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初中英语教材的插图是一种直观的视觉信息载体,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蕴涵了教材的相关知识信息和背景。“看”是“视觉素养”的核心成分和关键指标,属于一种视觉能力。我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发展学生“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语言能力”。因此,利用对教材插图的研究对培养学生“看”的能力也非常重要。本文以新人教版七年级英语教材中插图为研究对象,探究教材插图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和功能,最后从听说读写四个角度如何有效运用教材插图进行说明,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Abstract: Illustrations in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xtbooks are intuitive visual information carriers and important teaching resources, containing relevant knowledge information and backgrounds of the textbooks. “Viewing” is the core component and key indicator of “visual literacy”, belonging to a kind of visual ability. National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General Senior High Schools (2017 Edition, 2020 Revision) proposes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develop students’ “language ability to understand and express meanings in social contexts through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viewing and writing”. Therefore, the research on textbook illustrations is also very important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 “viewing” ability. Taking the illustrations in new PEP Junior English textbooks for Grade 7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ignificance and functions of textbook illustrations in English teaching, and finally explains how to effectively use textbook illustrations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so as to better cultivate students’ core competences.
1. 引言
英语教材是英语教师进行英语教学的重要资料和工具,英语教材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我国初中英语教材跟随着时代发展的脚步几经变革,先后有人教版英语教材,外研版英语教材,译林版英语教材以及牛津版英语教材等,教材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课程资源的科学性也不断提高,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教材插图的使用,可以说教材插图就是教材资源优化配置的一个重要表现[1]。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本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尽力让图表、图像、声音走进文字世界,共同构筑一个完整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需要的课本体系。被这一目标所驱使,初中英语不同版本的教材都配备了各类插图。现在提倡单元整体教学,插图作为单元内容的一部分,始终紧紧围绕单元话题展开。教材中的插图不仅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而且具有生动、形象、直观、具体的特点,对有效揭示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教材插图,巧妙地解决词汇教学中的一些难点;可以利用教材插图中微小细节所传递的信息,使学生透过图片看到文字背后的内容;可以在插图的基础上创生出新的信息内容,让图片具有信息差或是一定的信息提醒功能,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语言支架。插图具有直观性,通过图像还原故事情境,更能强化语言发生情境的真实性,除了给人感官体验丰富有趣、呈现的情境真实,还会在细节内容上反映出中西的文化交流[2]。如果能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将英语教材的插图有效应用到英语听、说、读、写的各项教学中,对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受教育环境等条件的限制,关于为什么要使用图像以及应该如何设计和使用插图等问题,尚未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
2. 插图的意义与功能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教材的传统地位发生了变化,教科书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内容,要求教材更多地扮演信息提供者、学习引导者、兴趣激发者的角色。这就要求教材内容更加注重趣味性和启发性,也要求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教材版式更加美观等。在这种背景下,图像的地位和功能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教材作为多模态语篇,其意义建构依赖文字、图像、色彩、排版等多种符号资源的协同作用。插图作为多模态元素之一,不再仅是文字的附属品,而是与文本形成“互补型”、“强化型”或“扩展型”互动关系。作为教材资源,插图与文字一样承载着教材的教学功能和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作用。插图更多地具有了对课程内容进行解释说明、提供和补充课程信息、引发学生思考等新的功能[1]。照片、绘图、卡通漫画类图像、图表和地图类图像等不同的图像类型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对学习具有不同的促进作用,能够培养学生不同的认知能力[3]。从对学生的作用角度,Duchastel等将图像功能分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注意功能、聚焦学生注意力的导向功能、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功能以及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认知功能。
3. 插图使用现状
