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穿戴甲是一种随时随地可穿戴可卸下的美甲方式[1]。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欧美市场客单价在35~60美元,远高于其他市场。其中跨境电商渠道占比达到27%。贵州省商务厅数据表明自2018年贵州省获批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以来,从零起步,省内穿戴甲公司不断拓宽新模式。基于本地不断向好的运营基础,可以想见未来大量电商穿戴甲企业会运用TikTok等跨境电商平台进入欧美市场。贵州穿戴甲企业选择欧美市场,以电商为渠道,市场前景一片向好,然而语言作为主要的市场进入门槛之一,相关的直播话术研究却寥寥,作者在知网上寻找的美甲直播话术刊物仅有一篇[2]。基于这一现实,旨在为贵州省穿戴甲企业出海进言献策,加深现实发展同学术研究之联系,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元功能理论框定调研语料,斟辨优劣,提出较为适用美国市场的话术框架。
这一研究预计将带来三种益处。首先,利于帮助买家形成穿戴甲体验,吸引买家。其次,利于打造具有亲和力的直播间氛围,拉近买卖双方距离,提高观众直播间停留时间。最后,利于归纳优秀直播间主播的话术特点与话语逻辑,理清直播中需要注意的话语形式与信息重点。
2. 文献综述
2.1. 系统功能语言学元功能理论研究
2.1.1. 元功能理论发源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元功能思想是系统功能语言学核心内容之一。对元功能理论相关研究进行梳理,能帮助阐释元功能的内涵及运用。从现代语言学的角度看,功能的思想最初是Malinowski以及布拉格学派明确提出的。1923年,Malinowski从人类学的角度明确区分了语言的三大功能:活动功能(Active)、叙述功能(Narrative)和巫术功能(Magical)。并提出了“意义即为语境中的功能”的思想[3]。这一思想为此后语言的功能分类提供了依据。此后,不断有理论家如Bühler、Firth等提出语言功能的分类。布拉格学派语言功能的研究在Bühler的影响下得到扩充,直到1960年,布拉格学派的Jakobson在Bühler功能观的基础上将语言的功能扩展为六个:指称功能(Referential)、诗歌功能(Poetic)、表情功能(Emotive)、呼吁功能(Conative)、寒暄功能(Phatic)及元语功能(Metalingual) [4]。创造性地提出了语言的元语功能。元语言功能的核心作用为讨论和解释“代码”(即语言本身),确保交流双方对符号系统的理解一致。对于文本分析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元语功能的提出为系统功能语言学元功能的正式提出奠定基础。
2.1.2. Halliday元功能理论的确定
Halliday早期认为及物性(Transitivity)、情态(Mood)、主位(Theme)为英语分句的三种主要句法选择(1967: p. 199) [5],分别对应认知、言语角色和信息呈现(1968: p. 207) [6]。这一英语语言分类是语言功能提出的基础。Halliday (1969: p. 81)在元功能正式提出之前提出“语法组成成分”(component of grammar)、“语言功能”(functions of language)。Halliday (1978: pp. 112-113)把功能组成成分改称“元功能”(Metafunction) [7]。1994年,其在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一书中正式提出三大元功能:概念元功能(Ideational Metafunction)、人际元功能(Interpersonal Metafunction)与语篇元功能(Textual Metafunction) [8]。
2.2. 系统功能语言学元功能在语篇分析的应用研究
通过近五年的元功能应用方面的文献综述梳理,可以得出与本文研究相关的两个结论。一方面,系统功能学在语篇分析中受到学界认可。系统功能学是适用于语篇分析的理论框架。语篇通常指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它是一种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但必须语义连贯(包括与外部语义、语用上的连贯以及语篇内部在语言上的连贯)并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国际上对语篇和话语无明确界定,根据黄国文对二者的研究梳理,语篇侧重语言内部的使用,而话语涉及的范畴大于语篇,与语言在社会中的使用相关[9]。