术,都被视为角色球员。目前,教练员在进行技战术部署和安排时,基本上是以外援为核心。球队的技战术打法,都是根据外援的情况来进行安排,各俱乐部在引进外援之后,外援与球队之间进行适应的时间都比较短, 因此外援与本土球员之间并没有太多的默契,在球场上,有的球队就会出现外援球员一直用个人能力进行单打这一情况,比赛也变成了外籍球员的个人秀[6]。
3.2. 本土球员缺少关键球锻炼机会
关键球一般是指在比赛最后3分钟分差在3分以内的投篮出手。关键球也是衡量一个球星成色的基本标准,往往由队内个人能力最为出众的球星执行,我们熟知的NBA球星“科比”、“詹姆斯”等都是联赛里的关键先生。回顾近两年中国男篮在国际赛场的比赛不难看出中国男篮的关键球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例如2023年杭州亚运会男篮半决赛,在一度领先的情况下未能命中关键投篮,被菲律宾男篮逆转,最终76比77惜败。在2024年亚洲杯预选赛上,也是在最后时刻没有球员能够站出来得分打破局面最终73比76不敌日本男篮。2023~2024赛季季后赛四强球队共打了25场比赛,其中关键球出手两次以上的球员共10名合计出手37次。从表5可知,外籍球员在关键时期出手次数共24次,占比率为64.9%,命中率为30%,本土球员关键时刻出手次数为13次,占比率为37.1%,命中率为30.7%。从数据可知,本土明星球员的关键球出手次数占比低于外籍球员,但命中率并不弱于外籍球员,教练比较倾向于将关键球交予外籍球员处理,本土球员的关键球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CBA名宿王仕鹏在2006年男篮世锦赛中绝杀斯洛文尼亚,在这颗三分球之前王仕鹏全场并无任何得分,正是在联赛中日积月累地锻炼使其最后时刻敢于出手、勇于出手。
Table 5. Statistics of the number of shots taken by the top four teams in the playoffs at critical moments (more than two shots)
表5. 四强球队季后赛关键时刻出手次数统计(出手两次以上)
球员名称/位置 |
关键球出手次数 |
投篮命中 |
威金顿(PG) |
7 |
3 |
威姆斯(SF) |
6 |
1 |
多米尼克–琼斯(SG) |
4 |
1 |
弗格(PG) |
4 |
2 |
齐麟(SF) |
3 |
1 |
张镇麟(SF) |
3 |
1 |
余嘉豪(C) |
3 |
1 |
卡里克–琼斯(PG) |
3 |
1 |
赵继伟(PG) |
2 |
1 |
陆文博(SG) |
2 |
0 |
3.3. 对本土球员具有巨大挤压效应
目前CBA俱乐部寻找外援的第一标准就是能否在比赛中打出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也就要求了外援的个人能力也要越来越强。随着这些优秀外援的加入,国内球员的成长空间被进一步的挤压,一些年轻球员如果在几场比赛中没能适应CBA的强度,就会被外援夺走一部分上场时间乃至下放到发展联盟。虽然有了外援的进入,队伍的成绩和比赛的观赏性可能会得到提高,但一些年轻球员却因为得不到锻炼的机会,没有时间和空间成长就被迫“凋零”。
3.4. 对国内球员整体实力有推进作用
随着外援政策的逐步开放,未来会引入越来越多的外籍球员,这对于国内球员的生存现状无疑是一个巨大冲击,在这种压力之下国内球员想要继续在CBA打球、获得一个稳定的轮换位置,只能放下以往散漫的职业态度,更认真、更大强度的训练才能在外援潮中保住自己“饭碗”。更多数量的外援引入,可以让国内球员在日常训练中观察、学习他们的技术动作,也让国内球员与外援的同场对抗中更好地感受世界前列的比赛强度,更快的攻防转换程度、更多的无氧回合。这会在无形中提升国内球员的整体竞技水平。
3.5. 引入先进的篮球理念
在2024年放开外援政策后,先后共有100多名外援注册CBA,通过实训留在CBA的外援数量为57名,是历史新高。在这57名球员,其中有过NBA履历的球员为41名,占外援总数的71.9%。NBA为目前世界上竞技水平最高的篮球联赛,以高对抗、转换快、投篮准闻名,2023~2024赛季NBA所有球队的平均回合在103次,CBA回合数最高的球队则为91次,证明目前CBA与世界一流联赛的篮球理念还存在不小的差距[7]。现代世界篮球理念要求场上位置的模糊化、从后卫到中锋都有持球快速推进的能力以及投篮能力,这些有NBA履历的外援可以将这些比赛方式带入CBA,在比赛中利用自己快速的攻防转换能力让国内球员更直观的感受世界一流的篮球竞技水平。
