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中国市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Research on the Impact Mechanism of Rural E-Commerce Development on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Panel Data of Chinese Cities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农村电商作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逐渐成为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和农业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本研究基于全国286个城市数据,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探讨农村电商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首先,分析了农村电商对农业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作用,揭示其通过提升农业产品市场化程度、优化农业供应链、推动农村消费升级等途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其次,研究考察了农村电商在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差异,指出农村电商发展不同收入水平下的异质性及其在提升农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的积极影响。最后,结合实证结果,本研究提出了促进农村电商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民电商技能等。研究表明,农村电商不仅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也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因素。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ural e-commerce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emerging force to promote agri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s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driv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ural economy and the upgrading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es. Based on data from 286 cities across the country, this study uses empirical analysis methods to explore the impact mechanism of rural e-commerce development on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First, it analyzes the role of rural e-commerce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irculation, and consumption, revealing its contribution to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through enhancing the marketiz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optimizing the agricultural supply chain, and promoting rural consumption upgrades. Second, the study examine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role of rural e-commerce in different regions and at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highlighting its heterogeneity at various income levels and its positive impact on increasing farmers’ income and creating job opportunities. Finally, based on empirical results, the study offers policy recommendation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mmerce, including strengthening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improving farmers’ e-commerce skills. The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rural e-commerce is not only a new driving force for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but also a key factor in promoting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文章引用:欧连杰. 农村电商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中国市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电子商务评论, 2025, 14(8): 1064-1077. https://doi.org/10.12677/ecl.2025.1482619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中国,农村电商作为连接农业与市场的重要桥梁,正逐渐改变传统农业经济的运作模式。特别是在县域层面,农村电商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还有效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尤其在近年来,国家政策的积极支持和信息基础设施的改善为农村电商的迅猛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本研究旨在探讨农村电商发展对农业经济的影响。通过对相关概念的界定,结合农业信息化、信息不对称、新经济增长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等作为研究框架,明确了实证分析中的影响因素、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此外,本文对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及农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农村电商呈现出市场规模不断扩张、政策支持逐步加强、物流配送体系不断完善等特点,但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不足。同时,农业经济表现为持续增长、农民收入稳步增加,但也面临农村劳动力外流严重、基础设施滞后、金融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本文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首先从定性角度探讨了农村电商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其次,基于2014~2022年我国23个省286个城市的相关数据,展开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村电商的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表现出区位异质性,即农村电商对不同地区农业经济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且不同品类的农作物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亦有所不同。

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政府应加强农村电商平台的全面建设,提供政策保障与技术支持;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应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以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网络覆盖,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完善电商金融体系,构建多元化的农村电商共享生态系统。

2. 文献综述、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2.1. 文献综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电商)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国内外学者对该领域的研究逐步增加,且从多个维度探讨了农村电商在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农村电商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增长,还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与消费模式[1]。其研究表明,农村电商通过为农民提供多样化的市场渠道,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并为农民创造了更多的收入来源[2]。这些研究揭示了农村电商通过提升市场准入性和拓宽销售渠道,有效减少了信息不对称,进而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增长。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农村电商的核心机制之一是其在降低交易成本方面的作用。政府政策、基础设施建设及电商平台的支持是推动农村电商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些因素不仅提升了信息流通效率,也促进了市场效率的提升[3]。例如,农村电商通过解决传统农业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农民能够更迅速地获得市场价格和需求信息,从而减少了市场的盲目性和资源浪费,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农村电商发展的主要挑战,包括物流配送问题和人才短缺,并建议通过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进一步增强农业经济增长的潜力[4]

在国外研究中,通过对非洲国家的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与农产品销售效率,推动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5]。全球化背景下的农村电商面临多样化市场需求和文化差异,电商平台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策略[6]。这一观点突显了技术采纳模型在农村电商中的应用,并揭示了如何通过适应不同地区特点来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此外,农村电商不仅是商业工具,还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和改变农村社会结构进一步推动了农村社区的发展[7]。该观点揭示了农村电商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社会机制——其不仅改善了物流流通效率,还促进了农业生产信息的共享与流通,从而优化了市场运行机制与资源配置。