Halliday提出的“元功能”也注重语言的语义,语法形式是为了探究语义形成的原因以及构建新的语义。Halliday (1994)明确表示,他研究语法的目的是分析语篇(话语) [8],所以,他发展了适合做语篇分析的系统功能语法[10]。系统功能语法本身就是一种语篇语法,这是因为这个语法就是用来说明语言是如何使用的,即它提供了“洞察语篇的语义和语篇有效性”的方法。因此,黄国文认为这种语法框架比其他任何语言学框架“更适合用来分析语篇”[11]。方琰认为在语篇分析过程中要始终应当把注意力放在对语义内涵的解释方面,因为语篇分析的过程就是释义的过程[12]。通过知网查询,该理论近五年来在语篇分析的应用具有适用性和广泛性。在分析政治演讲、小说话语分析、法律语篇对比分析等涉及各个领域、各种体裁的话语或语篇分析。例如,黄国文以此视角对政治演讲进行分析[13]。
另一方面,知网上跨境电商直播话语(语篇)分析的相关内容少见。直播可视为一种口语语篇,该理论分析直播话语具有适应性。有关研究只发现一篇运用多模态理论对国内头部主播的话术进行分析,其中部分涉及元功能理论对直播话术的分析。结合目前的研究,跨境电商直播可以看作独立的话语语篇。目前系统功能语言学元功能在语篇分析中的运用较为广泛,体现了此理论在话语分析中的适应性。
3. 研究方法
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本研究联系了贵州省一家穿戴甲供应链公司(7000粉丝左右),通过观看其账号直播,收集了两场直播视频材料。同时收集了TikTok上同类型直播片段共10个(每个在1~3万粉丝左右,单场观看量至少一千人)以丰富素材。为了方便后续的话术分析,将视频材料转化为文字格式,通过系统功能语言学元功能理论对案例进行分析。为了达到帮助该企业直播粉丝提升5%的目标,我们将直播观看人数高于该公司的话语材料作为对比素材进行分析。
3.1. 研究对象
穿戴甲产生的口语可以看作连贯的独立语篇。究其根源,直播语篇的产生与企业促成销量的根本目的相关联。而要在市场上产生一定的竞争力,主播话术不得不考虑到产品特性、消费者心理,社会环境因素,由此发挥语言的特定功能,使得语言达到企业的要求。因此,剖析直播话术语篇,需要经过对其中的语言功能进行分析,进一步挖掘话术产生的原因和效果,总结出良好的话术特点。本文以穿戴甲直播中的常用话术为研究对象,以跨境电商直播的常用互动话术(如打招呼话术、互动话术、营销话术、结尾话术等)为研究内容,以系统功能学为理论指导,分析跨境电商直播过程中主播使用的语用策略,解析语用策略的内涵、成因和作用。
3.2. 研究程序
主播主播在开场、互动、结尾等阶段都会有较为固定的话术,其使用的语言或表达在呈现过程中会有多种形式,但总体上其目的具有一致性[2]。因此,通过对流量较大、话术较为专业的TikTok美国市场穿戴甲直播进行话术分析,对于企业形成规范的话术具有参考意义。互联网促进世界的互联互通,也促进了国际贸易互通有无。这方便了针对美国TikTok穿戴甲直播进行观看、数据收集与分析。
本研究采用话语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对收集的话术案例语料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通过收集跨境电商直播及客户维护中常用的话术(如打招呼话术、互动话术、营销话术、结尾话术等)案例语料,进行话语对比分析。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元功能理论,案例语料得以从语言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三大功能进行分析。只有从功能角度分析话语效果达到的成因,才能反过来有章法地形成具有一定直播效果的话术。
4. 结果与分析
本文把口语直播过程看成一个完整、独立的口语语篇,即直播话语(live stream discourse)总结穿戴甲在TikTok美国市场上目前较为普遍的直播话术结构。考虑到直播话术属于话语语篇且出于方便对案例进行归类和分析得考虑,采用适用于话语分析的系统功能学理论进行分析。同时,为了找到适合的直播话术特点,重点分析观看量较大的直播间话术特点。
4.1. 概念功能
韩礼德所说的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分为经验功能(Experiential Function)和逻辑功能(Logical Function)。经验功能指的是语言对主客观世界的过程和事物的反映。换言之,就是反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中所发生的事、所牵涉的人和物以及与之有关的时间、地点等环境因素。逻辑功能指语言对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意义单位之间逻辑关系的表达。经验功能主要通过“及物性”(Transitivity)和“语义”(voice)加以体现。选取的素材在逻辑语义上差异较小,且主播口语水平较佳,二者间逻辑语义差距较小不加以分析。
