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框架下跨境电商供应链韧性的提升路径
Paths to Enhance the Resilience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Supply Chains under the RCEP Framework
DOI: 10.12677/ecl.2025.1482612, PDF, HTML, XML,   
作者: 蒋亦诚: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关键词: RCEP跨境电商供应链韧性RCEP Cross-Border E-Commerce Supply Chain Resilience
摘要: RCEP作为一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制度性公共产品,其涵盖的多项规则条款为重塑和优化供应链形态提供了契机。在当前复杂全球环境下,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会导致跨境电商供应链面临脆弱性,因此加强供应链韧性迫在眉睫。本文具体分析RCEP协议中的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和贸易便利化、服务贸易条款、电子商务这四部分条款内容,探究其将如何影响跨境电商的供应链韧性,为跨境电商提升供应链韧性提供参考。
Abstract: As an influential institutional public good, the 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CEP)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to reshape and optimize the form of the supply chain through its multiple rules and provisions. In the current complex global environment, the drastic changes in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will make the cross-border e-commerce supply chain vulnerable, so it is extremely urgent to strengthen supply chain resilience. This paper specifically analyzes the content of four parts of the RCEP agreement, namely, the rules of origin, customs procedures and trade facilitation, service trade provisions, and e-commerce, and explores how these provisions will affect the supply chain resilience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cross-border e-commerce to enhance its supply chain resilience.
文章引用:蒋亦诚. RCEP框架下跨境电商供应链韧性的提升路径[J]. 电子商务评论, 2025, 14(8): 1007-1013. https://doi.org/10.12677/ecl.2025.1482612

1. 引言

近年来,全球供应链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使得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不断凸显。而RCEP范围内的跨境电商也同样面临着这一系列的问题。在这一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供应链的韧性逐渐成为各国经济发展和全球贸易合作所共同追求的核心价值。供应链韧性,体现的不仅是供应链在遭受冲击时能够迅速恢复的能力,更是其在不确定环境下持续稳定运行的保障,涵盖了效率、安全与稳定性等多重维度。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下简称RCEP)是2012年由东盟发起,历时八年,由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十国等共15方成员制定的协定,标志着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RCEP作为一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制度性公共产品,其涵盖的多项规则条款为重塑和优化供应链形态提供了契机。其引发的跨境电商等领域的规则创新和协调,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增强供应链的灵活性、稳定性和适应性。正如商务部研究院亚洲研究所副所长袁波所说,RCEP大幅降低了各成员国的贸易和投资成本,将提升区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助力各国抵御外部经济动荡和冲击[1]。可见RCEP的规则体系蕴含着塑造未来供应链形态的巨大潜力,能够为区域内跨境电商供应链的韧性提升提供有力支持,使其在全球经济竞争中更具优势。

2. 供应链韧性的相关研究

2.1. 供应链韧性的概念

“韧性”一词最初应用于理工科领域,用于描述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形变之后复原的能力,而后逐渐拓展至各个领域。从经济学角度出发,供应链韧性指在面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和不确定性时维持原状态或更加理想状态的能力,从而确保企业的适应和正常运转[2]。曾军卫对于供应链韧性概念的描述是,当供应链受到内外部冲击或面临中断风险时,其中的各组成部分能够及时调整、恢复并重新适应新的环境的能力,同时稳定响应消费的需求[3]。大多数学者认为供应链韧性的提升有利于跨境电商的发展。对于跨境电商来说,供应链韧性的提高可以从供需两端同时促进电商发展。在供给端不但有助于跨境电商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抗风险能力和稳定性,还可以更好地适应国内外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提供更多更丰富的服务[4]

2.2. 影响供应链韧性的要素

近些年来,有较多的学者对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顾旻灏等从与供应链中断相关的应对能力和一般性运营能力这两个角度考虑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因素。前者包括警觉能力和重构能力;后者包括敏捷适应能力和协调整合能力[5]。田丹等在探索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因素时选择效率和灵活性指标作为判别变量[6]。刘宪立等在研究过程中构建了供应链韧性的三元视角,分别为供应链效率能力、供应链适应能力和供应链演化能力,每个能力下又包含许多更小的因素,例如连续性、敏捷性、灵活性、适应性等[7]。王煜昊等在度量供应链韧性时,将其分为抵抗能力、恢复能力和创造能力这3个方面来反映韧性水平,其中创造能力是指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8]。李娅则通过供应链抵抗力和供应链恢复能力的相关指标来测度供应链韧性[9]。除此之外,马潇宇等在得出灵活性、敏捷性等要素能够正向影响供应链韧性的同时,还发现任意单一的要素不是构成高供应链韧性的必要条件,这表明供应链韧性的提升是多个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10]。但也有学者在考虑冗余资源和供应链协作能力的同时,还将财务实力、营运能力、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因素加入供应链韧性的评价体系中,体现出与大部分学者不太一致的考虑方向[11]