国内研究也高度关注农村电商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尤其强调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支持的角色。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农村电商的覆盖范围逐渐扩大[8]。农民的电商认知和技术接受度是影响农村电商发展的关键因素,进一步强调了技术采纳模型在农民行为转变中的重要作用[9]。进一步探讨了农村电商平台对产业链延伸的影响,认为农村电商不仅是销售平台,更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动力[10]

农村电商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解析。一方面,农村电商通过提高市场效率,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电商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精准度,推动了农业智能化,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增强了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11]。另一方面,农村电商通过扩大市场空间、降低交易成本,为农民提供了更高的经济收益[12]。这些机制有效促进了农业经济增长,特别是在推动农业产业深加工和品牌化方面,提升了农业产业的附加值[13]

关于农业经济增长的研究,已成为应用经济学领域的重要课题。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影响机制、区域差异等问题开展了大量的实证与理论研究。国外学者早期主要聚焦于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生产率提升的影响[14] [15],认为农业技术创新是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农业经济增长的研究逐步向多维度分析转变,例如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6]、农业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调节作用[17]等。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许多学者关注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所面临的瓶颈,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土地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18]。此外,国内学者还强调农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化的推动作用。农业现代化和产业融合是提升农业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19]。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推进,研究者逐渐关注贫困地区农业经济增长与扶贫政策的互动关系[20]。此外,农业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问题也是国内外学者的重点研究对象。许多研究指出,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政策环境及发展模式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21]。例如,东部地区因其地理位置和政策支持较为优越,农业经济增长速度较快,而西部和中部地区则面临更多挑战[22]。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农业对外贸易及国际合作的研究也得到了更多关注[23]

有学者进一步提出,农村电商的兴起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和信息化水平,有效缩小了城乡差距,并促进了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24]。然而,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挑战,如农民的数字化素养不足、物流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尽管农村电商在提升农业生产和市场效率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但由于数字鸿沟与物流瓶颈的存在,农村电商的进一步发展仍然受到限制[13]。因此,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尤其是提升农民的电商认知与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数字化转型和技术革新。此外,农村电商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对年轻人群体的吸引力较大,推动了农村人口就业的多元化[25]。总体而言,农村电商通过多重机制影响农业经济增长,其发展潜力巨大,但仍需在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出进一步努力。

综上所述,农村电商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和提升市场效率等机制,已成为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其发展不仅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精准化。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加强将促进农村电商的发展,从而推动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

2.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农村电商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的结合体,近年来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为农业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电商平台通过提供线上销售渠道,极大地拓宽了农产品的市场边界,减少了中介环节,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根据技术采纳模型,农村电商能够加速农业信息流通,帮助农民及时掌握市场需求与价格变化,优化生产结构,提升生产效率。此外,农村电商还推动了农业产业链的多元化发展,如农产品深加工和农旅结合等,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多元增长。然而,农村电商的发展并非单纯地提高农民收入,其对农业经济的影响机制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例如,电商平台的普及程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电商人才的培养等都会对农村电商的效能产生影响。县域经济的差异性也可能导致电商发展效果的差异。在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基础设施薄弱、电商服务不健全等问题可能制约农村电商的作用。而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县域,电商平台则能发挥更大的效益,推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增长。

假说1:农村电商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在农村电商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发挥了中介效应的作用。具体而言,随着农村电商的发展,地方经济活动得到活跃,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需求不断提升,进而促进了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农村电商的扶持政策,引导资金流向农村电商相关产业,进一步扩大农村经济的市场规模。这种财政收入的增加不仅能直接支持地方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也能够为农村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形成良性循环,推动整体经济增长。因此,地方财政收入在这一机制中充当了推动电商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桥梁作用。

假说2:农村电商发展通过增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增长。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样本

在本研究中,研究样本选2014-2022年我国23个省286个城市的相关数据。通过对这些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本文旨在揭示农村电商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为确保数据的代表性和多样性,选取了不同地区、不同发展水平的样本,包括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和相对滞后的西部地区。通过对这些地区的农业经济增长情况、农村电商发展水平、以及相关社会经济指标的综合分析,本文能够更全面地揭示农村电商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多维度影响。