及物性系统是概念功能的一个重要体现,对主客观世界客观事物发生的经验过程分为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六种不同的过程。物质过程指某实体做某事的过程,过程本身常有动态的动词来体现。心理过程是表示心理活动的过程,过程本身常有表感觉、认知的动词来体现,整个过程一般由活动的主体和客体组成(即感知和被感知的现象),这种被感知的现象既可以是具体的人或物,也可以是抽象的东西或现象。关系过程是说明各事物之间彼此关系的过程。利用概念功能作为理论视角的研究大多数都是从概念功能的及物性系统出发,例如栗香翠使用及物性系统对新闻语篇进行定量分析[14]。根据收集到的案例语料,将收集的视频语料分为两类,分别为观看人数小于一千人及超过一千人。对每种过程在语料中的占比进行了统计。
根据表1、表2中的内容可以发现,物质过程、行为过程和心理过程的占比最高,占比最少的是心理过程、存在过程。在收集的直播语料中,主播的交流对象为直播间内的观看人群,以穿戴甲带货为主题领域,直播语场具有实时性和灵活性,需对观众反馈进行内容调整。
Table 1. Statistical data on the experience process of corpus below 1000 views
表1. 观看量1千以下视频语料的经验过程统计
物质过程 |
20% |
心理过程 |
2% |
关系过程 |
22% |
行为过程 |
30% |
言语过程 |
18% |
存在过程 |
8% |
Table 2. Statistical data on the experience process of corpus above 1000 views
表2. 观看量1千以上视频语料的经验过程统计
物质过程 |
30% |
心理过程 |
14% |
关系过程 |
5% |
行为过程 |
20% |
言语过程 |
25% |
存在过程 |
6% |
以语料中贵州本土穿戴甲供应链品牌ketero直播间直播语篇为例,比之观看量高的直播间物质过程更为丰富。从先后出现的谓语动词来看,物质过程中动词包括:show、shine、tell等。例如We all have cartoon one and cool one, all have, baby. Yeah my honey, you can tell Shirley which size you wanna?主播对美甲进行展示,以have、tell、wanna为物质过程,we作为动作者,建立了“美甲展示”场景,利用物质过程“have、tell、wanna”物质过程的动态性展示了美甲类型,增加观众心中的信任度。从整个过程看,主播遵循了固定的直播流程。出现的物质过程为直播开场进行热情的称呼打招呼(hello, baby!)。客户提出试戴的要求时通常会先提出关注和点赞(follow us),之后产生试戴话语(show you medium one)。同时注意和潜水观众打招呼,引导互动产生引导性话语(Susan, my baby, you wanna which size baby?)。在直播间无人说话时对美甲进行介绍,介绍美甲的外观设计、穿搭风格、适用场合、商品特点等。之后继续引导互动,引导需要购买的客户在直播间指定需要买的美甲。美甲成交后,还对买家进行感谢。实际直播中则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欢迎新观众,介绍产品并提示购买方式,促单。可以发现直播间最为看重的内容体现三个目的:一是吸引观众,二是推销产品、三是促进购买。观看其直播间发现ketero在展示环节安排较少,对产品的介绍粗略,从而影响后续一系列提示购买与促单。
4.2. 人际功能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强调语言在构建和维护社会关系中的核心作用,其本质在于通过语言实现身份定位、情感交流与互动协商。在直播电商场景中,人际功能体现为主播与观众之间动态的权力平衡、情感联结及消费引导。韩礼德指出,人际功能通过语气(Mood)、情态(Modality)及评价系统(Appraisal)等语言资源实现[8]。在美甲直播中,主播需通过语言策略拉近与观众的心理距离,建立信任感,并最终促成购买行为。本节从称呼语策略、互动模式、情感表达及权威构建四个维度,结合TikTok美甲直播案例,分析人际功能的具体实现方式。
4.2.1. 称呼语策略
称呼语是人际功能最直接的体现,其选择直接影响观众对主播的亲近感与信任度。在直播语境中,主播常采用泛化亲昵称呼(如“Honey”“Babes”“Guys”)或集体身份标签(如“Nail Lovers”“My Squad”),通过模糊个体边界,将观众纳入“虚拟社群”,营造“共同归属感”[15]。
