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数字经济是驱动全球资源重新配置、经济结构转型和竞争格局变革的关键力量,深刻影响着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的变革。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数字经济在贸易领域的深层次应用,已成为促进对外贸易增长、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途径。在众多新兴外贸模式中,跨境电商凭借其迅猛的发展势头、广阔的成长空间和突出的带动效应,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其健康有序发展至关重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国办发〔2021〕24号)着重强调了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关键价值。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指明了未来方向:提升开放层次、推动数字贸易进程、加速建设贸易强国目标。在推动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这些政策举措为“中国制造”利用跨境电商拓宽出海通道提供了新机遇,并为跨境电商引领和推动贸易强国建设提供了新动能。
2015年至今,我国已分七批次在31个省级行政区建立了覆盖内陆沿海、贯通东西部的跨境电商试点区域。这些专项措施为制造类企业提供了多维度支持,不仅加速传统行业改造更新,带动外贸规模提升,还助力地方经济进步,对企业实现提质增效起到关键作用。然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但仍有大量本土企业在研发能力、产品档次和运营管理等方面仍存在明显短板。因此,只有将跨境电商蓬勃发展的新机遇转化为促进企业生产力提升的关键驱动力,才能为我国实现贸易强国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重点考察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的实施效果,探讨该政策能否切实促进企业质量效益提升?并从实证角度解析综试区政策对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研究成果有助于不同所有制性质和要素密集度的企业把握发展契机,同时为政府部门完善政策和企业优化经营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2.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说
2.1. 文献综述
2.1.1. 跨境电商综试区政策概述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创建与发展,是在新时代治国理政方略指引下,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新特征而实施的重要探索。这一创新举措旨在解决跨境电商领域长期存在的痛点问题,推动更深层次的改革开放进程。2015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首个跨境电商试验区(国函〔2015〕44号),对杭州试点工作作出明确部署。此后七年时间内,国家先后批准设立了165个试验区,截至2022年底,这些试点区域已遍布全国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构建起“内陆沿海协同发展、东西区域优势互补”的开放新体系。
跨境电商综试区在政策实施层面主要聚焦两大改革方向:一是优化税收激励措施,二是提升监管服务效能。在政策创新方面重点推进税收制度优化与监管服务升级。通过改进出口退税机制、简化进口商品准入流程,对限定额度内的清单商品实施关税减免,并将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征收比例下调至法定税率的70%,同时逐步扩大优惠覆盖范围。在监管服务领域,围绕交易支付、物流通关、外汇结算等关键环节,探索建立标准化业务流程和创新型监管模式,推动跨部门信息共享与协同机制建设,构建适应跨境电商发展的新型监管服务体系。
2.1.2. 跨境电商综试区政策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
跨境电商作为数字经济与全球贸易深度结合的创新业态,依托其数字化赋能特性,正逐步成为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重要引擎。从不同研究视角来看,相关学者对该领域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多维度探讨。在宏观经济影响方面,有研究表明跨境电商试点区域的设立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1]。另有学者指出,这类特殊经济功能区能够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制造企业的质量水平[2]。还有研究证实,试验区建设对稳定就业市场、激发城市创新创业活力产生积极影响[3]。从产业发展的中观维度分析,多位专家发现跨境电商试点政策有效带动了制造业与电商产业的协同发展,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4] [5]。在企业层面的微观研究中,学者们重点考察了试点政策对企业发展的多重效应,包括提升企业经营质量[6]、改善环保表现[7]以及增强创新实力[8]等方面。
现有研究已从多个维度探讨了跨境电商的经济影响,然而针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深入分析相对欠缺。基于此研究空白,本研究聚焦高质量发展视角,将跨境电商综试区政策作为外生冲击事件,运用多期DID实证方法,系统考察该政策对制造企业质量提升的作用机制。研究重点分析不同产权结构和要素密集型企业间的政策响应差异,旨在为优化综试区空间配置提供实证依据和政策参考。
2.2. 理论假设