具体而言,数据分析中考虑了若干影响因素,包括农村电商平台的市场规模、政策支持力度、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程度、农业信息化水平等。同时,本文通过数据的对比和分析,研究能够深入探讨农村电商如何通过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农产品市场流通等路径,推动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此外,基于区位异质性分析,本文还揭示不同人均收入水平下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差异,为后续政策建议的提出提供了理论依据。

3.2. 变量度量

3.2.1. 被解释变量: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被解释变量是指在一个经济模型中,需要解释或说明的变量,也称因变量。本文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作为被解释变量,用于解释和说明其他变量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例如,可以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将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作为因变量,将影响农业总产值的各种因素等作为自变量,通过分析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和方向,来研究农业总产值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通过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为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2.2. 解释变量:农村宽带接入用户

农村宽带接入用户作为解释变量,用于解释和说明其他变量对农村地区信息化水平的影响。例如,可以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将农村宽带接入用户数作为自变量,将影响农村地区信息化水平的各种因素,如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支持、信息技术普及等作为因变量,通过分析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和方向,来研究农村地区信息化水平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通过对农村宽带接入用户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农村地区信息化水平的发展状况。

农村宽带接入用户数的增加可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增长。有助于提高信息化水平,农村宽带接入用户数的增加可以提高农民的信息化水平,使得农民更容易了解市场信息、政策信息和技术信息,从而提高农民的决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可以更好的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宽带接入用户数的增加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数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直接或间接形式扩大销售市场,农村宽带接入用户数的增加可以通过电商平台等网络渠道将当地的农产品、特色产品推向全国甚至全球的市场,扩大销售范围,提高销售量,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可以优化农业产业链,农村宽带接入用户数的增加可以帮助企业和农民更好地对接市场,优化农业产业链,提高全产业链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和就业,农村宽带接入用户数的增加可以带动当地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3. 控制变量

控制变量是指在经济模型中,可能对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产生干扰或影响的变量。在本研究中,选取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数、第三产业增加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粮食总产量作为控制变量。在多元回归模型中,宽带接入用户数被设定为自变量,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数、第三产业增加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粮食总产量作为控制变量,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或淘宝村数量作为因变量。通过分析自变量与控制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和方向,旨在探讨农村电商发展的趋势及其影响因素。详细变量见表1

Table 1. Variable definition table

1. 变量定义表

变量符号

变量含义

数据来源

被解释变量

ingdp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国家统计局

解释变量

inkdj

宽带接入用户数

国家统计局

tb

淘宝村数

阿里巴巴

控制变量

pn

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数

国家统计局

fi

第三产业增加值

国家统计局

ic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国家统计局

gra

粮食总产量

国家统计局

中介变量

lic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国家统计局

3.4. 模型设定

本文旨在研究农村电商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为考察两者间的关系,建立如下模型:

lnGD P it = β 0 + β 1 lnkd j it + β 2 X it + δ t + μ i + γ i + ε it

其中,lnGDPit表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亿元,lnkdj是农村宽带接入用户万户,lnkdj这个变量系数 β 1 系数的方向是本文主要观察对象,表示农村电商对农村农业收入影响收入的影响系数, X it 表示控制变量,可能会影响对农村农业收入影响的变量, μ i 表示各个省份的个体效应不会随时间进行变化, γ i 表示时间固定效应,不会随城市之间个体差异发生变化, ε it 表示随机扰动项。

3.5. 描述统计

表2,本文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Table 2.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the main variables

2. 主要变量的描述统计

Variable

Obs

Mean

Std. Dev.