例1:“Hey babies! Welcome back to our nail party! Today’s collection is so you—let’s find your perfect match!”此处,“babies”与“our nail party”将观众定位为亲密伙伴,弱化商业交易的功利性,转而强调共同兴趣的分享。同时,主播通过数字代称的使用(如“Group 8”“Style 6”)简化沟通流程,强化观众的决策主体地位。
例2:“Honey, pick your favorite from Group 1 to 5! Type the number and let me know!”此类话语通过赋予观众选择权,实现从“单向推销”到“双向互动”的转换,符合人际功能中“平等协商”的原则[15]。
4.2.2. 互动模式
直播中的互动模式体现为“提问–回应”的循环结构,其核心在于通过语言策略调动观众参与。主播常使用开放式提问(Open-ended Questions)引导观众表达偏好,或封闭式提问(Closed Questions)推动即时行动。
例3:“Which design screams summer vibes to you? Drop your thoughts below!”(开放式提问)
开放式提问通过邀请观众分享观点,延长其停留时间并增强情感投入。而封闭式提问则多与消费指令结合。
例4:“Ready to grab this set? Type ‘yes’ and hit the cart icon now!”
此类话语通过高情态动词(如“hit”“grab”)与时间限定词(如“now”),营造紧迫感,推动观众从“观望”转向“行动”。根据Ventola (1987) [16]对服务型话语的分析,此类指令需在友好基调中嵌入权威性,避免引发观众抵触。例如,主播常以“建议”而非“命令”形式呈现:
例5:“If you love sparkles, trust me, you need this set in your life!”
此处,“trust me”通过个人经验背书增强说服力,而“need”则通过情态隐喻(Modal Metaphor)暗示产品的必要性,既维护了观众的面子,又强化了购买动机。
4.2.3. 情感表达
评价系统(Appraisal System)是人际功能的核心机制,涵盖态度(Attitude)、介入(Engagement)与级差(Graduation)三个子系统[17]。在美甲直播中,主播通过情感强化与价值判断两类策略激发观众共鸣。情感强化是指主播常使用夸张形容词(如“stunning”“jaw-dropping”)或隐喻(如“nail art = self-expression”)提升产品的情感价值。而价值判断指主播通过社会规范(如“eco-friendly”“cruelty-free”)或群体认同(如“TikTok’s top trend”)赋予产品道德或文化价值。
例6:“These glitter bombs will make you the queen of every party!”
“glitter bombs”通过战争隐喻将美甲转化为“视觉武器”,暗示其社交竞争优势;“queen”则通过身份隐喻满足观众的自我实现需求。
例7:“Our nails are 100% vegan—because you deserve ethical beauty!”
此句通过“you deserve”将观众定位为道德消费者,同时以“vegan”绑定产品与环保价值观,构建品牌责任感[18]。
4.2.4. 权威构建
人际功能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信任,而信任的基石在于主播的权威性与社群的集体认同。主播常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构建权威:专业知识展示与社群证据引用。专业知识展示,即通过术语解释(如“gel-like finish”“breathable material”)或使用经历分享(如“I’ve tested these for 48 hours”)强化专业形象。社群证据引用则需要主播常引用用户评价(如“2000+ five-star reviews”)或实时互动数据(如“100+ added to cart in 5 minutes!”)制造从众效应。
例8:“See how these press-ons flex with your nails? That’s the medical-grade adhesive at work!”
此处,“medical-grade”通过技术术语提升产品可信度,而“flex”的动态演示则增强观众对功能的直观认知。
例9:“Look at the chat! Sarah just bought Set 3—smart choice, girl!”