跨境电商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载体,通过数字化手段改变了传统贸易的模式和流程,推动了全球价值链的重构。从理论上来说,跨境电商综试区政策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直接效应,主要体现在促进创新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两个方面。一方面,跨境电商通过政策创新、制度优化和技术支持,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了更加便利的贸易环境和创新平台[9]。跨境电商的发展促进了新技术的传播和应用,在激烈市场竞争下倒逼企业加大数字技术投入力度,尤其是借助数字技术升级现有生产链以及开发新的生产场景,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从而提高生产效率[10]。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的设立进一步推动了信息共享,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提升产品竞争力[11]。另一方面,综试区的政策优惠和便利化措施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促进了资源的高效利用[12]。此外,数字贸易促进了技术溢出和创新扩散,制造业企业可以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获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研发能力和生产效率[13]。综试区的设立吸引了更多高端制造业企业入驻,推动了产业链的延伸和价值链的提升[14],这不仅有助于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也为跨境电商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H: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建设将显著促进中国制造业结构升级。
3.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3.1. 模型设定
本文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DID)构建计量模型,旨在准确评估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设立对企业发展的政策效果。考虑到该政策自2015年起在全国各城市分批实施的特点,这种多期DID方法能够有效控制时间异质性,从而更精确地识别政策实施的净效应。
(1)
其中i、t、j分别代表企业、年份、企业所在城市。在衡量制造业企业发展质量方面,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计算的全要素生产率(TFP)作为核心指标[15] [16],该指标数值与企业质量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作为关键解释变量,用于识别跨境电商试点政策效应:当企业所在城市j在t年度被纳入试点范围时赋值为1 (实验组),否则为0 (对照组)。
包含企业特征、行业属性及区域经济等多维度控制变量。为控制不可观测的异质性影响,模型同时纳入了企业个体固定效应(
)和时间固定效应(
),
表示随机误差项。
3.2. 变量选取
3.2.1. 被解释变量:企业高质量发展
提升企业发展质量的核心在于增强全要素生产率[17]。学界普遍采用这一指标来评估企业发展质量[16],因其能够综合反映资本、劳动力、技术、制度、资源禀赋及开放程度等多维要素对产出的贡献[18]。基于此,本研究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测算的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衡量企业发展质量的核心指标。
3.2.2. 解释变量: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本研究运用双重差分法(DID)来检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的实施效果。模型的关键变量是城市试点(Treatj)与政策时间变量(Postjt)的乘积项(Treatj × Postjt)。通过分析交互项的回归系数,能够准确识别政策对试点城市产生的净影响,同时排除了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原有差异以及时间趋势可能带来的干扰。
3.2.3. 控制变量
控制变量的选取借鉴苏二豆的研究[19],包括以下可能影响制造质量发展的企业特征变量:反映盈利能力的总资产收益率(ROA)、体现资金状况的现金流比率(Cashflow)、表征发展潜力的成长性指标(Growth)、代表治理结构的董事会规模(Board)和两职合一情况(Dual)、显示股权特征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Top1)以及市场价值指标托宾Q值(TobinQ)。
3.3. 数据说明
本研究选取2010~2022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数据来源包括CSMAR、Wind数据库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样本处理包括:剔除ST/*ST等异常企业,对连续变量进行1%分位数双侧截尾,删除缺失值样本,最终获得17,333个有效观测值。
3.4. 描述性统计