综上,可以发现大多数学者对于供应链韧性影响因素的归纳较为一致。学者们普遍认为供应链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抵抗能力、恢复能力和适应能力,以及供应链自身的效率、灵活性和连续性是影响供应链韧性最主要的因素。

3. RCEP区域内跨境电商供应链面临的问题

3.1. 跨境电商供应链的特点

曾军卫认为与传统商业模式相比,跨境电商主要表现出市场规模和覆盖率更高、资源配置效率更高、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更高和监管措施滞后性严重这四方面特征[3]。而跨境电商的供应链特征与传统的供应链相比,也在上述四个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刘宪立认为跨境电商的供应链呈现出节点众多、节点跨境和结构复杂的特征[7]。节点众多和节点跨境的特征就决定了跨境电商的供应链更加长且复杂,并且需要协调多个主体共同协作。跨境电商带来的全球化特征也决定其供应链在通关和物流环节会更加复杂,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海关政策会严重影响跨境电商供应链的效率。

3.2. 跨境电商供应链存在的问题

3.2.1. 物流时效与成本波动

在RCEP区域的跨境贸易中,物流环节面临着时效不可控与成本不稳定的双重挑战。一方面,区域内各国物流基础设施与技术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东南亚部分国家如老挝、柬埔寨等,因公路网络密度不足、港口吞吐能力有限,导致货物中转效率低下,时常出现运输延误。加之跨境物流需历经多国海关查验,部分海关存在数字化水平低、人工审核流程冗长等问题,进一步拉长整体运输周期。这将会导致跨境电商供应链效率低下的问题,并且在运输端耗时过长会影响供应链灵活性和适应性。另一方面,国际运输本身链条长、环节多,涉及海运费、清关费、保险费等多种费用,而汇率波动、国际油价震荡以及贸易政策等方面的动态调整,都会直接冲击物流成本结构中时效与成本的双重不确定,为RCEP区域内的跨境电商带来许多风险点。

3.2.2. 跨境支付风险

在RCEP区域跨境电商供应链的运转中,跨境支付环节也影响着贸易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由于区域内支付体系多元复杂,信用卡支付场景下,消费者容易遭遇克隆卡盗刷、虚假交易链接等诈骗陷阱,网络支付系统也易因技术漏洞遭黑客攻击。此外,跨境电商交易的数字化特性滋生信用危机,部分中小出口企业因轻信虚假订单,发货后遭遇买方恶意拒付;进口企业也常陷入“付款后无货可收”的骗局,从而造成企业较大的损失。这些支付风险时刻威胁着跨境电商供应链的顺畅运行。

3.2.3. 政策合规风险

政策合规的风险问题也同样对跨境电商的供应链有显著影响。各个成员国间贸易政策存在显著差异且动态调整频繁,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常导致企业成本失控,部分国家一年内关税调整可达3到5次,让企业难以精准规划市场策略,使供应链充满不确定性。税务合规的不一致也同样是难题,各国税制复杂程度不一,例如日本“逆算法”等特殊征税方式,要求企业对终端售价精准预估,稍有偏差就可能面临高额补缴与处罚。而监管标准的“碎片化”难题也不容忽视,在质量标准、产品认证、环保要求等方面,各成员国门槛各异,企业为满足不同市场准入条件,需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标准适配,仅认证环节就可能使合规成本有较大提高,极大压缩利润空间,成为跨境电商供应链高效运行的关键阻碍。

3.2.4. 数据安全与隐私风险

在RCEP区域跨境电商供应链数字化的进程中,数据安全与隐私风险日益凸显。跨境电商供应链全过程涉及用户个人信息、交易数据、物流轨迹等海量敏感信息,跨国数据传输的复杂性与数据存储管理的高难度,使数据极易遭受黑客攻击与非法窃取。同时,区域内数据隐私法规存在显著差异,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已构建起完善的数据保护体系,但部分东南亚国家的法规尚不完善,执行力度也较弱。企业需在不同监管标准间艰难平衡,既要满足国际通行的数据保护要求,又要适配当地宽松的监管环境,由此会产生一定的合规成本,不仅压缩利润空间,更可能因标准冲突引发法律纠纷,严重制约跨境电商供应链的高效运转。