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在课前,教师虽然会布置预习任务,但上课时常常跳过导入环节,忽略了课本中的插图;第二,在实际的教学应用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只是蜻蜓点水式使用插图,引导学生重点关注课本中的语言文字,未能通过研读插图中的细节信息,建立图文间的联系,学生无法以插图为基础,展开合理想象或者发表自己的观点;也未能深度挖掘教材插图的隐含信息,使之为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服务。第三,很多教师会在网上找一些图片,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吸引学生注意力,却时常会出现图像与内容关系不紧密,图文不符的现象。出现此类情况的原因之一是教师自身对插图使用意识较为单薄,虽然能够认识到插图的教育功能,但是在备课、教学过程中却对插图的教学形式有所忽略[4]。
4. 活用教材图片的原则
4.1. 激趣性
兴趣是一种学习动力,是学习知识、发展智力的首要条件。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中学生活泼好动,处在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期,易产生新鲜感、接受能力、模仿能力强,记忆力好,听觉灵敏。根据这些特点,教师要善于利用插图激发学生兴趣,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可以把学生的间接兴趣引导到由事物或行动本身引起的直接兴趣,把短暂的兴趣引向持久的乐趣中,增强他们对图片的关注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特别是对落后的学生来讲,这是提高他们学习兴趣的一个好方法,在关注图的过程中让他们慢慢学会一些简单的句型。对于中高层次的学生在看说综合图的过程中可以引发学生思维的想象和延伸,展示和考验他们英语的底子和激发他们英语的潜能。教材插图的丰富性与个性色彩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点,引导并组织学生通过插图更好地探索教学主题,促进学生对英文词汇的记忆与掌握,同时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5]。
4.2. 针对性
教材插图作为语篇多模态呈现形式之一,同样承载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传递文化内涵和情感态度、培养审美能力和提高思维方式的作用。它不仅为学生发展语言技能和形成学习策略提供语言和文化素材,还为学生认识和了解世界提供平台[6]。初中英语教材图片多,所代表的内容也很丰富,但有些图片是装饰版面的功能,有些是促进理解和提供学习内容的功能。因此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多少、教学重点来选择运用,否则可能会导致完不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在课前要进行周密细致的准备,对照教材反复研究,有所求取舍,从中选择出最能促进教学的图片资料。
4.3. 层次性
英语课堂教材图片的运用需要注意学生的层次。初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英语单词和知识,但每个人的英语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对他们每个人来说都需要一定程度的提高,因而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英语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即原有的英语水平和能够达到的英语水平,甚至还要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根据认知负荷理论,人类工作记忆的容量有限,过度复杂的信息输入会导致认知负荷过载,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插图任务时,需遵循“阶梯式负荷”原则:对低水平学生,优先使用聚焦型插图(如单一物品图),搭配简单句型练习,避免因信息过多导致负荷过载;对中高层次学生,可引入多模态整合型插图(如包含多人物、多场景的复杂图),设计“图文互译”“场景续写”等任务,在可控负荷范围内促进高阶思维发展。因此,英语课堂图片的运用应有阶梯性的提高,即教师课堂用图任务的设计要比学生目前的水平略高一点,为他们提供相对复杂的任务,才有利于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
5. 有效运用教材插图的策略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对语篇中配图的分析,教师要关注图片中人物或动物的行为、表情、心理状态、色彩搭配,以及场景布局等传递的意义,这些也是构成语篇主题意义的必要成分。充分运用插图,深入挖掘教材插图的教学价值,以图助听、以图促说、以图带读、以图练写,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1. 以图助听
对于听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来说,则可以通过教材中的插图,在结合图片人物相关表情及肢体语言的基础上,预测该听力内容是在什么地点,什么时间发生的,什么人物以及人物关系是什么样的,对于这些基础信息的了解能够辅助学生更好的抓取听力内容的大意,帮助理解听力语篇,减少听力中生词障碍对于英语听力的影响。以新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You and Me”在Section A 1b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听前让学生观察和描述两幅插图,并让学生借助教材中的这两幅插图感知和预测相关主题内容,猜测“what are they doing?”,引导学生关注他们的肢体动作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通过预测任务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利用情境线索进行推断预测的能力,并为学生听对话作铺垫,降低听力的难度。在听中,学生通过插图的情境和听力对话完成教材中的为图片标序活动(如图1所示),来理解主题内容,学习目标语言。在听后,学生结合听前和听中获取的图文信息用“Good morning! I’m… Are you…?”“Good morning! Yes, I am./No, I’m…”进行同伴交流。学生在一系列图文结合的表达活动中,内化目标语言,理解主题内容。以上理解、预测、表达等语言学习活动都围绕教材插图展开。教材插图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创设了真实的情境,促进了学生对听力文本内容的理解,也为语言运用提供了素材,提升了学生在真实语境中恰当表达的能力。
(图片来源: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第20页)
Figure 1. Illustration in Unit 1, Grade 7, Volume 1, New People’s Education Press Textbook
图1. 新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插图
5.2. 以图促说