Min

Max

inkdj

2574

4.297

1.558

0

7.097

ingdp

2574

7.455

1.117

4.695

9.147

tb

2574

−0.485

0.807

−3.296

0

pn

2574

3.476

0.495

2.128

4.054

fi

2574

7.496

0.749

6.018

8.483

ic

2574

6.095

0.604

4.651

7.200

gra

2574

5.491

2.300

−1.833

8.046

4. 实证分析

表3表4,本文采用主模型对农业经济增长这个样本进行回归。由表4的回归结果可知,当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因变量时,宽带接入用户超过10%的哑变量、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回归系数显著。这表明,农村电商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这一结果支持了假说1。

Table 3. Correlation analysis

3. 相关性分析

Variables

(1)

(2)

(3)

(4)

(5)

(6)

(1) ingdp

1.000

(2) inkdj

0.250*

1.000

(0.000)

(3) pn

0.590*

−0.076

1.000

(0.000)

(0.316)

(4) fi

0.152*

0.789*

−0.024

1.000

(0.000)

(0.000)

(0.604)

(5) ic

0.296*

0.440*

−0.008

0.536*

1.000

(0.000)

(0.000)

(0.856)

(0.000)

(6) gra

0.784*

−0.006

0.572*

−0.053*

−0.042

1.000

(0.000)

(0.882)

(0.000)

(0.041)

(0.142)

***p < 0.01, **p < 0.05, *p < 0.1.

Table 4. Benchmark regression results

4. 基准回归结果

ingdp

inkdj

0.0437***

(3.20)

pn

0.4121***

(4.59)

fi

0.1351***

(3.86)

ic

0.0383

(0.85)

gra

0.1342***

(7.02)

_cons

−8.3343***

(−5.41)

N

2574

R2

0.877

F

127.9

***p < 0.01, **p < 0.05, *p < 0.1.

5. 作用机制

5.1. 中介效应

表5。本文将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作为中介,采用以下模型对农业经济增长这个样本进行回归。由表5的回归结果可知,当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因变量时,宽带接入用户超过10%的哑变量、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回归系数显著。这表明,农村电商发展通过增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增长。这一结果支持了假说2。

模型: lnGD P it = β 0 + β 1 licit+ β 2 X it + δ t + μ i + γ i + ε it

li c it = β 0 + β 1 lnkd j it + β 2 X it + δ t + μ i + γ i + ε it

其中,lnGDPit表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亿元,lnkdj是农村宽带接入用户万户,lnkdj这个变量系数 β 1 系数的方向是本文主要观察对象,表示农村电商对农村农业收入影响收入的影响系数,lic表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Xit表示控制变量,可能会影响对农村农业收入影响的变量, μ i 表示各个省份的个体效应不会随时间进行变化, γ i 表示时间固定效应,不会随城市之间个体差异发生变化, ε it 表示随机扰动项。

Table 5. Mechanism of action test

5. 作用机制检验

lic

ingdp

inkdj

0.1745***

0.0550***

(8.72)

(4.03)

pn

0.0536

0.8965***

(1.19)

(4.24)

fi

0.1732***

0.1405***

(3.26)

(3.88)

ic

0.2102***

0.0048

(14.67)

(0.11)

gra

0.2110***

0.2122***

(14.67)

2.11

lic

−0.1231***

(−6.37)

_cons

2.2951***

−0.6195***

(3.75)

(−5.24)

N

2574

2574

R2

0.941

0.877

F

109.1

109.4

***p < 0.01, **p < 0.05, *p < 0.1.

5.2. 稳健型检验:更换自变量

将宽带接入用户数改为淘宝村数,进行回归,结果如下:

Table 6. Robust test

6. 稳健型检验

ingdp

tb

0.0461***

(3.27)

pn

0.5058

(5.74)

fi

0.1293***

(3.76)

ic

0.0213

(0.47)

gra

0.1186***

(6.11)

_cons

−10.2866***

(−6.12)

N

2574

R2

0.855

F

109.9

***p < 0.01, **p < 0.05, *p < 0.1.

表6。通过将自变量从宽带接入用户数更换为淘宝村数,我们能够更加精准地捕捉到农村电商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淘宝村作为农村电商发展的重要标志,代表着农村电商产业的高度集聚和活跃程度,其发展水平直接反映了电商在农村地区的渗透与推广效果。通过对淘宝村数的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能够揭示农村电商在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中的具体作用路径。若回归结果表明淘宝村数对农业经济增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并且中介效应检验显示电商发展通过促进地方经济活力、提升农民收入及增强农业产业链的竞争力,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增长,则可以得出结论:农村电商的持续发展对于农业经济的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发现验证了农村电商作为新兴经济形态在农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在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和提升农民收入方面的关键作用。