4. RCEP框架下跨境电商供应链韧性的提升路径

本文通过挖掘RCEP协议的具体内容,分析具体规则条款对跨境电商供应链环节的影响,最后得出协议相关内容将如何提升跨境电商供应链韧性。主要从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和贸易便利化、服务贸易条款、电子商务这四部分条款进行分析。

4.1. 原产地规则条款

这一条款确定了RCEP框架下有资格享受优惠关税待遇的原产货物的认定规则。包括区域累积规则,允许将各成员国的原材料和零部件计入产品原产地成分,使企业更容易获得原产地资格;直接运输规则,允许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经过第三方中转而不影响其原产地资格;以及微小含量规则,允许产品中存在一定比例的非原产材料而不影响其享受原产地待遇。这些规则旨在降低企业享受关税优惠的门槛,简化原产地认定流程,促进区域内贸易和产业链的融合与稳定。

首先,对于跨境电商来说,充分利用该条款可以使他们享受到优惠的关税,降低供应链的成本。RCEP自贸区内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这给跨境电商企业带来的最大利好是原材料、资源品进口成本降低。以安庆纸塑出口企业为例,通过原产地累积规则,将原本不符合条件的东南亚进口零部件纳入核算范围,成功获得原产地证书,预计全年可减免关税约20万元。相关部门测算后发现仅原产地证书就可以为安庆市企业节约进口国关税成本超百万元[12]。此外,据海口海关统计,截至2025年5月,共签发RCEP证书1594份,签证金额13.13亿元,企业可享惠关税达6500万[13]。自协议生效以来,关税持续下降,未来税率可降为0,将持续释放红利,跨境电商供应链成本也将持续下降。成本的降低意味着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和影响力,从而提升供应链的稳定性;在原材料价格波动时有更大的缓冲空间,增强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这些都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供应链韧性。

其次,原产地规则条款的实施有利于提升跨境电商供应链的灵活性。该条款允许将各成员国的原材料和零部件计入产品原产地成分,使企业更容易获得原产地资格从而享受关税优惠。更简便的原产地认定有利于更多的跨国企业承接供应链上的相关业务,跨境电商在供应商的选择上有更多的冗余,降低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不仅有利于企业采购更便宜的原材料,也可以避免“断链”的风险。同时,当供应链上的某一环节发生突发事件时,跨境电商能快速切换供应源,维持供应链稳定。

最后,原产地规则条款的实施有利于提升跨境电商供应链的效率。该条款允许商品原材料来源在15个成员国间累积计算,因此有利于产品的各个生产环节在缔约国之间灵活拆分,强化缔约国之间生产协同和贸易协作。例如一件产品从设计到生产组装再到包装,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在不同的缔约国实现。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各国的资源要素优势,降低材料采购的成本以及交付周期,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完成产品生产及销售。

4.2. 海关程序和贸易便利化条款

该条款通过简化流程、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确保海关法律和法规的可预测性、一致性和透明性,促进跨境电商供应链的稳定与高效。主要条款包括预裁定、抵达前处理、无纸化贸易、风险管理方法等。其中,预裁定规定各缔约方应提前向企业明确海关要求,使其能够提前规划供应链流程,减少清关时的不确定性;抵达前处理允许企业在货物抵达前提交清关所需文件和信息,以便提前开始办理进口手续;无纸化贸易鼓励缔约方采用电子认证和电子签名,提高供应链中的文件流转效率;快速放行要求对快运、易腐货物6小时内完成放行,普通货物在48小时内完成清关,显著缩短了货物在海关的停留时间;风险管理方法则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和风险管理方法,使海关能够更高效地识别高风险货物,减少对低风险货物的检查,从而加快放行速度。

以上这些规定都有助于减少货物在海关滞留的时间,大大增强货运能力,提高物流速度,进而提升了跨境电商供应链的效率并降低了成本。在实行该条款后,广西在口岸对进境水果业务实行“7 × 24小时”预约通关,实现水果的全天候跨境运输,提高通关效率[14]。中老泰货运班列全程站到站运行时效从此前的8天压缩至5天,整体物流费用同比降低15% [15]。同时高效率的清关措施,也进一步降低了供应链中断的风险,提升了跨境电商供应链的连续性。