插图为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提供了丰富形象的内容。在参与英语课堂教学之际,学生经历了多样的活动,输入了语言,做好了输出语言的准备[7]。因此,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选用直观性强、主题鲜明的插图来进行英语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对于插图内容进行说话表达。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认真观察插图,利用插图进行说话训练,培养学生叙述发言有条理、语句有层次的能力。看图说话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各抒己见,敢于对话、勇于交流,在锻炼口语表达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下面以新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We’re Family”Section A 2d中的插图为例进行阐述。插图(如图2所示)包含Li Xin的一家6口和一只宠物狗,以及家庭成员所拥有的一些物品。图2为学生谈论“Li Xin’s family”提供了人物以及主题情境,学生可通过插图谈论家人所拥有的物品及其爱好,学习词汇如Chinese chess等,激活学生关于介绍物品所属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如“Whose erhu is this? It’s Li Xin’s erhu”,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和照片中询问和介绍家人的所属物和活动;学生通过对比Li Xin和自己的家庭以及家庭成员的所属物和活动,思考家庭之间的异同,体会家庭的独特性和家人的重要性。对教材插图的充分挖掘和利用,能够为学生搭建思维训练的平台和空间,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在真实语境中恰当表达的能力,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借助教材插图,聚焦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训练,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图片来源: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第30页)
Figure 2. Illustration in Unit 2, Grade 7, Volume 1, New People’s Education Press Textbook
图2. 新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插图
5.3. 以图带读
文本中图片的介入能扩展文字故事的内涵与外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多模态语篇中非文字资源传达的意义,而且要培养他们为所给图表或自己创作的图片写出简单说明文字的能力。教材插图也是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不但可以再现文章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语篇中的抽象内容,还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主题、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建构文章的知识脉络,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形象、直观的图片能辅助学生理解语篇的关键信息。教师可利用丰富的插图信息,先帮助学生在直观视觉中提炼不同事物的本质;当学生获得感性层面的认识后,再将其与文本建立对应联系,并引导学生运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对所学知识的要点加以归纳和提炼[8]。下面以新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Keep Fit”Section B 1b为例,该部分通过引领性问题“How is exercise good for us?”介绍运动对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巨大好处,呼吁学生运动健身。该内容图文并茂,插图中人物的运动方式可以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内容快速领会文本的核心信息,文章中缺少的内容也可以从插图中猜测出来(如图3所示),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文本的难度。
(图片来源: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第22页)
Figure 3. Illustration in Unit 3, Grade 7, Volume 2, New People’s Education Press Textbook
图3. 新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插图
5.4. 以图练写
在新课标教材中,想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通过以教材插图为素材进行写作训练,是一项不错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利用课文背景图以及提供相关的图片要求学生写一篇作文,也利用书本中一些排序的图片让学生把整个故事有重点有主次地写下来。模仿中有新意,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并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图4为新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Here and Now”Section B 2a的内容,本单元的重点为运用现在进行时谈论此刻正在发生的事情。该插图为学生谈论“What are people doing?”提供了主题情境,学生可以利用图片来向同伴描述图片上人们所进行的不同活动并结合已有知识和经验积极思考、分享和交流。教师也可以根据这个插图设置分层任务,让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可以利用老师给的关键词进行看图写话,让写作水平相对较好地同学依托问题情境进行多元思考,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出更多不同表达的句子。思考问题的过程就是训练思维的过程,这能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训练融入看图、读图、思考、交流等英语学习活动中。这样不但使学生实现了学以致用,加深了对所学文本内容的理解,还顺其自然地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驱动学生灵活应用语言,有利于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图片来源: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第39页)
Figure 4. Illustration in Unit 5, Grade 7, Volume 2, New People’s Education Press Textbook
图4. 新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插图
6. 总结
插图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担负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与文字相互配合,共同构建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传输系统,有效提升“看”的技能。教材的插图不仅能拉近教材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还能推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从而促使学生学会在真实语境中进行语言表达,帮助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教材插图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资源。教师应科学地运用教材插图,使之为教学活动服务、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服务[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