通过点名具体观众(“Sarah”)并公开赞扬(“smart choice”),主播将个体行为转化为群体榜样,刺激其他观众模仿[19]。
4.3. 语篇功能
语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解决信息组织和衔接的问题,确保上下文间的连贯性。通过主位结构强调听者的关注重点。
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功能主要涉及语言如何组织信息,使其在上下文中连贯和有结构,语篇功能通过三种方式得以体现:信息结构、主位结构和衔接手段。在《系统功能语法概论》中,胡壮麟特别指出语篇功能就是指“语篇的完整性、一致性和衔接性”。语篇元功能使语言与语境发生联系,使说话人只能生成与情景相称的语篇[19]。在全球化与数字化传播的背景下,海外直播已成为美甲行业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渠道,语篇功能作为语言学中分析语言如何构建意义的核心理论,在跨文化直播中具有显著的实践价值。直播销售通常有几个目的:展示产品、吸引观众、促进购买、解答疑问、建立信任等。因此,语篇功能在直播上从信息传递、衔接以及主位推进来实现话题的连贯与信息的流动。
4.3.1. 信息结构
信息结构是指已知信息和新信息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信息单位的结构。在一句话之中总有一个被突出的成分叫做“信息中心”,即新信息之最高点,它所传递的信息比其他部分更加突出,更加重要。在直播中产品的展示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这就涉及对产品的描述,以吸引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如在选取的案例中,主播通过重复关键词(如“small size”“medium”)及视觉化语言(如“shiny”“colorful”)突出产品特点,帮助观众快速获取核心信息(颜色、尺寸、设计等),以此来实现有效信息的传递。再者,主播频繁提及“one dollar”“thirty dollar”等价格信息,结合“open your basket”“check out”等指令性表达,推动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因此,在直播话语中,语句的重点信息依靠声调或者重复进行突出。
例10:“These press-ons are FDA-approved and 100% cruelty-free—no glue damage, just pop them on and go! Watch how they bend with your natural nails!”
在这句话中,主播想突出的是产品的卖点:无毒、环保,这也是作为消费者最为担心的需求所在。不难看出,这句话的信息重点就应该在“FDA-approved” and “100% cruelty-free”这两个词上面,此时直播应该加强对这两个词语的语调,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帮助消费者快速获取这一核心信息以刺激消费。
4.3.2. 衔接
Halliday和Hasan认为衔接是一个语义学概念,它指“语篇内部意义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语篇中一个成分与另一个可以与之相互解释的成分之间的关系。韩礼德把衔接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种。在直播话术流程之中,语法衔接是体现语篇连贯的主要手段,主要体现在替代、连接和省略层面。如在产品介绍环节,使用指示词如“this one”“that one”“that side”等代词来避免重复与冗杂,使话语更简洁明了。
例11:“Hey guys, look at these! (举起两款美甲) This one gives a glossy finish, that one is matte. Which style do you prefer? Type ‘G’ or ‘M’!”
这句话是在介绍产品阶段,主要是向观众展示美甲,通过“these”“this”“that”加上手势的配合来代替具体的产品名称,更加直观引导消费者的注意力,避免使用复杂冗长的词汇。用“glossy”(光面)和“matte”(哑光)来制造对比冲突,并且省略简化单词,使用简单的“G”“M”来与消费者进行互动,使话语更加有张力。
4.3.3. 主位推进
一个句子可以划分为“主位”“述位”两个部分。主位是话语的出发点,述位是围绕主位所说的话,往往是话语的核心内容。整个语篇有多个小句所构成,因此整个语篇的主位由一个一个小句向前推进,这就构成了主位推进模式。因此,在直播中,需要明确讲话者的起点是什么,想要传递的信息又是什么,这样才能让消费者快速抓住重点,实现信息的流动与直播过程的流动。从已知素材分析,每场直播大概都是以主位推进的模式展开,以“产品展示(主位1)-产品介绍(主位2)-互动答疑(主位3)”构成三段式信息流。