此外,该条款下的各项内容还有利于提高跨境电商供应链的适应能力和灵活性,例如通过预裁定和抵达前处理等措施,企业能够更灵活地调整供应链布局,优化资源配置,以应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快速放行和无纸化贸易则进一步增强了供应链的适应能力,使其能够快速响应市场波动。

最后,该条款通过简化海关程序和提高供应链透明度,为跨境电商供应链提供了更加稳定和可预测的运营环境。这有助于跨境电商对其供应链进行管理,降低企业的运营风险,增强供应链的整体稳定性。

4.3. 服务贸易条款

服务贸易条款中包含了市场准入承诺表、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当地存在、国内法规,以及金融服务附件、电信服务附件、专业服务附件等具体内容。其中约定了各缔约方通过市场准入承诺表,明确服务贸易领域开放的具体承诺,包括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等。国民待遇要求各缔约方给予任何其他缔约方的服务以及服务提供者的待遇,应立即且无条件地给予区域内所有缔约方及服务提供者;最惠国待遇则保证了各缔约方在服务贸易领域给予任何一个缔约方的优惠待遇,将自动给予其他所有缔约方;当地存在条款允许缔约方的服务提供者在其他缔约方境内设立商业存在,开展服务贸易活动;国内法规约定了各缔约方法规对服务贸易的管理是透明、公正和合理的,避免对服务贸易造成不合理的限制或歧视。此外,金融服务、电信服务和专业服务附件的相关规定还有利于金融信息的自由流动和新金融服务的供应、电信服务的跨境提供和数字服务贸易的发展、专业服务标准和准则的互相接受。这些条款将对跨境电商供应链的多个环节产生积极影响,进而从如下几个方面提升供应链韧性。

首先,服务贸易条款的实施提升了跨境电商供应链的适应能力。上述条款为跨境电商供应链的各环节提供了更加稳定、透明、可预测的政策环境和服务支持。企业能够更加灵活地调整供应链布局,整合区域内的服务资源,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更好地适应市场波动和外部环境变化,增强供应链的适应能力。

其次,服务贸易条款的实施使跨境电商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得到提升。当面临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情况时,服务贸易的开放和便利化能够确保跨境电商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畅通、资金流动和物流配送等功能的快速恢复。金融机构可及时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受灾企业恢复生产和运营;电信服务的保障则有助于维持企业与各方的沟通联系,协调资源调配;专业服务的介入也能够为企业提供危机管理、法律援助等支持,加快企业从危机中恢复的速度,提升供应链的恢复能力。

最后,服务贸易条款的实施保障了跨境电商供应链的稳定性。该条款通过消除或减少服务贸易的限制性、歧视性措施,促进了区域内服务贸易的长期稳定发展。这有助于构建更加紧密、协同的跨境电商供应链服务网络,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信任,降低供应链中断的风险,保障跨境电商供应链的稳定运行,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稳定性和可靠性。

4.4. 电子商务条款

该条款旨在促进缔约方之间电子商务的使用与合作,并要求缔约方为电子商务创造有利环境,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主要内容包括无纸化贸易、电子认证和电子签名、个人信息保护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具体条款。其中无纸化贸易和电子认证在第4.2部分海关的相关条款中已有涉及,此处对该内容进行了更详细的描述。此举减少了跨境贸易中纸质文件的使用,提高了文件传输和处理的效率,降低了因纸质文件签署和传输带来的时间和成本消耗,也降低了因文件错误或丢失导致的延误风险。跨境电商供应链的信息管理能力和交易能力得以提升,操作环节更加高效、便捷和可靠。此外,个人信息保护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条款要求缔约方为电子商务用户创造有利环境,保护个人信息和在线消费者权益,有助于增强消费者对跨境电商的信任。

在对跨境电商供应链韧性提升方面,总体上通过规范电子商务的交易规则和监管要求,为跨境电商供应链创造了更加稳定、透明和可预测的政策环境。跨境电商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够更好地规划和管理供应链风险,降低因政策不确定性或合规问题导致的运营风险,从而保障了跨境电商供应链的长期稳定运行。