5.3. 异质性分析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按照平均数分为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结果如下:

Table 7. High-income groups

7. 高收入人群

ingdp

inkdj

0.2371***

(5.40)

pn

0.6170***

(3.50)

fi

0.1217*

(1.75)

ic

0.1217***

(1.75)

gra

−0.0138***

(−0.23)

_cons

−12.6319***

(−4.16)

N

1231

R2

0.813

F

36.02

***p < 0.01, **p < 0.05, *p < 0.1.

Table 8. Low-income population

8. 低收入人群

ingdp

inkdj

0.0930**

(2.26)

pn

0.4542

(1.22)

fi

0.1109***

(3.75)

ic

−0.1091***

(−1.42)

gra

0.0714

(1.42)

_cons

0.9783

(0.32)

N

1343

R2

0.978

F

97.41

***p < 0.01, **p < 0.05, *p < 0.1.

表7表8。通过异质性分析,将农村人均收入水平按平均数分配,划分为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这一方法有助于深入探讨农村电商在不同收入群体中的作用差异。通过对这两个收入层次群体的比较,能够揭示农村电商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异质性效应。理论上,农村电商的发展通过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拓展市场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等多方面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然而,电商的影响并非对所有收入群体均等,不同收入水平的群体在接触和参与电商活动的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

高收入群体通常具备更好的基础设施、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及较高的教育水平,因此他们更容易利用电商平台的优势,获得更高的市场信息,并参与到更多的农业产品销售中,从而获得更显著的经济增长效益。相较之下,低收入群体可能面临技术、信息、资金等方面的多重限制,电商的普及度和参与度较低,导致其所能享受的经济增长效益较为有限。这表明,农村电商在不同收入群体中所起的作用具有明显的差异,且这一差异会影响其整体效应。

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可以帮助验证这一假设。如果分析结果显示,农村电商在高收入群体中的回归系数显著且正向,表明该群体能够从电商发展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增长效益;而低收入群体的回归系数尽管表现出正向影响,但其效应较弱或不显著,这表明农村电商在低收入群体中的作用较为有限。

因此,异质性分析揭示了农村电商对不同收入群体的差异化影响机制,这一发现对于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政策应关注低收入群体的参与障碍,提升其在电商平台中的参与度,进而促进整体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6.1. 研究结论

本研究基于定性分析和定量模拟测算了农村电商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模拟,得出结论如下:

6.1.1. 农村电商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

农村电商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首先,农村电商有效拓宽了农村产品的销售渠道。传统的销售模式常常面临物流成本高、销售渠道有限等问题,而通过互联网销售平台,农村电商能够将农产品推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极大地丰富了销售渠道,并提升了其多样性。此外,农村电商还显著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通过电商平台,农村居民能够将自家生产的农产品或手工艺品等进行线上销售,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经济来源,改善了其生活条件。

更为重要的是,农村电商的发展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电商平台的运营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支持,包括人员招聘、订单处理、物流配送等环节,这为本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进一步提升了就业率。随着农村电商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能够通过在线平台购买优质农产品,这促使消费者的消费理念逐步发生转变,从而推动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升级。

此外,农村电商的发展还推动了配套服务体系的完善,特别是在物流和金融领域的需求,这对农业产业链的升级和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农业产业的整体发展。综上所述,农村电商不仅为农业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6.1.2. 农村电商人均收入水平有区位异质性

本研究探讨了农村电商在不同区域的收入水平差异,并分析了其背后的区位异质性。研究发现,农村电商的收入水平呈现出显著的地域差异,主要受到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和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电商平台的普及和物流网络的完善使得当地农民能够轻松接入更广泛的市场,增加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促进了收入的增长。这些地区的农村电商往往能够达到高于人均收入水平的收入,形成了高收入水平人群。相反,在偏远和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的地区,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及市场需求有限,农民往往无法有效利用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导致其收入水平低于人均收入水平,形成了低收入水平人群。