表1汇报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其中,全要素生产率均值为11.214。跨境电子商务试验区虚拟变量的均值为0.480,说明样本中约48.00%的企业位于跨境电商综试区政策覆盖的城市,这一比例接近样本的一半,为后续双重差分模型的因果识别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布基础。控制变量部分,总资产收益率、现金流比率、成长性、董事人数、两职合一、股权集中度、托宾Q值的均值分别是:0.044、0.051、0.167、2.110、0.317、0.333、2.144。总体而言,各变量的均值与标准差均处于合理范围内,且变量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表明本文的数据分布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多样性,能够较好地支撑后文的实证分析。
Table 1.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the main variables
表1.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
VarName |
变量描述 |
样本量 |
均值 |
标准差 |
最小值 |
最大值 |
被解释变量 |
TFP |
采用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来度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17,333 |
11.214 |
1.249 |
7.727 |
15.411 |
解释变量 |
did |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
17,333 |
0.480 |
0.499 |
0 |
1 |
控制变量 |
ROA |
ROA = (净利润/平均总资产) × 100% |
17,333 |
0.044 |
0.067 |
−0.375 |
0.254 |
Cashflow |
净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
17,333 |
0.051 |
0.066 |
−0.224 |
0.283 |
Growth |
成长性 = (本期数值 − 上期数值)/上期数值 × 100% |
17,333 |
0.167 |
0.362 |
−0.653 |
3.808 |
Board |
董事会人数,取自然对数 |
17,333 |
2.110 |
0.193 |
1.609 |
2.708 |
Dual |
如果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由同一人担任,Dual取值为1;反之取0 |
17,333 |
0.317 |
0.465 |
0 |
1 |
Top1 |
Top1 = 第一大股东持有的股份数量/公司总股份数量 × 100% |
17,333 |
0.333 |
0.141 |
0.081 |
0.758 |
TobinQ |
TobinQ = 企业市场价值/企业资产重置成本 |
17,333 |
2.144 |
1.346 |
0.802 |
16.647 |
4. 实证结果与分析
4.1. 基准回归结果
表2展示了跨境电商试验区政策对制造业企业发展的影响。在逐步完善的模型设定中:(1) 基础模型显示初步效应;(2) 加入固定效应控制个体差异;(3) 仅引入控制变量;(4) 综合固定效应和控制变量的完整模型。所有模型的核心变量(did)系数均在1%水平显著为正,证实试验区政策显著促进了制造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模型逐步控制个体异质性和相关变量,估计结果保持稳健,进一步验证了政策效应的可靠性。
4.2. 平行趋势检验
本研究采用双重差分法(DID)评估政策效应[20],其关键前提是满足平行趋势假设。为此,我们构建了试验区设立前后的虚拟变量:Pre 1~Pre 3表示设立前1~3年,Post 1~Post 3表示设立后1~3年,Current表示设立当年。以设立前一年(Pre 1)为基准期,实证结果显示(见图1),Pre 2和Pre 3的系数均不显著,证实政策实施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趋势一致,满足平行趋势假设。同时,Post 1~Post 3系数呈现显著递增态势,表明试验区政策效果具有持续增强的动态特征,不仅产生即时影响,还随时间推移发挥累积效应。
Table 2. Baseline regression results
表2. 基准回归结果
VARIABLES |
(1) |
(2) |
(3) |
(4) |
|
TFP_FE |
did |
0.1753*** |
0.0299** |
0.283*** |
0.0414*** |
|
(0.0189) |
(0.0120) |
(0.0173) |
(0.0110) |
ROA |
|
|
1.260*** |
1.279*** |
|
|
|
(0.145) |
(0.0944) |
Cashflow |
|
|
2.864*** |
0.563*** |
|
|
|
(0.147) |
(0.0707) |
Growth |
|
|
0.373*** |
0.319*** |
|
|
|
(0.0253) |
(0.0149) |
Board |
|
|
1.291*** |
0.294*** |
|
|
|
(0.0477) |
(0.0344) |
Dual |
|
|
−0.290*** |
0.0298** |
|
|
|
(0.0186) |
(0.0123) |
Top1 |
|
|
0.937*** |
−0.501*** |
|
|
|
(0.0660) |
(0.0797) |
TobinQ |
|
|
−0.262*** |
−0.0451*** |
|
|
|
(0.007 46) |
(0.004 34) |
Constant |
11.13*** |
11.20*** |
8.434*** |
10.69*** |
|
(0.0130) |
(0.0064) |
(0.108) |
(0.0807) |
个体固定 |
No |
Yes |
No |
Yes |
时间固定 |
No |
Yes |
No |
Yes |
Observations |
17,333 |
17,333 |
17,333 |
17,333 |
R-squared |
0.0049 |
0.9153 |
0.203 |
0.929 |
注:括号中为稳健标准误;***p < 0.01,**p < 0.05,*p < 0.1。
Figure 1. Parallel trend test results
图1. 平行趋势检验结果
4.3. 稳健性检验
4.3.1. 安慰剂检验