而区分条款内容来看,条款中的无纸化贸易和电子认证使跨境电商供应链的操作和信息管理更加高效便捷。跨境无纸贸易已被证明是促进全球贸易发展的有效方法,无纸化贸易可以帮助亚太地区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将贸易成本降低20%以上,同时可以提升进出口效率[16]。企业能够更快地处理订单和物流信息,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库存水平,不仅提高供应链的效率,也增强了电商企业对不同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当面对突发事件时,这些数字化手段能确保贸易的连续性,加快跨境电商供应链的恢复速度,使企业能够迅速调整业务流程,恢复生产和销售。此外,对消费者和个人信息的保护,有助于减少信息泄露或消费欺诈等问题,降低因负面事件导致的供应链中断风险,保障了跨境电商供应链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5. 结论

本文主要从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和贸易便利化、服务贸易条款、电子商务这四部分条款进行分析。结论表明在RCEP协议框架下,各项条款有利于提高跨境电商的供应链韧性。其中原产地规则条款通过更简便的原产地认定,降低了关税优惠的门槛,提升了跨境电商供应链的灵活性和效率;海关程序和贸易便利化条款通过简化流程、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确保海关法律和法规的可预测性、一致性和透明性,促进跨境电商供应链的效率、适应能力以及稳定性;服务贸易条款通过消减各成员影响跨境服务贸易的限制性、歧视性措施,为缔约方之间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提升供应链的适应能力、抗风险能力和稳定性;电子商务条款通过要求缔约方为电子商务创造有利环境,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提升了跨境电商供应链的恢复能力和稳定性。本文研究对当下RCEP协议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为跨境电商进一步提升供应链韧性提供了参考。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RCEP协议实施的长期跟踪评估,分析在长期视角下协议实施的具体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国政府网. RCEP正式生效! 聚焦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四大看点[EB/OL]. 2025-01-01.
https://www.gov.cn/xinwen/2022-01/01/content_5666049.htm, 2025-05-20.
[2] Gu, M., Yang, L. and Huo, B. (2021) 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age on Supply Chain Resilience and Performance: An Ambidexterous 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32, Article ID: 107956.
[3] 曾军卫. 我国跨境电商供应链韧性影响因素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 2024(11): 26-29.
[4] 高鑫. 供应链韧性、零售品牌与跨境电商发展[J]. 商业经济研究, 2025(8): 145-148.
[5] 顾旻灏, 霍宝锋. 供应链弹性研究综述: 概念、维度与研究方法[J]. 供应链管理, 2020, 1(1): 58-69.
[6] 田丹, 唐加福, 闫玉. 企业弹性的测度与判别研究[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2, 42(5): 1233-1244.
[7] 刘宪立, 杨蔚. 跨境电商供应链韧性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J]. 国际商务研究, 2024, 45(3): 16-29.
[8] 王煜昊, 马野青, 承朋飞. 跨境电商赋能企业供应链韧性提升: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微观证据[J]. 世界经济研究, 2024(6): 105-119, 137.
[9] 李娅. 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与跨境电商企业供应链韧性——供应链冗余的调节作用[J]. 商业经济研究, 2024(17): 143-146.
[10] 马潇宇, 黄明珠, 杨朦晰. 供应链韧性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SEM与fsQCA方法[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3, 43(9): 2484-2501.
[11] 邓富华, 饶烽, 倪铭杰. 跨境电商改革对企业供应链韧性的影响——来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52(5): 49-65.
[12] 长江网. 前两月RCEP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增长超三成[EB/OL]. 2025-04-04.
http://news.cjn.cn/zjjjdpd/yw_20048/202504/t5113769.htm, 2025-05-20.
[13] 武汉市商务局. 海口海关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数量金额逐年增长[EB/OL]. 2025-06-18.
https://sw.wuhan.gov.cn/rcepggfwpt/rcep_wdjy/202506/t20250618_2596779.shtml, 2025-06-30.
[14] 荆楚网. 通关“不打烊”、出口攀升, RCEP红利! 企业畅享成本、效率、市场拓展多维优势[EB/OL]. 2025-06-28.
http://news.cnhubei.com/content/2025-06/28/content_19291917.html, 2025-06-30.
[15] 中国政府网. RCEP助力我国外贸企业打开发展新空间[EB/OL]. 2025-06-30.
https://www.als.gov.cn/art/2025/6/30/art_6115_540160.html, 2025-06-30.
[16] 中国一带一路网. 跨境无纸贸易助力亚太经贸合作[EB/OL]. 2021-03-30.
https://www.yidaiyilu.gov.cn/p/168794.html, 202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