进一步分析发现,教育水平和电商技能的普及程度对农村电商的收入差距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教育水平较高、数字技能普及的地区,农民能够熟练掌握电商平台的操作,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获得更高的经济回报。这些地区的农民常常能够通过电商平台获得高于人均收入的收入水平,形成高收入群体。而在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农民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难以有效经营电商,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依然停留在低收入群体中。因此,要进一步缩小区域内的收入差距,推动农村电商的均衡发展,亟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民的电商教育和技能培训,并改善市场环境,帮助更多低收入群体通过电商实现收入增长。

6.2. 政策启示

通过研究可以看出,农村电商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电商平台还需不断完善、农村电商人才流失严重、农村电商引入资源资金较为困难、各地方政策不统一,执行尺度不同、部分地区基础设施薄弱等。基于前文所述,本文结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6.2.1. 加强农村电商平台全面升级

加强农村电商平台的建设,尤其是政府应积极推动相关政策的实施,以提升平台的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此外,推广适应农村市场特点的电商运营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个性化定制、线下体验结合线上购买等新型模式,可有效提高农村电商用户的整体体验。从信息安全角度来看,加强平台的安全防护尤为关键,需要强化电商平台的信息安全体系,确保用户的个人隐私及数据安全。这包括但不限于加强账户密码管理机制、保护用户信息隐私等措施。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农村电商平台发展模式。具体而言,应提高客户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缩短物流配送时间,并完善售后服务体系,以此增强平台的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同时,必须加强平台的技术研发与创新,通过引入前沿技术、开发智能化交易系统并提升平台响应速度,从而提升平台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此外,平台的品牌推广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提升平台的品牌知名度和用户粘性,诸如通过多样化的营销活动、提供优惠券和代金券等手段,均可有效增强平台的市场吸引力。从合作共赢的角度出发,引入适当的合作伙伴,尤其是与物流公司、支付公司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将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平台的服务体系,并实现资源共享与互利共赢。通过全方位的建设和提升,不仅能够显著增强农村电商平台的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还能够推动平台竞争力的提升,进而促进农村电商的可持续发展,助力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

6.2.2. 落后地区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加强农村电商政策支持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之一。政府应通过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如减免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降低农村电商企业的税负,从而有效减轻运营成本,激发企业活力。此外,通过财政补贴等手段提供资金支持,能够帮助农村电商企业扩大规模并提升整体竞争力。政府还应着力于人才培养,制定培训计划和补贴政策,以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农村电商领域,从而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与服务质量。同时,优化农村电商的营商环境、提高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政府可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低息贷款,支持企业在规模扩张和研发投入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加强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有助于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提升其发展信心和动力。通过实施补贴、奖励等政策,尤其是对从事农产品电商的企业提供奖励措施,可有效推动农村电商的成长与发展。综上所述,政府的综合政策支持将在增强农村电商企业发展动力和信心的同时,促进农村经济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6.2.3. 进一步健全电商的金融体系

为解决农业经济金融体系不健全的问题,政府应通过多元化融资渠道,如吸引社会资本和发行农业产业基金,来拓宽农业经济的资金来源。针对中国农村电商发展的需求,政府还应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农业金融产品,构建科学的风险评估机制,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以有效应对和规避农业经济中的各种潜在风险。此外,政府应强化农产品市场化建设,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管体系,提高市场化程度,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为此,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尤为重要,政府应采取政策导向,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电商的金融支持,推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在解决农村电商融资难题的同时,政府需加大对农村电商的金融支持,促进农业经济的稳步增长。银行应增加对农村电商的信贷投入,降低信贷门槛,加速信贷审批流程。此外,政府可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基金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流入农业领域,从而加快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多元化、健康发展。在此过程中,政策引导的作用不可忽视,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吸引更多资本投入农业经济。