4. 外援引入对CBA联赛的影响
4.1. 提升CBA联赛在世界上的知名度
2021年国内知名媒体HoopsChina根据世界各个篮球联赛球队的整体水平和影响力排出一份TOP50榜单,这份榜单里NBA位列榜首而CBA则排在第34位,这说明不论是球队平均实力还是影响力CBA距离世界第二大联赛都还有一些距离。随着越来越多外籍球员的加入,给CBA联赛注入了新的活力,使CBA与国际篮球结合得更加紧密,也提高了CBA的知名度。以外援带动外援、外援带动球迷的形式,吸引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球迷了解CBA、走进CBA、喜爱CBA。例如今年签下的迪亚洛、贝兹利等等都是在NBA有很高知名度的球员,这也让一些国外媒体开始转播CBA,使CBA的名气有了很大的提升,引进高水平、高曝光的外援已经成为CBA联赛的一个重要板块,也是CBA提高知名度的一个重要方式。
4.2. 提高CBA联赛的商业价值
CBA联赛的主要收入来源于三部分,分别是转播费、冠名费以及门票销售。可以说CBA的精彩程度直接决定CBA的商业价值,球迷们想看的往往都是精彩扣篮、球星对攻、快速的攻防转换,这恰恰是外援能够满足的。有数据显示有60%的人想去现场观看CBA,其中被外援吸引的人占比超过85%。外援高水平的比赛状态牢牢吸引住了球迷们的目光,他们决定了一场比赛观众数量的多少,近几年外援数量增加,使得CBA观众席基本场场爆满,CBA的转播费、广告费也随之水涨船高。
4.3. 提高联赛对抗程度和观赏性,扩宽粉丝群体
2024~2025赛季截止目前每场比赛场均上座人数超过4700人,对比前一年增长了15%,每场比赛人均观看时长为36 min,对比前一年增长了9.2%。大众更为熟悉的咪咕视频平台和腾讯视频平台在外援贝兹利的第一场比赛中,观看人数超过2400万人次,广东队引入贝兹利的话题在微博、虎扑等多个主流媒体上创造了51个热点话题,这是外籍明星球员价值的绝对体现。由此可见,外援的明星效应对提高CBA联赛观赏性和精彩程度的贡献可见一斑。
4.4. 加大了俱乐部的经济压力
在CBA联赛中,一个队伍里外援的竞技水平高低是决定球队成绩的关键因素,这也是各个俱乐部的共识,都通过引用外援来提升球队实力。特别是在新赛季放开外援政策后,俱乐部都在争先恐后地招募外援,一些俱乐部利用外援优先续约条款来暗中竞争、哄抬价格,使得部分外援的签约性价比很低,多花了很多“冤枉钱”。目前CBA明星球员的工资基本在600万元,而外籍球员的薪资普遍在900万元,最高者甚至将近1500万元,这给一些俱乐部带来了非常大的经济压力。由于外援政策的变更,俱乐部可以同时签下4名外援,这对于经济实力不雄厚的俱乐部是一个强力的打击,联赛中的排名也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一些球队大肆购买外援,虽然成绩上取得了进步,但是收入与支出不成正比,导致连年亏损,增加了运营难度。
4.5. 影响我国男篮后备人才培养
CBA联赛创立之初,其目的就是为我国培养篮球人才。作为我国篮球领域内“黄埔军校”CBA诞生了许多优秀的篮球人才,一些球星曾进入NBA联赛打球,也带领我国男篮多次进入世界前8强。这都是CBA联赛不可磨灭的功劳,目前多外援的引入,一方面能够给予国内球员更多的压力,但另一方面,也确实减少了年轻球员的培养力度,基本都在走招募外援直接提升这一条道路。2024年选秀的前三名球员,场均上场时间只有10分钟,而各队主力外援的上场时间却达到了33.1分钟,这对于年轻球员的发展和经验积累是不利的。纵观这几年我国男篮在世界赛的表现可以看出,在姚明等球员退役后,我国男篮年轻球员的发展还是受到外籍球员大批量涌入的影响。
5. 结语
自CBA创立以来已经走过29年的辉煌历程,在这期间外援也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外援的引用政策放开是大势所趋,但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研究认为,外援引用制度的改革对于国内球员和联赛的发展利弊皆有,多引用外籍球员可以增加联赛的对抗性和观赏性,以此来提高观众的上座率,但是也会减少年轻球员的上场时间、国内核心球员的关键球能力等。各俱乐部在引用外援的过程中也要重视本土年轻球员的培养,同时外援的引用除了要激励本土球员、与世界篮球接轨的基础上,还要以回归球迷感受为核心,增加外援的管理和激励制度。让CBA外援更好地为广大球迷服务,成为更有观赏性和竞技性的国家篮球人才培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