例12:“Now let’s explore this icy design.// You’ll notice how the color blends.// Do you like this?// If you like our style, click ‘Notify’.// we drop new designs every Thursday!”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讲话者先从产品介绍开始,随后将话题转向“you”(消费者),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促进与之的互动,最后再转回自己,实现一个语篇的完整运转。通过这样的主位链话语来推进观众认知焦点的流动,从而实现语篇的动态连接与直播的流动。
5. 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在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三个角度对具体话语进行了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根据高低流量直播话语特点分析,直播话语侧概念功能重点放在穿戴甲外形特征描述方面,人际功能放在拉近距离,促进消费上,语篇功能放在尺寸、价格等关键信息传递以及观众认知的流动上,具体可以通过在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言功能三部分加以提升,穿戴甲直播企业在话术培训和实际运用中可以从以上三点出发,帮助主播形成话语,推动销售量提升。
本研究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元功能理论为框架,对TikTok穿戴甲直播英语话术进行分析,发现其在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上呈现以下特征:
(1) 概念功能:过程分布不均,物质与行为过程主导低流量直播
从及物性系统看,观看量低于1000的直播中,行为过程(30%)和物质过程(20%)占比最高,但心理过程(2%)和存在过程(8%)不足。此类直播侧重展示美甲佩戴、拆卸等具体动作(如“show”“peel”),但缺乏对观众心理需求的挖掘(如“you’ll love”)及产品稀缺性建构(如“only 5 left”)。反观高流量直播,物质过程(30%)与言语过程(25%)显著提升,通过“click”“grab”等指令动词结合“限时折扣”话语,强化行动引导与信息传递效率。
(2) 人际功能:情感联结不足,权威构建依赖社群证据
称呼语以泛化亲昵词汇(如“babes”)为主,虽营造亲切感,但个性化互动少且缺乏深入(如点名称呼“Sarah”)。互动模式中,封闭式提问(如“Type‘yes’”)占比过高,开放式讨论(如“Which design screams summer?”)不足,导致观众参与深度有限。情感表达依赖形容词堆砌(如“stunning”),但缺乏价值观绑定(如“vegan-friendly”);权威构建挖掘不足,削弱可信度。
(3) 语篇功能:信息结构松散,主位推进模式单一
信息结构上,低流量直播常堆砌产品特征(如“glossy finish, matte”),但未通过语调或重复突出核心卖点如尺寸、效果等。衔接手段以指示代词(如“this one”)为主,语法省略(如“pick number 1”)提升简洁性,但逻辑连接词(如“because”“so”)使用不足,导致上下文连贯性较弱。主位推进多遵循“产品展示–功能介绍–促单”三段式,缺乏从“观众需求”(如“You deserve”)切入的互动式信息流。
据此,为改进话语,将概念功能重点放在穿戴甲外形特征描述方面,人际功能放在拉近距离,促进消费上,语篇功能放在尺寸、价格等关键信息传递以及观众认知的流动上,提出三点建议。
(1) 概念功能优化:强化心理过程与存在过程,精准锚定需求
深化物质过程类型,物质过程场景化,演示佩戴步骤时加入“30-second application”“no damage removal”等突出便捷性。同时增加心理过程动词,使用“imagine”“feel”等词引导观众联想佩戴场景(如“Imagine walking into a party with these sparkles—heads will turn!”),使产品使用场景更具体化,将产品与情感体验绑定。
(2) 人际功能升级:分层互动设计,强化权威
称呼语个性化与社群标签结合,交替使用“Hey Emma!”等个体称呼与“Nail art lovers”等群体标签,既提升单一个体参与感,又强化社群认同。互动模式增强引导性(如“What’s your go-to summer color?”),延长观众思考时间并收集偏好数据。通过购买展示,构建权威感,增加可信度。展示“Lisa from NYC says ‘Obsessed!’”等反馈,利用从众心理降低决策门槛。
(3) 语篇功能重构:信息分层与动态主位推进
构建三层信息结构金字塔模型,优化直播流程,提升带货节奏感。
首先在顶层突出卖点,开场1分钟内通过重读与视觉特写突出核心优势;其次,在中层展示穿戴甲细节,分维度介绍设计、材质、价格(如果价格是优势的话);最后在底层使用行动指令,以明确指引推动促单。
基金项目
本研究为贵州省2024年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省内跨境电商美甲公司在美国市场直播带货实践中的英语话术特点研究”2024YJSKYJJ264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