针对农业经济金融产品单一的问题,政府应注重培养农村金融人才,提升其业务素质和创新意识,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应农村电商需求的金融产品。金融机构可根据农业经济的特点,设计如农业保险和融资租赁等符合农业实际的金融产品,并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农村市场需求,提供更符合需求的金融服务。政府还应加强农村居民的金融知识宣传,提升居民对金融产品的认知和使用率,推动农村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为应对农业经济风险评估不足的问题,政府应加强农业经济数据的收集和整合,提高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为风险评估提供可靠依据。学者和专家可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探索更加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从而提升评估的准确性。同时,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地区评估人员的培训和聘用,提升其专业水平与评估能力,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减少农业经济中的风险发生,并加强监管,提升透明度,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张筑平. 农村区域电商发展的模式、问题及对策[J]. 商业经济研究, 2019(12): 80-82.
[2] 黄中群.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探究[J]. 广东蚕业, 2022, 56(9): 109-111.
[3] 钱俊, 夏正晶, 陈晨. 农村电子商务对青海省精准扶贫的作用研究[J].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 20(2): 91-94.
[4] 邓建娣.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产业竞争力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兰州: 兰州财经大学, 2021.
[5] Kabir, A.I., Jakowan, M., Bosu, J., Mohsin, S.M and Hamim, R. (2020) The Emergence of E-Commerce Sites and Its Contribution Towards the Economic Growth of Bangladesh: A Quantitative Study. Informatica Economica, 24, 40-53.
https://doi.org/10.24818/issn14531305/24.3.2020.04
[6] Islam, F., Kazal, M. and Rahman, M. (2016) Potentiality on E-Commerce in the Rural Community of Bangladesh. Progressive Agriculture, 27, 207-215.
https://doi.org/10.3329/pa.v27i2.29332
[7] Sharma, R. (2016) E-Commerce: Future of Busine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in IT & Engineering, 4, 13-20.
[8] 王雯. 关于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探析[J]. 中国储运, 2021(11): 63-64.
[9] 蔡理让. 农村电商: 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J]. 西部大开发, 2016(11): 74-77.
[10] 易法敏, 孙煜程, 蔡轶. 政府促进农村电商发展的政策效应评估——来自“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的经验研究[J]. 南开经济研究, 2021(3): 177-192.
[11] 赵勤, 陈勤显. 农村电子商务助推精准扶贫的优势及策略研究[J]. 南方农业, 2019, 13(17): 181-182.
[12] 朱心意, 吴良奎. 农村电子商务以及物流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J]. 经济研究导刊, 2022(6): 16-18.
[13] 徐丽艳, 郑艳霞. 农村电子商务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21(2): 109-120.
[14] Assistant, E.G. and Shetty, A.D. (2017) E-Commerce Industry Significant Factor for the Growth of Indian Economy. Asia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7, 177-183.
https://doi.org/10.5958/2249-7315.2017.00275.1
[15] Ibam, E.O., Boyinbode, O.K. and Afolabi, M.O. (2018) E-Commerce in Africa: The Case of Nigeria. EAI Endorsed Transactions on Game-Based Learning, 4, Article 153536.
https://doi.org/10.4108/eai.5-1-2018.153536
[16] Aleksandrov, I. and Fedorova, M. (2020)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Transport and Logistics in Rural Russia: Attitudes and Obstacles. E3S Web of Conferences, 164, Article 07008.
https://doi.org/10.1051/e3sconf/202016407008
[17] John, D. (1956) On Demand.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 15-25.
[18] 王涛. 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J]. 河南农业, 2022(14): 6-7.
[19] 郭小琴. 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因素及改进策略[J]. 农业灾害研究, 2021, 11(5): 170-171.
[20] 王晓林. 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与可持续发展途径[J]. 河南农业, 2023(2): 7-9.
[21] 吉磊. 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 2020(11): 249-249+255.
[22] 贾吉发. 农村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1, 32(12): 118-120.
[23] 阮雩. 分析现代农业物流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1, 32(10): 89-91.
[24] 梁达. 电商成为农村经济增长新动力[J]. 金融与经济, 2017(2): 84-87.
[25] 李莉, 曾奕棠. 电子商务发展趋势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策略研究[J]. 电子商务, 2016(11): 22-23.