为排除其他因素干扰,本研究参照白俊红方法开展安慰剂检验[21]。通过对试验区设立情况进行1000次随机抽样模拟,结果显示:随机生成的估计系数均围绕零值呈正态分布,且均值显著小于实际估计值(见图2)。这一结果符合安慰剂检验预期,证实试验区政策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效应并非由随机因素驱动,验证了研究结论的稳健性。
Figure 2. The placebo test
图2. 安慰剂检验
4.3.2. 滞后解释变量
将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did滞后一期,以判断试验区建立对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滞后性影响。如表3列(1)显示,解释变量滞后一期在5%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跨境电商综试区的政策效应并非立竿见影,政策实施初期,企业需要时间适应新的贸易规则、优化供应链布局,并逐步调整生产结构,而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需要时间,验证了跨境电商综试区设立对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滞后性正向影响。
4.3.3. 替换被解释变量
目前,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方法有LP法、OLS法、OP法和GMM法等。本研究综合采用LP法和OLS法进行测算:LP法能有效解决投资数据为负值及与生产率关联性弱的问题[22];OLS法则因其操作简便、结果直观,常被用于基础性分析。根据模型(1)的回归结果(见表3第(2)、(3)列),跨境电商试点政策变量(did)的系数在1%显著性水平上为正,这说明即便更换不同的生产率测算方法,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仍能显著促进制造企业的质量提升。
Table 3. Robustness test results
表3. 稳健性检验结果
VARIABLES |
(1) |
(2) |
(3) |
TFP_FE |
TFP_LP |
TFP_OLS |
did |
0.0253** |
0.0336*** |
0.0381*** |
|
(0.0112) |
(0.009 74) |
(0.0105) |
ROA |
1.264*** |
1.470*** |
1.308*** |
|
(0.100) |
(0.0878) |
(0.0911) |
Cashflow |
0.499*** |
0.527*** |
0.562*** |
|
(0.0751) |
(0.0638) |
(0.0680) |
Growth |
0.339*** |
0.285*** |
0.310*** |
|
(0.0163) |
(0.0134) |
(0.0144) |
Board |
0.260*** |
0.227*** |
0.276*** |
|
(0.0382) |
(0.0299) |
(0.0327) |
Dual |
0.0331** |
0.0265** |
0.0280** |
|
(0.0130) |
(0.0105) |
(0.0117) |
Top1 |
−0.462*** |
−0.373*** |
−0.472*** |
|
(0.0859) |
(0.0676) |
(0.0758) |
TobinQ |
−0.0393*** |
−0.0291*** |
−0.0413*** |
|
(0.004 93) |
(0.003 58) |
(0.004 12) |
Constant |
10.85*** |
7.787*** |
10.03*** |
|
(0.0892) |
(0.0696) |
(0.0768) |
个体固定 |
是 |
是 |
是 |
时间固定 |
是 |
是 |
是 |
Observations |
14,014 |
17,333 |
17,333 |
R-squared |
0.938 |
0.911 |
0.927 |
5. 异质性分析
5.1. 企业所有制性质
本研究通过区分国有和非国有制造企业,考察了跨境电商试验区政策效应的异质性特征。实证结果表明(见表4),该政策对非国有企业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国有企业,这一差异主要源于两类企业在组织特性和市场定位上的根本区别。国有企业的经营决策往往受到行政体制的约束,管理层级复杂导致市场响应迟缓,难以充分适应跨境电商所需的灵活经营模式。同时,凭借传统外贸渠道的既有优势,国有企业对新兴跨境电商模式的转型动力相对不足。反观非国有企业,其扁平化的管理架构确保了快速的市场应变能力,能够及时调整生产和营销策略来对接国际市场需求。更重要的是,跨境电商平台有效弥补了非国有企业在资金、渠道等方面的资源劣势,通过降低贸易成本、提供数字化工具等途径,显著提升了其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此外,跨境电商“小单快返”的商业模式为非国有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市场试错机会,使其能够通过快速迭代来优化产品和服务,从而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质量提升。这种因企业性质而产生的政策效应差异,为后续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支持措施提供了重要参考。
5.2. 企业要素密集度
本研究根据要素密集度差异,将制造企业划分为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两类,以考察跨境电商试验区政策的差异化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虽然政策整体上促进了制造业发展,但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这主要源于三类因素:成本结构方面,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力成本占比超60%,税收减免等政策直接降低了其运营成本;调整能力方面,这类企业规模较小、决策灵活,能快速响应政策变化;政策导向方面,因其就业创造能力更强,往往获得更多资源倾斜。相比之下,资本密集型企业受制于固定资产占比高、技术转换周期长等特点,政策效果存在时滞。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政策效应的结构性差异可能影响长期产业升级节奏,建议未来在保持就业稳定的同时,通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定向措施支持资本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推动制造业向高技术含量方向转型。
Table 4. Heterogeneity test results
表4. 异质性检验结果
VARIABLES |
TFP_FE |
国有企业 |
非国有企业 |
劳动密集 |
资本密集 |
did |
0.0305 |
0.0335** |
0.0529*** |
0.0286* |
|
(0.0228) |
(0.0145) |
(0.0180) |
(0.0173) |
ROA |
1.509*** |
1.370*** |
1.022*** |
1.642*** |
|
(0.154) |
(0.111) |
(0.112) |
(0.135) |
Cashflow |
0.542*** |
0.682*** |
0.763*** |
0.382*** |
|
(0.111) |
(0.0837) |
(0.0794) |
(0.0996) |
Growth |
0.255*** |
0.339*** |
0.304*** |
0.294*** |
|
(0.0198) |
(0.0183) |
(0.0196) |
(0.0179) |
Board |
0.402*** |
0.209*** |
0.332*** |
0.246*** |
|
(0.0487) |
(0.0402) |
(0.0410) |
(0.0498) |
Dual |
0.0120 |
0.0168 |
0.0101 |
0.0348** |
|
(0.0232) |
(0.0140) |
(0.0153) |
(0.0173) |
Top1 |
−0.0748 |
−0.285*** |
−0.429*** |
−0.157 |
|
(0.0946) |
(0.0965) |
(0.0924) |
(0.117) |
TobinQ |
−0.119*** |
−0.0668*** |
−0.0670*** |
−0.0528*** |
|
(0.008 86) |
(0.005 33) |
(0.005 72) |
(0.007 61) |
Constant |
10.75*** |
10.57*** |
10.38*** |
10.85*** |
|
(0.118) |
(0.0925) |
(0.0955) |
(0.118) |
个体固定 |
是 |
是 |
是 |
是 |
时间固定 |
是 |
是 |
是 |
是 |
Observations |
5423 |
11,910 |
8605 |
8728 |
R-squared |
0.906 |
0.896 |
0.916 |
0.927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DID),实证分析了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对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建设显著促进了制造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这一结论在通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等多种稳健性检验中得到了验证。在异质性分析中,本文发现政策效果在不同所有制性质和要素密集度的企业中存在显著差异。这些检验结果表明,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对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显著的因果性和稳健性,为政策制定提供了坚实的实证依据。
一、扩大政策覆盖范围并优化区域布局:加快扩大政策覆盖范围,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和边境省份延伸。这些地区制造业基础相对薄弱,但具备较大发展潜力,政策红利的注入将有效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全国范围内的产业协同。通过政策覆盖面的扩大,能够帮助更多制造企业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提升整体国际竞争力。同时,建议建立区域联动机制,推动东部沿海地区与内陆省份的资源共享和经验交流。
二、实施差异化政策支持与资源优化配置:针对不同所有制性质和要素密集度的企业,制定差异化的政策支持措施。对于民营企业等非公有制企业,可延续并强化现有的税收优惠、社保减免等直接支持措施;对于国有企业,则应侧重技术创新激励,通过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设立专项技改基金等方式,激发其创新活力。建议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企业需求,实现资本、技术等要素的精准匹配和高效配置,全面提升制造业的资本回报率、劳动生产率和技术创新水平。
三、加强技术创新支持与完善政策评估机制:一方面要加大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扶持力度,重点培育先进制造、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另一方面要建立动态评估体系,定期跟踪政策实施效果。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支持方向和力度,形成“评估–反馈–优化”的良性循环机制。
通过以上政策建议的实施,可以进一步发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对制造业升级的推动作用,促进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